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元素周期表教案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親自編排元素周期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對元素原子結構、位置間的關系的推導,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過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關系的認識,滲透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生親自編排元素周期表培養學生的求實、嚴謹和創新的優良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通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的教學,進行“抽象和具體”這一科學方法的指導。
教學重難點:
同周期、同主族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原子的結構、性質、位置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初中我們學過了元素周期律,誰還記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敘述的嗎?
[學生活動]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內容即: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
[過渡]對!這樣的敘述雖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們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質的結構和性質變化的規律。既然是規律,我們只能夠去發現它,應用它,而不能夠違反它。但是,我們能否找到一種表現形式,將元素周期律具體化呢?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找到了元素周期表這種好的表現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的規律。它是人們的設計,所以可以這樣設計,也可以那樣設計。歷史上本來有“表”的雛形,經過漫長的過程,現在有了比較成熟,得到大家公認的表的形式。根據不同的用途可以設計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編排原則,大家可以根據以下原則將前18號元素自己編排一個周期表。
[多媒體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1、按原子序數遞增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2、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個橫行;
3、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電子層遞增順序)。
[過渡]如果按上述原則將現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編排在同一個表中,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元素周期表,現在我們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結構。
[指導閱讀]大家對照元素周期表閱讀課本后,回答下列問題。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類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點?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類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點?
[教師歸納小結]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1、橫行——周期①概念
②周期分類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個數。
③特點
a、周期序數和電子層數相同;
b、同一周期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1~8重復著周期性的變化,第一周期除外;
c、每一周期從左到右依次是:堿金屬____,過渡元素____,稀有氣體____。
2、縱列——族①概念
②主族和副族對比;
③特點:
a、主族的族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b、還有一個第0族和一個Ⅷ族。
[教師講解]通過上述的學習若給大家一個原子序數,應該迅速而準確的判斷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過來若知道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應判斷出它的原子序數和寫出它的原子結構簡圖。這需要大家最好能夠記住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通過增加或減少來判斷之。[隨堂檢測]
1、推算原子序數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下列各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數表示,其中都屬于主族的一組元素是()。
A、142434B、263135C、51520D、111718
[作業] 完成練習冊相關練習
教學反思:
本章知識的重點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運用它們,必須用有關原子結構、核外電子排布的知識作基礎。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包括分析簡單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否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教學過程中重點講授有關原子結構的知識,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運用元素周期表必不可少的。
【高一元素周期表教案】相關文章:
元素周期表教案04-03
元素周期表的教案04-03
元素周期表優秀教案04-09
元素周期表教案分享04-03
人教版元素周期表教案04-03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09-04
高一化學《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教案04-06
必修2元素周期表教案04-03
《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