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越臺懷古》閱讀答案附賞析

時間:2021-06-14 18:01:17 古籍 我要投稿

關于《越臺懷古》閱讀答案附賞析

  越臺懷古①

關于《越臺懷古》閱讀答案附賞析

  [元]薩都剌

  越王故國四圍山,云氣猶屯虎豹關。

  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

  一時人物風塵②外,千古英雄草莽間。

  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臺叢竹雨斑斑。

  【注】①越臺:在今福建閩侯縣冶山上,漢閩越王無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開辟閩疆,是福建歷史上的第一個重要人物。此詩為作者在福建任閩海廉訪知事時作。②風塵:此處指污濁的場合,即指官場、腐朽的上層社會。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這首詩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請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

  (1)本詩通過懷念漢閩越王,寄托了作者壯志難酬、抑郁不舒的苦悶。

  (2)這首詩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來抒寫自己的情感。如頷聯和尾聯分別以傍晚時分站在山上所見到的凄涼秋景,來抒寫自己內心的哀傷,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注解:

  1、越王故國。即《史記》中立傳的閩越古國,福建歷史上時間最早也最為強盛地方割據政權。公元前334年楚滅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傳至勾踐七世孫無諸立國稱王,都冶(今福州)傳國92年(前202——前110年)。閩越古國的歷史,詳見拙作《越王故國今何在》。越王山即現在福州三山中的屏山,其旁邊的小山坡治山,古稱泉山,是福州最早的城池冶城所在,閩越國的發(fā)祥地。

  2、云氣猶屯虎豹關。

  云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云,虎嘯生風,即所謂“云龍風虎”。又說真龍?zhí)熳铀a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云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如《鴻門宴》:“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虎豹關,即虎豹九關 。九關,九重天門。到天庭去的九重門都有虎豹把守。虎豹九關指宮門,如辛棄疾《水調歌頭·湯坡見和、用韻為謝》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九關虎豹后比喻兇暴殘虐的弄權之臣,出屈原《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上天兮;虎豹九關,啄害天下人兮。一夫九首,拔木九千兮。”,虎豹關此處指越王故國的宮門。

  3、銅獸暗隨秋露泣,

  銅獸指銅制的獸頭形鋪首。鋪首舊式門上銜著門環(huán)的底座,大多冶獸首銜環(huán)之狀。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其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蟾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zhèn)兇辟邪。而獸首銜環(huán)之冶,商周銅飾上早已有之。它是獸面紋樣的一種,有多種造型,嘴下銜一環(huán),用于鑲嵌在門上的裝飾,一般多以金屬制作,作虎、螭、龜、蛇等形。它起源于史前人們對獸類的崇拜。漢代宮殿寺廟多裝飾鋪首,以作驅妖避邪。《漢書·哀帝紀》:“孝王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又名“金鋪”、“銅蠡”、“獸環(huán)”、“銅鋪”。元代王逢 《塞上曲》之一:“月黑輝銅獸,風高嘯紫駝。

  4、海鴉多背夕陽還。

  海鴉,即烏鴉。去過北京故宮的人都有感覺。陰云密布,寒風瑟瑟,烏鴉便終日在故宮各個高大的老樹林里,飛著又叫著。斷魂天氣,哀鴉亂飛,頗有些古今治亂盛衰之感。聞一多的詩句:青松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口供》)用的就是“海鴉多背夕陽還”的典故。

  5、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

  風塵:比喻紛亂的社會,也特指戰(zhàn)亂,如風塵之警。

  草莽:原意指叢生的雜草,常代指偏僻的鄉(xiāng)間;落后愚昧之地。此處用的是草莽的原意,指叢生的雜草。

  千古英雄,指閩越國的建國者無諸,他建冶城,開辟閩疆,因而,成為中國歷史上閩越族的第一個卓著人物,被人尊奉為“開閩始祖”。明代閩中十才子之一的王恭《冶城歌》道“無諸建國何英雄,赤土分茅在此中”。

  “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此聯是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即“詩眼”。用的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叫作互文,即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不是真的說是秦朝時的明月,漢朝的的關塞,而應解釋為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此聯的意思是,秦未漢初,戰(zhàn)亂紛起,涌現出了多少一時人物和千古英雄,而如今,一時人物和千古英雄都埋在雜亂的野草之間了,古今對比,盛衰反差。

  6、鷓鴣,產于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辀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

  賞析:

  “越王故國四圍山,云氣猶屯虎豹關。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日幕鷓鴣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

  這首詩題為《越王山》,作者薩都剌(拉)(1272—?)字天賜,號直齋,蒙古族人,世以膂力起家,累著勛伐,元英宗命鎮(zhèn)云、代,賜姓薩。都剌生于雁門,博學能文,工詩詞,擅書畫,后人推為“有元一代詞人之冠。”有《雁門集》傳世。風格清婉,擅寫自然景物及民間疾苦。至元元年(1335年)入閩,任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司知事,在職一年半,因彈劾權貴被降職。入閩期間,詩作近百首,《越王山》是其著名之篇。

  越王山即現在的屏山,這是一首登臨憑吊的詩篇,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懷古悲今,感嘆盛世偉人的逝去。此詩風格蒼涼悲壯,慷慨雄渾,富有氣勢,善于寫景抒情。所謂“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作者從人事變遷中感悟到的東西,需要讀者自己去解讀、領悟。

  “越王故國四圍山,云氣猶屯虎豹關”。作者極目遠望,只見當年的閩越國古都仍被高山包圍,四周群山蜿蜒盤旋,層巒疊嶂連綿起伏;遠處突兀險峻的山中,云氣蒸騰,籠罩著虎豹雄關。作者極力形容,福州自古為形勝之地。巍峨的天然屏障橫亙于目前,易守難攻。閩越王無諸開閩建國,定都福州,實有遠見卓識。這兩句描述的重點似在冶城北面遠處高峻的山嶺。

  “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這兩句似是作者轉身南望所見場景:收近目光,看不遠處廢殿頹宮,只剩面目猙獰、象征霸氣的青銅巨獸,也已銹跡斑斑,無人問津,獨自傷神;孤寂地肅立于荒草叢中,在蕭瑟凄清的.秋風下,蒙霜含露,似在泣訴往事。夕陽西下,夜幕將臨,海灣內、江面上只見暮鴉點點,自西南向眼前飛還,這是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天然寫意畫圖。倦鳥知還,暮鴉背對殘陽晚照回歸老巢。此句采用擬人手法,借物詠懷,寫景抒情。用“秋露、夕陽”這凄涼、冷峻的字眼表明時序變遷、人事代謝;用“暗、泣、背、還”這些陰森、悲苦的詞語隱指繁華盛世的沒落與千年間王朝的更替。句中動靜結合、古今對比,生動形象,相得益彰。作者用象征性的場景勾畫出閩越國滅亡后遺址的蕭索、孤寂寥落,讀來令人黯然神傷。

  “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下半首由歷史陳跡品評人物、事業(yè),以抒發(fā)作者的感慨。本聯為概括總結。作者直抒胸臆,感慨時事人物:功勛卓著、聲名顯赫的人物,已經風流云散,隨煙塵飄沒于九霄云外;而縱橫沙場、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也已伴隨悠悠流逝的歲月,埋沒于荒煙蔓草之間。此句對仗工整,似乎是信手拈來的句子,卻感慨深沉,字里行間流露出哀婉憂傷。

  “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最后兩句是作者的近景描寫,并抒發(fā)感慨。夕陽西下,雨后山間清幽涼爽,空谷回響著鷓鴣所發(fā)出的急促而悲切的啼鳴:“行不得也哥哥!”似在催促作者收回思緒,趕緊回去。荒巖上長滿苔蘚,野地上的翠竹被秋雨撒得斑斑點點。“版主一枝千滴淚”,正用以比喻悲傷愁苦的感情。這里再次點出“日暮”,意在加深襯托對昔日繁華的沒落、逝去的哀婉之情。又借“鷓鴣、荒苔、野竹”等眼前景物,烘托蒼茫、悲涼的意緒。

【《越臺懷古》閱讀答案附賞析】相關文章:

《春之懷古》閱讀附答案07-06

蘇臺覽古的閱讀答案附賞析10-11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原詩賞析附閱讀答案08-30

《春日秦國懷古》閱讀訓練附答案05-04

桂枝香·金陵懷古閱讀附答案11-21

陸龜蒙《吳宮懷古》的閱讀答案附賞析07-30

《蟾宮曲懷古》閱讀答案及賞析08-22

《春之懷古》閱讀答案及賞析09-01

楚莊王欲伐越閱讀附答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