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
在學習和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匯報,匯報就是把某個階段做的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后報告給上級領導,怎樣寫匯報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業生產工作匯報,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1
我們的實習生活從4月10日開始到8月5日結束。四個月感覺很久,可是一轉眼我們也度過了難忘的實習生活。從5月7日開始我們前往實習,在這里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弟弟一樣照顧我們。我深受感動同時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受益匪淺。在思想方面,我們和老師,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加深了與他們之間的感情,提高了作為一名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意識。特別是我從基地主任身上學到了如何做一名有責任的人。專業知識方面,我們從實踐中學到了大量麥類的作物栽培的知識和方法,從職工那里了解了當地的作物生產方式,同時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與此同時,我還將學校里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雖然這次的實習比較艱苦和勞累,但是我堅持了下來,同時很好的完成了單位、老師給予的各項工作,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了基礎以下是這次我在實習中的感想和工作情況,現向學院和老師進行匯報。
一、實習基本情況
這次實習因學院的安排我們主要分為四個時間段實習,分別是4月10日5月6日在學校試驗站、5月7日6月8日在小麥育種家基地、6月9日6月25日回校專業課實習、6月28日8月5日小麥育種家基地。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在小麥育種家(塔城)基地,基地位于南郊,主要的工作是進行試驗主要有春麥試驗:國家春小麥區域試驗,自治區春小麥新品種區域試驗,春性小黑麥品比試驗,啤酒大麥新品種區域試驗,春小麥品質生態試驗。冬麥試驗:主要有冬小麥新品種(系)鑒定試驗、自治區冬小麥新品種生產試驗、北疆冬小麥新品種(早熟組)區域試驗、北疆冬小麥新品種(晚熟組)區域試驗、自治區冬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冬性小黑麥品比試驗,同時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承擔著塔城地區小麥良種繁育工作,即種植穗行圃田,來種植原原種。以上種植面積共400畝。
二、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學習
來到實習單位的第二天我們就與職工們一起開會,主任就介紹了現在的基本情況,這個時候春播早已經結束進入到田間管理階段。冬小麥到了起身期,春小麥到了三葉或者分蘗期。開完會議我們就立即投入到了工作,當天記憶深刻的是和職工檢查滴管帶毛管,因為要給春麥澆水,所以我們仔細認真做好,確保小麥的長勢均勻。來到這里前期感覺干的最多的就是除草,打藥,心中想想也就明白,這個基地一是進行試驗,既然是試驗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要水分充足,肥料適中,雜草降到最低。另一個就是擔負著為塔城地區供應良種,所以要保證小麥的質量和品質,雜草一定要控制到位。我想把此次的業務收獲以冬麥的生育期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為拔節孕穗期,第二為開花成熟期,第三為小麥收獲期。
(1)拔節孕穗期
葉雜草。我們的用量一般是說明書的1.5倍的濃度,但是我認為除草的效果還是不佳,期原因可能是錯過了的除草時間和因人工除草容易漏打,噴灑不均勻。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工作量的增加。
(2)開花成熟期
這個時候我們的工作重心從麥田實驗轉移到小麥的穗行圃,而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去雜。基地種植的小麥穗行是為塔城地區提供原原種的,所以去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時間是抽穗以后這樣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判別。最典型的是從抽穗期早晚、株高、株型、葉形、穗形等幾個方面去鑒別、判斷。去雜的程序我們總共進行了3輪,就是為了去除小麥粒的雜麥。以免收獲時錯收,造成下年品種混雜。在小麥實驗部分中我們還參與了田間考種,因為實驗項目太多,不能一一帶回實驗室里進行,我們就和實驗員頂著烈日在田間測量,麥類的株高,穗長,穗粒數等數據。同時還要取樣品帶回實驗室里進行稱重。
(3)小麥收獲期
這個時候進入到七月上旬到了收獲季節,金黃色的麥田里是我們辛苦一年的成果,主任說今年是個豐收年比去年高了有20 30%的產量,這也是和我們辛勤分不開的。在這個地方收獲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這里有不同的麥類,沒個實驗有很多的品種,所以我們收實驗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半個月左右,同時還要加上穗行的小麥收獲,最忙的日子就在7月里。
收獲實驗時都是一大早要把小型脫粒機,發電機,其他工具拉到田里。每個實驗小區就是幾個平方甚至有不到一平方的,職工們就拿手持割草機將小區里麥子整齊割好,麥捆送入脫粒機中,按品種進行
裝袋。每天我們都是蓬頭垢面的回來,身上全是麥渣子,一般到晚上9點以后才能下班。而穗行是用收割機收獲,但是要到麥場上進行清揚,這是個體力活,剛開始有些吃不消,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基地里干的最后一項工作就是種子包衣,用種衣劑的種子播種后,能迅速吸水膨脹。隨著種子內胚胎的逐漸發育以及幼苗的不斷生長,種衣劑將含有的各種有效成分緩慢地釋放,被種子幼苗逐步吸收到體內,從而達到防治苗期病蟲害、促進生長發育、提高作物產量的目的。種子包衣已被列為我國重點推廣的農業技術項目。在這里我見到了一臺很大的機器,也終于知道書本上說的種子包衣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們按照實習計劃的要求,結合育種家基地安排的實習工作與基地領導,職工密切聯系,完成了各項任務,參與了各項實驗項目,增強了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三、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體會到,基地的各種活動室一個教育人的大課堂。三個多月的`生產實習,不僅使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1)實習使我加深了對自己專業的熱愛
現在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有幾億人的農民。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就需要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可是現在的環境下,很多同學都不愿意學習農學,就是怕吃苦,怕受罪。基層的鄉村甚至縣里有學歷的農業技術人員就很少,在我們基地實驗員也只是一名大專學歷,而且將近50歲。所以現階段的問題就是基層有較高學歷的農業技術人員很少,出現了不能很好交接的局面,很多地方都是40多歲的老技術人員,不能把最新的技術進行推廣,很多學生還是想到科研單位,一個比較輕松的工作環境。這次實習我重新認識了我所學專業,農業的發展需要我們新一代大學生,既然我選擇了這個專業就不后悔,堅定的走下去。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學習了這么多年,其實一直都是學習的理論,都是在校園里接受老師的教育。這次實習體會到書上的知識和生產實際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我覺得書本上的理論只能從引導的角度來指導大家,因為每個地方的水,土壤,天氣都有很大的不同,每項技術在實踐中怎么去做,具體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3)與基地領導、職工和諧相處學習優點
在基地里我們和基地主任住在一起,天天和職工們一起下地干活。他們那些以身作則,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很值得我去學習。主任是最為忙碌的一個人,他每年都要住在基地與我們同吃同住,本來他可以在市里頭住,不用操心,但為了做出榜樣他一直堅持住在基地里。主任身體不是很好,但還堅持跟我們一起下地,并且還要給我們做飯,這種高度的責任心深深的打動了我,并且堅定自己要向他學習。職工們很是淳樸,他們都是黝黑的皮膚,結實的肌肉,根本不像農業局里的人員,我們與他們打成一片,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弟弟一樣照顧我們,使我們在實習單位有了很多樂趣。
(4)改變自身生涯的轉折點
通過實習使我的內心的想法改變了很多,實習前想的畢業了就聽父母的話,回家去考公務員,但實習過程中,主任教導我人是要往高處走的,不能局限于一個小地方,漸漸的我也想通了,決定報考研究生,讓自己奮斗起來,不做平凡的人。
四、總結與感想
在基層實習,不但有專業知識是的我們學習,而且專業以外的許多東西能讓我們明白許多事情,可以說這次實習是我們邁向社會的一次大練兵,鍛煉了我們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習了如何進行人際交往,并且提高了團結合作的意識。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事大家齊動手效果才會好。在實習中我還深深體會到強化科學種田的重要性,運用科學方法,卻是能起到增產又增收的效果。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2
去年以來,我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總目標,堅持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著力推動一產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
一是以夯實發展基礎為根本,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按照穩面積、提單產、保總產要求,堅決穩住農業發展“基本盤”。嚴格耕地用途管制,開展了“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回頭看”,排查全縣設施農業1544宗6438.76畝,未發現“大棚房”問題。加強農業綜合執法,深入查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三五”時期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4.69萬畝,“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4.5萬畝。20xx年,建成高標準農田4.75萬畝,同步完成了2萬畝退化耕地治理、4000畝撂荒地復耕復種。全面加快項目建設,先后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市級糧食產能、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推廣等項目,加強技術指導、推廣應用。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積極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特色農機購置補貼、農作物災害保險等惠農政策,保護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是以產業提質增效為方向,特色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圍繞壯大產業基地、打造精品示范、加快轉型升級,鞏固提升農業“特”“優”產業,高質量引領全縣農業發展。全力推進太行一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按照“路、景、村、業”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思路,全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沿線51個村、4萬人口受益。完成以中藥材、旱地蔬菜為主的特色種植1萬畝,重點打造了秦家莊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楊寨中藥材產業園示范點。秦家莊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在抓好已有51棟日光溫室大棚、150畝優質水果基地發展基礎上,新建2800米的智能玻璃大棚投產,年產3萬噸有機肥生產線建成。中藥材產業園,綠之金生物科技300噸黃芩苷和500噸連翹苷提取項目,廠房主體建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平城鎮被列入國家級中藥材產業強鎮示范鎮。加快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建成了西河底千畝谷子封閉示范片以及崇文、潞城兩線多點綠色蔬菜示范帶,帶動全縣優質雜糧種植2.14萬畝、綠色蔬菜種植1.8萬畝。“喜禾金”小米、“水章”食用菌通過“圳品”認證,“三品一標”認證產品89個,基地12萬畝,實現主要農產品“全覆蓋”。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按照省市縣“三級聯創、梯次推進”的思路,以項目為牽引,成功創建了省級中藥材產業園,市級西河底鎮小米、奪火鄉食用菌、六泉鄉中藥材等7個產業園,縣級禮義鎮水果、馬圪當鄉水產等15個產業園,示范帶動了區域鄉村產業發展。強化產品營銷,組織企業和合作社參加了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簽約項目9個,簽約額1.05億元。啟動了農產品銷售“燈塔行動”,與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培育產業營銷帶頭人260余人。20xx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98億元,增速9.1%;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產值完成總量14.1億元,增量7.17億元,增速103.5%。
三是以強化質量監管為抓手,農業生產安全持續加強。
堅持控源頭、嚴執法、抓生產,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開展了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嚴厲打擊“瘦肉精”專項行動、“漁政亮劍”專項執法行動,護航農業生產。20xx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80余人(次),立案17起并全部結案,其中一起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案被評為全省上半年農業執法十大典型案件,一起無證經營獸用生物制品案被評為全省優秀案卷。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例行抽檢與風險監測,檢測結果全部達標。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開具合格證1800余張,銷售農產品3600余噸。建成了覆蓋全縣50家主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覆蓋中藥材、種植業、水產養殖等領域,實現了農產品生產過程、產品檢測、包裝標識等全程監控。開展農業面源綜合治理,開展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完成化肥減量示范1.35萬畝,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29.49萬畝(次),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xx縣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實施了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成了覆蓋1個縣級綜合收儲站、11個鄉鎮秸稈和殘膜收儲點、35個村級回收點的農田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回收秸稈和殘膜1萬余噸,全縣農業生態、綠色、循環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四是以深化各項改革為動力,農村發展活力有效激活。
面對農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業勞動力缺乏及農民技能不足等問題,抓改革、促創新、穩發展。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份經濟合作社開戶370戶,72373份股權證全部發放到位。開展冶子、楊村等24個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試點建設,通過產業引領、土地盤活、物業租賃、服務代管等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全縣265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村146個,占比55.09%。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改革。全縣土地流轉面積12.5萬畝,流轉率30.2%,遴選7家實施主體,啟動了20xx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作業面積2.73萬畝,惠及45個村2130個農戶,帶動全縣代耕、代種、代管等托管服務面積達到9萬畝。加大“三支隊伍”改革力度。制定出臺了《xx縣農技農經農機“三支隊伍”改革實施方案》,設置鄉鎮農技、畜牧獸醫、農經、農機等技術服務專崗99個,并及時將原從事農技推廣、畜牧獸醫服務、農村經營管理服務、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的人員確定到專崗,保障工作有序開展。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實施“羚羊領跑計劃”,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3000余名,為農業農村發展培育了主力軍。近期,新增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合作社各一個,評選了4個縣級示范合作社。新認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
xx縣將繼續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進一步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穩妥推進各項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做優結構、做大規模、做長鏈條、做精品牌,全面提升現代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3
秋冬季農業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一季,抓好今年秋冬農業生產,對于實現全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農業生產工作匯報。今年,我鄉嚴格按照“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把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作為全鄉農村工作的重點、作為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頭戲來抓。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了全鄉秋冬季農業生產的良好開局,為全面奪取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位于宜章縣南部,轄20個村委會,2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6萬人,全鄉總面積8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2876畝,其中水田面積12550畝,旱地面積20326畝,我鄉是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大鄉。
二、糧食種植面積完成情況
20xx年全鄉秋冬季農業生產計劃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40310畝,其中晚稻12230畝、油菜3000畝、薯類3840畝、綠肥10080畝、秋玉米1200畝、豆類600畝、其它糧食作物7930畝。目前,全鄉秋播糧食作物總面積已落實40436畝,其中晚稻12470畝,比上年增加240畝,增1.96%;油菜3120畝,比上年增加120畝,增4%,豆類618畝,比上年增加18畝,增3%;綠肥10200畝,比上年增加120畝,增1.19%,薯類3966畝,比上年增加126畝,增3.28%,其它糧食作物8800畝,比上年增加870畝,增11.1%。近兩年來,為了全面提升糧食的產量和質量,我鄉成功建成了10000畝高產玉米示范片(省級)和10000畝優質稻基地。隨著糧食播種面積的增長和品種的改良,預計今年秋冬季的糧食產量比上年將增加2%以上,秋冬季糧食總產量可達到8849噸。
三、推進秋冬季農業生產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今年,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把其作為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全縣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召開后,我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會議精神,真正把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一是超前謀劃。8月份制訂了全鄉秋冬季種計劃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落實了工作措施。二是早部署,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題討論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合理分解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任務;三是早落實,在天塘、滿塘、猴子沖、林家牌、樟門塘、太平山等村委會辦好了秋冬季農業生產示范片,并率先開展連片種植開發,為帶動和促進全鄉平衡發展起到了顯著的示范作用。
(二)加強組織領導。為了全面落實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我鄉實行鄉長親自抓、分管負責的常務副鄉長具體抓、包片領導協助抓、駐村干部包干完成的工作格局。今年,生產任務下達后,我鄉各駐村干部迅速下到各村,集中時間駐點指導,抓好任務分解等工作。我鄉建立包干負責、鄉村聯動的工作機制,成立了以鄉長譚剛亮為組長,以常務副鄉長黃由兵為副組長,其他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指導、部署、督促、檢查全鄉的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
(三)落實行政推動。一是明確責任。在全鄉的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動員大會上,與各村簽訂了責任狀,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我鄉將秋冬季農業生產納入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完成好的村,實行一定的工作獎勵,并對重點項目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助;對工作不落實,任務不完成的村,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并按《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的有關規定,實行相應的經濟處罰;二是廣泛宣傳,工作匯報《農業生產工作匯報》。要求各村及時召開支、村兩委和黨員組長會議,迅速宣傳和傳達上級相關政策和文件、會議精神,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生產的熱情,努力營造全鄉開展秋冬季農業生產的濃厚氛圍;三是突出重點。今年,我鄉加大了對秋冬季農業生產專項資金的投入,把工作部署早、進展快的村在資金、技術指導和服務上進行傾斜,對水利設施修建的好的`村,給予一定資金的扶持獎勵;四是落實補貼。在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工作中,我鄉黨委、政府認真對待,嚴密組織,細致工作,嚴格按照“五到戶”、“五不準”的要求,及時把補貼資金發放到農民手中,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農民心里。
(四)加大耕地保護。為了加大對土地拋荒的整治,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我鄉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的耕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與各村簽定了《天塘鄉20xx年秋冬季農業生產、耕地拋荒目標管理責任書》,把任務、責任落實到人。今年還向省級國土資源部門爭取,投入448萬元成功實施了孟家、仁洞兩村400畝土地復墾項目。同時,加大了對耕地拋荒農戶的查處力度,實行農田拋荒責任追究制。一是對拋荒一年的水田,收取該農戶拋荒費每畝300元;二是連續拋荒兩年以上(包含兩年)的耕地,由村級組織依法收回轉包;三是對連片拋荒2畝以上的村,村支書、主任就地免職,對該駐村干部作下崗一年處理。
(五)大力發展特色優勢品種。在今年的秋冬季季農業生產中,我鄉認真按照優勢集約化、基地化、特色化、標準化、產業化開發思路,切實抓好品種選擇、鄉域布局,大力發展以優質水稻、雜交玉米、野山椒、淮山、牲豬等為主的特色優勢品種。根據我鄉的產業特點和優勢,重點抓好太平山的野山椒和淮山,滿塘、樟門塘、新民、謝家等地的雜交玉米一批特色產品生產基地,確保了秋冬季季農業開發增產增收。
(六)加強病蟲害防治。隨著災情的不斷增多,全鄉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任務相當艱巨。為了確保農民群眾糧食的豐產豐收,我鄉極積協助、配合縣、鄉兩極農業部門大面積發放災情預報和防治措施宣傳資料,協助、配合他們到田間地頭做技術指導,并成立了兩個農作物害蟲專業防治隊伍,專業防治人員40人。通過采取早預報、早防治等措施,我鄉未出現較大面積的病蟲害,確保了全鄉水稻病蟲害損失率在5%以下。
(七)促進糧食流通。近兩年來,我鄉全面協助糧食、工商部門實施糧食收購市場準入制度,協助打擊糧食收購期間不法商販壓級壓價,擾亂市嘗坑害農民行為,抓好了糧食集貿市場的正常秩序。同時,做好我鄉的糧食應急預警工作,有效監測和控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我鄉糧食市場異常波動,保持糧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維護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
(八)做好全程優質服務。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優質服務。農業部門積極主動做好技術、種子、肥料、銷售等方面的服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雙季晚稻施肥補助政策,做好水稻黑條萎縮病發生情況核實到戶等工作,全力為秋冬季季農業開發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切實加強信息、流通等服務工作,努力確保秋冬季種產品順暢銷售,農民增收。
四、森林防火工作成效顯著
我鄉成立森林防火指揮部,組建了森林防火巡邏隊,各村委會成立森林防火應急分隊,確定了2臺面包車為森林防火指揮車,隨時可以趕赴現場開展巡邏、指導和應急處置。鄉、村兩級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每天值班要有專人。在重點林區在重要地段刷寫標語,立警示牌,建立護林防火碑,分發護林防火宣傳手冊,重點加強對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安全用火。《宜章縣人民政府禁火令》發放到戶,并由戶主簽收《禁火令》送達回執單。使森林防火宣傳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使廣大干群增強防火意識,形成了人人從思想上重視森林防火,從行動上積極參與森林防火的良好局面,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問題
一是秋冬種開發投入不足。二是秋冬種發展不平衡,特別是馬鈴薯生產規模有下降趨勢,要完成今年的冬種生產計劃困難加大。三是示范點數量少、質量不高。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傳發動力度,加快種植進度,努力搶上種植季節。強化季節意識,加快種植進度,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整地一塊、種植一塊,努力搶上種植季節。
2、加強用水管理,科學調水用水,節約用水,努力確保秋冬種生產用水。
3、繼續抓好各種示范點建設。重點抓好種后標準化管理。同時種植進度,確保示范成效。
4、加強秋冬種生產管理技術服務工作,重點抓好技術宣傳培訓、現場指導服務等工作,大力推廣應用免耕、“三避”、無公害標準化等生產技術,努力提高秋冬種產品產量和質量,力保開發效益。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4
一年的農業生產工作已經結束了,在此對我作業站今年的農業生產工作進行總結。20xx年我作業站在生產的各個階段,按照農場農業發展部的布置,要求去認真落實,指導農戶搶農時,抓標準,上措施,戰勝了種種不利因素。通過一年的辛勤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果實,使我作業站又一次迎來了一個豐產豐收年,取得了農業生產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的良好成績。
回顧一年的農業生產工作,在各個生產環節,我們應該說都是按照農業發展部的布置、要求、扎扎實實的開展各項工作,春季,我們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及時認真制定春耕生產工作方案,上報農業發展部,并召開作業站大會,在種植戶中傳達,提出農業生產要求重申農時安排,農藝標準,使全體種植戶在農業生產開始之時,就能清楚在每個生產環節中,自己該做什么工作和生產工作的標準,對于完不成農時要求和達不到農藝標準的農戶,應該承租什么責任,再做明確。農業生產的第一項生產工作就是開春扣棚工作,我們按照農場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情況,及時督促農戶早扣棚,使扣棚工作絕大多數農戶都提前完成,為下步生產工作贏得了主動,從而播種和插秧都能早動手,并且高質量,高標準的提前完成了以上各項工作,春季旱田生產工作,我們也是抓住各個有利時機,不誤農時,適時早動,對于玉米原茬地的'整地工作,我們要求農戶從處理秸桿到機車作業,都明時無誤的安排工作,并且認真落實種植大豆的農戶,采取大垅密播種的技術措施,確保了08年大豆大垅密的播種種植計劃的完成。針對今年4月下旬出現的低溫,多雨及冷凍的天氣影響,我作業站及時召開生產會議,傳達農場抗低溫,抗春澇,保春播技術要求,并把農業發展部印制的應對技術措施要點發到每一個種植戶手中,以使采取措施抗御災害。由于我們在抓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做到了按照農場的統一布置安排去做,各項農時都較好地按要求按時完成,可以說,我作業站今年的農業生產從農時方面是主動的,它奠定了我們農戶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礎,使我單位連續多年絕大多數的農戶種地都掙錢,并且連續幾年都是在全場得到風險理賠最少。
在科技運用方面,我作業站今年落實水田示范田一塊,葉齡診斷標識牌兩塊,旱田示范田兩塊,在各個生產階組織農戶多次開辦田間課堂,冬閑時節,組織農戶參加科技培訓班,提高了農戶科學種田的理論水平。水田生產各階段要求農戶按農時卡要求,并結合葉齡跟隨蹤調查,按葉齡進程進行田間施肥,用藥等田間管理,使水稻的畝產量大都在1100斤以上,且突破1200斤的也不在少數,全作業站又實現了水田無風險理賠戶,戶戶盈利。旱田生產6000多畝大豆,4000余畝玉米,由于農戶會輪作,減少了重茬種植,加上科學種植管理,使病害減少,產量穩步提高。經測產,大豆畝產大部分在300斤以上,還有很多農戶達到了400斤以上,玉米產量在1000斤/畝左右。在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我作業站今年新增插秧機10臺,總臺數達到36臺,大大提高了插秧機械化程度。借助農場優惠政策,農戶購置背負式噴霧器9臺,大壟密播種機3臺,并自己改裝原六行精播機為大
垅密播種機1臺,落實大豆根瘤菌應用面積500畝,玉米矮化噴施玉黃金1000畝,新購置40馬力以上水田整地機械4臺套,使作業站水田機械達27臺套(不包括手扶),以上情況說明了農業生產形勢是逐漸向好的方面變化著,科技意識已開始深入人心。秋收結束后,我們按農場生產部門的要求,嚴格落實了秋起大垅的工作,所有旱田地全部起了大垅,完成了5300畝的起大垅任務,為明年落實大豆大垅密種植計劃打下了基礎。
通過一年的工作,我們作業站的干部工作人員,能夠在生產的各個階段按照農場提出的各項要求,去認真落實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并且積極主動的去工作。我們分工協作,制定各項生產方案和勞動競賽方案,及時在農戶中傳達,并且逐項落實,在農忙時節,干部工作人員吃住在單位,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得我們的各項生產任務穩步推進,按時完成。在響應農場勞動競賽方面,全年作業站被農場評選上了旱田夏管優勝戶1名,水田收獲優勝戶1名,旱田收獲優勝車組1名,旱田整地優勝車組1名,以上優勝戶(車組)的參賽取勝,不但推動了農場農業生產的進程更是對我們作業站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可以說,一年來的農業生產我們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是仍存著著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各項工作雖能按時按要求完成,但同其它的先進單位相比,存在著表現不突出,典型小的缺點,還有水稻本田育秧,做床標準不高等,這是我作業站在農業生產上的薄弱環節,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解決。
一年的農業生產工作就這樣結束了,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們要以農場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做好我們的努力方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作業站的農業生產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農業生產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農業生產的經典諺語09-05
農業生產的諺語01-28
農業生產諺語05-17
農業生產述職報告11-04
農業生產實習報告04-07
季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09-08
關于農業生產的諺語08-11
與農業生產有關的諺語10-27
農業生產經典農業諺語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