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我的菜園》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22課我的菜園
教材簡析:
本課選自曼德拉的自傳《自由路漫漫》。曼德拉于1994-1999年任南非總統。他從青年時代起就為爭取黑人的自由解放進行了不屈的斗爭。本文反映的是曼德拉在獄中的一段菜園生活,表現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顯示了他不屈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抓住曼德拉對待獄中生活的態度,體會任人物堅強不屈、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課文最后一部分,作者從耕種菜園中體會到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理解、品讀曼德拉在獄中不懈的斗爭。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中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感受曼德拉為了追求自由而傾注畢生心血,努力斗爭的精神,激發學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艱苦的,是痛苦的!讀讀課文一、二兩節,你也能體會到曼德拉作為一個囚徒他這種艱苦的日子嗎?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0、教師:雖然這樣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還是想方設法找尋,能使生活充實一些,從中你卻感受到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啊?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2、曼德拉對菜園的情有獨鐘是課文第六小節描寫的,請一個學生朗讀第六節,其他學生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作者對菜園的情有獨鐘?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當局允許他在監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習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習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3.要更好的理解這段話,我們必須聯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指名學生朗讀
4.四人小組討論,聯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為自由而戰,直至我死."
附板書設計:
22、我的菜園
積極向上
堅持不懈
不辭艱辛
【課文《我的菜園》第二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父親的菜園》的教案05-11
課文《父親的菜園》簡單教案05-11
課文《畫風》課時教案05-17
社戲課文課時教案05-20
課文《家》的第二課時教案07-01
課文《觀潮》第二課時的教案08-03
課文《觀潮》第二課時教案08-03
課文《豐碑》第二課時教案10-31
課文《趕海》第二課時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