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電腦。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本文的作者
1、師:同學們,在你們的童年生活中,有過難忘或有趣的經歷嗎?
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師:今天,我們跟隨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一起回到她的童年時光,領略與眾不同的另一種童年生活。
板書課題:
6、冬陽·童年·駱駝隊
生:齊讀課題。
3、師:簡介作者的資料,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隨父母返臺,后舉家遷居北京。后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臺灣。1953年開始創作,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后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生: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自然段。
師:正音,指導讀好句子。
三、自學課文
1、電腦出示自學引導題:
⑴ 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童年生活寫了哪幾個片段?
⑵ 請你想想,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或難忘的經歷。
2、生熟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⑴ 問題1:
作者圍繞自己的童年生活寫了以下幾個片段:
① 冬天,駱駝隊拉著煤停在我家跟前,當父親與他們討價還價時,我看到了駱駝咀嚼的樣子,不禁模仿起來。
② 我看到系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忍不住問爸爸,爸爸正確的回答引出了我幼稚的想法。
③ 冬去春來,駱駝脫去了它的舊駝絨袍子,我真想為它剪一剪。
④ 多年后,當我長大了,我又一次聽見悅耳的'駝鈴聲時,回憶起一去不還的童年。
⑵ 問題2:
生:自由談談自己的童年生活,把生活中有趣或難忘的經歷與大家分享。
四、分析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1、師:在作者回憶的四個童年生活場景中,你對哪個內容最感興趣?選擇你感興趣的學習,體會作者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
2、第一個內容:
師問:冬日里送煤的駱駝隊給我留下了什么印象?
(駱駝咀嚼的樣子,顯示了它們安靜的態度。尤其是它的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駱駝的雙峰上駝著兩袋煤、從遙遠的門頭溝一步步走來與它們的安靜神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第二個內容:
師問:駱駝的脖子下面為什么會掛一個鈴鐺?爸爸和我的解釋一樣嗎?為什么?
(爸爸的回答是駱駝怕狼,帶著鈴鐺,狼就不敢侵犯了。我卻認為給駱駝帶上鈴鐺,給人們的長途旅行增加一些情趣。說明駱駝耐得住長途旅行的寂寞和干渴的折磨。因此,我由衷地敬佩駱駝這種穩重、耐勞的特性。)
4、第三個內容:
師問: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對駱駝的關注?這說明了什么?
(春天就要來臨時,我看到駱駝的毛皮大塊大塊地脫掉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麻袋空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了。夏天到了,再也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就問媽媽它們的蹤影。冬天又來了,我又看到了駱駝隊,聽到了駝鈴聲。這說明了我對自己童年生活的無限留念。)
5、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五、作業布置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練筆:
選擇你童年生活中的經歷或趣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冬陽·童年·駱駝隊
咀嚼
懷念童年 駝鈴聲
駝絨掉了
踏實、穩重
任勞任怨
【《冬陽童年駱駝隊》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案06-29
《冬陽-童年-駱駝隊》說課稿07-01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06-19
《冬陽·童年·駱駝隊》的教學設計07-17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05-29
冬陽,童年,駱駝隊精品教案07-04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案范文11-01
《冬陽·童年·駱駝隊》的說課材料08-18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范文07-03
《冬陽·童年·駱駝隊》的教學設計范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