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1
原文:
浣溪沙·庚申除夜
清代:納蘭性德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譯文: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一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里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著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仿佛一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著天公的庇護啊。
注釋: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zhè)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傳入內地,初為獨舞,后演化為雙人舞,宋時發展為多人舞。誰家:哪一家,此處指自家。刻燭:在蠟燭上刻度數,點燃時以計時間。
竹葉樽(zūn)空翻采燕,九枝燈灺(xiè)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竹葉:指竹葉酒。采燕:舊俗于立春時剪彩綢為燕子形,飾于頭上。
九枝燈:一干九枝的燭燈。灺,熄滅。金蟲:比喻燈花。端:真。合:應該,應當。
賞析:
上片寫年末歲尾,各家皆翹首以待新春第一個黎明的到來。“收取閑心冷處濃”,開篇第一句話就奠定了本詞的感情基調: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本應該拋開所有,放下一切,靜心等待,但濃郁的閑情卻是冷處偏濃。在一片本應該繁花著錦的情境中,納蘭卻似有一種無言的憂傷。“舞裙猶憶柘枝紅”,此情此景讓納蘭回憶起了當年觀看柘枝舞的情景,氣氛熱烈,婀娜婉轉。“誰家刻燭待春風”,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里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這就是十分風雅的事情了。這兩句看似是回憶,卻也道出了納蘭在除夕夜的一種懷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寫守歲時的場景。富貴人家的除夕夜別有一派富貴景象:“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竹葉酒喝盡了,頭戴采燕裝飾的人們歡歌笑語,興高采烈。九枝燈即將燃盡,余光之中貴婦們頭上的金蟲頭飾與搖曳的燭光交相輝映,熠熠生輝。這兩句用酒杯、彩燕和燈幾種意象來襯托除夕夜的熱鬧,反映出整個除夕夜的歡騰的情景。這兩句還是對仗句。“竹葉樽”對“九枝燈”,“空”對“灺”,“翻彩燕”對“顫金蟲”,很是工整,這些豐滿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慶氣氛。在這樣風流快活的場景中,納蘭是沉默的,冷峻的,“風流端合倚天公”,要成為與前賢比肩的“風流人物”,去建功立業,卻只能賴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強求,這句也表明了納蘭對當年逍遙自在生活的無限回憶。
通篇來看,這首詞寫的是納蘭對往年除夕的回憶,詞中著力描寫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風流,也深隱地表達了自己對往昔生活的懷念之情。全詞情寓于景,清空而靈動。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2
原文: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譯文: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天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公然地離我而去。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為風雨而受驚,在偏僻的邊疆飽經了冰雪寒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歷也會被遺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以后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只能在漫漫長夜里撥動燈火。
注釋:
乾(qián)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乾坤:指天地,即空間。空落落:空洞無物。歲月:時間。堂堂:跨步行走的樣子。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末路:指己被俘囚,不望生還,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驚風雨:指有感于當年戰斗生活的疾風暴雨。窮邊:極遠的邊地。此就南宋的轄區而言,稱燕京為窮邊。風霜:指囚居生活的艱難困苦。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tú)蘇夢,挑燈夜未央。
屠蘇夢:舊歷新年,有合家喝“屠蘇酒”的習慣。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
賞析:
寫作此詩時作者已經被關押整整三年,敵人對他軟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祿不能軟服,牢獄苦難不能屈服。他衰鬢霜染,意志彌堅。牢房冰冷潮濕,飲食艱澀難咽,妻兒宮中服役,朝廷茍且投降等慘痛的現實,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窮途的困厄艱難。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筆,蘸著熱血和心淚,寫就了這首悲而不屈的短詩。
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
作者簡介
南宋狀元郎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便被殺害,時年47歲。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3
原文: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譯文
旅館里透著凄冷的燈光,映照著那孤獨的遲遲不能入眠的客人。這孤獨的旅人是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
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歲。
住在客棧里,獨對殘燈,睡不著覺。不知什么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
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注釋
除夜:除夕之夜。
客心:自己的心事。轉:變得。凄然:凄涼悲傷。
霜鬢:白色的鬢發。
明朝(zhāo):明天。
賞析:
佳節思親是常情,歷來如此。但除夕之夜,“獨不眠”、“轉凄然”、“思千里”,還有一層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歲,包含了詩人年復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除夕之夜,傳統的習慣是一家歡聚,“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風土記》)。詩題《除夜作》,本應喚起人們對這個傳統佳節的很多歡樂的記憶和想象的,然而這首詩中的除夜卻是另一種情景。
詩的開頭就是“旅館”二字,看似平平,卻不可忽視,全詩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發開來的。這是一個除夕之夜,詩人眼看著外面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聚一堂,而自己卻遠離家人,身居客舍。兩相對照,不覺觸景生情,連眼前那盞同樣有著光和熱的燈,竟也變得“寒”氣襲人了。“寒燈”二字,渲染了旅館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凄寂。寒燈只影自然難于入眠,更何況是除夕之夜!而“獨不眠”自然又會想到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守歲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難耐。所以這一句看上去是寫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卻處處從反面扣緊詩題,描繪出一個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轉凄然”,這是一個轉承的句子,用提問的形式將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從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稱“客”。竟是什么使得詩人“轉凄然”呢?當然還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濃厚的除夕氣氛,把自己包圍在寒燈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詩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詩人要傾吐他此刻的心緒了,可是,卻又撇開自己,從對面寫來:“故鄉今夜思千里。”“故鄉”,是借指故鄉的親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那意思是說,故鄉的親人在這個除夕之夜定是想念著千里之外的我,想著我今夜不知落在何處,想著我一個人如何度過今夕……其實,這也正是“千里思故鄉”的一種表現。“霜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舊的一年又將“思”到新的一年,這漫漫無邊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鬢增添新的白發。沈德潛說:“作故鄉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詩別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詩人巧妙地運用“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蘊。這在古典詩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觴州月,閨中只獨看。”詩中寫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實恰恰是詩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胡應麟認為絕句“對結者須意盡。如……高達夫‘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詩藪·內編》卷六)。所謂“意盡”,大概是指詩意的完整;所謂“添著一語不得”,也就是指語言的精煉。“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正是把雙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過除夕之夜抒寫出來了,完滿地表現了詩的主題思想。因此,就它的高度概括和精煉含蓄的特色而言,是可以說收到了“意盡”和“添著一語不得”和的藝術效果。(趙其鈞)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12
除夜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2-20
除夜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大全3篇】10-04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注釋、賞析06-07
除夜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3-19
除夜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6-19
除夜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6-19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及翻譯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