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

時間:2024-01-25 16:51:46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游戲。

  2、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游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的任務,體驗游戲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圖譜、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么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燈)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彩帶的樣子是什么樣的

 。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彩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彩帶還做什么?(放鞭炮,舞龍)

  2、學習玩捏泥人的游戲。

  (1) 示范《捏泥人》

  教師:過節的`時候,非常的熱鬧,我們敲鼓、舞彩帶……,還有玩一些游戲呢?我請趙老師和我玩一個游戲,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看我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

  我捏了一個什么?

  請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范《捏泥人》。

  教師:想不想再看一次游戲?這次又任務了,仔細看看小泥匠是怎樣隨著音樂捏泥人的,先捏了什么?又捏了什么?最后捏了什么?泥人又是怎樣隨音樂做動作的?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后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來考考你們,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是在捏泥人的什么?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著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樂)。

  (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游戲。

  現在我們捏大力士,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后。

  教師:我剛才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著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5)再玩一次游戲。

  教師:我用相機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來。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游戲

  (1)玩捏泥人的游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師:我們除了捏大力士還想捏什么?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 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著音樂玩了《捏泥人》的游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后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歡快、風趣的特點。

  2.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感應每句末“蛀牙”次數。

  3.體驗歌曲游戲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蛀牙的危害。

  2.材料準備:音樂《大蛀牙》、鼓、故事圖片

  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了解歌曲內容,并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等感應每個句末的“蛀牙”次數。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聽辨每句末尾木魚聲的次數。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教師敲擊鼓面,幼兒走各種步伐感應拍子。(指導幼兒根據鼓聲的快慢變化,走出各種步伐如跑、跳、蹲走、彎腰走等。)

  (2)教師敲擊鼓邊,幼兒原地拍手或兩人互拍出教師敲揍的節拍。

  2.觀察圖片,故事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故事圖片,自由講述圖片內容。

  師:你看見了誰?它們在做什么?故事講述

  3.欣賞歌曲:

  (1)完整傾聽,感受歌曲的歡快與風趣。

  (2)再次傾聽,肢體感應歌曲節拍。(教師按三段歌詞,隨拍子拍肢體的三個部位,引導幼兒聽蛀牙的次數。)

  4.進行道具游戲,感應每句末“蛀牙”的`次數。

  (1)打棒敲擊次數。(引導幼兒聽辨句末的木魚聲,并用掌聲拍出來。)

  (2)點手心游戲,感應次數。

  玩法:幼兒手一只手攤開,當唱到“有一顆大蛀牙”時用另外一只手在手心點一點,兩顆,三顆大蛀牙則依照歌曲節奏快慢點上兩點或三點。(注意提醒幼兒邊唱邊玩。)

  5.做肢體造型,感應句末“蛀牙”次數。

  (1)教師伴隨音樂,在句末木魚處做肢體造型。(注意提醒幼兒兩人合作,一人創作,另一個模仿,合拍做造型。)

  (2)幼兒兩個人合作玩肢體造型游戲。(提醒幼兒隨“蛀牙”的次數做肢體造型,之后請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請幾個幼兒站在中間按歌曲節拍做動作,其余幼兒模仿,每段間奏時換人)

  6.小結評價。

  提問:怎樣保護牙齒?

  小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護牙齒身體好!

  附:

  【音樂分析】

  1.句式。

  前奏(一個八拍)-----念詞一遍(有一顆大蛀牙)------間奏(一個8拍)------唱歌一遍(有兩顆大蛀牙)-------間奏(1個8拍)-------唱歌一遍(有三顆大蛀牙)。

  2.歌詞。

  小朋友乖乖,小蟲子壞壞,把嘴巴開開啊!

  有一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兩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三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活動反思:

  《大蛀牙》是一首音樂節奏簡明、語詞簡單有趣的歌曲;顒又,有趣的故事情節很好的吸引了幼兒的興趣,第一遍傾聽歌曲后,幼兒對語詞有了初步的理解,第二遍基本可以跟隨音樂念唱出來,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將大蛀牙出現的次數拍出來,很好的感受了音樂里的蛀牙次數。角色扮演“牙訪所"的游戲中,幼兒非常喜歡,但老師在組織中沒有注意到游戲的氛圍,沒有強調好規則,幼兒在角色分配上有了矛盾,出現了大家都想演醫生,而不想演病人的現象,倉促的結束了表演,多數幼兒沒有把角色扮演出來。認識鍵盤的游戲中幼兒興趣非常濃烈,因為在鋼琴鍵上玩游戲的情節非常吸引幼兒,幼兒對小山坡CDE,大山坡FGAB理解較好,能夠在琴鍵上找出來,并能正確的用相應的手指觸摸。不足之處就是此環節沒有加入音樂,游戲時略顯呆板。在造型記憶的環節中,幼兒能夠模仿出老師的動作,但在結合音樂做出模仿這塊幼兒還是把握不好音樂,需要老師提醒。有個別幼兒可以自己創編動作,隨音樂記憶表演。大多數幼兒還需要老師引導,只能模仿。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康康舞曲》的歡快與活潑,并樂意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的節奏變化。

  2、嘗試在圓圈上一起玩《傳帽子》的音樂游戲,根據音樂的節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戲,體現集體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禮帽若干;音樂《康康舞曲》選段;右手帖的標記;地墊

  三、活動過程:

 。ㄒ唬撛O游戲情境,感受音樂的節奏

  1、幼兒戴著帽子邊唱歌曲《郊游》邊進入活動室,做在地墊上。

  2、欣賞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是一段怎么樣的音樂?”

  4、看節奏譜表現音樂節奏

 。1)、引導幼兒理解節奏譜

  “看,這就是這段音樂的節奏譜,這節奏譜可是有秘密哦,看誰能發現這個秘密!

 。2)、看節奏譜自由練習

  (3)、集體練習

  教師指譜并哼前奏,幼兒練習一次

  教師不指譜并哼唱樂曲,幼兒再一次練習

  播放音樂,幼兒看譜練習

  (二)、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我們剛才用拍手為這段音樂打節奏,那你們能不能想出其他的身體動作為這段音樂打節奏呢?”

 。1)、幼兒跟著音樂自由表現

 。2)、教師參與,與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表現

  教師動作:側身坐在幼兒身旁,第一拍用雙手拍前面幼兒的頭,第二拍用雙手拍自己的頭,重復三次后,用跺腳表示節奏變化的這小節音樂。

 。3)、跟隨教師一起用拍頭跺腳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節奏

  (三)、游戲:傳帽子

  1、聽兒歌圍圓圈。聽兒歌做游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快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復做幾次)

  2、講解要求:用貼標記的右手傳帽子,左手叉腰,帽子要從右邊小朋友的頭上拿,戴到自己頭上,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跟著音樂節奏一下一下往后傳一組幼兒示范玩游戲

 。1)、教師喊口令:“拿、放,拿、放,拿、放,跑……”引導幼兒按節奏傳帽子。

 。2)、教師哼唱樂曲,幼兒傳帽子。

  根據幼兒游戲情況,教師講解、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5、集體游戲

  幼兒評價游戲情況,教師提升幼兒游戲經驗

  “不成功,為什么?”“什么地方沒做好?”“應該注意什么?”

  四、活動延伸

  “如果給四個小朋友一頂帽子,那可以怎么玩傳帽子的游戲呢?”

  附:節奏譜

  ●●●●●●●∣●●●●●●●●

  112432∣555634∣222432∣11765432∣

  ●●∣●●∣●●∣●●●●●●●●∣

  112432∣555634∣222432∣152315∣

  ●●∣●●∣●●∣●●●●●●∣

  112432∣555634∣222432∣11765432∣

  ●●∣●●∣●●∣●●●●●●●●∣

  112432∣555634∣222432∣152311∣

  ●●∣●●∣●●∣●●●●●●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4

  活動目標:

  1、復習基本舞步,并會合拍的邊聽音樂邊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戲規則,炮仗被點著后能及時發出信號,不提前,不落后的發出:“嘭”、“啪”聲。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會基本舞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看兩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時候會放炮仗?過年,開店,結婚等。炮仗會發出什么聲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聽教師范唱,說出所唱歌曲內容。

  (2)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熟悉歌詞和旋律。

  三、練習螺旋形走。

  (1)從炮仗頂部往下觀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圓怎么變螺旋形?(課件演示)

  師:現在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炮仗,圓點代表小朋友,那我們首先要圍成一個什么形狀?(圓形)那么圓形怎么變成螺旋形呢?第一個人帶頭向中心繞圈,后面一個接一個,(課件演示動畫變)

  (2)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首尾不連接,教師邊唱歌邊拉著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兒學習在教師點炮仗后及時的發出應!班亍,“啪”!炮仗啦,家都變成了小紙屑輕輕飄落,回到原來的位置。

  四、學(復)習游戲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2)說出教師的動作中,哪些舞步已會跳,哪些不會跳。

  (3)復習已會跳的舞步,重復練習有困難的舞步。

  五、玩音樂游戲。

  集體,分組

  師:商量好了嗎?你們誰是帶頭人,誰來放炮仗,看那一組唱的準、走得齊,卷的'好,炸得響,飛得美。

  活動延伸: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變化。

  活動思: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游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盡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钡S著炮仗越卷越,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相對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征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么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一定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游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游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變化。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5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了解樂曲的三段結構和表達的內容。

  2.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各種動作及表情。

  3.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音樂游戲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圓形座位擺放、圖片三張(小蛀蟲吃牙齒、小蛀蟲跳圈圈舞、刷牙)、自制大牙刷一把、記號筆、白紙。

  2.經驗準備:幼兒對蛀蟲和牙齒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

  教師:我帶來了三張關于小蛀蟲和牙齒的圖片,看看它們在干什么?這三張圖片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它們分別適合音樂的哪一段?

  2.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三段結構和每段音樂的內容。

  l)完整欣賞音樂,教師隨音樂畫出完整圖譜。

  2)根據音樂,自主把三張圖片與相應的每段音樂圖譜進行匹配。

  3)邊聽音樂邊看圖譜,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3.分段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動作及表情。

  1)創編第一殷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并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2)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并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3)創編第三段牙齒洗澡動作,加入游戲規則: "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在"嘴巴" (圓圈)內躲起來不許動。 "大牙刷"刷到哪個小蛀蟲,被刷到的小蛀蟲就要跟在"大牙刷"后面一起走,并在聽到吐水"撲"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4.完整進行音樂游戲,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1)請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當牙齒,教師當大牙刷,跟音樂完整游戲,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2)交換角色,跟音樂再次游戲。

  5.談話,感知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1)討論:小蛀蟲被趕走了,接下來它會去找誰?怎么做小蛀蟲才不會找你? ,

  2)小結:小朋友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少吃甜食,牙齒才會更健康。

  動作建議:

  第1段:創編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音樂響起時,小蛀蟲跑著找牙齒;音樂休止時,小蛀蟲停下來做啃牙齒動作,被啃到的牙齒做出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第2段: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l-4小節:小蛀蟲跳圈圈舞;第5小節:小蛀蟲對牙齒做鬼臉,牙齒做出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6-9小節同第1-4小節:第10小節同第5小節。)

  第3段:創編牙齒洗澡、小蛀蟲躲藏的動作。("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躲藏起來。被"大牙刷"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牙刷后面,最后跑出嘴巴,牙齒做勝利的動作。)

  游戲玩法:

  1.幼兒圍坐成圓圈作"嘴巴",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在座位上當牙齒,教師或一幼兒當大牙刷。

  2.第1、2段,小蛀蟲和牙齒跟音樂互動;第3段, "大牙刷"出現,小蛀蟲躲藏起來不能動,被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大牙刷"后面,并在聽到吐水"手r"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活動反思:

  通過講述保護牙齒這一教育活動,我覺得我班幼兒對如何保護牙齒這一內容十分感興趣,在活動在組織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多種類型的師幼互動方式來推動幼兒的發展。在幼兒看課件《沒有牙的大老虎》時,將幾個問題拋給幼兒,“老虎的牙齒哪去了?”“故事里的老虎大王為什么會有蛀牙?”引導幼兒思考,蛀牙是怎樣形成的呢?再通過吃餅干,逐個讓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醋中蛋殼,讓幼兒知道吃完東西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縫里,時間久了牙齒就象浸泡在醋里的蛋殼,會變軟,變黑,久了牙齒還會掉落,此時的師幼互動達到一個小高潮,從而提高幼兒保護牙齒的意識。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后,啟發幼兒討論如何預防蛀牙?怎樣保護牙齒? 通過保護牙齒的課件,使幼兒形像的觀察了解到了牙齒的作用,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特別是我在我在講述正確的刷牙方法時,有的孩子都爭先恐后的替我講述,好像他們是老師似的,因此幼兒對“刷牙”的動作就有了一定的興趣,因此在學習刷牙的時候,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孩子都浸在了歡樂愉快的氛圍之中。同時也在快樂的學習中懂得了怎樣保護牙齒,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的不足之處:1、我的肢體語言不豐富。2、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活躍,幼兒紀律有點亂。3、課件保護牙齒得聲音有點小,使有的幼兒聽得不太清楚,如用多媒體效果會更好。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嗩吶的音樂特點,感知《百鳥朝鳳》音樂的風格。

  2、自由創造豬八戒和孫悟空相互打鬧逗樂的動作。

  3、感受與同伴密切配合進行表演及開展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聽過《豬八戒背媳婦》的滑稽故事;蚩催^《豬八戒背媳婦》動畫片或其他影像資料。

  2、教師能熟練地彈奏和哼唱樂曲的曲調。

  3、《百鳥朝鳳》音樂cd(盒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導課部分:觀看影像資料,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看!今天張老師把《西游記》里兩個重要的人物請來了,他們在干什么呢?(幼兒發言)

  基本部分:

 。1)教師講述《豬八戒背媳婦》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音樂:

  故事情節如下:

  豬八戒背著新媳婦回家,走幾步,歇一歇,累的直喘氣,汗水濕透衣衫。

  小媳婦說熱死了,豬八戒趕緊給她扇扇風。小媳婦從耳朵后面拔了幾根頭發一吹,豬八戒睡著了。

  原來小媳婦是孫悟空變得,他折了一根樹枝來掏豬八戒的耳朵和鼻孔。豬八戒以為是知了飛來吵他的好夢,揮手想把知了趕走。

  豬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婦變成了孫悟空,嚇的拼命逃跑。大鬧一陣后,孫悟空終于收服了豬八戒。

 。2)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喜悅和熱鬧以及隱含的故事情節。

  師:這里有首好聽的樂曲,孫悟空和豬八戒在這首樂曲里做了些什么呢?

  (3)引導幼兒再次完整欣賞音樂,進一步感知樂曲結構特點,并用動作表現。

  2.引導幼兒分段聽音樂,進行音樂游戲,進一步感知音樂旋律及表現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兩人一組,結伴跟隨a段表演。教師一邊用語言提示幼兒表演,一邊哼唱a段曲調為幼兒伴奏。幼兒一人扮演孫悟空,一人扮演豬八戒,“豬八戒”在前面走,假裝背著小媳婦,“孫悟空”在后面跟著,假裝是被背這的.小媳婦。

  a(1)段第一、二句,豬八戒走。以下各句,在括號內的的音樂處,豬八戒休息自由的喘氣、扇風、錘腰等動作;在括號外的音樂處,豬八戒繼續背起小媳婦趕路。

  a(2)段,第一句,孫悟空假扮的小媳婦用手給自己扇風;第二句(括號內)豬八戒用衣襟給小媳婦扇風;第三句小媳婦把頭發(孫悟空拔汗毛)變成瞌睡蟲吹進豬八戒的鼻孔;第四句豬八戒睡著了。

  (2)跟隨間奏和b段音樂玩游戲。間奏部分前三小節,孫悟空用樹枝(假想的)掏豬八戒的耳朵;第四小節長音處,豬八戒撓臉、揮手表示想趕走吵醒他美夢的知了;第五至七小節,孫悟空用樹枝掏豬八戒的鼻子;第八小節長音處,豬八戒在做驅趕知了的動作。孫悟空和豬八戒大鬧動作自由表演,聽到音樂突慢突弱時,做好準備。在全曲最后一小節做造型,表示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

  3、引導幼兒連貫地跟隨整首音樂開展游戲,感受與同伴密切配合進行表演及開展游戲的樂趣。

  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有關經驗,創造性地表現豬八戒憨、笨、懶和孫悟空精靈、調皮的性格特點。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表演區中進行角色裝扮,并隨音樂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觀看視頻時可以看出對視頻真的很感興趣,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扮演豬八戒,而且能夠形象的把豬八戒的特征演出來,演得也很形象,特別是豬八戒吃西瓜的樣子。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在模仿時,要鼓勵讓那些內向的幼兒模仿,教師及時的進行表揚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7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樂曲《小鳥捉蟲》,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和想象樂曲中鳥飛和小鳥捉蟲的音樂形象。

  2、培養幼兒聽賞樂曲的興趣,初步讓幼兒知道ABC三段體曲式。

  3、復習《小鳥醒來了》,要求幼兒能連貫、愉快地演唱這首歌。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圖一幅:圖片小鳥飛、小鳥捉蟲各一只。

  2、各色正方紙,事先教幼兒會折疊小鳥頭飾。

  3、配琴老師先熟悉鋼琴曲《小鳥捉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進場.

  (教師彈小鳥飛樂曲)幼兒依次隨著音樂飛進教室入座,(做發音練習時請小朋友身子坐直,用自然聲發音、唱歌)。

  2、組織幼兒做發音,練習曲:《布谷鳥叫》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小鳥醒來了》。

  (1)師生齊唱一遍,(要求幼兒聲音連貫,歌曲要唱得快樂,第一段,表現小鳥醒來,愉快見媽媽。第二段,表現小鳥洗臉,整理羽毛,快樂的心情。第三段,小鳥作早操,展翅高飛。最后一句要唱得慢,表現小鳥飛走了。

  (2)幼兒聽音樂,再輕聲唱一遍。

  2、欣賞鋼琴曲:《小鳥捉蟲》

  (1)師:現在請小朋友欣賞一首很好聽的鋼琴曲。名字是《小鳥捉蟲》,請你們聽一聽小鳥在干什么?(幼兒完整欣賞一遍鋼琴曲)聽完整首樂曲后,啟發幼兒講出:小鳥從飛出來-捉蟲-飛回的情節。(請1--3名幼兒回答問題)。

  (2)讓幼兒逐段欣賞樂曲。

  第一段:啟發幼兒說出這段音樂表現出優美舒展:春天來了,小草、樹枝都發出了新芽,小鳥飛舞著翅膀,歡快地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飛翔,唱歌。(教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鳥飛得動作)。

  第二段:請小朋友聽聽第二段跟第一段的音樂有什么不同?小鳥在干什么?啟發幼兒講出小鳥捉蟲的情景,啟發幼兒講出這一段音樂非常歡快:啊,草地多美,小鳥在草地上看到有一些小蟲,高興地學著媽媽地樣子捉起蟲來。(教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鳥捉蟲的動作)第三段:老師:小鳥又在干什么?這一段音樂與第二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啟發幼兒說出樂曲很優美、自由:小鳥在草地上吃了很多蟲子,吃飽了,高高興興飛回家了。(請幼兒邊聽邊做動作)

  (3)老師小結:第三段音樂與第一段完全一樣,這樣的曲叫三段體(幼兒重復一遍三段體)。讓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一遍。老師用圖片教具演示、講解整首鋼琴曲。(請2--3名幼兒敘述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4)老師拿出紙,教幼兒折疊小鳥頭飾,幼兒在鋼琴曲《小鳥捉蟲》的音樂聲中折疊小鳥頭飾。

  三、結束部分

  做好的小鳥頭飾戴在頭上隨音樂做小鳥--捉蟲--鳥飛出教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圍繞小鳥學捉蟲這個故事情節展開的.,通過鳥媽媽帶幼兒出來做游戲,鍛煉幼兒的基本動作,再以鳥寶寶很餓這一問題,激發幼兒學習捉蟲的興趣,主動地探索、嘗試捉到蟲子的方法,鍛煉踮起腳跟摘物的能力,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學到本領,還能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正迎合《綱要》中指出的:“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游戲情景氛圍,豐富的游戲活動使幼兒注意力集中、活動積極性高、情緒激動、心情愉快,一系列的游戲圍繞目標展開、層層深入、銜接自然。整個活動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多種運動能力,也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了知識、明白了道理,同時還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不足之處:

  1、在第一環節引領幼兒游戲時,由于隊伍太長,后面的幼兒不能清楚地看清教師的示范動作,使得少數孩子動作凌亂,不知所措。

  調整:游戲前先向幼兒講清楚,然后在進行游戲

  2、游戲環節時,由于準備不夠充分,幼兒摘到的蟲子沒處放,使得幼兒在下面的環節中過多的關注自己手中的蟲子,影響了活動效果。

  調整:課前為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小口袋縫制在幼兒衣服上。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聽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并按照音樂節奏玩游戲。

  2、在音樂游戲中培養幼兒大膽表演的能力。

  3、讓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感受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斗牛視頻 斗牛舞蹈視頻 游戲主題音樂 紅布20條 牛仔帽子

  活動過程

  1、觀看真實的斗牛表演視頻,引入話題。

  2、觀看斗牛舞蹈表演。

  3、小朋友感受音樂的節奏,自由創編動作。

  4、教師進行音樂分段講解,讓孩子學習第一次音樂游戲的玩法。

  5、第二次游戲新的玩法。

  6、第三次新的玩法。

  結束活動

  1、請在場的所有老師一起來玩一次。

  2、教師小結。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9

  【教材分析】

  模仿成人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大鞋小鞋》這首歌曲的主要特征是前后兩段在速度和力度有變化,主要是因為穿爸爸的鞋子和寶寶的鞋子時產生的鮮明聲音對比。大班幼兒音樂教育目標中“能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體動作大膽地、有節奏地隨意表現出來。學習基本的踮步, 踢踏步”,因此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在感受兩種不同音樂中表演,在表演的情境中滿足他們的需要,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掌握踮步走、踢踏步的動作,能隨音樂有節奏的舞蹈游戲。

  2.能根據歌曲內容大膽的創編動作,有表情的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一同舞蹈、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提前學唱歌曲,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彩環。

  【活動過程】

  1.唱《大鞋小鞋》歌曲,回憶歌曲內容。

  2.學一學,引導幼兒掌握基本步伐。

 。1)學習踢踏步。

  ①提問:小朋友,在歌曲里穿上爸爸的大鞋是怎樣的?引導幼兒通過拍手、跺腳的.方式,掌握動作的節奏。

 、诮處熓痉秳幼鳎嚎纯次掖┥习职值拇笮窃鯓拥。

  ③幼兒通過練習掌握動作。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兩腳間重心的移動。

 。2)學習踮步走。

  ①提問:穿上娃娃的小鞋是怎樣的?走起路來是什么樣的?

 、诮處熯M行示范,引導幼兒圍成圓圈練習向前、向后、轉圈的動作。

  3.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創編動作。

  (1)完整播放歌曲。

  提問:還可以用哪些動作進行表演?

  (2)幼兒隨音樂邊演邊唱。

 。3)師幼共同確定表演的動作,并進行練習。

  ①引導幼兒進行舞蹈,教師針對幼兒舞蹈中的問題進行示范指導。

  ②幼兒面對面進行舞蹈,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舞蹈時的交流,及動作的整齊到位。

  4.引導幼兒在舞蹈基礎上進行游戲。

 。1)教師交代游戲玩法。

  在舞蹈結束后,孩子們進行 3 次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勝者原地不動, 輸了的從隊員的后面跑到隊尾,其他隊員隨之調整位置,舞蹈繼續開始。

 。2)請一組幼兒進行嘗試,幼兒集體進行練習,教師根據情況進行引導。

 。3)教師與幼兒一同隨音樂進行舞蹈游戲。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0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的內容。

  2、學習獨立、有序地閱讀圖書,大膽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的內容。

  3、知道肥胖帶來的麻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幼兒人手一本;故事內容的圖片若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閱讀大圖書前半部分。

  1、封面閱讀。

  你們看書的封面上畫得是誰?他是什么樣的國王?

  2、介紹書名。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胖國王》。

  3、翻閱大圖書一至五頁,了解故事的'前半段。

  (1)幼兒想象,激發閱讀的興趣。

  國王那么胖,他會遇到什么麻煩呢?

 。2)翻閱大圖書,幼兒主動觀察畫面。

  你看到胖國王遇到了哪些麻煩?在第幾上頁?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仔細觀察圖六,了解國王的心情。

  國王遇到了那么多麻煩,你覺得他快樂嗎?那國王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幼兒自主閱讀七至十二頁,了解故事的后半段。

  1、自主閱讀。

  (1)國王怎樣才能變瘦呢?皇宮里的廚師、醫生、公主、皇后會給國王想什么好辦法呢?待會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圖畫書的7到12頁,再和好朋友說一說。

 。2)你看到誰幫助了國王?他給國王想了什么好辦法?

  2、配樂做運動。

  師:國王覺得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就開始照著做了,那讓我們陪著國王一起行動吧!

  三、共同閱讀圖書十三、十四頁,感受國王變瘦后的喜悅。

  師:好多天過去了,國王變成什么樣子了呢?這時候他的心情怎么樣。磕銖哪睦镩_出來的?

  四、完整欣賞故事。

  1、看圖片,教師簡單講述故事內容。

  2、幼兒自主完整閱讀圖書。

  3、看大圖書,幼兒講故事。

  五、聯系生活,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小結:對了,我們小朋友要少吃零食和甜食,要多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

  活動延伸:

  1、閱讀圖書其它的故事情節。

  2、制作《胖國王》的游戲棋譜。

  教學反思:

  “胖國王”在大家的建議下決定不再吃零食,按照自己的計劃堅持運動。不會跳繩,他們認真地向別人學習,這次跳了一個,下次的目標就升為兩個。孩子們之間還自覺地開始了比賽,看誰能堅持,不怕累。看到有人要放棄時,“大臣”們便會在旁邊加以鼓勵。“瘦皇后”在“公主”的幫助下建立了“快樂心情小屋”,讓心情不好的小朋友去說悄悄話、聽音樂、唱歌等。“廚師”們則在進餐過程中堅持為“胖國王”先盛一碗湯,鼓勵“瘦皇后”不剩菜、不挑食。這樣,角色扮演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真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1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對音樂的熱愛之情,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現自己。

  2、知道"mi"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并能準確唱出"mi"。

  3、準確打出二分音符的節拍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對"do,re"有一個固定的音高,能準確判斷出它的位置(五線譜、鋼琴)(2)、準確打出四分音符的節奏,認識高音譜表2、材料準備:

 。1)、高音譜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若干(2)、兒歌《搖啊搖》五線譜活動過程:

  1、唱"la"出示高音譜表"小朋友,你們看看我是誰?""高音譜表"在高音譜表上貼上"la""請你看看我身上的音符是誰?""la""然我們一起跟著鋼琴唱唱我的名字?"(跟著鋼琴唱"la")

  2、復習"do、re"教師手里拿著帶有"la"的高音譜表"你們還記得我的兩個好朋友嗎?看看他們是誰?""do、re""我們一起來唱唱他們的名字吧"(跟著鋼琴唱幾遍"do、re")"你們太棒了,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新朋友吧"

  3、引出"mi""我的新朋友就住在"re"的樓上"(教師在高音譜表上貼上"re")"請你說說"mi"在高音譜表的什么位置?""第一線""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它的名字吧"(幼兒跟著鋼琴唱幾遍,然后以排火車的形式每個幼兒唱一遍。隨時改正)

  4、節奏練習"請小朋友看一下這個"mi"是幾分音符" "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唱幾拍?" "一拍"(引導幼兒用手打出節拍)"我給小朋友介紹一下四分音符的好朋友"(出示二分音符)"請你看一下二分音符與四分音樂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它的'名字叫做二分音符,唱兩拍,拍兩下小手就是它了,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幼兒打出二分音符的節拍)出示《搖啊搖》五線譜"你們的小手真巧,你能打出這條旋律的節奏嗎?一起來試一下吧!"(引導幼兒打出歌曲節奏)"上面的這些音的音高你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認一下"(引導幼兒認音高)"我們一起跟著鋼琴唱出來吧!"(跟著鋼琴唱出譜子)延伸活動:

  "你們知道"mi"在鋼琴上的位置嗎?我們一起來找一下吧!"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該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繼續學唱2/4拍子的歌曲,并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時能夠發音自然、動聽,音調準確,吐字清楚。

  4、懂得愛護圖書,珍惜圖書。

  【活動準備】

  鋼琴、音樂錄音《開火車》、《快樂的動物園》、一本撕破的小人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樂曲《開火車》,一個跟著一個平踏步入場。

  2、隨樂曲做律動: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拍手、轉身拍肩、自選動作)。

  3、發聲練習:師生齊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書,以擬人的語氣講述故事:“我是幼兒園里的一本小人書,閱讀時被小朋友給撕破了,嗚嗚嗚,我真難受。這時候,一個小朋友走過來了,看到我在哭,就對我說,你別哭了,我來給你補好吧。我聽了以后,心里真是高興,很快就把我身上壞的地方給補好了,我很感謝幫我補好的小朋友,‘謝謝’我對他說。希望小朋友在閱讀書的時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圖書,愛惜每一本圖書,這樣每位小朋友才能讀到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說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書你別哭》,討論并總結小人書不哭的方法。

  2、帶著問題聽歌:“聽一聽這首歌都唱什么了?它怎么了?為什么哭?”教師范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后請幼兒回答。

  3、帶領幼兒分句學唱歌曲,請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熟悉歌詞。(說歌詞、一句跟一句學唱、整段跟唱三步學習)

  三、結束部分:

  1、復習音樂游戲“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

  音樂第一段結尾處女孩子繞著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結尾處男孩子繞著女孩子走一圈。

  2、欣賞樂曲《快樂的動物園》。(為下節課做準備)

  3、邊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邊唱并做踵趾小跑步一個跟一個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3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牧童短笛》,感受樂曲不同段落的情緒,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樂曲不同樂段的節奏、速度及音樂情緒的特點。

  教學難點:

  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記憶作品不同樂段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描寫牧童的樂曲,這首樂曲聞名中外,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先生創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二、新作賞析,目標落實

  (一)初次聆聽,整體感知。

  1、初次聆聽歌曲

  問題設置:這首樂曲是由什么樂器來演奏的?

  2、引出樂器鋼琴,教師簡介鋼琴。

  3、二次聆聽,加深樂曲的印象。

  問題設置:這首樂曲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

 。ǘ┓侄钨p析,走進音樂。

  1、第一樂段賞析

 、亳雎牭谝粯范,學生感受樂曲情緒。

  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②指導學生視唱第一樂段主題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復聆聽第一樂段,鼓勵學生用身體動作體驗樂曲情緒。

  2、第二樂段賞析

  ①聆聽第二樂段,感受樂曲速度、情緒的變化。

  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的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②反復聆聽第二樂段,激發學生為樂曲加伴奏。

  3、第三樂段賞析

  ①聆聽第三樂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現的意境。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和哪一段相似?②指導學生視唱第三樂段主題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導學生將兩段相似的音樂進行對比,進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現力。

 、芊磸婉雎牭谌龢范危眯捏w驗樂曲恬靜、安逸的情緒。

  4、教師對樂曲進行小結

  三、作者及作品簡介

  1、了解賀綠??

  2、教師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

  四、再次聆聽,體會樂曲的`民間風格。

  學生聆聽音樂,課件播放中國水墨畫——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達標檢測,當堂反饋:

  教師分別彈奏《歡樂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樂句,當《牧童短笛》的樂句出現時,學生快速舉手示意。

  六、拓展延伸,小結升華

 。ㄒ唬┩卣剐蕾p

  多媒體欣賞朗朗現場演奏的《牧童短笛》,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二)課堂小結,情感升華

  1、教師簡單小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2、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欣賞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風琴版、長笛版的。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4

  活動目標:

  1、輔導材料和你表現動物或人物。

  2、初步嘗試自己的泥塑動物及人物上色。

  活動準備:

  1、玩具小動物,動物圖片、泥、泥工板、輔助材料(雪花片,牙簽、小珠子等)油畫筆,顏料。

  2、幼兒已有使用油畫筆的經驗。

  3、參觀動物園,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外形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回憶參觀動物園的經驗。

  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它是什么樣子的?身上的花紋是什么顏色的?

  二、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玩一玩。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重點請幼兒觀察頭、身體及其他特征明顯的部位)

  2、看看它身上有哪些顏色?

  三、請幼兒說一說畫畫中的泥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如果你在制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怎么解決?(可以看看玩具,圖片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四、幼兒嘗試制作。

  1、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輔助材料。

  2、幼兒完全制作好了再上色。

  3、提醒幼兒上色時,注意保持小動物形象特征的清新。

  4、鼓勵幼兒捏一個以上的泥塑作品。

  五、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六、活動評價。

  1、能用泥捏一個動物或人物。

  2、幼兒能用顏色給自己的泥塑小動物或人物。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情節,感受理解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

  2、初步學習合拍地做胖鴨走、瘦鴨走以及做運動的動作。

  3、體驗集體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圖片(胖鴨、瘦鴨)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出示胖鴨圖,幼兒觀察講述。

  (2)師:“嘎嘎嘎,誰來了?它長得怎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動作表示大肚子)

  2、基礎部分

 。1)故事激趣,引入課題。

  ①探索a段動作

  故事:自從唐老鴨住進迪斯尼樂園以后,它就開始變懶惰了。它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運動,結果就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集體聽音樂探索表現胖唐老鴨的動作:慢慢走。(要求表現出唐老鴨搖搖擺擺,笨重的樣子)并跟音樂學一學胖鴨走。

 、谔剿鱞段動作

  傾聽b段音樂:

  a.師:“唐老鴨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運動)最近唐老鴨迷上了一種運動,叫啦啦操,那你們猜猜它會做些什么動作呢?

  b.那我們一起來幫唐老鴨減肥吧。ǜ魳纷鰟幼鳎

 、厶剿鱟段動作

 。2)出示瘦鴨圖,激發幼兒興趣。

  ①師:“唐老鴨經過了運動鍛煉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地小了下去。你們看,現在的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走起路來會怎么樣呢?幼兒探索減肥后唐老鴨的動作。(快快走)快快走時怎么走?

 、趲煟骸皽p肥后的唐老鴨參加了“動物運動會——百米賽跑”,你們猜,它得了第幾名呢?(第一名)(鼓勵幼兒能用快速的奔跑動作和奪冠后的激動表情表現樂曲的結尾)

  3、結束部分

 。1)完整表演。

  (2)通過故事,你們懂得了什么?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

  (在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加強鍛煉。

【大班音樂活動游戲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03-07

音樂游戲大班教案04-30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02-28

音樂游戲活動教案08-30

大班音樂不同的游戲教案09-16

大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小小軍樂隊》09-28

大班音樂游戲《大象與蚊子》教案音樂游戲大象和蚊子教案10-08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傳帽游戲舞》03-21

大班音樂游戲傳紙杯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