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上元侍宴》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0-14 14:45:28 偲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上元侍宴》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上元侍宴》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前言:

  《上元侍宴》,原名《正月十四夜扈從端門觀燈三絕》。這一首是典型的應制詩,封建時代皇帝臨朝,禮儀最繁瑣,等級最森嚴,皇帝高高在上,臣子戰戰兢兢。但詩人卻把它描繪得莊嚴肅穆,典雅隆重,完全是一派歌功頌德的景象。

  注釋:

  上元:指陰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會。

  淡月:淡淡的月光。

  疏星:稀疏的星星。

  建章:漢代的皇宮名,這里借指宋代皇宮。 即建章宮。

  仙風:這里喻宮中吹來的風。

  御爐:皇宮中用的香爐。

  鵠立:像天鵝般引頸直立。

  通明殿:玉皇大帝宮殿名。借指宋皇宮。

  紅云:比喻穿紅袍的侍臣。

  玉皇:天宮中最高的統治者,借指宋帝。

  翻譯: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圍繞在建章宮,皇宮的氣象猶如仙境一般,香煙繚繞。文武百官畢恭畢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駕到,這場景,就象一朵朵紅云捧著玉皇大帝一般。

  賞析:

  首句“談月疏星繞建章”描繪出仙境般的宮殿外觀: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閃爍,巍娥的宮殿在它們的環繞下,恍若天上宮闕,縹緲猶如仙境,照映著雄偉的建章宮。月謂“淡”,星謂“疏”,有兩重含義。一是實寫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十五月圓,群星自然隱爍稀疏,不可能繁星滿天。而時值冬末春初,月光寒淡,不會象八月十五皓月當空,清光四溢。所以暗示了時令;二是要使月和星與建章(宮殿)構成一組完整意象。詩人用了個“繞”字點明宮為主,星月為賓的關系,為全詩定下了飄飄若仙的基調。同時,也以宮殿與星月的關系來暗示君臣關系,從而為詩的最后兩句實寫埋下伏筆。

  次句“仙風吹下御爐香”承上而來,將上句創造的氣氛坐實為仙境。寫宮殿內景:似是天上宮闕,陣陣仙界之風吹過,吹送著御爐前的裊裊香煙,使偌大的皇宮清香流蕩。詩人以馥郁香氣的到來,暗示了皇帝即將駕臨。

  三句“侍臣鵠立通明殿”,照應詩題“待宴”。寫侍宴的群臣像鴻鴿一樣,引頸肅立,宮殿滿堂生輝,氣氛莊嚴而祥和。此時,群臣們靜立恭候皇帝駕臨,但詩人此時已猶如置身仙境、浮想聯翩。“鵠”,一說指天鵝,一說為鶴。這里應理解為鶴。因為不僅鶴立與鵠立是同義詞,而且更重要的是釋成鶴更增強了仙界的氣氛。鶴在古人看來是仙鳥,稱為仙鶴,認為它們是神仙的座騎。在詩人眼中,此時群臣們象仙鶴一膠引頸挺立,靜待主人的騎乘。“通明殿”,表面上指舉行宴會的宮殿燈火通明,金碧輝煌,而實際雙關天上玉帝的宮殿。“上帝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透徹,故為通明殿。” (宋代王十朋注引《敦誤明星保留傳》)典故的妙用,更增添了仙界氣氛。

  末尾“一朵紅云捧五星”突出畫面的主題:像朵朵紅云烘托朝陽一樣,身著紅袍的侍臣們簇擁著皇帝,場面熱烈壯觀。這本是指皇帝駕臨筵席,但詩人夸張地寫成在玉階紫殿上,紅霞千朵,金光萬道,簇擁營天上至高統治者玉皇大帝出現。可見,詩人早已感到置身于仙境,水到渠成地產生了這種幻象。

  創作背景:

  元祐七年八月,蘇軾自揚州以兵部尚書詔還,九月到京,后遷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守禮部尚書任。此詩是元祐八年(1093)陰歷正月十五元宵節,蘇軾侍從皇帝觀燈而作的“應制詩”,寫了元宵夜皇帝舉行宴會而群臣陪飲的所見所感,為宋王朝歌功頌德。

【《上元侍宴》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02-23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4篇)04-01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3篇11-29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11-29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原文翻譯及賞析05-11

侍宴詠石榴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4篇04-01

蝶戀花·密州上元翻譯及賞析02-06

《解語花·上元》原文翻譯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