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的教案設計與反思三篇
篇一:《尊嚴》教案設計與反思
《尊嚴》是四年級下冊“以誠待人”這個主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文字精短、寓意深刻,類似的文章散見于報刊雜志,具有勵志作用,常常讓疲憊的人們,頹廢的心靈瞬間為之一振。又好似在漆黑的夜幕,明明滅滅為晚歸的人們點亮一盞心燈。課文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課文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的細致描寫,表現了哈默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以及杰克遜大叔善良真誠待人的可貴品質。“尊嚴”作為課題,也是貫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較抽象,四年級的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因此,引導學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內心世界,進而感知尊嚴的意義和可貴,是主要的教學方法。課文2—5自然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第一課時我重點來分析2-5自然段的重點句子。
上課一開始,我讀了有關哈默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哈默的生平。然后設疑:哈默是一個奇跡,他如何成為一名億萬富翁?他有著什么常人沒有的特質?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們一定會有所發現。由生平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本文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在講解字詞方面,我花的時間有點少,先是指名讀,然后是學生齊讀,一個詞讀兩遍。在這方面應該多花點時間讓學生看看這些詞有那些個比較難寫、難記,應該注意些什么等,這樣會讓學學生對這些詞留下深刻的印象。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我讓學生找2-5自然段中描寫哈默語言、動作、外貌的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勾劃,抓住哈默的言行,感悟他的尊嚴。文章對哈默的言行描寫主要有三處,這些句子對理解人物品質,體會寫作方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是教學的重點。三個句子都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先勞動再吃飯”,語氣卻不盡相同。力求在方法和層次上有所區別,在讀議中把尊嚴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第一句:由例外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重點理解狼吞虎咽,并讓學生回憶有沒有過狼吞虎咽的感覺,讓學生通過比較其他逃難者與哈默的不同表現,更深層次地理解哈默的與眾不同。
第二句:我抓住“喉結上下動了動”這一細節描寫,體會哈默此時的饑餓,讓學生想想哈默是怎樣想的。即使這樣哈默也不肯輕易接受杰克遜的食物,堅持先干活再吃食物。
第三句:“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重點體會一個“站”字,感受哈默的興奮、急切和堅定。
通過三句話的朗讀體會,一個自尊、自立、堅守原則的年輕人哈默的形象已經清晰地浮現在孩子們眼前。此時,學生心中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讓他們信筆寫下此時的感情和體會時對本課的總結和提升。
由于這節課設計的內容有些多,所以這節課沒有時間去體會有關哈默動作的句子。
今天學生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反而是我很緊張,有時面對學生的回答有點不知如何應答,錯失了好些亮點,感覺很遺撼。另外,我還總結了幾點不足之處:
1:板書課文標題不完整,忘了寫“7”。
2:啰嗦的話,重復的話出現太多,學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3:時間安排不好,后面的一些環節沒上,結束的`優點匆忙。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課堂又像是一首靈動跳躍的曲譜,要準確地唱好每一個旋律,除了充分的預設外,教師的教育機智真的至關重要。每一次上公開課,對于我來說,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長經歷,希望我能不斷進步,越挫越勇。
篇二:尊嚴教學反思
《尊嚴》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年輕人哈默在逃難流亡之際,拒絕不勞而獲,堅守自己的尊嚴,從而得到杰克遜大叔的賞識,最終成為石油大王的故事。
在教學中我主要圍繞兩個教學目標來完成我的教學:1.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2.通過具體句子體會人物描寫的魅力,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上這課時,我立足于“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力圖讓孩子們進行獨立閱讀、感悟、理解并從中明白道理。并為他們創設展示的機會,讓孩子們能大膽、主動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我將“你是從哪些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中感受到年輕人的尊嚴的?反復讀一讀,并在書上做批注,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做為這篇課文的統領問題。讓學生通過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如“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仰起頭”“眼神頓時灰暗了”等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哈默的尊嚴,并引導學生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用自己的心去體會,讀出哈墨的自尊。這種聯系上文對比體會的方式更充分的讓孩子們體會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貴品質。在學生充分理解哈默這種高貴品質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這些高貴的品質,作者是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的
描寫生動地呈現給我們的,由此使學生了解描寫人物時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和好處,并學會描寫人物的方法。整節課我只做適時的引導,主要通過學生的獨立閱讀、感悟、理解,不僅讓學生充分理解了何為“尊嚴”,更是學會了如何運用細節描寫將人物寫生動、傳神。由于教學環節的環環相扣,寫作方法的步步深入,所以我設計的課內練筆就成為了本節課的亮點:首先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讓一名學生到講臺前配合我完成,其他同學觀察他的表情、神態、動作,并完成練筆。因為之前的寫法學習,學生們很快的掌握了方法,并出色地完成了練筆,效果較好。《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要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的基本意義,并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因此在指導“捶”字時,我運用課件讓學生了解到“捶”的演變,了解到字的本意,并通過形近字的出示,讓學生發現形近字的規律,從而正確區分和運用形近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于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備教案”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這點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上課不僅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課文為依托,把學生引到廣闊的語文世界中,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在多讀中,在交流中開闊視野,增強積淀。
篇三:《尊嚴》教學反思
上周四、五上了《尊嚴》這一課,這篇課文講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以學生自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為主,加上老師巧妙的指導,學生較好地讀懂了課文,體會到了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的道理。
我的教學過程是:在整體感知了課文主要內容后我組織學生緊緊圍繞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語句展開討論學習,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年輕人自尊的人格。給學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遜大叔的那段對話。學生首先談對這段話的體會。在學生談體會時,我發現學生僅僅停留在體會這幾句話上,這時我適時和學生展開了對話:“難道他與別人不同,他不夠餓嗎?”學生紛紛從前后找到一些語句來回答我:如前面的“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后面的“狼吞虎咽”等。這種巧妙的引導讓學生能聯系全文來讀書,思考,加深了對哈默自尊的體會。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走近哈默,體會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再讓學生讀書,學生也都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了,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自己的體會,聲調不再像剛才那么高昂,低沉的語氣反而更顯自然,哈默的自尊不需要故意用堅定的語氣表達,而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
學完課文后,我請學生說說從杰克遜和哈默兩個人的身上學到了什么。學生們說到了杰克遜的善良,說到了哈默的尊嚴,他能做到面
對施舍而不失尊嚴,面對饑餓不失尊嚴,不做不勞而獲的人。最后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找的有關尊嚴的名言,豐富了本課的資源,豐富了學生對尊嚴的體會。這樣的課堂就不僅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課文為依托,把學生引到廣闊的語文世界中,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在多讀中,在交流中開闊視野,增強積淀。學生在讀文中體會了做人的道理。
【尊嚴的教案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尊嚴》教案設計及反思06-13
《尊嚴》教案設計與反思04-20
《尊嚴》教案設計與反思08-29
《尊嚴》教案設計與反思4篇08-29
《尊嚴》的教案設計10-18
尊嚴教學教案設計06-13
《尊嚴》教案設計模板04-20
課文尊嚴的教案設計06-12
《尊嚴》教案設計參考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