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通用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水的重要性,知道水是有限的資源。
2.引導學生關注家鄉水的現狀。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風景對照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水的資料。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感受水的重要性
1.觀看反映九寨溝風光的錄像或照片以及戈壁的大漠風沙的錄像或照片。
2.學生暢談感受。
3.教師小結: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世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才有活力。水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多么美麗的自然環境!
二、水知識大比拼
1.教師:同學們在課前查找了有關水的資料,現在把你了解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
三、假如沒有了水
1.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停水后的情景,設想停水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人們的生活會受到的影響。
2.教師小結:同學們親身體會到了,我們是離不開水的.。據有關資料表明,如果人不喝水,最多一周就會失去寶貴的生命。
四、夸夸家鄉水
1.教師:在我們可愛的家鄉,小河、湖泊、溪流、井,都在無私地為家鄉的人們提供著生命之水。水給我們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貢獻?
2.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見,說說水為人們做出的貢獻。(教師根據學生的陳述,出示相應的照片,可參照教科書第36頁的圖片)
3.教師小結:清清家鄉水,哺育了美麗的生命。可是今天,她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
五、舞水河的故事
1.呈現舞水河(此河是湖南省的一條河,教師可查找當地河流的照片)的錄像或圖片。可以根據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分別出示三張照片或三段錄像,讓學生感知舞水河流經不同地區后發生的變化。
教師:同學們請看,這條河叫舞水河。它的源頭是清清的山泉。山溪匯成小河,流向遠方,它還能保持這份清澈嗎?讓我們隨著鏡頭看看河流中游和下游的模樣。
2.在此過程中將教科書第37頁的學生日記呈現出來,使學生的向往與現實形成
反差,引發學生對舞水河變化的感慨。教師提問:看到原本清清的舞水河正在痛苦地呻吟著,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想?
3.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剛才觀看的資料,談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是呀!從同學們的感想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也在關注著家鄉的每一條溪流,每一條小河,在關注著家鄉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讓我們帶著對家鄉水的關愛,去調查、研究,去了解家鄉的水環境吧!
六、課外拓展活動
調查家庭廁所、廚房、洗衣機等生活污水的去向。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教師:舞水河發生的觸目驚心的變化震撼了我們的心靈,使同學們產生了太多的疑問:我們家鄉的水環境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去想辦法走近家鄉水,去調查、去研究。
二、關注家鄉水
1.教師:同學們最想了解關于家鄉水環境的哪些問題?可以將自己關注的有關問題記錄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2.教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關于家鄉水的問題,怎么才能解決呢?
3.學生交流:
可以到河邊觀察,可以去找長輩了解家鄉河流的過去,可以查閱有關水污染的資料,等等。
三、我們的考察計劃
1.指導學生根據共同感興趣的問題自由結組,小組討論考察的內容和方法。
2.交流匯報各組的考察內容和方法。
(1)有的小組去訪問環保局的專業人士,了解有關河水污染的數據。
(2)有的小組去實地考察,拍攝一些照片。
(3)有的小組去尋找污染源。
(4)有的小組去參觀污水處理廠,把有關照片帶回來。
3.指導制定考察計劃。
(1)教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非常好,但是要使我們的考察收到好的效果,我們還要在考察前制定好考察計劃。
(2)課件呈現考察計劃范例。看看制定計劃應考慮哪幾方面。
①確定考察內容。小組要先商量考察的內容,這是制定考察計劃的關鍵。
②做好考察的準備工作:本小組考察的項目、地點,要準備的考察工具,考察的方法及考察的步驟,擬訂水環境調查表,等等。
4.選出小組長,小組商量制定考察計劃。
5.學生交流、討論、評價小組考察計劃。教師可從中選出幾份完整的計劃供學生討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考察計劃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四、考察注意事項
1.教師:為了讓我們的考察能順利進行,在考察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討論。
(1)小組同學要有明確的分工,要做好記錄。
(2)考察時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請家長一同去。
(3)在訪問時要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
五、課后拓展活動
出一期主題為“水——生命之源”的黑板報。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2
活動設計背景
在環境創設中方一些關于家鄉的環境圖片。設計美麗的情景畫。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們生活離不開水,水能為人類服務。
2.知道清水與污水的區別,從小養成愛護水源的良好行為,不向河里亂扔垃圾和臟物,讓河道都流著清水。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有些幼兒的理解能力弱一點,所以個別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活動準備
環境圖片。還有幼兒自己帶來的關于自己家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1.師:蘇州的'園林甲天下,因為他很美麗,很受大家喜歡,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提問:這些地方漂亮嗎?
什么地方漂亮?
2.師小結:清清的河水碧波蕩漾,小魚在河里歡快的游……
二.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二。知道河里被污染了會破壞我們環境。
師:老師還要帶你們去一些地方。你們看看這些地方漂亮嗎?
提問:這些地方漂亮嗎?
這些地方為什么不漂亮?
你看到了那些垃圾?
這些垃圾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三.討論,使幼兒明白污水的危害
師:河水被弄臟了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危害?(小
魚不能生活,不能灌溉莊稼,不能喝,不能被觀賞)
四.討論:我們想什么辦法使河水變干凈呢?
1.(不隨便向河道內倒生活垃圾和亂扔腐臭物質。)
2.(多養魚發展水的本身凈化能力。)
3.向人們宣傳不往河道扔垃圾。
五.參觀社區河道,了解現狀,想辦法解決。
1.師:我們新村里的河水干凈嗎?我們怎樣為新村河道做點事?
2.組織幼兒利用廢舊紙盒,制作垃圾箱放在河道邊。
3.制作警示牌,掛在河邊(上面寫上:請別向河里亂扔垃圾)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于幼兒生活,是幼兒能經常遇到的,非常貼近幼兒。教學步驟安排嚴謹,過度非常自然。活動中采用了錄象進行教學,把幼兒平時看到的零零碎碎,有規律地濃縮在錄象中。
使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發現水的美,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最后一個環節,幼兒利用廢舊紙盒制作垃圾桶和警示牌更是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動手的空間。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3
活動過程:
1.說一說自己喝過的水,是什么需要才喝的,口感怎樣。
2.老師把喝過的水,利用圖片做向導進行歸類:水類、水果汁類、奶類。看看孩子們會不會用歸類方法,對的,給予及時鼓勵,錯的,有經驗的小朋友提醒。
3.歸類后孩子們討論:各類水從哪里來?味道怎樣?留下懸念,等到品嘗時驗證。
思維擴散練習:其實水果里也有水的:椰子、雪梨、葡萄等。
4.把標簽揭下來,從圖案中關注名稱、產地、有無關于收集瓶子的環保標志。然后貼在墻上,大家互相欣賞,展示“百家水”標簽藝術性。
5.在友好氛圍下,品嘗大家帶來的水。
練習:讓孩子各自學習倒水,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費,文雅熏陶:互相禮讓,避免碰撞。
活動反思:
孩子們列出喝過的水類:開水、礦泉水、山的水、玉米糖水、冰水、淮花糖水。
牛奶類:甲天下奶、伊利奶、樂百氏奶、娃哈哈奶、旺仔牛奶。
果汁:橙汁、葡萄汁、草莓水、香蕉水、青菜水、湯水、苦瓜水 還有其他類:雪碧、可樂、葡萄酒、紅酒、啤酒、藥水、咖啡、茶水、樹葉水等
小朋友有許多的直接經驗,說出許多自己喝過的水。喝過的水比大家帶來的水的'品種多;畫出來的水要比自己帶來水品種多。 有益經驗:
1. 享受自己喝上“百家水”的樂趣。
2.熟悉人們常喝的水的種類和口感,還有什么水可以喝。
活動過程:
1.說一說自己喝過的水,是什么需要才喝的,口感怎樣。
2.老師把喝過的水,利用圖片做向導進行歸類:水類、水果汁類、奶類。看看孩子們會不會用歸類方法,對的,給予及時鼓勵,錯的,有經驗的小朋友提醒。
3.歸類后孩子們討論:各類水從哪里來?味道怎樣?留下懸念,等到品嘗時驗證。
思維擴散練習:其實水果里也有水的:椰子、雪梨、葡萄等。
4.把標簽揭下來,從圖案中關注名稱、產地、有無關于收集瓶子的環保標志。然后貼在墻上,大家互相欣賞,展示“百家水”標簽藝術性。
5.在友好氛圍下,品嘗大家帶來的水。
練習:讓孩子各自學習倒水,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費,文雅熏陶:互相禮讓,避免碰撞。
活動反思:
孩子們列出喝過的水類:開水、礦泉水、山的水、玉米糖水、冰水、淮花糖水。
牛奶類:甲天下奶、伊利奶、樂百氏奶、娃哈哈奶、旺仔牛奶。
果汁:橙汁、葡萄汁、草莓水、香蕉水、青菜水、湯水、苦瓜水 還有其他類:雪碧、可樂、葡萄酒、紅酒、啤酒、藥水、咖啡、茶水、樹葉水等
小朋友有許多的直接經驗,說出許多自己喝過的水。
喝過的水比大家帶來的水的品種多;畫出來的水要比自己帶來水品種多。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4
教學目標:
了解家鄉有關水的發展變化的歷史。
感受水與家鄉人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
搜集關于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圖片。
1.談話引題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家鄉人的生產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們對水的利用也經歷了一個過程。”
引導學生閱讀、欣賞教科書P46——47的文字、照片和圖片。
“從家鄉水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人們在飲水、用水方面發生了幾個方面的變化,請你們說一說我們家鄉人水的變化情況。”
2.閱讀討論
請學生閱讀和欣賞P48的文字和照片,邊看邊思考,如何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水變得越來越寶貴了”這句話。(工廠多了,需要的水更多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衛生條件好了,洗澡、洗衣都比過去次數多了:人口多了生活用水也多了……)
3.全班討論
“為什么現在總在提倡要節約用水?”
幫助學生明確,水是生命之源,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水,水的儲量是有限的,而人類對于水的需求又是無限的,所以,水是寶貴的資源,應該節約用水。
教師鼓勵學生在討論中運用自己搜集到的資料。
4.課堂小結
從我們了解的關于水的故事中,不難體會到家鄉水的變化歷史,認識到水對家鄉人的重要。現在我們油水不過去方便了許多,飲用水質量比過去大大提高了,但要時時考慮到水是可利用的有限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節約用水對每一個家鄉人、對全人類都是十分重要的。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錄象及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
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搜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欣賞《我的家鄉》的錄象 。
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讀讀文中的小詩,思考:課本中的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鄉在哪里?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啟發談話: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
2.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3.請扮演的孩子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4.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里。
三.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3. 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頁彩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6.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四.說一說,唱一唱。
1.教師首先講一個關于家鄉的故事,如:《梓童山的傳說》等。
2.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的小故事。
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五音戲,并介紹五音戲的由來。
4.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表演給同學們看好嗎?
5.展示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照片、文字等資料,并與同學交流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的資料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6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養成關注家鄉、了解家鄉的行為習慣。
知識與技能: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過程和方法:學習用多種方法收集有關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在老師的幫助下,匯總、表達獲得的信息;樂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與快樂。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農村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對自己生長、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親切的,與一年級相比,他們參加的集體活動、接觸的人更多,對周圍的事物有更多的興趣。根據兒童生活范圍的擴展,他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了家庭、學校之外的地方,但是對“家鄉”的概念還沒有形成具體印象,對家鄉自然環境的美的感受不深,更缺乏對家鄉人文景觀(家鄉美麗動人的傳說、家鄉的舞蹈、家鄉的戲劇、家鄉的名人故事等)的了解。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家鄉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作為農村孩子,平時更多地游戲于山水之間、村灣周圍,社會交往活動較少,生活視野比較封閉。由于大家大都是同一村落的學生,家鄉的山和水都是一樣,要學生談對家鄉喜愛的地方以及對家鄉的感受,很難有深度地引發對生活的地方的熱愛。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對“家鄉”含義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對“家鄉”的關注也是不夠的,無意識的,盡管他們的生活與“家鄉”的人和事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缺少對家鄉情感的體驗。
因此,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各種收集資料的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教學難點是通過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要解決好本課教學重難點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模擬導游、讀讀詩歌、畫畫美景、講講故事、唱唱歌、跳跳舞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感受家鄉的美景,了解家鄉的故事,體驗家鄉愉快的生活,從而激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各種收集資料的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及相關資料。
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的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活動一說說我的家鄉
1.創設情境、歌曲導入:[播放動畫:韓紅的歌曲《家鄉》]
(1)提問:同學們聽過這首歌曲嗎?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提問:這首歌飽含著對自己家鄉的感情。那么,你們的家鄉都在哪里呢?
(3)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家鄉。
2.提問:你的家鄉景色怎么樣,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呢?
(1)[播放視頻:家鄉的風光]
(2)提問:誰愿意把你家鄉美麗的風景介紹給大家?
引導學生交流介紹自己家鄉的美。
(3)提問:除了家鄉的美景讓人喜愛,你的家鄉還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
引導學生從家鄉的物產、自己在家鄉的快樂生活、家鄉人的親切和熱情方面交流。
(4)提問:聽到大家對家鄉的介紹,想到自己家鄉的美景,如果讓你對家鄉說一句贊美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板書:我愛我的家鄉)
3.模擬表演:我帶客人游家鄉
帶領小客人參觀家鄉。請學生說出家鄉的地名,介紹自己對家鄉最感興趣的地方。
4.活動:猜猜看
請一名學生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說出這里的特點,請其他同學猜一猜是哪里。
5.小結: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鄉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這里的山、這里的水,讓我們感到無比親切,我們愛家鄉的山和水!
板書:我愛家鄉山和水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引出話題后,借助范例,引導學生從家鄉的自然景色、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戲、家鄉的人們休閑時時常做的事情等方面思考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感受家鄉的美。】
活動二贊美我的家鄉
1.提問: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要是讓
你來贊美你的家鄉,你會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呢?
2.學生分組選擇恰當的方式贊美自己的家鄉
(1)學生可以根據課前觀察自己居住地周邊的環境,在課堂上把自己認為最美的景色畫下來,并與大家一起交流。
(2)學生可以聽一聽贊美家鄉的歌曲,可以學著唱一唱。
(3)教師出示小詩:學生可以進行詩歌填寫,并有感情地讀出來,進一步抒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播放課件:兒歌]
3.集體交流:請學生將小組對家鄉的贊美進行展示。
引導學生從不同方式了解、熟悉自己的家鄉,通過多種方式,便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了解自己的家鄉。
【設計意圖:通過開放性的活動,引導學生開展不同方式贊美家鄉的活動,抒發愛家鄉的情感。】
4.總結: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鄉,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鄉的山美、水美……家鄉是我們心中最美麗、最可愛的地方,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家鄉!
(板書: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設計意圖:通過畫家鄉、讀兒歌的活動,進一步提升愛家鄉的情感。】
板書設計
我愛我的家鄉
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第2課時
活動一家鄉的故事
1.故事導入: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
2.[播放課件: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故事”包括“白色藏房的傳說”“傣家竹樓的傳說”“刺繡的來歷”“泰山的傳說”四個動畫和“樂山大佛”“二王廟”兩個視頻。)
(1)討論:這些故事講的都是哪些地方的事情呢?
(2)提問:通過這些故事,你們知道當地的什么傳說?
(3)討論:在我們生活的地方,你們知道有哪些傳說故事嗎?
(4)教師講述故事:自己家鄉的傳說故事。
(5)小結: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不同的傳說故事,每個同學的家鄉都會有動聽的傳說,這些本地區人們喜歡的動人的傳說故事就是我們家鄉特有的文化。
【設計意圖:了解家鄉的動人的傳說故事,感知家鄉的文化。】
活動二家鄉的歌
1.過渡:除了傳說故事,你們還知道自己的家鄉有什么特色戲曲嗎?
2.[播放視頻:家鄉的戲曲家鄉的歌]
3.討論:每個地方的戲曲都一樣嗎?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4.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家鄉因為地域不一樣,風土人情不一樣,流傳的戲曲也不一樣,都帶有不同地區的特色,是我們自己家鄉所特有的。
5.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還知道哪些家鄉的舞蹈?給大家唱一唱,演一演吧!
6.總結: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后能為自己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板書:我愛家鄉山和水)
【設計意圖:從本地區特有的故事、戲曲及舞蹈等感知家鄉的文化。】
板書設計
我愛家鄉山和水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7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二年級小學生
2、學科:品德與生活
3、課時:1課時
4、學生課前準備:圖畫紙、彩筆、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二、教學課題
在《我愛家鄉山和水》一課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手段,讓學生看到祖國山河的錦繡與壯麗,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在心靈深處留下了印記。與此同時,我又把家鄉的田野、山林、小溪、爛漫的山野花等拍攝下來,制成美麗的相冊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小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鄉村恬靜與溫馨,從而使學生覺得鄉村和城市一樣的美麗與可愛,長大有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望,為此而努力學習。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個主題。
2、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我愛家鄉的山和水》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一課。學習內容是以家鄉的地理景觀和人文景觀為背景,通過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自然資源和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培養他們的家鄉意識和初步的社會責任感。
3、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各種收集資料的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4、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收集資料。
(3)能用畫筆畫出眼中家鄉的美景和對家鄉的感受。
5、教學準備:自己拍攝家鄉(池南區)制成的相冊課件、用“刺五加”自己做成的茶葉、祖國秀美山河的多媒體課件、長白山南坡景點相冊、錄音機
四、教學方法
討論、資料收集、情景模擬與角色表演、訪問、欣賞、講故事、講授等。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誰來說說都去過什么地方?
生:大連
生:北京
生:青島
生:長白山
……
師:感覺如何?
生:都很美
……
師:是啊,北京、大連等等這些地方都很美。那你們覺得我們的家鄉美不美呢?看看下面老師拍攝的圖片吧!
【課件出示:家鄉相冊】
師:說說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生:大江和大樹
生:長白山天池
生:人參
生:滿地漂亮的野花
生:還有瀑布
……
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家鄉,板書課題:我愛家鄉的山和水
活動二合作體驗:模仿表演
師:誰能說說我們的家鄉在哪里?
生:漫江
生:松江河
師:這樣說有的人還是不知道的,要說清楚是哪個省的、哪個市的、哪個縣的、哪個鄉鎮的,明白了嗎?
生:學生說說家鄉的位置
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家鄉啊?
生:喜歡
生:想的
師:那你們自己就當一回小導游,把家鄉的美景介紹給他們吧!
生:扮演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師:請扮演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意見
活動三自主探究:展示家鄉
【課件出示】長白山南坡風景區圖片
師:讓學生說說上面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高山花園
……
生:真美!
……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的家鄉(板書:山美、水美、五谷香)看看我們居住的地方,你最喜歡哪里?把你最喜歡、最熟悉的地方,用彩筆畫下來吧!
組:交流展示,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出示彩圖畫
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圖畫,把小詩給補充完整。
生:回報自己的作品。
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創作獎。
活動四交流感悟:說說和唱唱
師:講述《金日成小山》的故事
師:誰還知道家鄉的那些事情?
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關于家鄉的一些小故事——丁奶奶給講的打土匪的故事。
生:抗洪的故事。
……
師:家鄉除了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你發現還有什么?
生:二人轉
生:人參
生:天麻
……
師:出示茶葉——這是老師利用雙休日上山采集的,自己制作的茶葉,是純綠色的,沒有污染的“刺五加”茶。我們的山上有很多純綠色的特產,經常吃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益處。(板書:家鄉特產)
師:剛才同學說了,家鄉還有“二人轉”,那么誰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呢?
生:表演“二人轉”。
生:扭起秧歌。
……
師(小結):我們的家鄉正在建設和發展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更加美麗可愛;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長大后用我們的智慧來建設我們的家鄉!
板書設計
我愛家鄉的山和水
山美水美
風景名勝——長白山
六、教學反思
在《我愛家鄉山和水》一課時,我提前把用相機自己拍攝到的家鄉圖片和長白山的圖片,分別制作成相冊,做成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學生對家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從知家鄉到愛家鄉的過程得到了升華。
在教學中,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從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設計了“模仿表演”、“說說唱唱”等幾個教學環節;除此之外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查找資料”能力,讓學生有方法、有有目的去查找、去學習,這樣學生在查找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鄉,從而愛家鄉的感情自然而然地生成,達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8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教材《道德與法制》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13 課《我愛家鄉山和水》(50----54 頁)。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風光,了解家鄉的故事。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風光;了解家鄉的故事。
2.教學難點:通過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風光和家鄉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視頻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1.播放視頻,學生欣賞。
2.引入本課課題,板書。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教育必須從學生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本環節,播放了老師的家鄉美麗的風景,瞬間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真實的'視頻畫面,激發起學生的探求心理,同時也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指導學生觀察教材 P50《我的家鄉在這里》圖片。
2.說說從畫面上,你知道了小朋友的家鄉在哪里? 3.交流:自己的家鄉在哪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展學生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讓學生暢所欲言,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
三、發現家鄉的美(結合閱讀 51 頁)
1.出示蘭州等地的標志性建筑物。
2.小組合作討論,自己家鄉的標志性建筑物是什么,以及自己認為家鄉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3.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有效的小組學習形式有助于形成學生合作互助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這個環節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別交流家鄉標志性的建筑物以及家鄉最美的地方,這樣可以更好的解決本環節的問題,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理念。
4.《夸家鄉》小快板。
四、家鄉的故事 1.老師介紹自己家鄉故事。
2.學生講講自己家鄉小故事。
3.播放視頻,讓學生感受自己家鄉悠久歷史。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這個環節,講故事和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從更廣的層面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認識到作為一名張掖人而感到自豪。
五、升華總結
1.畫一畫,用彩筆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家鄉。
2.老師總結。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采用學生樂于和適合接受的生動活潑的形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本環節通過畫一畫的方式,感受了金張掖悠久的歷史文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強化了情感體驗。
六、本節課的收獲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本節課都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家鄉美記錄下來,可以拍照,也可以寫下來。我們舉辦一個“夸夸我的家鄉美”展覽,我們比比看,誰的眼睛最善于發現美。
八、板書設計
我愛家鄉山和水
共建美麗金張掖 山
美 水 美 張
掖 故事美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理性地、全方位地了解家鄉。
2、學生自己選擇調查的內容,自己與人合作。
3、使得學生愛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誰不說俺家鄉好》歌曲、《我的家鄉》錄像及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資料。
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收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活動一:說說我的家鄉。
聽音樂,引出課題。
1、放音樂《誰不說俺家鄉好》,學生邊聽邊唱。猜一猜: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這首歌主要唱出了什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板書課題)。
3、指導看圖:看課文第2、3頁插圖,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繼而提出讓學生說說圖中有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如何?心情如何?他們喜歡自己的家鄉嗎?
4、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書中的小詩。
5、啟發談話:圖中的小朋友的家鄉多美呀!那么你們的`家鄉在哪里?你們家鄉美嗎?老師很想到你們的家鄉去游覽觀光,你們歡迎嗎?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老師,好嗎?
6、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7、請扮演導游的學生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8、猜一猜。請學生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學生猜猜是哪里。
活動二:畫畫我的家鄉
師: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覺得同學們對自己的家鄉都很了解,都非常的熱愛自己的家鄉。瞧!(放圖片)這些小朋友正在畫家鄉的風光呢!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想展示一下呢?來,讓我們畫畫自己美麗的家鄉吧!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放映《我的家鄉》錄像片段,讓學生欣賞,并提問:大家喜歡圖中的美景嗎?能說出這是哪里嗎?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出來。
3、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5 頁插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6、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第二課時 教師導語引入
活動三: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
1、師: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家鄉還有很多美麗動人的故事、戲曲、舞蹈。我們一起說一說、唱一唱吧!
2、老師講《永安河的傳說》的故事,并告訴學生這個故事的來歷,以引發學生探索家鄉人文景觀的興趣。
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廬劇,并介紹廬劇的由來。
4、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表演給同學們看,好嗎?
5、組織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家鄉的人文景觀方面的資料,或以歌舞,或以講故事等形式展示出來,大家共同分享家鄉的美。
6、家鄉如此美麗,今后你準備怎樣美化或建設自己的家鄉呢?
7、發表自己的見解。
8、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相信大家會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清清家鄉水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清清的作文12-10
清清的小河作文12-10
河水清清作文11-30
河水清清作文09-18
河水清清作文【經典】01-02
清清小河作文10-22
清清源頭水03-21
河水清清作文(優秀)12-09
家鄉水果作文03-28
美不美,家鄉水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