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通用10篇)
教案是我們教學的重要部分,各位老師,看看下面的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一起閱讀吧!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1
設計意圖:
“了解身體的外形結構,認識并學習保護五官,能積極配合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是小班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點,耳朵隱藏在人臉的兩側,它不像眼睛、鼻子、嘴巴那樣易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小朋友無法通過鏡子等工具從正面貫觀察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針對這種情況,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以及耳朵的主要外行特征。
2、學習用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和來自不同的`方向的聲音。
活動準備:
1、請三名大班幼兒扮演小動物:狗、青蛙、羊。
2、幼兒熟悉的故事片段和音樂片段。
3、任意四種樂器。
活動重點與難點:
1、了解耳朵的特征
2、 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故事片段和音樂片段。
1、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好聽的故事。
2、教師:你們還想欣賞好聽的音樂嗎
3、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音樂片段。教師和幼兒一起唱唱跳跳。
4、教師:剛才,你們怎么聽到動聽的故事和好聽的音樂的呢?
5、教師小結:我們的耳朵能聽到動聽的故事和好聽的音樂,耳朵真有用。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觀察耳朵的特征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知道耳朵的作用。
2、知道耳朵是很重要的,初步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網上下載幾種不同的聲音、能發出聲響的材料(水、紙)
2、有關保護耳朵的圖片
3、優美的音樂聲、錄好小朋友喧鬧的聲音
三、活動過程
一、猜聲音
1、 聽一聽電腦中錄好的聲音,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2、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總結:耳朵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辨別聲音和事物,還能幫助我們和別人交流,學習本領。
二、觀看耳朵的結構解剖圖,簡單介紹耳朵的'結構,知道耳朵里有鼓膜,鼓膜破了就聽不見聲音了。
三、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并播放相應的保護耳朵的幻燈圖片。
四、傾聽兩段錄好的聲音:
1、優美的音樂
2、小朋友喧鬧的聲音
你們喜歡聽哪一段聲音,為什么?
說明噪音對人的危害,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輕聲說話,輕輕走路,輕拿放東西。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耳朵可以聽聲音。
2、發展幼兒的聽覺,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指偶:娃娃、兔子、、小貓。
2、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手套小娃娃指偶進行情境表演。
小晶晶
哎!媽媽有什么事情?
小晶晶真聽話,我一喊你,你就來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喊你的呢?
我呀,是用我的小耳朵聽見的。
你的小耳朵在哪兒呀?
在這里(用手摸摸小娃娃的耳朵)
教師提問:
(1)小晶晶有聽話的小耳朵,你們有沒有?在什么地方?有幾只?
(2)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互相觀察,用手摸摸同伴或自己的耳朵,能說出耳朵長在頭兩邊,有兩只。耳朵是軟軟的,橢圓形的,中間有耳洞等。
2、知道小動物也有耳朵,也能聽見聲音。
教師分別喊出小兔、、小貓等指偶的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動物的`耳朵,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的都不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
3、共同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人和動物都有兩只機靈的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聲音,如美妙的歌聲、高低不同的說話聲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不往耳朵內塞異物、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雙手捂住耳朵張大嘴等。保護好自己的耳朵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4、游戲“機靈的小耳朵”
幼兒帶上動物頭飾,離開座位邊走邊念兒歌:今天我們真高興,一起出來做游戲,不好不好,豎起耳朵仔細聽,嗚————,刮大風了。幼兒聽到后迅速跑回座位。(教師模仿嘩——————下大雨了、轟隆隆——響雷了等聲音。培養幼兒專心傾聽的習慣。)
四、活動反思:
1、自我保護是幼兒生而具有的生存需要,這一需要和發展自我保護能力的需要是隨幼兒身心素質的發展而發展。幫助幼兒發展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是我們成人應認真去做的責任。此次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的。讓幼兒認識耳朵以及耳朵的用途。
2、此次活動相對來說還比較成功。小班的幼兒注意力還不是很集中,可此活動帶有游戲性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的。只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是太好,可能是活動前游戲時沒有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其余的幼兒表現都不錯。
3、此活動如果再加上一些視頻資料效果應該會更好。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4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出現了用硬物掏耳朵的現象,這樣不科學,更是不安全。因此我們設計本活動讓幼兒認識耳朵的簡單結構,并認識一些保護耳朵的常識。
活動目標
1.了解耳朵的基本結構。
2.知道怎樣保護耳朵。
3.初步了解耳朵的小常識。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認識耳朵并知道怎樣保護耳朵。
活動準備
易拉罐做成的各種響罐(里面裝的物體不同)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1,教師出示響罐,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
3,教師引導得出結論,是用耳朵聽出拉罐里裝的是沙子的。
過程二:認識耳朵。
1, 教師引導,小朋友的耳朵真靈敏,你們知道自己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嗎?幼兒多數回答:耳朵像“3”。
2, 教師請幼兒看看教材上耳朵的解剖圖,教師給幼兒講解耳朵的結構。(耳朵結構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內耳)
3, 教師示范并給幼兒講解聲音的傳播過程。
過程三:游戲——聲音的傳遞。
1, 教師按4個幼兒為一組分別扮演外耳,中耳,內耳和大腦,4個幼兒每隔1米站一個排成一排。
2, 教師說一個詞語給扮演外耳的幼兒,扮演外耳的幼兒依次傳給扮演中耳的幼兒,再依次傳給扮演內耳的幼兒,最后傳給扮演大腦的幼兒。由最后一個幼兒說出教師說的詞語,看那組“耳朵”傳聲音最準確。
過程四:保護耳朵
1, 教師:你們有掏耳朵的習慣嗎?當耳朵癢癢的時候你們怎么辦?幼兒根據自己的習慣自由回答。
2, 教師提示,耳朵是不能掏的!耳垢對耳朵具有保護作用,能抑制細菌的滋生和繁殖,并阻擋灰塵的進入。
3, 耳疼或不舒服的時候應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及時去醫院檢查。
拓展活動
教師扮演醫生給幼兒講述保護耳朵的衛生知識。加強對不掏耳朵等習慣的引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結束后,我發現幼兒還是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課后,很多的幼兒都給我說,再也不用手去掏耳朵了,并且保證會保護好自己的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到傷害。照這樣看,本次活動的基本目的還是達到了。但在活動過程中,很多不足之處也體現出來了。像對耳朵基本結構的展示還不夠形象,不能引起幼兒很大的興趣,以后組織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理解力,接受能力。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5
設計意圖:
耳朵是小朋友熟悉的身體器官,同時也是時刻可以親身感受的身體器官,中班的小朋友對熟悉的事物充滿了興趣,所以選擇這一課,相信小朋友一定很想去探索。另外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就是認識身體各部分,有前面的教學內容做鋪墊,就會降低學習中的難度,小朋友掌握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說說、玩玩感知耳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通過實際操作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了解耳朵的特殊作用。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音頻文件、PPT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猜謎語圓圓腦袋一座山,兄弟兩個住兩邊,他們用來聽聲音,從小到老不想見。(耳朵)二、聽音小游戲(一)聽小喇叭藏了什么聲音。
(二)悄悄話(三)捂住耳朵聽音(四)了解耳朵的'其他作用總結:我們的耳朵真有用,不光可以聽到很大的聲音,還能聽到悄悄話,還能把我們變漂亮,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耳朵。
三、找耳朵(一)教師:今天有幾個粗心的小伙伴把耳朵丟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找找耳朵吧!
(二)個別操作找耳朵(三)幼兒進行操作,為丟了耳朵的小動物找耳朵。
四、總結我們為小動物們找到了耳朵看他們多開心呀,我們一起去做游戲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動物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秘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6
引言:
在幼兒教育中,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其中,耳朵的保護和健康更是不可忽視的。因此,為了幫助大班的幼兒們養成良好的耳朵保護習慣,我們設計出了一堂名為“神奇的耳朵”的健康教案。通過此次教育活動,我們旨在讓孩子們了解耳朵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一些常見的音量噪音,并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一、導入:
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們在教室的角落擺放了一些與耳朵相關的展示物。例如,繪制了一幅生動的耳朵示意圖貼在墻上,并粘貼了一些耳朵相關的圖片。我們還放置了一些耳塞、耳機、耳道模型等。當幼兒們進入教室后,我們會引導他們觀察這些展示物,并激發他們對耳朵的好奇心。
二、知識傳遞:
1. 介紹耳朵的結構與功能:
我們首先會向幼兒們介紹耳朵的結構與功能。使用示意圖和模型,向幼兒展示外耳、中耳和內耳的結構,并解釋它們的功能。我們會告訴孩子們,外耳幫助我們聽到聲音,中耳將聲音轉化為振動,內耳則將振動轉化為神經信號發送至大腦,使我們能夠聽到聲音。
2. 認識一些常見的音量噪音:
為了使幼兒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耳朵的保護意義,我們會列舉一些常見的'音量噪音,如火車聲、汽車喇叭聲、高音樂聲等。我們會播放這些噪音,并解釋它們對耳朵的危害。
三、活動設計:
1. 借助游戲認識耳朵保護:
為了讓幼兒們更好地理解如何保護耳朵,我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在幼兒面前放置一些卡片,上面繪制了不同噪音來源的圖片。然后,我們將耳塞分發給每個孩子,并讓他們選擇合適的卡片,并將耳塞插進卡片上的耳朵圖案中。通過這個游戲,幼兒們能夠更直觀地認識到耳塞對耳朵的保護作用。
2. 視頻觀看與小組討論:
我們準備了一段關于耳朵保護的動畫片,播放給孩子們觀看。在播放后,我們會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引導孩子們分享他們對耳朵保護的理解,同時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并互相幫助解答。
3. 自制耳塞:
我們帶來泥土、沙子、小石子等材料,并教授幼兒們制作耳塞。我們會給予幼兒們一定的自由度,讓他們嘗試不同的配方。例如,沙子多的耳塞能夠隔絕外部噪音更好,泥土多的耳塞反而可以保護耳道不受傷害。
四、總結與反思:
在活動結束之前,我們會對本次教育活動進行總結。通過對幼兒們的反饋和回答問題的表現進行評價,進一步了解他們對耳朵保護的理解程度。同時,我們會提醒孩子們耳朵保護的重要性,并激勵他們養成良好的耳朵保護習慣。
結語:
通過這堂以“神奇的耳朵”為主題的健康教案,我們幫助幼兒們了解了耳朵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了一些常見的音量噪音,并學習了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通過互動的教育形式,我們激發了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并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耳朵保護習慣。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們會更加重視自己的耳朵健康,遠離噪音的傷害。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知道耳朵的用處;學習用耳朵辨別各種不同的聲音,并能用語言表達。
2、發展幼兒的聽覺及辨別不同聲音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3、初步知道保護耳朵的方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裝有小鈴鐺。沙子。小黃豆,紙片。硬幣等罐子若干個,每組1套。
2、錄音機和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1盒,(有喇叭聲,火車汽笛聲,小朋友講話聲,雞,狗,小貓等小動物的叫聲)
三、活動組織:
1、讓幼兒閉上眼睛和嘴巴。老師打開錄音機,先請幼兒聽一種聲音,然后提問。
師:老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和嘴巴。聽,錄音機里有什么聲音?"來;自。屈;老師;教。案;你是用什么聽到的?耳朵可以干什么?你的耳朵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2、請幼兒聽錄有各種高低。遠近,動物和人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并能用語言表達。
師:剛才,你們聽了一種聲音。這次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小朋友一定要聽仔細,看哪個小朋友聽得又快又對,并告訴大家是什發出的聲音。
3、做游戲"小耳朵本領大。"(讓幼兒搖一搖桌上的`各種罐子,聽聽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師:現在老師還要考考小朋友。請你們搖一搖桌上的罐子,猜猜是什么發出的聲音,等一會兒告訴大家。
4、教育幼兒要如何保護耳朵,結束活動。(如不能在別人耳朵邊大聲叫喊,不能把小玩意兒塞進耳朵,要防止水灌進耳朵。)
師:耳朵的本領可真大,可以聽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耳朵呢?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8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用完整的話講述耳朵進水后的處理方法。
2、了解保護耳朵的一些準確方法。
活動準備: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說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1、你們看圖上有誰?(火帽子、跳跳蛙、小老鼠和紅袋鼠)他們在干什么?(捉迷藏)那你知道誰在找嗎?(火帽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他用手蒙住眼睛)
2、那小伙伴們藏在哪里呢?(紅袋鼠、小老鼠藏在草叢里,跳跳蛙藏在池塘里)
3、誰能把這張圖上的內容完整地講講。
4、朋友們都藏好了,火帽子開始找了。找呀找,它找到了誰?(紅袋鼠)它是怎么找到的?(發現草叢里有紅色的小花在晃動,一看就找到了紅袋鼠)
5、找到了紅袋鼠,火帽子繼續找小老鼠和跳跳蛙,不過他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這時它想到了請誰來幫忙?
6、小象想了什么好辦法?(用鼻子在池塘里甩一甩)看,誰出來了?跳跳蛙藏在哪里?
7、小象協助火帽子找到了跳跳蛙,不過發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小老鼠到了小象耳朵里)小象耳朵里的水出不來,它的心情怎么樣?(很著急)
二、知道耳朵進水的處理方法
1、那該怎么辦呢?(幼兒想辦法)
2、到底該怎么辦呢?我們來聽一聽(單腿跳一跳,用手捂住耳朵再松開,腦袋歪一歪,水就會流出來了)
3、紅袋鼠告訴小象該怎么做呀?(幼兒學一學,做一做)
4、小象照著紅袋鼠的方法做,耳朵里的水真的出來了。哎呀,小象耳朵里還流出了什么?(小老鼠)
5、不過小老鼠的耳朵也進了水,我們快告訴它應該怎么做?(請幼兒完整講述)
6、照著我們的方法,你看,小老鼠的耳朵里又流出了什么?
三、了解一些保教案護耳朵的方法。
1、夏天到了,我們經常要洗澡,如果洗澡的`時候水到了耳朵里,你們會怎么做的?
2、水流進了耳朵能夠用這個辦法,那如果小蟲子到了耳朵里我們應該怎么辦?(把耳朵對著有光的地方,小蟲就會爬出來,不要用手去挖)
3、耳朵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耳朵,要讓耳朵不受傷,我們平時還應該注意些什么?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上的重要器官,如果水、蟲子等到了耳朵里,我們要用準確的方法把它弄出來,平時不能經常挖耳朵,不能把小東西放到耳朵里,不用尖尖的東西去戳耳朵,有很響的聲音要把耳朵捂起來,把嘴巴張大,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9
活動名稱:
有用的耳朵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玩玩、說說,知道耳朵的用處。
2、懂得要護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ppt、各種聲音、裝有沙子、豆子、報紙的鐵罐3個。實物:眼鏡、耳機、聽診器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談話導入
1、師念謎語
——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這個謎語就在我們自己身上,猜猜看究竟是什么。
——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
小結:原來是我們的耳朵,耳朵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了。
二、討論耳朵的用處
1、聽聲音猜物品:
(1)出示3個鐵罐,問:我帶來了幾個罐子?
(2)前幾天,我在罐子里裝了些東西,一個裝了報紙、一個裝了豆子,一個裝了沙子,可是,現在我自己分不清了,你們能幫幫我嗎?
(3)分別搖一搖,聽一聽猜測不同罐子里的東西。
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根據不同的`聲音,我們能猜出這是什么。
2、聽聲音小游戲
(1)你聽到過什么聲音?
(2)今天我這里也有幾種聲音,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它是什么聲音?(播放唱歌聲、鈴聲、鞭炮聲、爆炸聲等)
(3)游戲“考聽力”。
小結:我們的耳朵真有用,可以聽到這么多的聲音,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3、散文欣賞:耳朵有什么用。
——讓我們一起用耳朵來靜靜欣賞一段錄音,聽聽看,里面有誰,他們的耳朵有什么用?
幼兒欣賞散文《耳朵有什么用》
欣賞后交流討論
——剛才散文里講到了誰?他們的耳朵有什么用呢?
(1)醫生(看病的圖片),請幼兒用聽診器直接聽身體里的聲音。
小結:醫生用耳朵戴著聽診器,聽出你是健康還是生病了。
(2)飛行員(飛行中的圖片)
小結:飛行員用耳朵戴耳機,接受地面的命令。
(3)接線員(播放接線員工作的圖片)
小結:接線員用耳朵聽電話。
4、耳朵的其它用處
(1)耳朵除了聽聲音,還有那些用處呢?
(2)請戴眼鏡的幼兒讓小朋友觀察討論
(3)請幼兒觀察戴耳環的演員,和耳朵夾筆的營業員圖片,交流討論。
小結:有了耳朵,可以戴上耳環讓自己更漂亮,我們要戴眼鏡,也要靠耳朵。我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可是我們都知道,耳朵用處很大。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自己的耳朵。
三、怎樣保護耳朵
耳朵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耳朵呢?
小結:我們知道了要保護耳朵,可以不發出噪音,不能把東西塞進耳朵里,不隨便挖耳朵。讓我們一起保護耳朵、保護身體,做一個健康寶寶。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 10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耳朵的功能。
2、 了解哪些行為會危害耳朵的健康。
3、 糾正不良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保健和衛生習慣。
二、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內容
三、 教學重難點
重點:養成好習慣,注意維護耳朵的健康。
難點:認識到不良習慣對耳朵的危害性。
四、 教學過程
(一) 新授課
1、播放《拍手歌》引導同學一起做動作,體會耳朵的用途。
2、了解了耳朵的用途后,說說應該怎么維護自身的耳朵呢?
3、同桌交流,哪些行為會傷害到耳朵?那我們要怎么維護?
4、打開書P6的八幅圖,他們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二) 鞏固練習
1、根據書上P7的《減少噪音,從我做起》
問:像書上這樣的要求,你還能做到哪些?補充到書上。
2、把P7頁以喇叭播放聲音大小的內容以小游戲的形式進行(以組為單位),教師讀前面內容,要求同學快速答出后面對應的`內容。
3、說說在哪見過P7頁上的三個圖標?再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設計出更多有關減少噪音的圖標。同時請個別同學上黑板畫一畫。
(三)課后游戲
游戲:傳話
游戲要求:每組的第一個同學抽一張紙條,記住上面寫的話,然后在老師說開始后,向后傳,傳的過程中聲音要小,不能讓周圍的人聽見,每組最后一名 聽到話的同學舉手,看哪組傳的又快又對。(傳話的內容也是和減少噪音有關的內容,加深同學的記憶)
五、 板書
維護耳朵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會聽聲音的耳朵教案】相關文章:
《比耳朵》教案02-18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
比耳朵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