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瀑布》閱讀賞析
瀑布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形象。
答案:
涓涓細流不辭辛勞,匯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后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流向大海,決心化作洶涌澎湃的波濤。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
閱讀參考答案
(1)請簡要分析“千巖萬壑不辭勞”這句詩好在哪里?
(2)這首詩通過寫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1.千、萬體現巖石之多,也表現困難之多,比喻手法,體現出作者迎難而上的精神
2.胸懷大志,勇于進取,不為險阻,志向遠大
賞析:
此詩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侶。據《庚溪詩話》,“唐宣宗微時,以武宗忌之,遁跡為僧。一日游方,遇黃檗禪師(按:據《佛祖統紀》應為香嚴閒禪師。因宣宗上廬山時黃檗在海昌,不可能聯句)同行,因觀瀑布。黃檗曰:‘我詠此得一聯,而下韻不接。’宣宗曰:‘當為續成之。’(以下聯句從略)其后宣宗竟踐位,志先見于此詩矣。”可見,禪師作前兩句,有暗射宣宗當時處境用意;宣宗續后兩句,則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為的情懷。這樣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描繪了沖決一切、氣勢磅礴的瀑布的藝術形象,富有激情,讀來使人激奮,受到鼓舞,故也竟能為農民革命領袖馮云山所喜愛。藝術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這也是一個顯例。
(周嘯天)
【李忱《瀑布》閱讀賞析】相關文章:
《送李端》閱讀賞析07-20
望廬山瀑布閱讀賞析與答案10-24
《李賀集》序閱讀賞析10-27
李益《聽曉角》閱讀賞析及練習答案12-29
忱字的組詞及造句07-10
獻曝之忱的成語接龍06-01
獻曝之忱的成語解釋06-23
《江上》閱讀賞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