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動游戲教案之蛤蟆歷險記
◆動作建議
第1-4小節:聽前奏作游戲前準備
第5-6小節:行走動作
第7-8小節:身旁攤開雙手,作詢問對方狀
(第9-10小節同第5-6小節;第11-12小節同第7-8小節)
三段中,蛇出來,鱷龜出來,怪獸出來依據經驗進行個性化動作表現
第13-16小節:雙手張開放嘴邊做吃的動作
第17-20小節:做不怕的個性化動作
(第二段同第13-20小節動作)
(第三段“怪獸中毒嘍”作扔東西動作)
注:最后一遍結尾“追逃音效”可根據孩子經驗及活動中出現的現狀作兩人追逃或單人逃動作。
◆游戲玩法建議
1、建議坐成單圈,面向圓心,在單圈內玩。
2、“蛇”、“鱷龜”、“怪獸”分別在開始游戲前由老師指定,必須在幼兒不知情情況下,增加游戲趣味,當音效出來,幼兒則四處躲閃至圈上座位躲起來。
3、“蛇”、“鱷龜”、“怪獸”音效結束時,他們停住腳步,與他們面對面的幼兒就是“蛤蟆爺爺”。
4、游戲分三段,先分段組織游戲,最后可將三段連起來完整游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引導下,跟隨音樂玩“蛤蟆歷險記”游戲。
2、根據故事情節記憶游戲順序,并能在游戲中,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xx”對話來展開濤戲。
3、在充滿趣味的律動游戲中體驗故事不同角色情感,享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繪本導入,回憶故事主要情節及順序。
(1)說一說《蛤蟆爺爺的秘訣》的故事及主要內容及順序。
(2)帶著對第三個秘訣的猜測進入游戲。
2、充分學習,引發幼兒隨樂隨情境展開游戲。
(1)學習第一段游戲。
①教師隨樂示范蛤蟆走等動作、語言,引發幼兒觀察、反饋和模仿。
②幼兒聽A段音樂一起練習、自然啟動,并跟隨音樂節奏和動作加入“饑餓的敵人在哪里”的`語言。
③教師扮“蛇”,引發“小蛤蟆”逃到灌木叢(座位上),讓幼兒了解由蛇“指定”爺爺白則,進行角色間“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勇敢”的又及動作練習。
④聽“蛇”音樂和B段音樂練習對話、動作,幫助幼兒梳理第一段游戲內容,進一步了解游戲內容及規則。
⑤完整進行第一段游戲。
(2)學習第二段游戲。
①遷移第一段游戲經驗,出現“鱷龜”音樂,將“蛇”替換,引導幼兒表現鱷龜和機智的個性化動作。
②悄悄指定“鱷龜”,完整進行第二段游戲。
(3)學習第三段游戲。
①遷移第一、二段游戲經驗,依據故事情節,引導幼兒體驗當故事情節發生變化后而帶來游戲規則的變化。
②引導幼兒想象怪獸抓住蛤蟆爺爺后小蛤蟆的做法,能大膽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
③悄悄指定“怪獸”,完整進行第三段游戲。
3、完整游戲,體驗故事的完整感和連貫游戲帶來的挑戰和愉悅。
(1)伴隨音樂,將三段游戲連起來,完整游戲,鼓勵幼兒運動多種感官大膽表現。
(2)梳理三個秘訣,讓幼兒對第三個秘訣進行發散。
(3)回歸到圖畫書,講述故事結尾,揭示第三個秘訣。
三、友情提示
1、建議活動前花15分鐘左右時間講述改編的《蛤蟆爺爺的秘訣》故事。
2、建議幼兒有“丟手絹“游戲中追逃的經驗。
【大班律動游戲教案之蛤蟆歷險記】相關文章:
大班蛤蟆歷險記律動游戲教案11-29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節奏和律動》03-17
大班游戲優秀教案《節奏和律動》09-22
小班律動游戲教案03-30
大班教案《數蛤蟆》07-06
中班律動游戲教案大全03-24
中班律動游戲教案大全08-25
跳花繩大班律動游戲教案設計11-29
大班音樂律動游戲教案(通用10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