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螢映雪簡易的故事
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故事源自晉代的車胤與孫康。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故事吧!
囊螢映雪簡易的故事 篇1
晉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名叫車胤,字武子,家住南平。車胤從小就非常熱愛學習,可是家里非常貧窮,沒有錢購買燈油,所以一到晚上就無法讀書了。車胤心里非常著急。
一個夏天的夜晚,車胤突然注意到尾部發出光芒的螢火蟲。他見螢火蟲在空中飛來飛去,傳播光亮,心想要是把這些光亮聚攏起來,作為讀書之用,該有多好啊。他受到啟發,想了一陣,終于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回家做了一個紗囊,然后到處去找螢火蟲,捉了數十只,將它們置于紗囊中,放在屋里。這樣,屋里的紗囊就能放出光亮,起到小燈籠所能起到的作用。到了晚上,車胤借著紗囊中透出來的光亮,一心一意地苦讀詩文。
車胤后來成為一個飽學之士,官至吏部尚書。有誰知道,他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學問,還多虧當初螢火蟲給他出力呢!
這個故事,被人們稱做“囊螢”。
晉朝時候,還有個讀書人叫孫康,家里也十分窮。他白天必須到田里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閑讀書。他也沒錢買燈油作照明之用。為了能堅持學習,他經常在雪夜之中,坐在門口,借助積雪反射出來的月光讀書學習。
因為他學習非常用功,終于成為一名學者。
這個故事,被人們稱為“映雪”。
囊螢映雪簡易的故事 篇2
【成語】:囊螢映雪
【拼音】: náng yíng yìng xuě
【解釋】:囊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成語故事】: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車胤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
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
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
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也當了高官。
囊螢映雪是一個常用成語,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有同學就會問了,“囊螢映雪”的主人公是誰呢?他們這樣苦讀,最后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嗎?是啊!如果這樣夜以繼日的苦讀,最后卻沒有什么成就,這個故事也不能激勵我們青少年朋友努力學習吧。誰原意付出這么多卻沒有什么收獲呢?
“囊螢”的主人公是晉代的車胤,他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也是晉代發生的故事,指的是晉代的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
“囊螢”典出《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傳》:“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於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翻譯成現代文如下:(晉朝)車胤字武子,是南平人。曾祖父車浚,曾經擔任會稽郡太守,他的父親車育在郡任主簿。太守王胡之善于識才,一次見到車胤,對他的父親說:“這個孩子會使你家門大興,可以讓他安心學習。”車胤勤奮攻讀,孜孜不倦,他知識廣博,學問精通.由于家里貧窮,常常沒有燈油,在夏天他就捕幾十只螢火蟲,放到一種白色的絹做成的口袋里,以螢光照明,夜以繼日苦讀。
你看,車胤小時候就很聰明了,連善于相人的的王太守也說這個孩子將來有大出息,要是我們,恐怕早就驕傲得不得了羅,但車胤呢,依然努力學習,因為家里窮得沒有燈油,居然想出了用螢火蟲的光來看書辦法,值得我們學習吧。
可不?車胤后來成就真的很大呢!他當過中書侍郎、侍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等大官。
由于車胤為人公正、不畏強權,后被會稽王司馬道子世子元顯逼令自殺(此處名字怪復雜的,以空格分開,便于大家弄懂。會稽王司馬道子是孝武帝同父同母弟,世子是指繼承王爺、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號的兒子,這里是指司馬道子的大兒子司馬元顯),死后追謚忠烈王。
關于車胤被害,史書中還記載有下面兩個小故事。
隆安元年(397),王國寶任左仆射,威震朝廷內外,王恭疾恨道子、國寶擾亂朝政,舉兵征討。國寶恐慌,其堂弟王緒將軍獻計:“不如殺掉車胤,除去眾人之望,挾持主上和丞相,討伐諸侯”。車胤到來后,國寶終不敢殺,反而向他求教計謀。而后,國寶上書皇上,自解職務,等待降罪。
隆安四年(400),車胤被提升為吏部尚書。會稽郡世家子弟元顯驕矜放蕩,車胤建議遏制他。不料事情泄露,元顯逼令車胤自殺而死,他臨死前大怒道:“吾豈懼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權奸耳!”死后舉國悲哀。
車胤學富五車,成就巨大,一身剛正,不畏強權,真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的事跡還上了三字經呢,就是《三字經》上“如囊螢”的故事。
“映雪”的主人公也是晉朝人,名叫孫康,他小時候家里也很窮,晚上不能點燈讀書,所以只好很早就睡覺。一個冬天的夜晚,下了大雪,孫康被凍醒了,他驚奇的發現窗外有一些光亮,于是馬上爬起來,到院子里借著雪映出的微光讀書。
“映雪”故事出自《孫氏世錄》:“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游不雜。”
用現代文翻譯過來,就是“晉朝人孫康家里貧窮,他經常借著雪映出的光讀書,清正耿直,交往的朋友和一起游玩的朋友一點都不雜亂(意思是也是分清正)”
孫康有什么成就呢?我們看文獻中的另一段記載吧。“孫康,太原中都人,晉長沙太守放孫,元嘉中為起部郎,遷征南長史,有集十卷。”
車胤和孫康通過刻苦努力的`學習終有所成,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可比他們強多了,但刻苦學習的精神不能丟啊!
囊螢映雪簡易的故事 篇3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人們如饑似渴地看書、學習。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刻苦讀書的故事,如鑿壁借光,懸梁刺股……最近我重讀了囊螢映雪的成語故事。
晉代車胤家境貧寒,用不起油燈,卻想利用夜晚的時間多讀一些書。他把螢火蟲裝入袋子,借著這“自然之光”,他讀了許多書。無獨有偶,孫康借雪光來看書。我們知道書籍啟迪人的智慧,知識讓人插上了翅膀,為了獲取知識和智慧與貧困作斗爭的精神值得我們敬重和學習。“囊螢映雪”就是這種奮斗精神的典范。
現在我們的讀書條件好得多了,在學校有窗明幾凈的教室,回到家里在臺燈下做作業,再也用不到“囊螢映雪”了。但是這種克服困難,抓緊時間學習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平時,我發現我們身邊很多人也抓緊時間在讀書。有人在汽車站候車室看書,有人在火車上看書,有人在公園的長椅上看書,有人在雙休日到圖書館去看書……和他們相比,我遠遠在不及他們。
古今圣賢讀書的故事啟示我們要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如果能養成刻苦讀書的好習慣,這將終生受益。于是我常常買書。要想讀書,先得有書。我一有錢,就想去新華書店買書。去年“六一”兒童節,外公問我要什么禮物,我想都不想,脫口而出:“我要書。”外公就帶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絕對小孩》。現在我擁有很多書了。二,借書。書是買不完的,于是我想到了借書。市圖書館離我們家很近。去年暑假,我拉著媽媽到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卡。有了借書卡,那就方便多了。圖書館是書的海洋,周末我經常去那邊借書看,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三,看書。以前,我買了書就放在書架上。現在,我養成了好習慣,一有空,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書來看,積累知識。四,用書。看書的時候,把好詞好句抄下來,寫作文的時候用上去。這樣,我的文章就有文采了。我已經在《南太湖》雜志、《湖州晚報》、《湖州星期三》發表了十九篇文章,還有三篇文章在市征文比賽中獲了獎。我嘗到了認真讀書的甜頭。
古今圣賢刻苦讀書的故事,將伴隨我們的成長。
【囊螢映雪簡易的故事】相關文章:
囊螢映雪的故事10-04
囊螢映雪故事11-10
囊螢映雪的故事梗概10-04
【精】囊螢映雪的歷史典故01-07
【熱】囊螢映雪的歷史典故01-06
一日千里望梅止渴囊螢映雪的兒童成語故事11-07
關于鄉愁簡易的詩歌10-31
兒童簡易折紙05-12
簡易借款合同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