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尉繚子·原官原文附譯文
在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尉繚子·原官原文附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尉繚子·原官
作者:尉繚
官者,事之所主,為治之本也。制者,職分四民,治之分也。貴爵富祿必稱,尊卑之體也。好善罰惡,正比法,會計民之具也。均(井地)[地分],節賦斂,取與之度也。程工人,備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淫之事也。
守法稽斷,臣下之節也。明法稽驗,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輕重,臣主之權也。明賞賚,嚴誅責,止奸之術也。審開塞,守一道,為政之要也。下達上通,至聰之聽也。知國有無之數,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強之體也。知彼動者,靜之決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術也。
俎豆同制,天子之會也。游說(開)[間]諜無自入,正議之術也。諸侯有謹天子之禮,君民繼世,承王之命也。更(造)[號]易常,違王明德,故禮得以伐也。
官無事治,上無慶賞,民無獄訟,國無商賈,何王之至!明舉上達,在王垂聽也。
文言文翻譯:
設置各級官吏,主管各項事務,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措施。各種官制,按職守分管士、農、工、商各個部門,這是治理國家的分工。〔天官冢宰主管]授予官爵俸祿必須與其德才相稱,這是區別尊卑貴賤的體制。[地官司徒掌管]表揚好人,懲罰壞人,執行比法,以考核、統計人冒及其財產,均分土地,減輕賦稅,以保障對民眾取予的適度。[冬官司空掌管]分配工人的任務,供應物資器材,提高工作效率。[夏官司馬主管]劃分防區,守備要地,以防止和消滅各種變亂事件。執法嚴肅,處理果斷,這是臣子的本分。制訂法令,實行考核,這是君主的責任。明確屬下的主管業務,區別政事的輕重緩急,這是各部大臣的職權。獎賞公正,懲罰嚴格,這是防止壞人活動的手段。研究應興應革的事項,堅持統一的方針政策,這是治理國家的關鍵。下情上達,上情下通,這是全面了解情況的方法。
了解國家資財的多少,這是[量入為出,]節約開支的根據。了解國家的薄弱環節,這是彌補弱點,變弱為強的依據。預見國家可能發生的動亂,這是防患未然安定國家的決定因素。設置文武官吏,分管政治、軍事,這是王者治理國家的兩種手段。祭祀的制度有統一的規定,這是天予會合諸侯的儀式。不聽信游士的邪說和間諜的詭計,這是貫徹正確主張的保證。諸侯謹守天子的禮法,君臣關系,世代相傳,這是承受天子之命的前提。如果改換國號變更制度,違背天子的德政,按禮就可以進行討伐。要做到社會安定,不須官吏去管理,萬民勤奮不需上級去鼓勵,民眾沒有糾紛,國家沒有商販,造成最好的政治局面。我之所以坦率地陳述這些意見,也就是希望你能施行這種德政。
作者簡介:
尉繚(生卒年不詳),名繚。姓早已失傳,因做過秦國國尉,遂以官為姓。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秦王嬴政的重要謀臣。戰國時期軍事學家。
秦王贏政十年(前237年),尉繚從魏國來到了秦國。尉繚一眼就看穿了秦王贏政陰險的內心,不愿為秦王效勞。于是等待時機逃離秦國。然而,秦王得知消息,馬上派人誠心挽留,并將其任命為秦國國尉。
尉繚自始至終參加了大秦王朝的統一戰爭,對秦國制定軍事路線和軍事戰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適應新興封建階級政權變法圖強、兼并統一的需要,在軍事思想上繼承前人又有深化。認為戰爭性質有“義”與“不義”之分,主張“挾義而戰”,誅暴亂,禁不義,攻取一國一地后,保持社會安定;注重正確決策,靈活運用謀略,以爭取主動;強調“制必先定”、明常決罰。尉繚著《尉繚子》為“武經七書”之一,其軍事理論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尉繚子·原官原文附譯文】相關文章:
《尉繚子》的原文及譯文解析11-01
容齋隨筆·卷十六·王衛尉原文附譯文05-31
韓愈原道原文及譯文賞析11-03
鷸蚌相爭原文附譯文08-10
繚綾原文及賞析10-31
繚綾原文及賞析02-22
繚綾原文及賞析02-26
樂羊子妻原文譯文10-17
周公誡子原文及譯文賞析11-28
《陳子壯》的原文及譯文賞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