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1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能辨別聲音,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能夠仔細聽辨聲音并嘗試模仿。
活動準備
1、各種樂器(碰鈴、沙球、木魚、小鼓等)。
2、課件(附帶各種各樣的聲音及保護耳朵的圖片)。
3、教師資源光盤。
活動過程
1、通過辨別小動物的叫聲,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出示小白兔圖片)師:今天,小白兔過生日,它請來了許多小動物與它一起慶祝生日,聽,他們來了。
放課件:狗、羊、鳥的叫聲。讓幼兒聽一聽并猜出動物的名字,師隨之操作課件一一展示圖片。
2、出示樂器,感受聲音的奇妙,并能辨別不同事物發出的聲音。
(1)小動物們為小白兔帶來了許多禮物,我們看看都有什么?(出示各種樂器)聽小動物們說這些玩具都能發出奇妙的聲音,那它們到底怎樣發出的聲音呢?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我們和小白兔一起玩玩吧!教師一一講解樂器的玩法并敲打樂器,請小朋友學一學樂器發出的聲音。
小結:每一種東西所發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只有當它們產生振動時,才能有了聲音。
(2)引導幼兒感受各種聲音的奇妙。
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聽到哪些聲音?請小朋友自己說一說?
(3)現在我們玩“誰的耳朵靈”的游戲。現在我們來聽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放課件:日常生活中的聲音:火車開聲、消防車聲、鐘表聲、琴聲。自然界中的聲音:雨聲、雷聲、小豬叫聲、鴨子聲、風聲等。)看誰能猜出這些聲音是誰發出的?
3、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耳朵。
(1)剛剛那些聲音,你們是怎樣聽到的?如果我們沒有耳朵會怎樣?(到處一片安靜,什么聲音都聽不到)那耳朵用處這么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
小結:不要隨便挖耳朵,也不要把東西放進耳朵。當聽到聲音大時,要張大嘴巴或捂住耳朵。
(2)引導幼兒辨別樂音和噪音。
(放課件)提醒幼兒當聽到噪音捂耳朵,好聽的聲音拍手。
4、活動結束:感受好聽的聲音,請小朋友在好聽的歌聲中一起舞蹈。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體驗探索聲音游戲的樂趣。
3、對聲音現象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聲音課件、 各種瓶罐、沙子、玉米粒、碎紙、豆子、曲別針等填充物。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PPT出示聲音城堡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聲音城堡玩一玩,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戲。
二、感知、探索、發現
1、游戲一、聽一聽。 傾聽和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幼兒傾聽玻璃碎、警笛等生活中熟悉的聲音,說一說是什么聲音。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奇妙的聲音。
2、游戲二、玩一玩。
操作一(1)、教師隨手拿一個瓶子,藏背后用手輕輕敲打,問:咦,這又是什么聲音?
(2)、教師出示各種瓶罐、玩具等,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喜歡的瓶瓶罐罐操作。教師觀察并適時指導,盡量不限制孩子的玩法,讓幼兒盡情探索。
共同梳理和交流:你的瓶子發出什么聲音?你是用什么辦法讓它發出聲音的? 你還發現了什么?(可以讓幼兒示范操作自己的發現)。
操作二(1)、出示曲別針、玉米粒、碎紙等填充物,幼兒填進空瓶,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發出聲音。
(2)、再次梳理和交流:這次,你的瓶子又發出什么聲音,你是怎么玩的?
(3)師: 聲音城堡真好玩,小朋友的發現可真多。原來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游戲三、找一找。
你知道嗎,我們的身體也能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
請幼兒想辦法用身體的不同部位發出聲音。如拍手、跺腳等。
三、延伸活動:帶領幼兒戶外散步,聽聽周圍有什么聲音。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3
活動目標
知道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初步感知聲音的產生與動作的關系,以及聲音大小與力量的大小有關。2.能分辨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聲音,并用象聲詞描述聽到的聲音。3.喜歡傾聽好聽的聲音,在做一做、試一試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愿意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感知聲音的產生與動作的關系,知道聲音大小與力量的大小有關。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人一只塑料小瓶,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1.聽辨各種有趣的聲音,知道聲音能夠傳遞信息(1)結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聽辨常見動物的聲音。提問:聽,這是誰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怎樣叫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唱歌?小結:小耳朵通過聽聲音就能分辨出各種動物。(2)結合多媒體課件,創設坐車去參加音樂會的情境,引導幼兒聽辨汽車、水流等聲音。
提問:聽,小動物們是怎么去大森林的?我們遇到誰了?小姐姐是怎
么說的?我們到哪里了?你怎么知道的'?小結:聲音能讓我們知道很多事情,聲音真的很奇妙。2.探究讓身體發出聲音的辦法,初步感知聲音的產生與動作的關系(1)創設自己參加音樂會的情境,引導幼兒探究讓自己的身體發出聲音的方法,初步感知聲音產生與動作的關系。提問:你的身體能發出聲音嗎?小結:我們拍手,跺腳,碰牙齒,動一動身體就會發出各種聲音!(2)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用自己的身體“唱歌”。3.探究讓物品發出聲音的方法,初步感知聲音的大小與力量的關系(1)探究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提問:怎樣讓小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小結:敲一敲,碰一碰,小瓶子就能發出好聽的聲音。(2)引導幼兒在瓶中裝進黃豆,搖一搖,聽一聽,感受有節奏、音量適中的聲音才好聽。提問:把黃豆裝到小瓶子里,發出什么聲音了?你們一起搖晃發出來的聲音好聽嗎? 為什么?怎樣才能讓小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小結:亂搖動發出的噪音不好聽,有節奏的像音樂一樣的聲音才好聽。(3)引導幼兒探究力量的大小與聲音的大小有關。提問:怎樣才能讓小樂器發出大大的聲音?怎樣發出小小的聲音?小結:力氣大,使勁搖晃就能發出大的聲音,力量小,輕輕的搖晃發出小的聲音。
4.創設參加音樂會為“小貓”伴奏的情境,體驗聲音帶來的快樂。
結合多媒體課件,師幼一起晃動小瓶為歌曲《大貓小貓》伴奏。
活動延伸探究瓶子里裝上不同的物品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4
活動目標
1.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
2.培養觀察能力,發現聲音的不同。
3.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與小朋友交流發出聲音的方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尋找聲音。
活動難點:發出聲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寬敞、平整的野外場地。經驗準備: 有自然日出游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進行自然日出游,并交代任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今天的小任務就是去找一找哪里有聲音。請小朋友仔細去聽去尋找。
(二)到大然中去尋找聲音。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1.教師帶幼兒邊走邊聽,聽一聽有什么聲音。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猜一猜你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提問:你聽到的是什么聲音?請你來學一學。
3.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聲音。
小結:大自然中有許多的聲音,它們的聲音都是不同的。
(三)請幼兒自由探索制造聲音的方法,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究。
1.請幼兒想一想,怎樣能發出聲音。
提問:這么多奇妙的聲音,你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也能發出聲音?
2.請幼兒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工具,自己探索制造聲音的方法。
3.將幼兒制造的聲音對比,發現聲音的不同。
小結:發出聲音的方法有許多,利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四)游戲《聲音變變變》,鼓勵幼兒繼續探究,發現聲音變化的方法。
1. 請幼兒用小朋友介紹的方法再一次去制造聲音。
2.試一試如何讓聲音變大、變小。
3. 分享交流自己的好辦法。
(五)延伸: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聲音,回去在表演區表演童話劇的時候就可以用到今天我們發現的好辦法了,還可以制作樂器。
活動總結
1.本次活動內容的選擇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和興趣需要。《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喜歡探究。我們每次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進行自然日
活動的時候,孩子都有許多的發現個問題。所以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這個活 動,通過幼兒在大自然中的探索與發現,幼兒的興趣很濃。使幼兒通過自己的主動探 索,更加的親近大自然,喜歡探究活動。
2.活動形式和教育手段選擇在大自然中學習,使幼兒更加的放松,有利于幼兒更加親 近大自然。教師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
3.《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在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同伴,共同探究和交流。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標。
4.內容的選擇來源于生活,回歸到生活中去。通過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的聲音,并探究出發出聲音的方法,更好的利用到游戲中,發揮活動真正的價值。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活動奇妙的聲音教案08-21
小班科學奇妙的聲音教案01-16
小班活動《奇妙的聲音》教案09-21
小班科學游戲教案《奇妙的聲音》09-28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7-26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7-26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7-26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7-26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