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時間:2021-06-15 18:11:0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沈佺期《獨不見》閱讀答案及賞析

  獨不見

沈佺期《獨不見》閱讀答案及賞析

  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 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 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 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

  【注】①白狼河,即今遼寧境內(nèi)的大凌河。②丹鳳城,指京城長安。③流黃,古時女子居室的幃帳。

  (1)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情景?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描寫了一位長安少婦在寒砧聲聲、落葉蕭蕭的秋夜,因思念久戍邊塞未歸的丈夫而夜不能寐的孤獨愁苦的情景(2分)。寄寓了詩人對因戰(zhàn)爭而失去和平安寧生活的人們的深切同情(2分)。

 。2)這首詩的中間兩聯(lián)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①寓情于景:以“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少婦對久戍邊塞未歸、音書斷絕的丈夫的思念與擔憂(2分)。②對比:丈夫在白狼河北音書斷絕,少婦于長安城內(nèi)徹夜難眠,時空阻隔,突出了少婦“含 愁獨不見”的愁緒(2分)。(寫擬人、對偶,且有適當賞析可酌情給分。)

 。3)簡要概括這首詩的內(nèi)容并指出作品的社會意義。

  答案:描寫少婦思念征夫的情景,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疾苦。

 。4)簡要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以“海燕雙棲”反襯少婦的孤獨;用“秋夜長”的細節(jié)刻畫少婦的寂寞難眠;用“明月照流黃”烘托少婦的愁思;少婦居室之美與思夫之愁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少婦精神上的.痛苦;寒砧聲、落葉聲烘托少婦思念,悲傷地心情;人物心情與環(huán)境氣氛密切結(jié)合等。

  譯文

  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郁金香浸灑和泥涂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nèi),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于華麗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風過后,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qū)音信全部被阻斷,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別漫長。她哀嘆:我到底是為哪一位思而不得見的人滿含哀愁?為何還讓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幃帳之上?

  賞析:

  《獨不見》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擬古樂府之作,刻畫了一位對遠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閨中貴婦形象。詩人通過環(huán)境描寫烘托思婦的哀怨,以雙飛雙棲的燕子反襯思婦的孤獨;以寒砧催落葉、明月照流黃來烘托離愁別恨。全詩辭藻典雅,華美艷麗,情景結(jié)合,意境鮮明,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

  全詩通過一個少婦秋夜思念戍邊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讀者展現(xiàn)一幅戰(zhàn)爭破壞人們和平安寧生活,給一個原本可能是幸福家庭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形象畫面,使讀者很自然地對詩中的主人公一明寫的盧家少婦和暗寫的出征的丈夫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這首詩表現(xiàn)技巧也很出色,開始運用比興手法,以玳瑁梁上雙棲的海燕反襯這對少年夫妻長年離別的不幸。中間兩聯(lián)對偶工致,不但句對,而且詞組也對,"白狼河"與"丹鳳城"均為地名,"白"和"丹"均為顏色、"狼"和"鳳"均為動物,構(gòu)成律詩中的工對。結(jié)束一聯(lián)運用設問句式,"誰謂"、"更教",一氣貫穿到底,造成含蓄蘊藉、"深文隱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龍·隱秀》)的意境,讀來情味深長。

【沈佺期《獨不見》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獨不見》沈佺期唐詩全詩賞析08-12

《獨不見》沈佺期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沈佺期《獨不見》詩歌鑒賞08-02

沈佺期《獨不見》羅公升《戍婦》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解析12-30

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賞析08-07

沈佺期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獨不見》譯文及鑒賞01-02

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閱讀題的答案及賞析12-28

李白《獨不見》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