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電話號碼的收集,培養幼兒初步、分類的能力。
2、引導幼兒大膽嘗試設計電話號碼,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家庭電話號碼,幼兒操作材料,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家庭號碼
1、你們都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吧,請小朋友來寫下這些電話號碼?
(幼兒寫在白紙上,一個號碼寫一張。教師將其寫的貼在黑板上。)
2、你們看了寫的電話號碼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幼兒:為什么有的是8位數,有的是11位數。)小結:8位數的是家里的固定電話號碼,而8位數中以2開頭的是小靈通的電話號碼,11位數的是移動電話號碼。
二、區分固定電話和手機號碼
1、集中區分:引導幼兒將寫的電話號碼的數字多少進行區分(如移動的是11位,小靈通的和固定電話都是8位數)
2、幼兒自行區分收集的號碼。
(幼兒互相討論各自寫的號碼是屬于哪種的)
3、歸類區分號碼(幼兒將移動,小靈通和固定電話號碼按三排分開排列。)
4、觀察尋找電話號碼中的秘密你看看上面的三類電話號碼,發現電話號碼有什么秘密嗎?
(幼兒:有的電話號碼前面的數字是一樣的,有的卻是不一樣的。)小結:住在同一地區的電話號碼前面4位數是一樣的,如5608;而后面四個數是不一樣的。
三、小動物裝電話(水中的烏龜,小魚;陸地上的大象,老虎;天上飛的小鳥,蝴蝶。)
1、分清陸地和水中和空中的各種不同動物。
2、設計電話號碼。
要求: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四個數是不變的但要和后面的四個數字不一樣!
比如水里的動物前面四位數字必須是1234;陸地上的動物前四位數字是4321,而天上的'動物要5678開始,而后面的數字可以不一樣,你自己選擇喜歡的寫,但看好要是八位數的固定電話哦
四、展示作品分析
1、你剛才請了哪些動物朋友,是住在哪里的?
2、你為它們設計的電話號碼是什么啊?
3、活動延伸為小動物設計了固定電話號碼,以后我們為它們設計手機號碼。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設計層層遞進,談話導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題,有效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親切自然地將幼兒的情緒帶入到活動中來。緊密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而且難度不是太大,適合幼兒發展水平。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有了加強,給了幼兒發揮想象的自由和機會,提高了幼兒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這樣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為幼兒提供更加廣泛、自由的探索空間,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2
一、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探究活動,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操作感知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
3、在活動中體驗發現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一樣大小的瓶子、瓶蓋(孔的大小相同、數量不同)、大小粗細相同的針管、水、水盆、地毯、報紙、記錄表格、抹布。
2、幼兒經驗準備:會玩噴泉。知道用力大,水噴得高;用力小,水噴得低。
三、活動過程:
(一)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
1、提出問題:
幼兒充分體驗玩“噴泉”的樂趣,并提問:“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為什么?”
2、幼兒猜想并記錄: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實驗驗證: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問題和發現并給以適時的支持與幫助。
預想與對策:
(1)玩的過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問題,如噴泉的水柱總是噴到臉上、手上,有時瓶子愛倒:幫助幼兒發現操作技巧中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沒有注意到要進行比較才能分辨出哪個噴泉的水柱噴得高: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指導幼兒合理的分工與合作,輪流使用操作材料,邊操作邊觀察。
4、結果與討論:
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關注每個幼兒的發現和感受,獲得一個孔的噴泉噴得高、兩個孔的噴泉噴得低的經驗。
(二)幾個孔的噴泉噴得?
1、提出問題:出示三個孔的噴泉,并提問:“幾個孔的噴泉噴得?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為什么?”
2、幼兒猜想: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并能闡述自己的理由。
3、實驗驗證:(預想與對策同上)
4、結果與討論:
知道一個孔的噴泉噴得、三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并能夠歸納出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的新經驗。
(三)游戲:看誰的噴泉能噴到報紙上
(四)活動延伸:怎樣才能使噴泉的水噴得更高?
五、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是在學習了《指南》之后設計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選材取自于孩子們常見的噴泉,幼兒都熟悉,但卻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有生活經驗的基礎,又有探索的空間,孩子們很感興趣。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在演繹著科學家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先猜想,再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后總結。老師只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們便循著這一線索探索起來,每個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都在積極的參與探索,尤其在最后表演自己的音樂噴泉,都特自豪。相信他們以后會愛上科學探索活動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云的變化,有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2、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感受天上云的變化與天氣現象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和難點:了解雨、雪是由云變成的。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云
材料準備:多變的云視頻、各種云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回顧和交流幼兒關于多變的云的已有經驗。
※引導語:這段時間,我們在晴天、多云、陰雨的天氣帶小朋友觀察過各種各樣的云,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云像什么?
※提問:云會不會移動?云為什么會移動?怎樣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討論:云會不會變成其他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
3、觀看云變成雨、變成雪的課件,感知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的現象。
※討論:誰知道云會變成什么?
※通過課件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云變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變成的,進一步感知云的變化。
4、感受和發現云朵變化與天氣的關系。
※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引導幼兒分小組將觀察記錄按天氣進行分類整理和比較,制作小組大記錄表,并向大家介紹本組的觀察發現。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云,分別說說天上的云塊像什么?并把它畫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到了大班好奇心明顯增強,他們喜歡在生活中發現,在玩中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針對本班幼兒的特點,我在設計《多變的云》這節活動時,注重“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教學方法,把復雜的自然想象,用淺顯易懂的實驗呈現給幼兒,雖然在實驗的過程中,幼兒對云的形成認識還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過活動能激發幼兒對科學的熱愛,保護他們這份積極探索的熱情,就已經達到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了。在活動中,我班也有幾個小朋友明顯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可能是我的實驗設計的有些單調,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成分,今后需要提前預設活動效果,避免出現幼兒被動參與的現象。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三篇】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多變的水》09-23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蘿卜謠》09-23
大班游戲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螃蟹運球》09-23
大班健康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動物之家》09-22
大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螞蟻大戰》09-22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大中國》09-22
大班科學拓印教案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