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

時間:2021-03-29 19:05:24 教案 我要投稿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②熟背全詩

  2、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堅持正直品質的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樂景寫悲情的藝術效果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李白的處境:

  李白懷抱一腔政治熱情到了長安,被賀知章等欣賞,唐玄宗任為翰林待詔,把李白當作詞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純真,得罪了權貴被排擠出京后,漫游江湖間,政治理想無法實現,762年,病死當徒,初葬采石磯。杜甫“世人皆曰殺,我意獨憐才”,可見李白一生始終受到權貴們的排擠,郁郁不得志。

  二、詩文賞析: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1、我們對“月”這一傳統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并結合這首詩,說說本詩中“月”這一意象的含義。

  “月”的傳統意象包含著“冷清寂寥”“離情別恨”“征途羈旅”“思念家鄉”“渴盼團圓”等意。此詩中“月”的意象應有“冷清寂寥”和“品質高潔”的含義。

  2、詩人飲酒的環境如何?

  “花間”“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3、但詩人的情感可用哪個字表達?

  “獨酌”

  4、賞析這種寫悲涼寂寞的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

  “以樂景寫悲情”的反襯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顯得刻骨銘心,效果是使悲涼寂寞更加濃郁和難以排解,突出強調了詩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涼之情。

  5、賞析“邀”字。

  “邀”字,主動者為詩人,因自己堅持高潔的品質,得罪了權貴,早已無人往來了。在這良辰美景之中,詩人難以排遣這種孤獨和寂寞,環顧左右,只有一輪孤月相伴,只有一輪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潔的意象,因而也寄寓著作者高潔的品質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為友,既表現了孤寂之情,也寄寓著品質的高潔。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1、詩人邀月與影為友共飲美酒佳釀,共享美景良辰,但仍無法排解心中愁苦,從哪些字詞可見?

  “不解”“徒隨”“暫伴”表明了雖以物為友,但物何以為友,以物為友是無奈之舉,更寫出了作者的孤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1、“同交歡”的場面的`表達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亂”,詩人月下獨舞,以鬧寫靜,反襯出詩人的孤寂。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此二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永結”與“相期”表明了作者在無邊寂寥的天地中,寧愿永與月、影為伴,醉酌孤獨,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諛奉承的高潔志愿。

  三、總結

  1、板書:

  良辰獨酌→邀月與影→不解徒隨→暫伴行樂→醉后分散→永結相期:一波三折,曲徑通幽。

  2、藝術技巧:

  總之,這首詩以樂寫愁,以鬧寫寂,以物為友,以群寫獨,起伏自然的構思和反襯手法結合在一起,成就了這篇佳作。

  3、風格:

  清新飄逸。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以《月下獨酌》為例子,引導學生披文入情讀詩歌。

  2、透過李白的飲酒詩解讀李白的內心世界,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孤獨寂寞。

  【學法指導】

  披文入情。劉勰《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文學的本質是始于感情終于感情的。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蘊。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解讀文本,體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緊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展開有效的對話,真正提高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

  本課重點借助《月下獨酌》指導學生借助吟誦、想象、品鑒、質疑等方法,深入解讀詩人的內心世界,為下一步深入解讀古詩、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古詩詞能力打下基礎。

  1、吟誦悟其情

  吟誦,用聲音傳達詩中韻味、氣勢、情致。反復吟詠,用自己的心靈與聲音去碰撞詩人的靈魂與聲音,反反復復,二者合拍之時,便心有靈犀。

  2、想象入其情

  融入聯想與想象,揣摩并補足字里行間隱含的畫面與情感,如臨其境之時,便恍然頓悟。

  3、品鑒咀其情

  品味鑒賞絕詞妙句在藝術手法、寫景狀物、意境營造、情感傳達等方面的獨特效果,從而加深對詩情的領會。

  4、質疑解其情

  生疑而激思,激思而求證,百思而得其解。沿著疑惑去追思問題的真相是讀詩必不可少的解情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主學習部分:

  1、布置收集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

  (1)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4)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的《蘇幕遮》)

  (5)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它,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一步意在擴充學生的知識積累,并為學習李白飲酒詩做準備。

  2、 布置學生將《月下獨酌》中存有疑惑的字句記錄下來,小組內討論。

  3、布置學生融入自己的聯想與想象,揣摩字里行間隱含的畫面與情感,將《月下獨酌》改寫成現代文。

  詩歌創作離不開想象,詩歌鑒賞同樣離不開想象。想象可以幫助讀者將詩行中隱含的內容補足,使閱讀者進入詩歌的情境中,準確真切的感受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課堂上首先對自主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展示:

  1、用小黑板展示學生所整理的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

  2、學生自主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疑惑。本詩相對淺顯,也可將這一步放在后面的交流過程中,不作單獨展示。

  三、合作探究是本課的主體。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1、吟誦。

  采用個人讀、集體讀、范讀、配樂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情感,進入詩境。

  2、想象。

  課堂上在音樂伴奏中引導學生想象,并將課前所寫內容作以完善。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將所聽所見所嗅再現出來。

  3、 品鑒。

  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的理由。小組內先自主討論,然后課堂上交流展示,相互補充,感知詩中遣詞造句的妙處,指導學生從藝術手法、寫景狀物、意境營造、表達情感等角度思考。

  4、質疑。

  組內匯總無法解決的困惑,重點合作探討李白月下獨酌內心是孤獨還是歡暢這一問題。引導“孤獨派”與“非孤獨派”相互辯論,明確詩中“孤獨”與“不孤獨”的跌宕。

  5、有感情的誦讀。

  四、遷移運用部分:

  1、誦讀《將進酒》,體會即使與友歡聚痛飲三百杯,李白也是“快樂并孤獨著”的。

  2、合作探究:李白飄逸豪放的詩風與李白的“孤獨與快樂”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正因為李白快樂并孤獨著,孤獨并快樂著,才有其豪放飄逸的詩風。設若只有快樂,難免顯得輕飄;設若只有孤獨,難免顯得凝重。李白詩風與李白的內心密不可分。

  3、補充相似情感的另一首李白詩《獨坐敬亭山》。

  李白在孤獨時努力追求快樂,他的內心真正體驗了孤獨,但也真正體驗了快樂。

  【備注】“精講點撥”“矯正反饋”這兩個環節穿插在課堂其他環節之中。本課重在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歌情感,懂得李白的內心和飄逸豪放詩風的內在聯系,為進一步學習李白詩歌(《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打下基礎。

【月下獨酌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月下獨酌散文10-05

李白月下獨酌閱讀答案09-08

月下獨酌品唐詩作文06-23

李白《月下獨酌》古詩詞12-07

李白《月下獨酌》原文及譯文11-18

李白經典詩歌《月下獨酌》原文賞析11-05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讀書筆記11-11

描寫中秋節思鄉的古詩:《月下獨酌》11-20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27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原文及賞析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