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的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9-26 15:11:25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的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閱眾甫⑾。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⑿。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譯文】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注釋】

  1、孔:甚,大。

  2、德:“道”的顯現和作用為“德”。

  3、容:運作、形態。

  4、恍惚:仿佛、不清楚。

  5、象:形象、具象。

  6、窈兮冥兮:窈,深遠,微不可見。冥,暗昧,深不可測。

  7、精:最微小的原質,極細微的物質性的實體。微小中之最微小。

  8、甚真:是很真實的。

  9、信:信實、信驗,真實可信。

  10、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1、眾甫:甫與父通,引伸為始。

  12、以此:此指道。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引語】

  從本書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這個本原“道”,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呢?對此問題,學術界的解釋不同,就出現“道”是唯心主義的和“道”是唯物主義這兩種觀點。本章中,老子進一步發揮第十四章關于“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觀點,明確地提出“道”由極其微粘的物質所組成,雖然看不見,無形無象,但確實存在,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

  在本章里,老子還提出“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的屬性表現為“德”的觀點,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點。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評析】

  學術界一派觀點認為老子的“道”不是物質實體,而是絕對精神之類的東西,這種觀點有待商榷。我們的觀點是傾向于“道”具有物質性的這種意見。因為老子說了“道之為物”,又說“道”中有物、有象、有精,這顯然不屬于觀念性,而是屬于物質性的東西。在以后的章節里,還將遇到此類問題。

  此外,關于道與德的關系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于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里,“道”之所顯現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于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在人生現實問題上,“道”體現為“德”。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的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道德經第一章全文及譯文06-19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原文及翻譯12-09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注音09-16

《郢書燕說》原文及譯文12-20

《氓》原文及譯文07-18

經典古文原文譯文06-12

勸學的原文及譯文11-30

文賦原文及譯文12-06

葉公好龍的原文及譯文04-15

《愛蓮說》原文及譯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