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三化學教案氧氣
教學目標
的性質和用途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的化學性質;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的用途。
能力目標:
通過對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及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通過判斷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及對化學性質的歸納,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的制法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實驗室制取的方法和反應原理;
了解工業上從空氣中提取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應的定義及其與化合反應的區別。
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對比和遷移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及實驗、分析、總結、理解運用的學習方法。
教學建議
的性質和用途
本節教材分為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用途三部分。
這三部分應以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該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教學建議
關于物理性質的教學,教給學生一個認識物理性質的順序,以便在以后學習其它物質的物理性質時,即觀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對照的作用。使記憶更牢。
物質的物理性質,其觀察和描述的順序與人的感覺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關,最突出的是顏色,其次是形狀,再是嗅覺、味覺,這樣自然的'形成一個描述物理性質的習慣順序。
關于溶解性,由于學生尚不了解溶解過程的實質,對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學反應的物質的溶解,只能先認為是物質的物理性質。有關微溶于水的事實,可列舉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幫助理解。如許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或者讓學生想想辦法,做個家庭實驗,如:用封閉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養魚的效果對比。
等氣體的沸點和熔點都很低,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難想象到的低溫,教師應爭取使學生看到液態空氣、液氧、液氮做為改進教學的設想。或者至少也應爭取看到錄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廠都有生產,液氮在一般大醫院用于冷凍療法。)
在氣體密度教學上,注意①怎樣測定氣體密度?它與固體和液體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氣體為什么是混合均勻而不分層?
【初三化學教案氧氣】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教案:制取氧氣04-05
《氧氣的制法》化學教案06-12
關于氧氣的化學教案06-19
氧氣的性質化學教案04-07
初中化學教案:氧氣04-04
制取氧氣化學教案04-07
初三化學教案11-10
初三化學教案02-23
初三化學教案模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