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生活活動教案

時間:2023-03-27 17:52:58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生活活動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活活動教案合集15篇

生活活動教案1

  教學目標:

  通過各個事例和同學們周邊的事情,講述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身感受自己行為習慣的偏差,激勵自己及時改正不良習慣。

  教學難點:

  希望學生們通過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時改變過來,為養成更好的習慣努力。

  教學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使全班學生認識到:好的習慣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壞的習慣使人失敗,習慣決定命運,為了祖國的命運,為了民族的命運,為了我們的.未來的命運,必須養成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全體學生起立唱《國歌》。

  二、由學生講述偉人、成功人士的好習慣(班會前學生收集)

  三、部分學生談自己以前由于有良好習慣而取得的成績。

  四、部分學生談自己以前由于有壞習慣而造成的后果,現在修正了不良習慣形成了良好習慣而進步的體會。

  五、全體同學鄭重承諾:為了我們未來的命運改正不良習慣!為了我們未來的命運,培養良好的習慣!

  六、唱國歌,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小結:通過本次班會,全班同學都受到了教育,認識到習慣對每個人一生的影響,都認識到為了將來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正不良習慣,而且每個學生都有改變。通過網上查找材料,直接通過多媒體播放。

生活活動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能污染環境,對人體健康有害。

  2、學會將垃圾分成玻璃、電池、紙張、金屬、塑料等幾大類,培養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3、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續編故事的后半部分。使幼兒懂得垃圾會無污染環境,對身體的健康有害。

  2、讓幼兒了解我們在幼兒園里產生的垃圾,如用過的廢紙、吃點心時扔掉的包裝袋等。在家里產生的垃圾,如廢棄的牙膏皮、舊牙刷,裝味精、鹽、糖的袋子,盛洗滌劑的瓶子,吃剩下的.飯菜,丟棄的果皮,果核等。

  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該怎么辦?教育幼兒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無論在家、在幼兒園、還是在公共場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污染環境。

  3、教師和幼兒一起倒出被放置一個月的塑料杯里的東西,看看哪些東西腐爛了,哪些東西根本沒有變。使幼兒知道不能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垃圾分類箱,并畫上回收標志。

  幼兒討論:怎樣進行垃圾分類?教師可示范一些組合型垃圾的分類,如香煙盒最外層的包裝屬塑料類,中間的香煙盒屬廢紙類,最內層的錫箔屬金屬類;啤酒瓶的瓶蓋大多為金屬類,瓶身為玻璃類,包裝紙屬廢紙類。

  請幼兒操作,將塑料杯里的東西進行分類。按照廢紙、廢塑料類、廢金屬、廢玻璃、不可回收的廢品分別放入自己制作的貼有回收標志的紙箱內。這樣將垃圾分類,即可以減少污染,又能節約能源,一舉兩得。

  4、教師請幼兒觀看《垃圾分類與再生利用》的錄像,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這種方式是防止環境污染,達到循環使用的目的。

生活活動教案3

  一、活動設計方案

  1、活動目標

 、倥囵B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谂囵B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朗讀能力等多種能力。

  2、活動參加者:四年級三班學生

  3、活動時間:兩課時

  4、活動準備

  ①帶領學生到公園去春游。教師選擇能反映春天特色的典型景點,指導學生觀察、寫作。

  ②排練小話劇《漫游古詩亭》。

  ③收集贊美春天的詞、句、段、詩。選擇10個成語寫在小紙條上。

 、馨汛驑它c的那段話寫在幻燈片上。

  ⑤在黑板上畫出游覽圖。

  5、活動程序與指導

  (一)激情引入

  1、教師裝扮成知識老人走上講臺。

  2、知識老人一邊宣讀賀信,一邊指著黑板上的游覽圖。

  親愛的同學們:

  在今天我們開展的主題為“尋春”的語文活動課上,你們將渡過成語河,穿過造句林,鉆過標點洞,爬上故事坡,走進古詩亭,登上作作文臺,勇攀小報峰,去欣賞美麗的****。我預祝你們活動成功!

  二、活動開始

  1、渡“成語河”

 、僦鞒秩耍校菏紫,我們將乘船渡過“成語河”,必須要說出帶有“春”字的成語,才能順利到達彼岸。

 、诘谝恍〗M的同學以開火車的形式說出帶有“春”字的成語。

  2、穿“造句林”

  ①主持人(女):渡過了“成語河”,便來到了茂密的造句林。

  ②第二小組的同學以抽簽的形式,根據抽出的帶有“春”字的成語造句。

  3、鉆“標點洞”

 、俳處熡没脽舸虺

  春天來了它來到教室里靜靜地聽小學生讀書唱歌它來到操場上歡樂地和小學生一起游戲它來到河岸上讓柳樹吐出嫩綠的新芽

  我們熱烈地歡呼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谟脫艄膫骰ǖ男问竭M行,鼓聲停,花傳到誰手里,誰就打出標點符號。

  4、爬“故事坡”

 、僦鞒秩耍ㄅ荷较,春光明媚?墒巧缴蠠康睦蠣敔數男∥堇,春天還沒有到來。他摸著隱隱作痛的腿,常常自言自語地嘮叨:“春天來了的話,我的腿也會好起來的。春天快來吧!”山上有只小松鼠,最喜歡老爺爺了。它也在想:老爺爺盼望著的春天,要是早點來到山上就好了?墒牵禾靺s還遲遲不來。

  有一天,小松鼠不知想起了什么,飛快地往山下跑。原來它想到山下帶點春天的東西送給老爺爺。

  ②主持人(男):剛才女主持人所講的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送春天》。可是,她只講了一半,請大家接著把故事編完。

 、劢處煼鸥枨洞禾煸谀脑诶铩贰W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構思。

 、芨鹘M派一名代表講自己續編的故事。

 、菡堃晃弧靶‘嫾摇鄙吓_,把以上同學續編有故事中春天的景物添畫在造句林里。

  5、進“古詩亭”

  ①主持人(女):沒過多久,春天也來到山頂上?吹竭@美麗的****,“古詩亭”里的人們詩興大發。請看小話劇《漫游古詩亭》。

  ②學生表演,評選出最佳演員,教師頒發“百花獎”。

  6、登“作文臺”

 、僦鞒秩耍校鹤叱龉旁娡,登上作文臺,公園里美景便盡收眼底。小作家們經過仔細觀察,也寫出了一個個精彩片段、一篇篇優秀作文。

 、诜_作文本,同桌之間互相誦讀。

 、勖總小組推選一名同學上臺朗讀,全班同學注意聽,教師進行評議。

  7、攀“小報峰”

 、俳處熞蟮趥人在課后辦一份“春”報,在下周的語文活動課上評比。

 、谠谡n堂上設計版面草圖。

 。ㄈ┛偨Y談話

  1、持人(女):同學們都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在這陽光明媚、新芽萌發的春天里,你想到些什么?

  2、學生逐一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開展的'“尋春”活動非常成功。希望你們珍惜人生的春天,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4、全班齊唱《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顒釉诟杪曋薪Y束。

  三、活動總結

  陽春三月,我以《尋春》為主題上了兩節語文活動課。通過活動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游覽圖,這一直觀的美的展現,很快地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漫游“成語河”、“造句林”、古詩亭“,學生欣賞到了語言的美、朗讀的美,進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藝術的美。學生通過爬“故事坡”、登“寫作臺”、攀“小報峰”,把生活中的美感材料經過思維加工,進行了美的創造。活動

  結束時的總結談話,由大自然的春天聯想到人生的春天、祖國的春天,由大自估的絢麗聯想到美好的生活,使學生對美的認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本次活動,學生圍繞“春”字,帶出成語16個,造句10個,上臺編故事4個,上臺朗誦作文4篇,表演話劇1部,設計板面草圖70幅。不僅增長了學生的語文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朗讀能力及表演能力、繪畫能力。

生活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午餐禮貌使用筷子時應遵守的一些規則,并嘗試記錄午餐使用筷子的規則。

  2. 體驗禮貌筷子的好處。

  活動重點:

  了解午餐禮貌使用筷子時應遵守的一些規則。

  活動難度:

  試著記錄一些午餐使用筷子的規則。

  活動準備:

  PPT、筷子、紙、筆、背景環境創建。

  活動流程

  i.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你知道哪個國家發明了筷子嗎?筷子有什么用途?

  2. 小結:我們中國人太棒了。我們發明了筷子。升入大班后,每次我們吃午飯,筷子總是伴隨著我們。他們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們可以為我們挑選美味的飯菜?曜涌梢宰屛覀兊氖指`巧,讓我們的大腦更聰明。

  II.交流討論

  1.筷子的技術如此高超。我們吃飯時用筷子做什么?(拿食物和收集垃圾)

  2.用筷子夾食物和收集垃圾時應該注意什么?(筷子應該對齊)

  3.現在我想錄下來。我怎樣才能把它畫成直線?(頂部和底部長度相同)

  4.總結:“小筷子,對,整潔,拿起食物,吃得快rdquo

  5.吃東西時,除了用筷子整齊地吃外,還應該注意什么?(老師根據孩子們提供的信息進行指導)

  說明1:值班學生分筷子。

  (1)展示值班學生的照片并問:這是誰?她午餐做什么?(送筷子)

  (2)誰將是當班學生并試一試。你怎么送筷子?

  (3)您發現了哪些問題?(讓孩子們糾正問題)

  (4)總結:“你的問題是什么?”;值班學生,分開筷子,對齊頭和腳&rdquo

 。5)如果我想記錄,我該如何畫圖?(先畫什么?以后畫什么?)

 。6)總結:所以當我們記錄時,我們應該考慮畫什么?我們也應該畫簡單的畫。這張桌子可以用正方形表示。它應該簡單、易懂、快速。

  指導2:不要咬筷子尖

 。1)使用筷子時還應注意什么?

  (2)讓我看看被咬的筷子。這筷子怎么樣?

 。3)摘要:;孩子們有很好的技能,他們的牙齒不咬筷子尖&rdquo

 。4)如果他們不咬筷子尖,如何記錄?

  指導3:不要把筷子放在周圍(關鍵指導記錄)

 。1)顯示圖片:他們的筷子在干什么?(放錯地方)是這樣嗎?

  (2)小結:過去筷子不能放錯地方ldquo;好好吃飯,喝湯,把筷子整齊地放在桌子上。

 。3)如果需要記錄,您如何記錄?

 。4)記住,把這張照片保存一段時間,然后自己記錄下來。

  指南4:收集垃圾

 。1)我們剛才說筷子可以收集垃圾,筷子的.尖是對齊的,如何在碗里拉垃圾?

 。2)教師演示并提醒孩子們如何記錄。

 。3)吃一頓好飯,撿垃圾,收集垃圾,然后送回家。

  6. 午餐時使用筷子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兒歌小結)

  7.遵守這些使用筷子的規則有什么好處?

  小結:讓我們加快進食速度,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III.記錄使用筷子的規則

  1.孩子們在小組中記錄使用筷子的規則,老師在參觀時觀察并指導他們。

  2、 要求:

  (1)討論并選擇規則

  (2)選擇要繪制的人

  3.記錄和顯示。

  活動擴展:

  將記錄的數據粘貼到相應的后臺環境中。

  附件:童謠:有禮貌地使用筷子

  值班學生,分開筷子,對齊頭和腳,整齊地放置

  小筷子,撿起食物,快速地吃

  孩子,技能高超,不咬筷子尖,吃好食物,喝湯,將筷子整齊地放在桌子上,使用好的食物,撿起垃圾,收集垃圾,然后送回家。

  活動反思:

  優勢:活動選材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于兒童生活,是主題背景下的活動。生活習慣是兒童自助服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孩子在吃飯時使用筷子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我們將這些不良習慣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將自制童謠與生活習慣相結合。

生活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要獨立進餐。

  2、 懂得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多媒體設備。 【幼兒園PPT課件制作】

  3、筷子、各種小點心。

  設計意圖:

  進餐對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有著直接的關系。但幼兒家庭環境的不同、個體成長的變化,他們的飲食習慣都有差別,在我們班級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幼兒園是獨立進餐,但是到了家里卻是家長喂。

  中班的`孩子是練習使用筷子獨立進餐的時期,雖然在自己學習獨立進餐時速度會很慢,但是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設計“一歲到4歲成長過程”這個環節,是為了能讓孩子更感性地感受到自己在長大,能做許多事情,要學會在家里和幼兒園都是自己使用筷子獨立進餐,這才真正長大了,是一個中班小朋友。

  活動流程:

  一、童年的回憶1、以“大風車俱樂部”節目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導入活動:讓我們看看你們小時候是用什么吃飯的?

  3、播放多媒體,幼兒觀看多媒體中的圖象。

  4、教師有意識引導幼兒講講不同的年齡時期分別是怎樣進餐的。

  二、自己吃飯真能干1、利用點心時間開個“大風車餐廳”,準備各種食物和餐具。

  2、餐前,請幼兒講講:文明用餐的常規和禮儀。

  3、在游戲中學會一首簡單的兒歌《自己吃飯真能干》

  小朋友,來吃飯,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

  不剩飯,不挑菜,自己吃飯真能干。

生活活動教案6

  活動設計背景

  水是我們生命的根本,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幼兒對水既熟悉又陌生。本節活動是讓幼兒對水有了系統、全面、科學的認識。通過活動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懂得珍惜用水、節約用水。在此基礎上,借助看課件圖片來學用“如果~就~”、“如果沒~就~”來說一句話,以此發展幼兒語言。

  活動目標

  1、了解水,認識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借助水的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說一句話,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水的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說一句話,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用透明杯裝有奶、白酒、白糖水、純凈水各一杯。

  2、小瓶礦泉水若于瓶。

  3、有關水的景色的課件。

  活動過程

  如果沒有了水

  一、通過猜謎游戲引出水。

  1、謎語:什么東西越洗越臟?

  2、說出生活中水還能做什么?

  二、通過活動了解水

  活動一:認識水(教師給每名幼兒一瓶水)

  1. 用眼晴看水是什么顏色?(無色)

  2. 用鼻子聞水的氣味?(無氣味)

  3. 讓幼兒喝一口水,品一品是什么味道?(無味道)

  4. 把瓶子倒轉過來找發現?(水是流動的)。

  活動二:怎樣分辨出水

  1、教師把用透明杯裝有奶、白酒、白糖水、純凈水拿出。

  2、讓幼兒分辨是什么液體(幼兒用眼看、鼻聞、舌嘗分辨)

  活動三、知道水的重要性,發展語言。

  1、讓幼兒欣賞有水美景課件圖片。(引導幼兒用如果……就……說一句話)

  2、讓幼兒看沒有水的.凄慘課件圖片。(引導用如果沒有……就……說一句話)

  三、延伸節約用水

  讓幼兒談怎樣節約用水。

  四、唱一首關于水的兒歌結束。

  師生共同唱《彎彎的流水》的兒歌。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課,是我在發現有的幼兒浪費水的情況下,選取了本活動。

  整個設計是先認識水,會分辨水,幼兒對水有了系統、全面、科學的認識。再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本,有水的世界是什么樣,沒水的世界是什么樣,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懂得珍惜用水、節約用水。

  借助看課件圖片來學會用“如果~就~”、“如果沒~就~”來說一句話,以此發展幼兒語言。

  我關注每一個幼兒對問題的理解和回答。根據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每當讓幼兒說的時候,都借助實物或圖片來激發幼兒語言表達,并及時糾正和鼓勵幼兒大膽說,勇敢表達。

生活活動教案7

  目標:

  1、嘗試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時裝,并扮演模特秀一場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多元思維,并有必須合作的意識和本事

  重點:

  有必須的表現欲望

  難點:

  能設計、制作出新穎、與眾不一樣的'時裝

  準備:

  1、孩子有必須設計服裝的基礎

  2、各種材料(各種紙、布、膠水、雙面膠、剪刀等等)

  3、各種小裝飾、vcd(看時裝表演,引起興趣用)磁帶(最終模特走臺用)

  過程:

  一、看時裝表演錄相,引起設計時裝的欲望

  1、教師:今日請小朋友看一段錄相

  2、幼兒觀看錄相

  3、談話:這是什么表演,你喜歡嗎?為什么?

  二、大膽創新、設計、制作時裝

  1、教師:讓我們也來設計、制作時裝吧!

  2、幼兒設計、制作時裝

  3、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幼兒設計出新穎、與眾不一樣的時裝

  (2)、鼓勵幼兒合作設計出時裝

  4、教師:小設計師,你設計了什么時裝?

  5、幼兒簡單介紹自我設計的時裝

  三、扮演小模特,來一場時裝秀

  1、教師:我們來扮演小模特,來一場時裝表演好嗎?

  2、幼兒在背景音樂中,進行時裝表演。

生活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并喜歡水果拼盤。

  2、幼兒能獨立制作水果拼盤,并在此過程中體驗到制作水果拼盤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到與同伴分享水果的樂趣。

  4、使幼兒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的準備:幼兒認識各種水果,知道水果營養眾多,并了解水果切碎之后的樣子。認識水果醬、沙拉醬。

  2、家長工作:請家長為幼兒準備一個飯單。

  3、教學用具:水果拼盤實物三份、毛巾、牙簽餐具若干、三盤切碎的水果、水果醬、沙拉醬、白糖若干份。

  活動過程:

  1、幼兒做律動進入活動室,請幼兒與老師一起去參加水果partay,引起幼兒興趣。

  2、觀察切碎的水果,并引起制作的愿望。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吃水果有哪些好處?你都吃過哪些水果?除了吃過的還見過哪些?

  教師小結:這些水果不但好吃,還有豐富的營養。

  (2)、教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水果,不過今天的.水果和我們平時吃

  的不一樣,現在請小朋友們先來看一看。

  幼兒圍觀水果,并說出水果的名稱。

  重點指導幼兒說出水果名稱以及切碎的水果的用途。

  教師小結:盤子里的這些水果都被切碎了,這些切碎的水果可以做成美味的水果拼盤,我們一起來試試。

  3、了解水果拼盤的做法。

  (1)、幼兒自由欣賞水果拼盤,邊看邊評說,教師巡回指導;

  (2)、引導幼兒從顏色、品種、排列三方面觀察水果拼盤。

  你最喜歡哪個拼盤?為什么?

  4、幼兒制作水果拼盤。

  (1)、幼兒制作拼盤之前,介紹材料,并提醒幼兒用毛巾擦手,使用牙簽、叉子等餐具時要注意安全,還要創造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水果拼盤。

 。2)、幼兒動手操作拼盤,教師巡回指導,關注能力弱的幼兒。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自己制作的水果拼盤介紹給同伴,請同伴進行評價。

  2、分享水果拼盤。

生活活動教案9

  設計思路:

  在新學期,孩子們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題“我是中國人”中,幼兒了解了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國人的許多發明,沿襲至今,亙古不衰,讓中國人世世代代引以為傲。孩子們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兒午餐時候的最大變化,筷子也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結晶。新教材“生活活動”中第一個目標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個要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是要學會使用筷子。二期課改強調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主要在飲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實現,所以讓幼兒學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學做事的過程中積累生活自理的經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正是我園園本化課程研究的內容之一。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文明的情況:如使用筷子時有咬筷子的現象,吃飯時筷子沒有對齊,飯菜加不上來;筷子擺放不夠規則等等。根據發現的`情況我們結合主題開展有關筷子的系列活動,如結合我是中國人的主題開展“有趣的筷子”讓幼兒認識筷子,對筷子產生興趣,利用比賽的形式練習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本次活動是系列活動之二“文明用筷”,根據幼兒午餐用筷出現的一些問題,討論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嘗試記錄文明用筷的規則,成為標識化的環境,督促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

  內容與要求:

  1、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并嘗試記錄午餐用筷規則。

  2、體驗文明用筷的好處。

  重難點:

  重點: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

  難點:嘗試記錄午餐時使用筷子的一些規則。

  環境與材料創設:ppt、筷子、紙、筆、背景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筷子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結:我們中國人真了不起,發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飯,筷子一直和我們在一起,是我們的好朋友,給我們夾起好吃的飯菜,筷子可以讓我們的手更靈巧,大腦變得更聰明。

  二、交流討論

  1、筷子有這么大的本領,吃飯時我們用筷子來做什么?(夾飯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夾飯菜、收垃圾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對齊)

  3、現在我要把它記錄下來。怎樣畫才是對齊啊?(上下一樣長)

  4、小結:“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

  5、吃飯時,筷子除了要對整齊的吃,還要注意什么?(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內容進行引導)

  指導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圖片,提問:這是誰?午餐的時候她做什么工作?(發筷子)

  2)誰來當值日生,試試看,你是怎樣發筷子的?

  3)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改正發現的問題)

  4)小結:“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5)如果我要記錄下來的話,我要怎么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6)小結:所以我們在記錄的時候要想好要畫些什么?還要畫的簡單,桌子只要用正方形來表示就可以了,要簡單、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導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還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過的筷子,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結:“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記錄?

  指導三:筷子不亂放(重點指導記錄)

  1)出示圖片:他們的筷子在干什么?(亂放)這樣做對嗎?

  2)小結:原來筷子不能到處亂放!俺院蔑,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3)這個要記錄的話,你要怎么記錄?

  4)記住哦,這個留著一會兒你們自己記錄。

  指導四:收垃圾

  1)剛剛我們說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對齊,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畫?

  2)教師演示提醒幼兒如何記錄。

  3)吃好飯,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剛剛我們講到的午餐時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規則有哪些?(兒歌小結)

  7、遵守這些用筷子的規則,有什么好處?

  小結:讓我們吃飯的速度加快,成為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三、記錄用筷子的規則

  1、幼兒分組記錄用筷子的規則,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要求:

  1)商量選擇畫一個規則

  2)選一個人來畫

  3、記錄展示。

  活動延伸:將記錄好的內容貼到相對應的背景環境中。

  附:

  兒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吃好飯,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用好餐,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生活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了解牛奶,豆奶及各種水果、點心的名稱和營養,懂得它們對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性。

  2、學習評價記錄自己的行為,培養初步的自我評價的能力。

  3、能細致觀察,做事積極主動。

  活動準備

  加餐情況評價表若干張,辟一空間為加餐區(只能同時容納8個孩子)。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記錄“加餐情況自我評價表”

  先讓幼兒討論,最后達成共識。

  (1)按時吃完,不掉渣渣,不挑食,能主動收拾餐具的用“☆”表示。

  (2)需要別人提醒,不主動,掉渣渣,但也能吃完的`,用“△”表示。

  (3)挑食,不按時吃完的,用“○”表示。

 。4)自己的名字自己寫,每天還要寫上日期,畫上加餐的食品,筆的顏色自己選。

  2、張貼表格

  (1)啟發幼兒討論表格應貼到哪兒,最后達成共識:將表貼到一面墻上,大家可隨時觀看。

 。2)幼兒貼表格,教師指導幼兒將表格貼平整。

  3、引導幼兒評價記錄自己的加餐情況

 。1)分發加餐:教師協助值日生把加餐放在“加餐區”中。

  (2)值日生分別通知正在區角活動的幼兒開始加餐。

  (3)孩子們陸續盥洗后加餐。

 。4)自己評價記錄加餐情況,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記錄是否和表現一致,指導幼兒正確評價記錄。

  4、講評

  全部加餐完畢后組織幼兒觀看“評價表”,討論誰記錄得最真實。教師重新把“☆”“△”“○”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強調一遍,鼓勵幼兒按規則實事求是地記錄。

  活動延伸

  每周進行一次總評,看誰得的“☆”多,獎勵給孩子一張紅五星粘貼以示鼓勵。

生活活動教案11

  活動設計背景

  報紙對小朋友來說并不陌生,記得我在帶大班的時候,西安出版社的大班教材上就有一個課題:《好玩的報紙》。在此基礎上,幼兒對報紙的認識和玩法也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興趣,為了更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和思維的靈敏性,并通過這些游戲活動來增強幼兒自身的平衡能力和手臂的控制力及目測力,特設計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敏性,訓練手臂的控制能力和目測能力。

  2、積極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探索報紙的多種玩法。

  2、掌握報紙的玩法與技巧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報紙的認識和玩報紙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老師和幼兒每人自制紙筒一個,長度與幼兒兩手臂伸平的長度相同。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園做律動游戲(豬八戒吃西瓜)。

  二、教師出示紙棒,幼兒出示紙棒:

  1、鼓勵幼兒自主玩紙棒;

  2、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玩紙棒的;

  3、小結:大家玩的很有創意,那么你們還想不想玩更多的紙棒游戲呀?

  三、集體游戲:好玩的紙棒

  游戲(一):轉身捉棒

  游戲規則:幼兒各拿一根紙棒,相距一定距離,四散站在場地上。

  游戲開始:幼兒用雙手扶棒,垂直立于地面,聽到老師的`口令后,迅速轉體一周用手扶棒,使棒不倒地,可重復進行。

  游戲(二):接力捉棒:

  游戲規則:幼兒沿圈以一定間距面向圓心站好,手持紙棒垂直于地面。聽到口令后,幼兒松開紙棒,沿圈迅速向前跑步,用手扶住前面一位幼兒的紙棒,使紙棒不倒地。老師和幼兒共同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可讓幼兒拿手中的紙棒和其他幼兒自由組合玩拼圖游戲。

  教學反思

  縱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學得輕松、玩的開心,在游戲中鍛煉了幼兒的平衡能力、靈敏性等,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不足的是,我在活動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組織幼兒和鼓勵幼兒。今后在活動過程中,我要及時的把握好教師和幼兒的角色。

生活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行各業,明白常見幾種行業的名稱,了解各行各業與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2、經過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本事。

  3、培養對各行各業人員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活動重點: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行業,并能說出各行各業的名稱。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準確說出各行各業中的職業性質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

  活動準備:

  1、各行各業工作者圖片。

  2、護士、醫生服裝(課前排練好情景。┗顒舆^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唉,他怎樣了?幼:(肚子痛)師:去了哪里?幼:(醫院)師:看一看他們在干什么呀?幼:(看。ㄗⅲ赫堄變喊缪葆t生、護士、病人)

  2、師:那你明白醫院里面都有什么人嗎?

  幼:醫生、護士、病人3、1)師:那你明白醫生主要是干什么工作嗎?

  幼:看病、拍片、做手術、寫病歷、開藥方等2)師:那護士主要是干什么工作呢?

  幼:(照顧病人、換床鋪、打針)

  二、與幼兒交談自我的夢想。

  那小朋友們,你們長大了想做什么工作呀?(如:醫生、警察、科學家等)教師小結: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我們把這些工作統稱為職業。

  三、出示各行各業工作者的圖片,讓幼兒進行認識和了解。

  1、師:你們看,我這兒有一些工作者的圖片,你們明白他們都是干什么的?

  幼:他是教師、廚師消防員等2、師:你們是怎樣明白他們是做這些工作的呢

  幼:他們穿的衣服或者配飾等3、師:不一樣職業的人干不一樣的工作,誰能來介紹一下他們做什么主要的工作?

  幼:教師師給傳授知識的,教書育人的等等四、討論了解各行各業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師:小朋友們這些職業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那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或他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幼:沒有警察叔叔,就會有很多壞人危害社會了;沒有有列車員叔叔在,我們不能安全有序地乘坐火車教師小結:小朋友明白這些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我們要去學會敬仰和感恩他們,因為我們長大之后也會成為生活中的某一人員。

生活活動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的含義與作用。

  二、重難點分析: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

  2.難點: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志。

  2.自制課件、各種標志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志?除了注意信號燈標志,還有哪些標志?

  3.小結: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二)拓展認識標志

  1.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志,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志呢?之前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了哪些標志呢?(請幼兒說)

  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幼兒生活活動教案

  餐前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需要添加飯菜舉手示意老師。餐后幼兒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干凈,

  將盤子、碗筷放在指定位置。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只有一日三餐都堅持這么做才會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3)聽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

  教師:小朋友么,為什么大公雞后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幼兒:因為小弟安心吃飯不東張西望,沒有把飯粒撒在地上,所以大公雞后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教師:告訴幼兒吃飯要專心,不能東張西望。

  2、出示圖片,判斷圖中哪些小朋友是對的。

  3、實踐體驗

  幼兒安靜進餐。(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大聲說笑、一口飯一口菜、不掉飯粒。需要加添飯菜舉手示意老師。

  餐后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干凈,將碗筷、盤子放在指定的位置。)

  活動延伸:

  1、吃飯時注意提醒幼兒專心用餐,指導家長在家也要這樣要求幼兒。

  2、鼓勵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

【生活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生活教育活動教案08-25

生活活動教案08-30

大班生活動教案03-05

學生活動教案04-11

生活活動教案04-02

生活教育活動教案04-01

生活活動教案03-18

親子生活活動教案07-26

小班生活活動教案07-28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