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

時間:2024-05-15 10:43:59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1

  活動:書包里的朋友

  活動目標:

  1、 知道小學生的書包里應帶的學習用品。

  2 、能根據課程表,嘗試整理自己的書包。

  活動準備:

  1 、鉛筆、橡皮、尺、鉛筆盒、墊板、蠟筆、語文和數學課本、練習薄、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水杯、飯盒、繩子、棋類、毽子、圖畫書、餐巾紙等的實物,以及以上物品的圖片。

  2 、實物書包4 個、小學一年級課程表4 張。

  3 、一年級小學生整理書包的錄像(見操作材料包“整理書包”) 。

  活動過程:

  一、書包里有哪些朋友

  1、 觀察教師逐一從書包里取出的物品,說說它們的名稱,分辨它們不同的用途。2 、重點討論:練習薄和課本有什么不同的用途?什么時候需要用墊板?什么時候需要用橡皮?

  3 、將以上所有物品按照它們的用途進行分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娛樂用品等)。

  4、 思考:哪些是小學生書包里必須帶的物品。

  5 、對有分歧的部分展開討論,并得出結論。

  二、整理小書包

  l、 觀看一年級小學生整理書包的錄像,談論:小學生整理書包時在看什么?

  2 、觀看小學生的課程表,了解小學生每天都上哪些課。

  3 、對照小學生書包里的物品思考:明天是星期幾,并按照課程表加以證實。

  4 、幼兒分成4 組,分別按星期二到星期五的課程表,將物品圖片放進小書包,并整理小書包。

  5、 檢查各組書包里的物品放得是否合適,看看哪一組整理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將區域活動的一角布置成小課堂,放置一些小學生的`課本、學習用品、小書包等,讓幼兒在游戲中可以再次嘗試整理書包。

  活動:找不到眼鏡

  活動目標:

  1 、能正確使用自己的學習用品。

  2 、逐步養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故事《 找不到眼鏡》 (見p293 )及相應故事圖片(鞋子、肉湯、衣袋、火箭)。

  2、松鼠、孤貍和流熊3 位朋友給熊的留言。

  活動過程:

  一、故事《 找不到眼鏡》 前半部分

  1、 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的前半部分。

  2 、回憶松鼠、狐貍和浣熊是怎樣回答熊的問題的。

  3 、這些地方可能會有熊的眼鏡嗎p 它的眼鏡可能會在哪里?

  二、故事《 找不到眼鏡》 后半部分

  1 、從畫面上找出熊的眼鏡,思考:3 個朋友有沒有看到熊的眼鏡。它們為什么都沒有告訴它。

  2 、讀一讀松鼠、狐貍和浣熊3 位朋友寫給熊的留言。

  3 、談論:熊怎樣才能方便地找到眼鏡呢?它的眼鏡該放在哪里?

  4、 分別扮演3 個小動物,試著模仿動物的口氣對話,和教師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找不到眼鏡》 。

  三、怎樣保管自己的物品

  1 、回憶我們是否也有找不到東西的時候,都鬧過哪些笑話。

  2、 談論:我們有哪些東西需要保管?怎樣才能做到需要時立刻就能找到它們?3 、思考:進入小學,我們需要特別保管好哪些物品。

  4 、我們的學習用品應該放在哪里?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習用品不遺忘、不丟失?

  活動:快上一年級

  活動目標:

  1 、運用歡快的節奏演唱歌曲,表達想上小學的愉快心情。

  2 、初步嘗試進行卡儂曲式的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 、小學生進入校園的一系列場景照片(見掛圖“小學的早晨”)。

  2 、歌曲《快上一年級》。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1 、談論:我們將要進入什么小學?家人為我們做了哪些準備?

  2 、觀看小學校園照片;說一說小學生怎樣上學。

  3 、欣賞歌曲《 快上一年級》 ,談論各自聽到的歌詞內容。

  4 共同運用小學校園照片,排列歌詞的順序。

  二、學唱歌曲

  1 、運用念兒歌的方式,跟著歌曲的節奏誦讀歌詞,把握歡快的節奏。

  2 、進一步欣賞歌曲,試著將歌詞填進樂曲里。

  3 、在演唱中注意控制自己的呼吸,在一句結束的時候輕輕換氣。

  三、《 快上一年級》 卡儂游戲

  1、 按照|x x x x|x x x | x x x x | x—|的節奏念兒歌。

  — — — — —

  背上我的 小書 包,快上 一年 級。

  2 、幼兒分成兩組,各圍成一個圓圈。第一隊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念到最后一個“級”字時,全隊蹲下。

  3 、第二隊在第一隊念完第一句時,接著開始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

  4 、在把握節奏的基拙上逐步減少各隊人數,將兩隊變為三隊、四隊…

  5 、規則:

  ( 1 )按順序在規定的時間接念,不能超前或落后。

  ( 2 )必須符合確定的節奏、不能快或慢。

  活動:有啥不一樣

  活動目標:

  1、在交流與比較中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初步了解小學的環境設施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2、激發幼兒進入小學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小學的記錄、反映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系列照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小學什么樣

  1 、根據自己的調查,談談小學的校舍和幼兒園的校舍有哪些不一樣。討論:

  ( l )怎樣找到自己的教室?

  ( 2 )廁所在哪里?

  ( 3 )教師的辦公室在哪里?

  2 、從收集的照片上,看看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樣。

  討論:

  ( l )小學的課桌特是怎祥排月的?

  ( 2 )小學的黑板報是怎拼的?

  ( 3 )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還有哪些不一樣?

  3 、談論:小學上課和幼兒園上課有什么不一樣?學一學小學上課時師生的禮貌用語。

  二、小學一年級上什么課

  1 、觀看小學一年級課程表。

  2 、了解小學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社會、小學探索型課程、自然、美術、唱游。(按幼兒的疑問作適當解釋。)

  3 、學做10 道聽算練習,并對照得數,看看自己的對錯情況。

  4 、讀《 品德與社會》 中的一篇課文《 我上小學啦》,思考:總是因為忘了帶文具而多次向朋友借用,朋友會怎樣想。

  三、我們的疑問和愿望

  1、 我們的疑問:

  ( 1 )我們的座位在哪里?(由班主任確定并定期調換前后左右位置以保護我們的視力。)

  ( 2 )為什么上課要先舉手再發言?

  ( 3 )什么時候才能帶上綠領巾和紅領巾?(一年級上學期帶綠領巾,二年級下學期戴紅領巾。)

  ( 4 )什么是作業?什么時候做作業?

  2 、我們的愿望:

  可視幼兒關注的事情,決定談話內容,進行談論。

  活動:上學的早晨

  活動目標:

  1 、知道小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保證早晨準時到校。

  2、 初步具有按計劃做事的意識,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錄像(記錄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境,以及記錄大人一分鐘能做些什么)、課程表、書包、筆、紙張、卡片等(見操作材料包“小學生的早晨”) 。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

  播放記錄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境的錄像。錄像通過一個小學生的自述,介紹了小學生從起床到出門上學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費的時間,比較早晨上幼兒園和上小學有何不同。

  1、 討論:這個小學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

  2 、運算:要花多長時間?

  教師將幼兒說的時間記錄下來,并出示給孩子們看;與幼兒共同進行運算,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

  3 、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有何不同?

  小結:上小學和上幼兒園有很多不同之處。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會為你準備好一切需要的物品,但是,上小學以后就需要自己動手做準備,因此,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十分重要。二、共同討論

  1 、討論: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到不遲到?(如鬧鐘提醒、家長提醒、晚上整理好書包等。)

  2 、教師小結:有計劃地做事才能保證上學不遲到,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時間。3 、我們每天早晨在上幼兒園前要做些什么事?怎樣安排這些事的先后順序,以保證上幼兒園不遲到?

  三、向小學生學習,抓緊每一分鐘

  1 、體驗“一分鐘可以干什么”。

  播放錄像:大人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如營養員阿姨包小餛飩、警察叔叔抓壞人、醫生救病人、運動員比賽等。)

  2 、競賽活動:一分鐘整理書包。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為孩子提供自我管理的機會,在家中和幼兒共同制定一日計劃,從日常小事做起,引導孩子養成借時守紀的好習慣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2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團結協作、關注他人的情感。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3、 復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

  活動準備:

  數字卡若干、10以內的加減題卡、電話號碼聯絡卡、鉛筆、橡皮若干。

  活動過程:

  1、 玩游戲“碰球”,復習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師:“我們來碰球,我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10、9、8、7、6、5等等。”

  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速度相應地加快或放慢。

  2、 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并用數字卡排出來。

  l 教師請個別幼兒對每個數字編出相應得數的加減算式。

  l 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對每個數字編出相應得數的加減算式。

  3、 分組游戲“打電話”。

  ⑴教師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張電話號碼紙,每名幼兒答一道題,把得數寫在下排空格內,完成后傳給下一位幼兒,最后一名幼兒報出完整的電話號碼。

  ⑵每次游戲后,師生共同檢查號碼是否正確,鼓勵那些完全正確的那一組。

  ⑶然后更換號碼紙,繼續游戲。

  4、 利用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來設計試題卡,與同伴互相交換進行口算,看誰能正確地說出對方家的電話號碼。

  5、 延伸活動:

  l 請幼兒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電話號碼記錄下來,并經常聯絡。

  l 把電話號碼紙放到“數學區”,幼兒利用區角活動時間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在進行完10以內加減法之后進行的,結合《我要上小學了》這一主題,組織本次活動的意義不但變相地復習10以內加減法,也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情感交流的平臺。孩子們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就要分開到不同的小學去了,離別之情不言而喻。為了以后更好地聯系,分別記一下好朋友的電話號碼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動在紅纓教材《幫我學數學》的指導下,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的。這次活動就是在游戲中復習10以內加減法。教師平時會列出算式要求幼兒把得數寫出來,而這個游戲是要求幼兒看著得數說出算式,所以訓練幼兒能夠靈活運用學過的加減法知識,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

  利用電話號碼來說出算式題,剛開始孩子們感到不太適應,但慢慢地孩子們思維變得活躍了,感興趣了。孩子們對10以內加減法掌握的熟練程度決定著他們出題的速度的快慢。

  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幼兒具有共同協作能力。而幼兒在此次活動中,互相鼓勵、互相加油的品質讓我非常感動,在有的幼兒出題比較慢時,孩子們會不斷給他鼓勁,并沖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勵的幼兒就能很快說出來了。孩子們這種協調合作能力是難能可貴的,對于這種精神,我大大表揚了他們,我希望這種精神在各種活動中都能得到很好地體現與發揚!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3

  主題說明: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幫助孩子做好準備,順利渡過這一轉折,是幼兒園與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學齡前期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時期,孩子對父母和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如在幼兒園,無論集體教育活動,戶外活動,還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活動,都是在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指導下進行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快樂地玩耍,伴隨著游戲成長。進入小學后,孩子們以正規的課業學習為主,同時,小學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學習方法、人際交流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對孩子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獨立性,主動性及與學業相應的運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號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這方面孩子沒有很好準備,將會造成人學后的諸多不適應,甚至造成孩子在學習中沒有成功感,沒有自信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的惡果。選擇本主題的主要目標是為幼兒向小學過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準備,以幫助幼兒順利進入人生的新歷程。

  本主題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選擇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如“要畢業了”、“做個小學生”、“學校什么樣”、“小學生的生活”等,讓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越來越能干了,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了;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小學生要會自己管理自己、照顧自己,要遵守紀律,用心學習等等,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主題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向往當個小學生。

  2、熟悉了解如何愛護和正確地是喲偶那個學習用品。

  3、模擬小學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4、體會我們已經長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名稱:我的同學

  活動目標:

  1、辨別人物特征及位置并進行記憶,增強方位知覺感。

  2、向往小學生活,對結交新同學感興趣。

  活動準備:邏輯狗板、卡片3234-5

  活動過程:

  一、聊聊同學、表達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學”字樣:什么是同學?你有幾個同學?你最要好的同學是誰?

  小結:在你們身邊有你最要好的同學、有你覺得最有趣的同學、同學們在幼兒園里一起生活、學習,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記憶游戲,引發認識新同學的愿望

  1、交流已有經驗

  到了小學,你會認識許多新同學。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認識新同學呢?

  小結:先了解你的新同學,比如用心記住新同學的名字,記住他們的特點,然后再主動和他交流,這樣他就會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戲:認識新同學

  (1)出示圖片,這里有好多新同學

  有幾個新同學?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他們的名字嗎?

  小結:把新同學的長相特點和名字聯系起來,會記得更牢。

  (2)老師給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記住他們每個人的位置?

  小結: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記、可以先記住一個人的位置,再記住其他人在這個人的什么位置……

  3、幼兒操作卡片。

  4、驗證、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座位?

  小結:當你想要認識新同學,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題反思:

  《我要上小學》這一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我們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舍、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參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走近小學”

  我們組織孩子參觀了回民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并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了解,逐漸萌發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學的材料、背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為孩子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了解小學”

  我們以墻飾創設為載體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關小學的問題,自己設計“了解小學”的方案,并大膽實踐,通過墻飾設計來表達豐富的情感,來解答心中的.各種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種途徑尋求知識、豐富經驗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他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滿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更多的了解。當墻面作為作品展示空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是一種信息的傳遞。這種信息作用于幼兒頭腦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經驗,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與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們是多么激動和開心,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離園時刻”

  隨著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舍: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么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難舍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為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帶著對孩子們的不舍,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設計名片、離園紀念冊……都以情感、友誼、親情為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為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活動的生長點。作為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并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質條件和實現想法的精神空間。主題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于孩子表現出的愿望想法給予積極回應,并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為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并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4

  環境創設

  1、在主題墻上張貼幼兒作品“我眼中的小學”,“想象中的小學老師”。

  2、創設角色游戲區“小學”“文具用品商店”。

  3、設立離園倒計時牌,由值日生每天在牌上填寫數字。

  生活活動

  1、培養幼兒餐后主動收拾殘渣的習慣。知道每次進行接觸人民幣的活動后,要及時洗手。提醒幼兒愛惜文具,有節約意識。

  2、每次區域活動后,引導幼兒整理閱讀區,按書的大小或種類分類,擺放整齊,并要求圖書的擺放要便于同伴查找和取放。一日活動各環節,提醒幼兒在繪畫、讀書過程中,保持正確的用眼和握筆姿勢。

  3、提醒幼兒不貪吃冷飲,多喝白開水。播放《畢業詩》《畢業歌》《老師再見了》等詩歌、歌曲,供幼兒欣賞。

  家園共育

  1、請家長幫忙搜集有關好習慣養成方面的故事書。家長可帶幼兒到要上學的學校多次參觀,熟悉校園環境和設施。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合理選購文具,并提醒幼兒愛惜文具,不買過高檔的文具,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請家長鼓勵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物品、房間。在家里提供適宜的勞動工具,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鼓勵孩子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3、提醒家長鼓勵、幫助孩子自制或選購小禮物贈送好友。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畢業典禮活動。

  教學活動

  次主題一:小學,您好

  開展活動“好擔心”“走進小學”“文具店購物”“鉛筆盒變醫院”“各種各樣的筆”,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萌發參觀小學的愿望,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能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愛惜文具,為入學做準備。

  次主題二:準備好了

  開展活動“任務小明星”“眼鏡哪去了”“我的一天”“護眼歌”“放學路上”,能快速、清楚地完成任務;了解書包結構和各部分用途,會整理書包;認識各種表,能準確認讀整點,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和正確的`握筆姿勢。

  次主題三:再見了,幼兒園

  開展活動:“畢業詩”“比較遠近”“離別華爾茲”“我們在一起”“畢業典禮”,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體會自己的成長與進步;能畫出人物的面部特征;能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并能用多種方式表達與老師同伴的依依惜別的感情。

  區域活動

  美工區:

  “想象中的小學老師”:能運用線條的變化來表現任務的外形特征。

  “我眼中的學校”:能用繪畫的方式表征參觀的內容。

  “小眼鏡”:學習用紙殼制作眼鏡的方法。

  “小書包”:能按步驟圖制作小書包。

  “離別紀念冊”:嘗試自己制作紀念冊。

  “禮物”:能運用多種材料創造性地進行設計和制作,表達對老師、小朋友不舍的情感。

  益智區:

  “百家姓”:認識自己和同伴的姓名。

  “相約星期天”:初步學習制訂計劃表。

  “誰的鼻子”:提高細致觀察和判斷能力。

  閱讀區:

  “鉛筆盒上的故事”:能根據鉛筆盒上的團,有重點、有情節地講述畫面故事。

  “自制圖畫字典”:對漢字感興趣,能夠認讀簡單的字。

  角色區:

  “我是小學生”:樂于模仿小學生在校的活動,初步感受小學生活。

  “文具用品商店”:進一步鞏固對10元以內面值人民幣的認識及換算方法,了解鉛筆與貨物之間的等價交換。

  戶外活動:

  “冰棍化了”:掌握快速追逐和躲閃跑的動作,體驗與同伴配合共同游戲的樂趣。

  “火炬接力賽”:掌握繞圈跑,接力跑,發展跑的動作。

  “大浪小浪”:能根據指示快速反應,做出鉆和跳的動作。

  “選朋友”:掌握倒退走的動作,提高聽覺的敏感度。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獨自分類整齊和擺放小書包里的主要學習用品,為入小學做好自理能力準備。

  2、初步了解感受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激發幼兒入小學的愿望,向往當個小學生。

  3、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對小學的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盤子裝:各種圖書、書包、雙層鉛筆盒、書皮、鉛筆削、鉛筆、橡皮擦、練習本、墊板、學生卡、紅領巾、功課表、“我會書包”記錄表;包書皮、系紅領巾、鉛筆盒、課本及作業本的步驟示意圖。

  2、事先和班級的一位小學教師家長聯系來班級助教事宜,拍攝小學一日學習生活各個環節片段的錄象及小學生書包的過程的錄象。

  3、創設小學課堂情景:各種文具、桌椅擺放、粉筆、黑板、音樂磁帶、三用機、錄象機、VCD。

  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提出任務(地點:音樂廳)

  1、介紹今天我們請來的助教小學老師,請小朋友跟著小學老師一起模擬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

  “小朋友,今天我們請來了我們班何嘉欣的姑姑、前埔南區小學的何老師來我們班。我們用掌聲歡迎何老師的到來!”何老師與孩子們問好。“今天何老師要告訴我們怎樣做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還要教我們學做小學生呢!”

  2、提出任務:學做小學生和學習書包。

  今天我們要學做小學生,一些小朋友可以跟著何老師到教室學習,另一些小朋友可以留在這里跟吳老師學習。

  二、幼兒自由選擇所要體驗的生活區或體驗區,進行活動(地點:音樂廳和教室)

  (一)生活區:“我的小書包”

  1、教師出示書包,請幼兒談談書包里都放有哪些學習用品?

  “小朋友,你們這是什么?你們知道書包里裝著什么嗎?”請幼兒個別回答。

  2、請幼兒取出和同伴討論書包中的各種學習用品。

  “現在請小朋友把書包里的東西全部拿出,放在盤子里,還可以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書包里的東西”。

  3、提出任務:“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自己的小書包。”

  4、教師介紹“我會書包”記錄表與步驟示意圖的使用方法。

  記錄表:小朋友做完一件就按做的先后順序在表格里寫上數字,比如第一削鉛筆就寫上1,第二包書皮就寫上2……

  5、幼兒進行第一次:邊邊將自己的步驟記錄下來。

  教師巡視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不同順序與方法。

  (1)削鉛筆:指導幼兒嘗試學習掌握削鉛筆的方法,并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制作筆套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鉛筆盒:指導幼兒將各種文具分類有序的,整齊的`放入鉛筆盒中,培養幼兒的秩序感。

  (3)包書皮:指導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包書皮的方法和步驟,在包書皮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尋找和書本大小對應適合的書皮,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書本及作業本:指導幼兒將書本及作業本歸類好,并按大小擺放整齊,同時學習看功課表,找出對應的課本和作業本。

  (5)系紅領巾:指導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系紅領巾的步驟,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6)書包:指導幼兒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按先后順序分別:削鉛筆→鉛筆盒→包書皮→課本和作業本→書包,讓幼兒在模擬活動過程中學會自理、自立,提高(大考吧幼兒教育 )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播放小學生書包的過程的錄像。

  7、引導幼兒說說小學生是怎樣書包的。

  8、按照小學生的正確方法再次書包。

  (二)“學做小學生”體驗區

  1、請小學教師當助教,另一教師配合。

  2、引導幼兒觀看小學一日學習生活各個環節片段的錄像。

  3、由小學教師助教組織幼兒模擬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景。

  讓幼兒具體的體驗感受小學的學習活動,增強入小學的愿望。

  4、模仿小學生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體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交流與分享。

  1、活動后請幼兒談談你活動后的收獲,及你感到困惑或有困難的地方是什么?老師和小學教師一起向幼兒解答。

  2、幼兒向小學教師提問:說說你對入小學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小學教師為幼兒解答。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要上小學》】相關文章:

大班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教案(精選9篇)06-01

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07-07

大班我要上小學教案03-08

大班《我要上小學》教案01-02

大班主題公開課我要上小學教案08-01

大班主題優質課我要上小學教案08-01

《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18篇)10-31

我要上小學教案01-18

《我要上小學》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