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夫人原文加翻譯
《九歌·湘夫人》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是祭湘水女神的詩歌,和《湘君》是姊妹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湘夫人原文加翻譯,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九歌·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褋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譯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
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鳥兒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么掛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么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在水邊游蕩?
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
蓀草裝點墻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
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
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
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
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云一樣。
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
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游逛。
相關習題訓練
1、詩歌《湘夫人》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戀著對方,卻不知什么原因,兩人歡會難期、
思而不見,只能互相幻想著對方。
2、詩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幾個?抒情主人公是誰?
湘君和湘夫人。
這首詩題目雖然是《湘夫人》,但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卻是湘君。
3、這個故事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幽怨 哀婉。
4、其實詩歌的開頭就給我們奠定了全詩幽怨哀婉的基調,請同學找出是那句詩?
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5、這句詩是如何奠定幽怨、哀婉的感情基調的呢?
詩句中有三個意象:秋風、秋水、秋葉。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
并且,這三個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聯系在一起的:秋風蕩秋水,秋風掃秋葉,秋葉隨秋水,秋水飄秋葉,三者緊密相連,渾然天成,形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構成了一個優美而惆悵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悵萬分。這種寫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6、第一段中“鳥萃兮蘋中, 罾何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詩人寫這一組反常現象有什么作用?
鳥兒聚集在水草上,魚網則被掛在樹上。
這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見其人而對眼前的景象產生了一種錯亂的現象,暗示會合無緣,表現男主人公的傷心和失落。
7、既然是錯亂的現象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會存在。這種寫景方法我們稱為什么?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8、第三段中還有這樣一句,找出來?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麋鹿為什么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在水邊游蕩?)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來自我比況自身的尷尬處境, 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結果。
9、既然湘君對湘夫人思而不見,為何詩中出現了他忙忙碌碌迎接湘夫人的場面?
幻想,表達湘君思念的迫切。
10、第三段內容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詩人運用描寫的手法,極力展開鋪陳,營造了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相會之處: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異草、香木構筑修飾,其色彩之繽紛、香味之濃烈,堪稱無與倫比。
其目的,則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境來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內心的歡樂和幸福,充分顯現出湘君對理想愛情生活的執著追求。
11、我們學習《離騷》知道,屈原詩歌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喜歡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試找出詩中出現的香草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白薠 白芷 蘭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蘭……
這些香草,構成了一個唯美的境界,整首詩浸透在滿懷的香氣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顯得高潔優美。這就是“楚辭”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筆法。
12、“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抒情主人公為什么有這一舉動?
在失望多于希望情況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悵、焦慮之情。
13、抒情主人公為什么又要拔取杜若送給湘夫人呢?
雖然表面的決絕,而內心的想念是無法抑制的。湘君的抱怨是一時的,
摯愛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很快就回心轉意,最終恢復了平靜。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堅貞不渝,對理想執著追求。
14、有人說,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現的湘君和湘夫人歡會難期、思而不見的愛情悲劇,實際上是他自己不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劇的曲折反映,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闡述你的理由。
同意。這首詩寫到湘君為追求理想和愛情,是多么執著,多么癡情,一再遭到挫折卻決不退縮,這于屈原是多么的契合: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者,他有崇高的理想,為實現理想,他苦苦追求,盡管飽受打擊,還是堅持不懈,九死而未悔。湘君在失望多于希望情況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悵、焦慮之情,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劇嗎?
詩文結構:
寫湘君帶著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
寫湘君懷念湘夫人的心理活動。
鋪敘湘君幻想與湘夫人相會的情景。
寫湘君離開約會地點的行為和心境。
(2)佳句賞析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寫景如畫,仿佛一幅秋風圖,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見之水波、木葉,寫出不可見之裊裊秋風,寫風而有畫。
【湘夫人原文加翻譯】相關文章:
湘夫人原文及翻譯08-04
湘夫人屈原原文及翻譯08-10
《九歌·湘夫人》原文及翻譯10-19
九歌·湘夫人原文翻譯及賞析04-22
九歌·湘夫人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9-14
蘇武傳原文加翻譯12-07
《為學》原文加翻譯07-19
貨殖列傳原文加翻譯09-19
木蘭詩原文加翻譯06-07
孫權勸學原文加翻譯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