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8 14:35:49 教案 我要投稿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學設計

  堅持《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教師講授和問題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深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主探究精神。

  教學背景分析

  (一)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關于本課內容的規定

  《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本課內容規定如下:“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知道遼、西夏與北宋的對峙局面。”

  課標中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規定如下:“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講述的是契丹族建立的遼、漢族建立的北宋、黨項族建立的西夏三個政權并立的一段歷史。北宋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與此同時,周邊民族的相繼崛起又在更大范圍內形成了民族政權并立的格局。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利弊兼得。北宋在與遼、西夏的戰和過程中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根據以上分析,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是本課重點。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人大附中的學生,求知欲強,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問題探究能力,且通過初一上學期的學習,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課知識點較多且錯綜復雜,對于宋遼、宋夏之間的關系,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學生還不能深刻理解,需要在教學中加以引導。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知道遼、西夏、北宋三個并立的政權,認識他們之間的關系。

  (2)了解契丹族、黨項族與漢族之間的交融。

  (3)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學生提高透過歷史現象發現、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教師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創設探究情景,學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歸納并表達觀點,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逐步養成論從史出的思維。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是雙向的,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1. 重點:知道遼、西夏、北宋三個并立的政權;正確認識民族交融。

  合理運用史料,注意分配時間,突出重點內容。

  2. 難點:北宋與遼、北宋與西夏之間的關系及原因。

  補充圖片與文字史料,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突破難點。

  (五)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

  1.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講述法、史料研讀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流程示意(板書設計)

  一、宋遼和戰

  1. 遼的建立與疆域擴展

  2. 北宋的建立與統一戰爭

  3. 宋遼的戰與和

  二、宋夏和戰

  1. 西夏的建立

  2.宋夏的戰與和

  三、碰撞中的交融

  1.農耕文明對少數民族的影響

  2. 少數民族對中原的影響

  教學設計思路

  戰                      戰

  遼(契丹族)——————北宋(漢族)——————西夏(黨項族)

  和                      和

  交 融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式與方程教學設計03-30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03-02

《情趣與興趣》教學設計02-18

欣賞與設計教學反思04-02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口哨與小狗》教學設計02-17

春日北宋秦觀11-03

浣溪沙北宋秦觀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