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小班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小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小班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
(1)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
(2)1——10的數字頭飾。
(3)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并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車廂,在每節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活動過程]
一、看電視了
1、教師引起幼兒看電視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并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并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走進活動室,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師:果園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運水果?(火車)對,是火車,再看看老師帶來的火車廂上有什么?(數字)
請幼兒一起復習火車廂上的數字1—10。
冬至小班教案 2
一、活動主題:
“冬至包餃子”親子活動。
二、活動目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包餃子的親子活動,讓幼兒了解餃子的文化,產包餃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節日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3、通過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四、活動時間:
20xx。12.21(星期四)09:00——11:30
五、活動準備:
通知單、乒乓球、吸管、肉餡、湯匙、盛放餃子托盤、一次性桌布、籮筐
六:活動地點:中二班教室
七、活動流程:
1、早上8:40——9:00 家長簽到(播放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2、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3、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容:包餃子。
4、活動流程:
先欣賞包餃子的過程,請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話,記住千萬別放太多餡,不然肉會撐出來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兩邊,最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技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的時候就不會漏了,最后將餃子整齊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長都能齊心協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餃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餃子供參考)
八、包餃子前注意事項: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隨著音樂一起包餃子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
幼兒園冬至活動方案,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冬至過后也代表著正式進入了深冬了,冬至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喜歡在冬至這天包餃子,吃餃子。
冬至小班教案 3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短,黑夜長的一天。
3、了解中國傳統食品——餃子的來歷,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包餃子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準備,宣傳冬至的板報,有關冬至的科學資料視頻,兒歌、手指游戲、諺語。
活動過程:
1、由餃子謎語趣味導入,謎語:岸邊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春潮張落三遍后,白鵝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讓孩子看電視了解冬至來歷及相關知識。
2、教師講解冬至的科學知識,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短,夜間長,是冬去春來轉換的標志。
3、了解24節氣歌,冬至詩歌,冬至農諺及數九歌,學說冬至包餃子手指游戲。冬至又是天冷的開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諺語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4、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有的像小船(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5、學習包餃子方法,體驗包餃子樂趣。
教師帶領孩子到廚房,與家長一起學習搟餃子皮,包餃子的方法。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了冬節,在快樂中品嘗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悅了身心。
6、品嘗及感恩教育,與長輩一起分享餃子。
冬至小班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教學重點:
了解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
三、教學難點:
領略祖國的傳統文化——冬至的的無窮魅力, 意識到在生活中能夠懂得珍惜與家 人團聚的時間,并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四、活動形式:
朗誦、講故事、游戲、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動過程:
1、宣布主題: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節日冬至的由來和傳說:
(1)請聽朗誦詩詞《小至》和優美詩句;
(2)講述冬至的傳說和習俗:如冬至吃餃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個開心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玩游戲“模仿秀” ;
4、在冬至這天,家人都會團聚一起吃湯圓,接下來請傾聽吉他《賣湯圓》 ;
5、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幽默又搞笑的小品《賣湯圓》 ;
6、冬至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 負擔。接下來請聽朗誦《歌頌母親》 ;
7、在這歡樂的節日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請聽歌曲《許一個愿望》 ;
8、伴隨著歌聲,學生暢談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總結。
冬至小班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小班教案 6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冬至小班教案 7
活動目標
1、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自力更生的意識。
2、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增進父母親情。
3、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鍋拍、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訊通、黑板報形式告知家長時間、地點、家長需要準備的物品(提前兩天通知家長)
2、幼兒園廚房準備:餃子餡、包餃子面。廚房以班級為單位分好,廚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準備好餃子餡、包餃子面。等待班級生活老師來領取。
3、班級準備:洗手、帶好圍裙。
活動過程
一、包餃子階段:約30分鐘
以班級為單位親子活動開始包餃子。
分工:
1、家長孩子分別搟皮、包餃子;
2、班級生活老師:負責廚房領取包餃子面團、和指定家委會人員負責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指導家長孩子搟餃子皮、包餃子、活躍班級親子包餃子氣氛;
4、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拍照、指導、維持秩序。
二、煮餃子階段:約2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集中包好的餃子送進廚房并負責把煮好的餃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師協同家委會:組織孩子開展兒歌、唱歌、故事等活動(班主任設計好)(等待餃子煮熟);
3、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維持家長秩序。
三、吃餃子階段:約3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負責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到小朋友的餐盤中,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
2、邀請家長品嘗——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分發和維持秩序
活動結束
1、家長品嘗完畢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組織家長回到班級門口填寫表格、順序離開幼兒園。
2、班級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動結束。
3、活動總結、找補不足。
冬至小班教案 8
一、活動主題:
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耍,一起happy。
二、活動目的:
為了加深小伙伴們之間的認識,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升華彼此的感情;慶祝冬至。
三、活動時間:
xx
四、活動地點:
xx
五、活動對象:
xx
六、參與策劃人員:
xx
七、活動主要內容:
xx
八、活動流程:
活動流程分為兩個板塊
第一板塊:
1、參加本次冬至活動的小伙伴們和師兄師姐于7點20分到北門集合,并請每位小組的'負責人負責自己本組的簽到,簽到無誤后大家統一出發。
2、步行__分鐘后,到達目的地時,每組負責人再次清點本組人數無誤后,即可;如發現有人掉隊,應立即馬上與掉隊小伙伴進行聯系。
3、進入地點后,給一定的時間讓大家休息一下,收拾一下自己的東西。
第二板塊:
1、給每個組分配任務,二個組個組布置房間,我們設定的主題是__(或更多人,這個不用限定人數)其余人視情況而定,可去幫助其他小伙伴或聽從師兄師姐的安排。在此花費的時間大概限定在一個小時半。
2、接下來組織大家做壽司,既然是冬至那么做湯圓是必不可少的。做壽司的話,我們會先買材料,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米飯、壽司醋、黃瓜、胡蘿卜、鹽、醋、香腸、壽司簾、海苔。
步驟超級簡單:
1、熟的米飯加入一勺壽司醋,拌勻。
2、黃瓜,胡蘿卜切成條,用一點鹽和醋腌制一下。
3、香腸也切成條。
4、壽司簾上鋪一張海苔。
5、海苔上鋪拌好的米飯。
6、鋪滿后,一端放幾條黃瓜,胡蘿卜和火腿腸。
7、開始卷,借用簾子的力量往前卷。
8、卷好,切開,建議找把快刀,刀上沾點涼水,不粘。
另外要注意:
1、不要貪多,米飯和卷料都不能放太多,否則根本卷不住。
2、卷的時候,借用簾子的力量往前推。
3、切很關鍵,一定要找把快刀,刀很鈍的話,切的時候容易破壞壽司的形狀。
冬至小班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在動手制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2、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3、嘗試動手制作湯圓。
二、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
《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2、材料準備
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三、活動過程
1、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3)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呢?
(4)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后,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2、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1)組織談話,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么日子嗎?
(3)冬至是哪一天?
(4)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5)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么?
(6)湯圓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7)湯圓有什么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8)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制作湯圓。
(9)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好吃的湯圓吧。
(10)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制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3、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幼兒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四、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幼兒動手制作餃子。
2、日常活動
將幼兒制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幼兒欣賞。
冬至小班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感受餃子的不同造型。
2.嘗試用團圓、壓扁、黏合等技能捏出不同形狀的餃子。3.喜歡用彩泥進行創意造型,感受泥塑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吃過餃子,觀察過包餃子。
2.材料準備彩泥,一次性紙盤,搓成小團的各色皺紋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玩手指游戲“包餃子”,激發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師:小手攤開,來包餃子吧!(伸出左手手掌)搟,搟,搟餃子皮兒;(右手在左手上做搟皮狀)
和,和,和餃子餡兒;(右手手指立在左手手掌上做捏合狀)包,包,包個小餃子!
(每說一個“包”字就用右手食指依次輕點左手手指)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
(用右手把左手包起來)給XX吃!(說出誰的名字就把“餃子”遞到誰嘴邊)
2.幼兒分享交流關于餃子的已有經驗。
二、探索發現
1.感受泥塑餃子外形的多種多樣。
師:這些餃子像什么?和我們平時吃的餃子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些都是小朋友做的`個性餃子,有圓形、橢圓形、五角形、方形、三角形,還用了好多漂亮的顏色。
2.觀察餃子的制作方法。
三、創作表現
1.熟悉操作材料,激發幼兒參與泥塑活動的興趣。
師:老師準備了面團(彩泥)和餃子餡(搓成團的皺紋紙),我們一起來包餃子,看誰的餃子最有創意!
2.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團圓、壓扁、黏合等技能制作不同形狀的餃子。
3.教師巡回指導,提供幫助。
鼓勵幼兒制作不同形狀、花邊、顏色的餃子,提醒幼兒把餃子皮的邊粘合牢固。
四、欣賞評議
1.把幼兒制作好的餃子放到事先準備好的一次性紙盤里,帶領大家逐盤欣賞。
2.引導幼兒開展評價,評出最獨特的餃子、最鮮艷的餃子、最美味的餃子等。
師:你喜歡哪盤餃子?你覺得它好在哪里?
五、結束活動師幼一起收拾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活動建議
請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并將過程拍下來,把照片帶到班級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冬至小班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活動準備:
有關于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幼兒欣賞。
2、幼兒朗誦冬至節
3、鼓勵幼兒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幼兒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幼兒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活動名稱:
香香的餃子
學生情況:
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冬至小班教案 12
一、活動意義
冬至,既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一天天邊長。自古以來,冬至便被人們視為一個重要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皆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為感受傳統節日氣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我校將舉行冬至日主題活動。
二、活動主題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三、活動對象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2月23日
五、活動內容
(一)低年級(一、二年級):冬至文化我傳播
1.作品內容:有關“冬至”的`童謠、歌曲、故事、古詩詞等;
2.呈現形式:以音頻或短視頻的形式展示,要求:視頻橫屏拍攝,格式為.mp4,音頻格式為.mp3,時長均不得超過5分鐘。
(二)中年級(三、四年級):習俗書畫我創作
1.作品內容:有關冬至日中國傳統習俗或地方特色習俗;
2.呈現形式:以主題繪畫、主題手抄報、主題書法作品的形式展示,要求:主題繪畫、手抄報紙張大小為8k,書法作品不限。
(三)高年級(五、六年級):親子活動暖人心
1.活動內容:利用周末時間,和家人一起包餃子、湯圓等,或者進行節日相關的親子活動,感受冬至日家鄉的傳統習俗,運用鏡頭和文字記錄與家人共度冬至的溫馨時刻;
2.呈現形式(二選一):
(1)圖文展示:將親子活動照片和活動感受通過電子文檔形式展示,要求:文檔格式為.doc或.docx;文章標題為黑體,三號,居中,不加粗;署名位于標題下方,格式為“南京市金陵小學+班級+姓名”;正文為宋體,小四號,行距設置固定值22磅;圖片畫面清晰、美觀大氣,圖片數量4-10張。
(2)視頻展示:通過視頻形式展示“我家鄉的冬至日習俗”,要求:視頻橫屏拍攝,格式為.mp4,時長不超過8分鐘。
(四)“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1.活動時間:12月23日(周三)下午班會課;
2.活動內容:各班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圍繞冬至日相關主題,開展第四期“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六、作品征集時間
以上(一)(二)(三)學生活動,電子版均于12月23日(周三)20:00前發送給各班班主任。其中,活動(二)還需一并上交紙質版作品。
七、獎項設置
根據同學們的作品表現評選出本次活動的一、二、三等獎及“最佳風采獎”,優秀作品將進行微信專題推送。
【冬至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冬至節日教案10-31
小班冬至節教案04-28
小班了解冬至教案范文05-30
幼兒園小班《冬至》教案02-01
小班社會活動冬至教案02-10
認識冬至小班教案范文通用05-06
溫暖的冬至小班教案(精選15篇)12-19
小班冬至主題教育教案(精選10篇)12-22
小班冬至餃子優秀教案(精選14篇)05-31
小班主題教育冬至教案通用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