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時間:2024-07-18 19:25:27 林強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精選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精選14篇)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

  第一條為加強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災爆炸事故,保證職工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凡在生產區域內進入或探入爐、塔、罐、槽車以及管道、煙道、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等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作業統稱進入設備作業。

  第三條凡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設備(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樣式附后)。未辦理作業許可證,嚴禁進入設備作業。

  第四條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注明作業時間,不得在無監護人或作業時間以外作業。

  第五條進入與盛有有毒、有害、易燃、可燃或能令人窒息的氣體、液體容器或管道相連的設備(密閉空間)必須采用盲板隔離,盲板要有標識與登記。

  第六條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

  1、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向相關的工藝部門提出申請。

  2、工藝部門負責對要進入設備進行隔離、清洗、吹掃、空氣置換等工藝處理,工藝值班長負責填寫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工藝值班長根據作業現場情況,組織作業負責人等有關人員落實作業條件和其它補充措施(與本次作業有關的具體措施前劃“√”,其中1—10條由工藝監護人員確認簽字;11—16條由作業負責人確認簽字;其它補充措施按照分工范圍,分別由工藝監護人員和作業負責人確認簽字),安排對設備內的可燃氣體、氧氣、有毒氣體的濃度進行分析,安排作業監護人,并與監護人一起對作業條件逐項檢查、確認,負責向作業人員交底。在設備內部氣體檢測分析合格后,將分析報告單與盲板隔離圖(或表)附在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存根上。工藝部門經理助理以上領導在對上述各點全面復查無誤后,在進設備(受限空間)許可證上簽字。

  3、安全管理部門主管最后確認無誤后簽字批準作業。特殊情況下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

  4、以上任何簽字不允許別人代簽。

  5、進入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內作業時(如進入裝有催化劑等有特殊要求的設備作業時),要采取特殊預防措施,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要經生產部門經理審查、批準。

  第七條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化驗分析

  1、進入設備作業必須對氧含量進行化驗分析;其它分析項目由工藝值班長確定。

  2、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設備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都要取樣,保證設備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含氧量合格(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時,指標為小于或等于0.5%,爆炸下限小于4%時,指標為小于或等于0.2%,氧含量19.5—23.5%為合格),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的指標。設備內溫度宜在常溫左右,作業期間應至少每隔4小時取樣復查一次(特殊要求分析結果報出后,樣品至少保留4小時,分析報告單附在作業許可證存根上),如有1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分析合格后,如超過1小時才作業,必須再次進行化驗分析。

  間斷作業則需要重新分析,重新辦理許可證(間斷30分鐘及以上為間斷作業)。

  3、化驗工負責進設備的相關分析工作,填寫化驗報告單,在《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上簽字。

  第八條作業監護人的資格與職責

  1、作業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2、作業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入設備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落實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提出暫不進行作業;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2

  1、受限空間定義及識別:明確受限空間的標準,如有限的入口、未設計為持續工作場所、內部環境可能對人員構成危害等。對所有可能的受限空間進行登記,并進行定期評估更新。

  2、作業前的風險評估:作業前必須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包括氣體檢測、結構穩定性檢查等,以確定必要的安全措施。

  3、作業許可程序:實施作業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進入受限空間。許可需經過負責人審批,包含安全措施、作業時間、監護人指定等內容。

  4、安全設備與個人防護裝備:提供適當的呼吸保護、墜落保護、通信設備等,確保員工在受限空間內能夠安全作業。

  5、作業監控與通信:保持外部與受限空間內的持續溝通,設置監控設備,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6、應急救援計劃:制定詳細的應急救援預案,包括快速撤離、醫療急救、外部救援協調等,定期進行演練,確保人員熟知并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行動。

  7、培訓與記錄管理:對所有參與受限空間作業的員工進行安全培訓,確保他們了解相關風險和應對措施。所有作業記錄應妥善保存,以備審計和改進之用。

  8、審核與改進機制:定期對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進行審核,評估其有效性,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確保制度始終符合最新的.安全標準和最佳實踐。

  通過這些方案的實施,我們期望在受限空間作業中實現零事故的目標,營造一個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每個員工都應理解和遵守這些規定,共同維護我們的安全文化。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3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核心領域:

  1. 定義與識別受限空間

  2. 作業前的評估與準備

  3. 許可證制度與審批流程

  4. 安全操作規程

  5. 應急預案與救援措施

  6. 培訓與記錄管理

  7. 監督與檢查機制

  內容概述:

  1. 受限空間的.物理特性,如狹窄、通風不良、存在有害物質等

  2. 對作業環境的氣體檢測,包括氧氣含量、有毒有害氣體和易燃氣體

  3. 設備與個人防護裝備的選用與維護

  4. 作業人員的資質要求與健康狀況檢查

  5. 作業許可證的申請、審批、執行與撤銷

  6. 緊急撤離路線與通信設備的設定

  7. 培訓內容涵蓋安全知識、操作技能及應急預案演練

  8. 日常檢查與定期審計,確保制度執行的有效性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4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旨在確保員工在進行此類工作時的安全,涵蓋從風險評估到應急響應的全過程管理。它規定了作業前的準備工作、作業期間的監控和控制措施,以及作業結束后的清理和報告程序。

  內容概述:

  1. 定義和識別受限空間:明確受限空間的定義,包括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入和退出困難,內部環境可能對人員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區域。

  2. 風險評估:要求在作業前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識別潛在危害如有毒氣體、缺氧、機械危險等,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3. 許可證制度:設立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明確作業負責人,規定作業時間、安全措施及應急程序。

  4. 培訓與資質:確保所有參與受限空間作業的'員工接受必要的培訓,了解相關安全規定和應急處理方法。

  5. 監測與控制:作業期間持續監測環境條件,如氧氣含量、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必要時采取通風、防護設備等控制措施。

  6. 應急響應:建立快速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包括緊急撤離計劃、救援設備和人員的配備。

  7. 記錄與報告:記錄每次受限空間作業的過程,及時報告任何事故或未遂事件,以便進行調查和改進。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5

  受限空間:化工生產區域內的各類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陰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場所。

  1、受限空間內作業安全要求

  (1)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設備上與外界連接的電源應有效切斷。

  (2)管道安全隔絕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不能用水封或閥門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電源有效切斷可采用取下電源保險熔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掛警示牌。

  (4)清洗和置換

  進入設備內作業前,必須對設備內進行清洗和置換,并達到下列要求:

  a、氧氣含量18%----21%。

  b、有毒氣體濃度應符合《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

  c、可燃氣體濃度應符合《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

  (5)通風

  應采取措施,保持設備內空氣良好流通。

  a、打開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進行自然通風。

  b、必要時,可采取機械通風。

  c、采用管道空氣送風時,通風前必須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

  d、不準向設備內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6)照明和防護措施

  a、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臺,必要時由監護人用安全繩拴緊作業人員進行施工。

  b、設備內作業過程中,有能拋擲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業要有防止層間落物傷害作業人員的措施。

  c、設備外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急救用品。

  (7)監護

  a、設備內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

  b、進入設備前,監護人應會同作業人員共同檢查安全措施,統一聯系信號。

  c、險情重大的設備內作業,應增設監察人員,并隨時與設備內取得聯系。

  d、監護人員不得脫離崗位

  e、設備內事故搶救時,救護人員必須做好自身防護才能進入設備內實施搶救。

  2、在設備內進行高處作業按hg23014辦理《高處安全作業證》。

  3、在設備內進行動火作業按hg23011辦理《動火安全放可證》。

  4、《設備內安全作業證》應經作業人員確認無誤,并由車間值班長或主任再次確認無誤后,方準許進入設備內作業。

  5、設備內作業因工藝條件、作業環境條件改變,應重新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證》,方準許繼續作業。

  6、設備內作業結束后,應認真檢查設備內外,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封閉設備。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6

  1、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可執行的`受限空間作業規程,確保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指導。

  2、設立專職管理人員:設置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負責人,負責審批作業許可、監督作業過程和處理緊急情況。

  3、 提供充足資源:配備必要的安全設備,如呼吸器、氣體檢測儀、安全繩等,并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

  4、定期演練:組織員工進行應急演練,提高其在受限空間作業中的應急反應能力。

  5、持續改進:通過事故回顧、定期評估,不斷優化管理制度,確保其適應企業的發展和變化。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的實施需要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管理目標,保障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7

  1、制定詳細的操作指南,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確保作業流程標準化。

  2、建立受限空間數據庫,記錄其物理特性、風險評估結果及歷史作業情況,為后續作業提供參考。

  3、強化培訓,確保所有相關人員了解并掌握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規定和應急處理方法。

  4、設立專門的許可證管理部門,負責作業許可證的審核與簽發,確保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充分。

  5、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潛在隱患,同時對違反規定的'作業行為進行處罰。

  6、配備專用的應急救援設備,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7、實施持續改進機制,通過事故回顧、反饋意見和最佳實踐分享,不斷優化和完善管理制度。

  通過上述方案的實施,我們將構建一個全面、有效的受限空間作業管理體系,降低作業風險,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8

  1、制定詳盡的受限空間操作手冊,包括安全流程、設備操作指南和應急步驟。

  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所有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并及時更新風險評估。

  3、實施嚴格的培訓計劃,確保所有員工理解并能執行受限空間的安全規定。

  4、設立專門的安全監督部門,負責監督制度的.執行,定期進行內部審計。

  5、加強與外部專業機構的合作,獲取最新的安全知識和技術支持。

  6、在每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進行現場演練,確保所有人員熟悉應急響應程序。

  7、鼓勵員工參與安全改進,通過反饋和建議提升制度的有效性。

  受限空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和管理層的堅定承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保障員工安全時,實現高效、安全的生產運營。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9

  進入受限空間管理制度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確保員工在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該制度涵蓋了從前期評估、許可流程、人員培訓、應急響應到作業監控等一系列環節。

  內容概述:

  1. 前期評估:對受限空間進行風險評估,識別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缺氧、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質、機械傷害等。

  2. 許可流程:設立嚴格的進入許可制度,只有經過審批并持有有效許可證的人員才能進入受限空間。

  3. 人員培訓:對所有可能涉及受限空間作業的員工進行專門的`安全培訓,確保他們了解作業程序、應急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識。

  4. 安全設備:規定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呼吸器、安全帶、通訊設備等,并確保其定期檢查和維護。

  5. 監控與警戒:設置監護人員,持續監測受限空間內外環境,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6. 應急響應: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緊急撤離、救援行動和醫療救治等。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0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防止因受限空間作業引發的事故。這種制度通過對受限空間的識別、評估、許可和監控,確保作業過程的安全進行,減少潛在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內容概述:

  1. 受限空間定義與識別:明確何為受限空間,如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容器、管道、地下設施等,以及識別這些空間的`特征。

  2. 風險評估:對受限空間內的環境進行評估,包括氧氣含量、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質、電氣安全等。

  3. 許可程序:制定作業前的審批流程,包括作業申請、風險分析、安全措施制定、許可證發放等。

  4. 安全培訓:對參與受限空間作業的員工進行專門的培訓,涵蓋安全規程、應急救援等知識。

  5. 監控與檢查:作業期間進行持續監控,定期檢查設備、人員狀態及環境變化。

  6. 應急預案:設定應對突發情況的應急預案,包括撤離路線、急救措施等。

  7. 記錄與報告:保存作業記錄,及時報告異常情況,以便于后期分析和改進。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1

  1、目的:建立一個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安全管理制度。

  2、范圍:適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有限空間的作業管理。

  3、責任者:設備科、安環科、生產部、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

  4、程序

  4.1有限空間內作業定義:有限空間內作業,主要是進入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地坑、窨井、下水道或其他閉塞場所內進行的作業,應注意防止發生中毒和窒息事故。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辦理作業證。

  4.2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2.1安全隔絕。將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接的管道及電源進行有效隔離和斷開,并掛上警示牌。

  4.2.2清洗和置換。達到沖洗出的水溶液基本上呈中性,含氧量18-21﹪,有毒氣體濃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4.2.3通風。加強自然通風或采用機械送風。

  4.2.4加強檢測。

  4.2.5防護用具和照明。缺氧有毒環境,應戴自吸式或機械式送風式長管面具。腐蝕性介質污染的環境,應穿戴好耐腐蝕的勞動防護用具。易燃易爆環境,采用防爆型低壓(36v以下)行燈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在潮濕、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12v)。

  4.2.6準備好應急措施。

  4.2.7罐外專人監護。

  4.3進入灌、釜或下水道等設備設施作業注意事項

  4.3.1進入罐、釜或下水道等設備設施作業前,應做好相應的分析、確認和各項防護措施,事先要對這些設備設施進行氣體分析,確認安全后,才可以進行作業。

  4.3.2作業時要佩戴合適的勞動防護用品。

  4.4在容器頂部施工作業應做加固處理:容器頂部施工作業要防止滑落和塌陷。尤其是一些有坡度的容器、一些塑料儲罐,若容器內裝有物料,特別是一些危險化學品。作業前應加護欄、墊板等,進行加固處理。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2

  1、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明確受限空間作業的步驟,細化每個環節的安全要求,確保所有相關人員都能理解和遵守。

  2、強化監督與審計:定期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各項規定得到有效落實,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

  3、提升應急能力: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提高員工面對突發情況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

  4、持續改進:根據實際情況和反饋,不斷優化和完善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學、實用。

  5、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于違反規定的,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以此強化制度的.權威性和執行力。

  進入受限空間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關鍵一環,它要求我們始終保持警惕,時刻關注員工的安全,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將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3

  受限空間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中的關鍵一環,它旨在確保員工在執行任務時的安全,特別是在那些物理條件有限、環境復雜的`空間內。制度涵蓋了對受限空間的定義、進入前的評估、安全措施、應急響應和培訓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受限空間定義:明確何為受限空間,如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場所,通風不良,存在潛在危害,且進出困難。

  2. 進入前評估:規定在進入受限空間前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包括識別潛在危害、制定安全計劃和應急措施。

  3. 安全措施:詳細列出進入受限空間時所需的安全設備和程序,如呼吸設備、個人防護裝備、通風系統等。

  4. 許可制度:設立進入受限空間的許可制度,只有經過批準并完成所有安全準備的人員才能進入。

  5. 監護人職責:定義監護人的角色和責任,他們在受限空間外持續監控,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快速響應。

  6. 應急響應: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撤離程序、醫療救援和事故報告。

  7. 培訓與教育:要求所有相關人員接受受限空間安全培訓,了解風險和應對策略。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14

  1、制定詳細的受限空間作業程序,包括進入、作業、退出和應急步驟,確保所有員工熟悉并遵守。

  2、設立專門的安全監督部門,負責許可證審批、現場監控和事故預防。

  3、 提供定期的安全培訓,更新員工對新風險和控制措施的認識。

  4、采購和維護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呼吸器、安全繩、氣體檢測儀等。

  5、定期檢查和維護受限空間,確保其安全狀況良好,消除潛在隱患。

  6、鼓勵員工報告任何安全問題或接近事故的情況,鼓勵持續改進安全文化。

  7、與當地消防、醫療救援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有效地進行救援。

  通過上述方案的實施,我們將構建一個系統化、規范化的`受限空間作業管理體系,保障員工安全,減少事故發生,從而實現企業的安全、高效運營。

【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受限作業管理制度12-14

受限空間作管理制度03-01

受限空間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09-06

受限管理制度04-17

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03-30

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05-23

有限空間作業的管理制度12-09

學習受限空間事故心得體會06-17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