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2-04-24 15:00:17 古籍 我要投稿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譯賞析

  踏莎行是一首夢思情人之詞,作者姜夔泊舟金陵夢見合肥戀人,以佳妙的構(gòu)思,將兩地思念交匯于夢境之中,極富浪漫色彩。本次,小編就為大家?guī)硖ど械脑囊约胺g賞析,讓我們能夠深入走進(jìn)詞作者的世界當(dāng)中。

  【踏莎行

  姜夔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yuǎn)。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注釋

  ①燕燕:與“鶯鶯”均指所戀女子。

  ②華胥:夢中。

  ③爭得:怎得。

  ④冥冥歸去:指戀人“逐郎”之“離魂”夜間獨自歸去。

  【譯文二】

  燕子輕盈,黃鶯嬌軟。你的容貌我看得非常清楚分明,在夢中又一次與你真實地相見。你埋怨我太無情,不理解你在長久以來的相思情意。也不體會你在好春時節(jié)獨守空房,被相思所纏的悲傷。

  分別后你給我的情書我依然留著,我依舊穿著你分別時親手縫制的衣衫。你的身影似乎暗暗隨著我,來到了四處。淮南的寒月,萬水千山一片寂靜,可你只一個人在遠(yuǎn)方孤苦伶仃地,無人陪伴。

  【譯文二】

  像燕子般體態(tài)輕盈,像黃鶯般軟語嬌啼,分明又在夢中和你相見。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長夜難眠,你說一開春就被相思熬煎。

  我千百遍讀你別后來信,仍穿你分別時縫制的衣衫,時時感到你的離魂就在身邊。一輪冷月映照淮南青山,你的夢魂悠悠歸去無人相伴。

  【評點】

  本篇是又一首夢思情人之詞。

  上片描寫深情相見的夢境,聲情畢肖,歷歷如見。“燕燕輕盈,鶯鶯嬌軟”二句,寫情人像燕子般體態(tài)輕盈,像黃鶯般軟語嬌啼。“鶯鶯燕燕”也是詞人對昔日情人稱呼,出自蘇東坡的詩句。北宋時蘇東坡聽說八十五歲的詩人張先娶妾,便作詩調(diào)侃:“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本詞借用這種稱呼,流露出詞人對情人的纏綿情意。下句“分明又向華胥見”,表明前兩句是詞人夢中所見的情景。《列子》曾有言“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所以詞人用“華胥”形容自己的夢境。“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二句寫的是夢中情人的自述,她含情脈脈地說:“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長夜難眠,你說一開春就被相思熬煎。”抒發(fā)了對詞人相思之情的體貼和理解。

  下片寫夢后睹物思人,化用倩女離魂典故,表現(xiàn)深切的戀情。前兩句寫詞人別后睹物思人。“別后書辭”,是指別后情人寄來的書信;“別時針線”,是指情人分別時縫制的衣衫。此二句雖未直接表達(dá)相思,但讀來讓人思緒萬千,更加動人。“離魂暗逐郎行遠(yuǎn)”承接上片夢中的情景,進(jìn)一步抒寫情人的相思之情。“郎行”是當(dāng)時的常用語,即情郎身邊。意思是說她即使靈魂脫體,也要追隨在情郎身邊。但魂魄追隨情郎來到遠(yuǎn)方的結(jié)果卻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末二句寫的是詞人夢醒后想象情人魂魄歸去的情景:在清冷的月光的照耀下,她的夢魂悠悠歸去卻無人相伴。表達(dá)了詞人對情人的深情,以及強烈的負(fù)疚之感,令人感動。

  全詞結(jié)構(gòu)布局,以夢見情人開端,又以情人夢魂歸去收尾,渾然天成,境界清冷深遠(yuǎn)。

  題解

  此詞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姜夔從沔州(今漢陽)東去湖州,途經(jīng)金陵時,夢見遠(yuǎn)別的戀人,寫下這首詞。“燕燕、鶯鶯”即夢中之人,詞人不僅在夢中與遠(yuǎn)方的戀人細(xì)訴相思,在夢后重展戀人書信、重?fù)崴尼樉,詞人還幻想戀人“離魂”千里,相伴身旁,甚至擔(dān)心魂兒獨自歸去“淮南浩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此二句化用杜甫《夢李白》“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句,王國維以此二句為白石詞中最愛。此詞雖短小,卻迂回曲折,構(gòu)思新奇,情致極深。姜夔年輕時往來于江淮間,曾熱戀合肥一位琵琶歌女,二十年后亦不能忘情,詞集中為此女所作近20篇,此為其中之一。

  評解

  這首詞為所戀合肥歌女而作。前三句紀(jì)夢,借用蘇軾詩句以“燕燕”形容夢中人體態(tài)的輕盈,以“鶯鶯”形容她語音的嬌柔,著墨不多,而伊人可愛的聲容豐采仿佛如見。“夜長”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設(shè)想伊人對自己的相思之深,聲吻畢肖,實則為作者自抒情懷。“離魂”句暗用唐陳玄佑傳奇小說《離魂記》故事,經(jīng)幽奇之語寫出伊人夢繞魂索、將全部生命投諸愛河的深情,動人心魄。末二句為傳世警策,連不喜歡姜夔的王國維也不得不贊嘆:“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人間詞話》)。這兩句描寫伊人的夢魂深夜里獨自歸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輪冷月的.清寂情景,顯示了作者無限的愛憐與體貼,意境極凄黯,而感情極深厚。這首詞以清綺幽峭之筆,抒寫一種永不能忘的深情,極其沉摯感人。

  【賞析

  這首詞為作者泊舟金陵夢見合肥戀人的記夢之作。開頭即以“燕燕”、“鶯鶯”極寫戀人輕盈之態(tài)。“夜長”兩句是夢中戀人向詞人所說。接下來是詞人夢醒后對戀人的追憶。“離魂”則由已夢寫對方之夢,此詞構(gòu)思佳妙,將兩地思念交匯于夢境之中,極富浪漫色彩。

  本詞寫作時間是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地點是在金陵附近的江上舟中。詞雖短小,但卻寫得紆回曲折,含蓄而多不盡之意。上片寫夢境,但不先說破,卻著力刻畫伊人形象(鶯鶯、燕燕本為女子名,這兒即指伊人),且輕盈、嬌軟形容她的體態(tài)、舉止和談吐,真使人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接著點出上面兩句乃是寫夢中人,作者是在夢中(華胥國)和她相會。“夜長”兩句補敘夢中情,兩人互訴情懷的口吻宛然在目: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長夜懷念之苦,他則有感于相思情意比春天來得還快。這是交織著歡樂與痛苦的場面。

  下片是夢醒以后。先寫睹物思人,隨即借用富于浪漫情調(diào)的倩女離魂故事,設(shè)想伊人亦如倩女一般,其離魂亦不遠(yuǎn)千里來與自己夢中相會、黯然歸去的凄涼況味,借此展開新的境界。這種寫法,做到了白石自己所說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詩說》)。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二十多歲時在合肥(宋時屬淮南路)結(jié)識了某位女郎,后來分手了,但他對她一直眷念不已。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從第二故鄉(xiāng)漢陽(宋時沔州)東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時,夢見了遠(yuǎn)別的戀人,寫下此詞。

  【作者介紹】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復(fù)雜。戰(zhàn)爭的災(zāi)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fā)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凄涼的心情卻表現(xiàn)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xué)和音樂創(chuàng)作里。慶元(宋寧宗年號,1195~1200)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jì)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作品格律

  (前片)

  ⊙●○○,

  ⊙○⊙▲,

  ⊙○⊙●○○▲。

  ⊙○⊙●●○○,

  ⊙○⊙●○○▲。

  (后片)

  ⊙●○○,

  ⊙○⊙▲,

  ⊙○⊙●○○▲。

  ⊙○⊙●●○○,

  ⊙○⊙●○○▲。

  注:○: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聲韻▲:仄聲韻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踏莎行·燕燕輕盈》姜夔宋詞注釋翻譯賞析04-12

念奴嬌姜夔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踏莎行·二社良辰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08

踏莎行·碧海無波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3-29

晏殊《踏莎行》翻譯賞析09-01

踏莎行·候館梅殘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3-29

踏莎行·候館梅殘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3-29

秦觀《踏莎行》賞析10-18

晏殊踏莎行其一原文賞析07-10

《踏莎行·夜月樓臺》辛棄疾翻譯賞析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