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12-19 09:34:32 古籍 我要投稿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翻譯及賞析

  《朝天子·詠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間,宦官當權,欺壓百姓,行船時常吹起號頭來壯大聲勢,這支散曲就是為了諷刺宦官而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朝天子詠喇叭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朝天子·詠喇叭

  作者:王磐

  喇叭,嗩吶,

  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往來亂如麻,

  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

  民聽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譯文

  喇叭鎖吶嗚嗚哇哇,曲兒小來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全憑你來抬聲價。

  軍人聽了軍人愁,百姓聽了百姓怕。

  還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睜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

  只吹得江水枯竭鵝飛罷!

  注釋

  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銅制管樂器,上細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擴張,可以擴大聲音。

  嗩吶:寫作“鎖吶”,管樂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個喇叭形擴聲器。民樂中常用。

  曲兒。海ù档模┣雍芏獭

  腔兒大:(吹出的)聲音很響。曲兒小腔兒大是喇叭、嗩吶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門的船只。

  亂如麻:形容來往頻繁,出現次數很多。

  仗:倚仗,憑借。你:指喇叭、嗩吶。抬:抬高。

  聲價:指名譽地位。(宦官裝腔作勢,聲價全靠喇叭來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聲價,又因為它傳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頭所指,更深一層。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臉。)

  軍:指軍隊。愁:發愁。因受攪擾而怨忿。舊時皇帝為了加強對軍隊統帥的`控制,常派宦官監軍,以牽制軍隊長官的行動,十分討厭。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別。

  甚么:同“什么”,疑問代詞。共:和。

  眼見的:眼看著。

  吹翻了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傾家蕩產。

  吹傷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氣大傷。

  水盡鵝飛罷:水干了,鵝也飛光了。比喻民窮財盡,家破人亡。這是宦官害民的嚴重后果。水盡鵝飛,“官船”就不能長久來往,這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主旨

  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嗩吶,實際上借物抒懷,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的痛恨情緒。

  賞析

  這首小令第一層說喇叭、嗩吶的特征是“曲兒小腔兒大”。

  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對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愛憎之情。一個“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貪官污吏的丑惡本質刻畫得入木三分。小令的第二層說喇叭、嗩吶的用途,是為來往如麻的官船抬聲價,即為官方所用。“聲價”即名譽地位,按理應是客觀評價;而這里卻要“抬”,就說明喇叭、嗩吶的品格是卑下的。宦官裝腔作勢,聲價全靠喇叭來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聲價,又因為它傳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頭所指,更深一層。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臉。小令第三層展示喇叭、嗩吶用途的另一面:為害軍民,即在為官船抬聲價的同時,肆意侵害軍民的利益,讓老百姓一聽到喇叭、嗩吶之聲就不寒而栗,膽戰心驚。小令最后一層寫喇叭、嗩吶吹奏的結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直吹得民窮財盡,家破人亡。通篇詠喇叭詠得真切,讓人信服。

  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來于運河之上的宦官的種種惡行后的借題發揮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類,但喇叭的“曲兒小腔兒大”與宦官的“本事小來頭大”卻有共同點,于是作品在物與人之間找到共性,作者實際上是比照著宦官的嘴臉詠喇叭的:以吹(虛張聲勢)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幫兇,到處作威作福,惹得軍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動搖。作者在對宦官害民的現實黑暗進行揭露的同時,也向最高統治者發出警告,其批判鋒芒是很尖銳的。所以說這首小令的思想內涵是豐富而深刻的。

  這首作品不是為詠物而詠物,它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洞察,強烈的感情色彩,是在傳達一種反抗的呼聲,而這些思想內涵都包融在詠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終于沒有點破,結論留待讀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這就是“不即不離”。

  創作背景

  這支曲創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年),當時宦官當權,在交通要道運河上,他們往來頻繁,每到一處就耀武揚威,魚肉百姓。詩人王磐家住運河邊的高郵縣,目睹宦官的種種惡行,寫了這支《朝天子》,借詠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反應這個時期的社會現實。

  作者簡介

  王磐(約1470年~1530年)稱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畫家,亦通醫學。字鴻漸,江蘇高郵人。少時薄科舉,不應試,一生沒有作過官,盡情放縱于山水詩畫之間,筑樓于城西,終日與文人雅士歌吹吟詠,因自號“西樓”。所作散曲,題材廣泛。正德間,宦官當權,船到高郵,輒吹喇叭,騷擾民間,作《朝天子·詠喇叭》一首以諷。著有《王西樓樂府》、《王西樓先生樂府》、《野菜譜》、《西樓律詩》。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朝天子詠喇叭朝03-05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及賞析10-15

朝天子詠喇叭的原文及賞析04-09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及賞析08-18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和翻譯04-09

朝天子·詠喇叭的原文11-17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10-24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