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山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魯山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魯山山行翻譯及賞析
魯山山行——[宋]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dú)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注釋】
魯山:一名露山,在今河南魯山縣東北。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是說一路上見群山忽高忽低,恰恰與我愛好曠野的情趣相合。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qi&egra一ve;),心意滿足。
隨處改:是說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 改,改變,變化。
幽徑:小路。
迷:沉醉,迷戀。
熊升樹:熊爬上樹。
何許:何處,哪里,什么地方。
云外:形容遙遠(yuǎn)。
一聲雞:一聲雞叫,暗示山里有人家。
【翻譯】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一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沉醉于獨(dú)自一個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行走游覽的野趣,竟然忘記了已經(jīng)走到了什么地方。太陽升高了,霜雪融落了,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一潺流水。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從遠(yuǎn)處云霧繚繞的山間傳來一聲雞鳴。
【賞析】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縣)人。曾任主簿、縣令等職,一生貧困不得志。他反對當(dāng)時流行的浮艷和晦澀兩種不一良詩風(fēng),主張詩歌應(yīng)“平淡”而有現(xiàn)實(shí)意義,在北宋詩壇影響較大。他有不少反映人民貧困生活、揭露官吏殘暴的作品。一些寫景抒情詩意境較清新。歐陽修《六一詩話》記載梅堯臣有這樣一段話:“詩家雖率意,而造語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可以用來評價這首詩寫景的親切生動。梅堯臣有《宛陵先生集》傳世。
本篇是梅堯臣的寫景名篇,作于康定元年(1040),即詩人任襄城縣知縣期間,寫的是魯山山行所見山野風(fēng)景,表現(xiàn)的是詩人喜歡游歷山水的“野情”。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這一聯(lián)的意思是說,綿延的魯山重巒疊嶂,千峰競秀,高低錯落有致,景象十分壯觀,正好迎一合了我愛好大自然的情趣。說明所以要登魯山游覽,是因為內(nèi)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其中開篇第一句就表明了詩人對山野景物的喜愛之情,而第二句則交代了喜愛的原因。按常規(guī)語言習(xí)慣,應(yīng)該是“千山高復(fù)低”的景象使詩人感到恰好與自己喜歡山野風(fēng)景的情趣相合,而這里倒過來寫,顯然是另有用意。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dú)行迷。”這第二聯(lián)是在集中筆墨寫“山行”,第一句承接上聯(lián)“千山”寫“好峰隨處改”,第二句扣題目“山行”,寫詩人獨(dú)自在山中游覽的感受。“好峰隨處改,”即隨便走到一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觀,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移步換形,每向前走一段路,換一個角度,呈現(xiàn)在眼前的都是一處截然不同的峻嶺奇峰,所以說“好峰隨處改”。這個“改”字用的得妙,“好峰”之所以“改”,是因為“行”,揭示了題目中的“山行”的內(nèi)涵。這是寫的山,而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則是另一番境界,“幽徑”是說蜿蜒曲折,深邃幽靜;“獨(dú)行迷”是說一個人行走其間,沉迷于幽靜,流連于深邃,不知不覺迷失了來路,迷失了方向,不知自己走到什么地方去了。這里反映了詩人獨(dú)自游山的真是體驗。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此聯(lián)與上一聯(lián)有所不同,寫的是動一態(tài)景物,同時也通過動一態(tài)景物的描寫告訴了我們詩人“山行”的季節(jié)時令,即“霜落”、“林空” 皆點(diǎn)明季節(jié)是在深秋,深秋寒涼才會有“霜落”,樹葉落盡才會顯得“林空”。再進(jìn)一步看詩句內(nèi)部的聯(lián)系,“霜落”熊才能“升樹”,否則是不易爬上去的;“林空”才能輕易看見“鹿飲溪”,否則濃密的樹蔭會障你的眼。“熊升樹”寫出了艷陽已高照,山間變得溫馨明媚了;“鹿飲溪”寫出了林間的空曠,也寫出了安逸與恬靜。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這最后兩句是寫人家的所在,也是寫詩人的一個心理變化過程。詩人游歷于奇峰峻嶺之間,流連于幽深寧靜的小路之上,不免要在心里產(chǎn)生遇到人家的渴望,可是人家又在哪里呢?在這重巒疊嶂之中會有人家居住嗎?白云繚繞的群山深處遠(yuǎn)遠(yuǎn)地傳來了一聲雞鳴,驟然解一開的詩人心中的焦慮和疑一團(tuán)一。
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自然,情因景生,景隨“行”移,以典型的景物襯托出了詩人的“野情”。另外,作品還運(yùn)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空曠寂靜的山林,熊在爬樹,鹿在飲水,構(gòu)成了一幅鮮活動人的畫面。這畫面是動的,可是詩意卻是靜的,表現(xiàn)了山中人跡罕至、空曠幽靜的境界,尤其“云外一聲雞”,給人留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魯山山行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魯山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8-09
魯山山行原文及翻譯[精選]02-29
魯山山行原文及翻譯02-29
魯山山行原文及賞析06-07
魯山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3篇)04-10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07-30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05-18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08-25
《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