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骨骼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骨骼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
三、活動過程:
(一)我的支架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小結: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三)看X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三)人體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引導幼兒關注: 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小結: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保護內臟。比如:肋骨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一數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
5、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三)讓骨頭長得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小結,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在幼兒帶來的'眾多有數字的物品中,幼兒對溫度計的興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聚集在數學區"玩"溫度計,小聲議論。他們發現用捂住水銀柱,紅色的"水"會慢慢升高,手拿開"水"就會下降。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骨骼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紙杯電話》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靜電》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影子的秘密》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鏡子》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區分生熟雞蛋》12-20
大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們的祖國真大》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