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詩經》相關知識。
2、 掌握《蒹葭》中相關字詞含義。
3、 通過誦讀、分析,掌握《蒹葭》中興與賦的表現手法運用以及了解重章疊唱特點,學會賞析詩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三、 教學過程
1、 導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營造一種凄清的氛圍。
2、 《詩經》知識介紹。
(1)《詩經》又名《詩》、《詩三百》,共有305篇。
(2)介紹“詩六義”。重點解說賦、比、興,與現代作品結合,使學生更好理解。
(3)《詩經》影響。
3、 賞析《蒹葭》
(1) 學生散讀,初步體會。
(2) 指名朗讀,再次感悟。
(3) 重點欣賞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關字詞,分析表現手法的運用。師生共同探討“伊人”與“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關作品比較,如海倫形象描述和中國古詩詞中的水意象。
(4) 學習二、三兩章,學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處,具體分析。齊讀,體會本詩的重章疊唱特點。
4、 背誦全詩。
四、 拓展閱讀
1、《碩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運用。
2、《木瓜》賞析
【蒹葭教案】相關文章:
《蒹葭》的教案03-24
蒹葭蒹葭蒹勒個葭高中作文09-20
《詩經·蒹葭》教案05-24
蒹葭課堂教案03-30
關于《蒹葭》的教案11-28
詩經蒹葭教案01-28
《詩經·蒹葭》教案01-29
《蒹葭》11-08
高中課文《蒹葭》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