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后漢書·杜林傳》原文閱讀及譯文

時間:2022-09-27 12:33:4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后漢書·杜林傳》原文閱讀及譯文

  原文

《后漢書·杜林傳》原文閱讀及譯文

  杜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也。林少好學沈深,家既多書,又外氏張竦父子喜文采,林從竦受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初為郡吏。王莽敗,盜賊起,林與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將細弱俱客河西。道逢賊數千人,遂掠取財裝,褫奪衣服,拔刃向林等將欲殺之。冀仰曰:“愿一言而死。將軍知天神乎?赤眉兵眾百萬,所向無前,而殘賊不道,卒至破敗。今將軍以數千之眾,欲規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車,不畏天乎?”賊遂釋之,俱免于難。

  隗囂①素聞林志節,深相敬待,以為持書平。后因疾告去,辭還祿食。囂復欲令強起,遂稱篤。囂意雖相望,且欲優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諸侯所不能友蓋伯夷叔齊恥食周粟今且從師友之位須道開通使順所志”林雖拘于囂,而終不屈節。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于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推鹿車,載致弟喪,乃嘆曰:“當今之世,誰能行義?我雖小人,何忍殺義士!”因亡去。

  光武聞林已還三輔,乃征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書故舊及西州事,甚悅之,賜車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憚之。京師士大夫,成推其博洽。

  明年,大議郊祀制,多以為周郊后稷,漢當祀堯。詔復下公卿議,議者僉同,帝亦然之。林獨以為周室之興,祚由后稷,漢業特起,功不緣堯。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從林議。

  后代王良為大司徒司直。林薦同郡范逡、趙秉、申屠剛及隴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歸之。十一年,司直官罷,以林代郭憲為光祿勛。內奉宿衛,外總三署,周密敬慎,選舉稱平。郎有好學者,輒見誘進,朝夕滿堂。

  后皇太子彊求乞自退,封東海王,故重選官屬,以林為王傅。從駕南巡狩。時諸王傅數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詔;唯林守慎,有召必至。余人雖不見譴,而林特受賞賜,又辭不敢受,帝益重之。二十二年,復為光祿勛。頃之,代朱浮為大司空。明年薨,帝親自臨喪送葬,除子喬為郎。(節選自《后漢書·杜林傳》)【注】①隗(kuí)囂:天水成紀人,出身隴右大族,西漢末年割據一方。

  譯文

  杜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杜林少年時喜好學習,為人沉穩,家中有很多藏書,加上外祖父家張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隨張竦研究學問,學識淵博,當時被人稱為通儒。

  起初杜林做過郡中小官。王莽失敗后,盜賊四起。杜林與弟弟杜成以及同鄉范逡、孟冀等人帶著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幾千個賊人,(這些賊人)搶掠他們的財物,強脫他們的衣服,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殺死他們。孟冀仰起頭說:“請讓我說一句話再死。將軍知道天理神明嗎?赤眉軍有百萬之眾,所向無敵,但因為殘害民眾不行天道,最后走向滅亡。如今將軍僅憑幾千人,想要謀求稱霸稱王之事,不施行仁義反而重蹈赤眉軍的覆轍,難道不畏懼上天嗎?”賊人于是就放了他們,大家都免于一死。

  隗囂一向聽說杜林的志氣和節操,非常尊敬他,任用他為持書平(治書侍御史)。后來杜林因病請求離去,辭還了官職。隗囂又想強令他任職,杜林就推說病重。隗囂心中雖然不滿意,但又想寬容他,就下令說:“杜伯山這個人天子無法使他臣服,諸侯也不能跟他交朋友,大概他是像伯夷、叔齊一樣以吃周的糧食為恥辱。現在暫且從師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節行事好了。”牡林雖然被隗囂軟禁,但一直沒有屈服。建武六年,他的弟弟杜成去世,隗囂才同意杜林護送杜成的靈柩回鄉。杜林走了以后隗囂又后悔了,又命令刺客楊賢在隴坻攔截殺害杜林。楊賢看到杜林親自推著車,把弟弟的靈柩運送回去,就嘆息道:“如今的世道,還有誰能像杜林這樣實行仁義之道的?我雖然是個小人,但怎么能忍心殺害義士呢?”于是就逃亡離去。

  光武帝聽說杜林已回到三輔,就征拜他任侍御史,親自接見他,向他請教經書故舊以及西州的事情,對他非常滿意,賜給車馬衣被等物。朝中百官知道杜林是憑借著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懼怕他。京師里的士大夫們都推祟牡林的學識淵博。

  第二年,朝廷廣泛議論郊祀禮制,多數人以為周朝祭祀后稷,漢朝應當祭祀堯,詔令再讓公卿們商議,大家的意見都相同,光武帝也同意。只有杜林一人認為周室的興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漢朝的崛起,卻并不是緣于堯的功勞。祖宗先例,應該有所繼承。最后決定采納杜林的意見。

  后來代替王良擔任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薦同鄉范逡、趙秉、申屠剛以及隴西牛邯等人,都被提拔重用,天下賢士都歸附杜林。建武十一年,司直的官職被廢除,讓杜林代替郭憲擔任光祿勛。在宮內負責值宿警衛,在宮外總管左、右中郎將以及五官中郎將,周到嚴密恭謹小心,推舉賢才被認為公正無偏。郎官中有喜好學問的人,經常得到杜林的教誨和指點,從早到晚杜林家里經常坐滿了好學之士。

  后來皇太子劉彊自己請求退位,封為東海王,所以加派官員部屬,任用杜林為王傅。隨從光武帝南巡。當時幾位王傅數次被光武帝宣召,有的因為交游廣泛,不能前去應詔;惟獨杜林忠于職守,有召必到。其他的王傅雖然沒有受到批評,而惟有杜林受到賞賜,他又推辭不敢接受,光武帝越發器重他。建武二十二年,杜林又擔任光祿勛。不久,代替朱浮擔任大司空。第二年去世,光武帝親自參加葬禮為他送葬,任用其子杜喬為郎官。

【《后漢書·杜林傳》原文閱讀及譯文】相關文章:

《后漢書·馬援傳》原文及譯文09-11

《后漢書班超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1-04

《后漢書·蔡邕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1-11

《后漢書班超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1-03

《后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01-11

后漢書卓茂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12-27

《漢書·龔遂傳》原文閱讀及譯文01-04

《后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10-18

《南史·王僧虔傳》原文閱讀及譯文01-04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解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