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精選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制定制度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門診護理工作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1
一、門診護理管理制度
1、護理人員必須著裝整齊,儀表端莊,佩戴胸牌,準時上崗,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恪守職業道德,以高度責任心、同情心、耐心誠懇、態度和藹接待每位病人,實行首問責任制。工作時間除緊急情況外不外出,不辦私事,不會客。
2、認真做好各診室開診前的準備工作和接診后的整理、清潔、消毒工作,候診病人根據電腦掛號順序就診,做到一人一室,維持好就診秩序。
3、認真做好就診病人預檢分診工作,嚴格執行預檢程序,就疑似傳染患者或不明原因發熱患者護送至感染科就診,并做好接待處的消毒工作。
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診室空氣每日消毒1~2次,桌椅、電腦、診療床、輪椅等每日用消毒水擦拭1~2次,有效控制院內感染。
5、就診環境保持清潔、整潔、安靜、舒適、做好病人就診前、中、后的指導,定時開放電視健康屏幕,實施健康宣教。
6、做好各診室器械、藥品、消毒劑的管理工作,備好急救用品、藥品,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突變,及時做好應急處理。
7、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突發事件的應急流程和上報流程,如:火災、食物中毒、停電等,能有效的疏導和急救,控制風險和危害。
8、積極參加護理部、科室組織的業務學習,按時完成繼教目標,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新業務、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9、凡發生差錯、事故,須上報并及時組織討論。
二、門診注射室工作制度
1、凡各種注射治療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對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必須按規定做過敏試驗。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注射前必須兩人核對藥物和注射證。
2、密切觀察注射后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并報告醫師。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應帶好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無菌包每周消毒一次),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時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
4、搶救藥品、器械要定點放置,定期檢查,用后及時補充,過期更換。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6、室內每天消毒,每月采樣培養,結果要有記錄。
三、門診換藥室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無菌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2、一切換藥物品需保持無菌(固定敷料除外),并注明滅菌日期。超過有效期者,需重新滅菌。
3、滅菌溶液(生理鹽水和呋喃西林等)啟用超過24小時,要更換。
4、對清潔和污染傷口,要分先后,特殊感染不得在換藥室處理,并在規定位置處理。
5、室內紫外線消毒每日二次,每季做一次細菌培養。
四、門診手術室工作制度
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嚴格執行手術室各級各類人員職責,無菌操作及消毒常規、急救搶救制度、查對制度、防止交叉感染處理原則、特種感染處理原則、防止差錯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藥品及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持室內整潔,進入手術室時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手術衣及口罩。
2、室內必須保持肅靜,禁止喧嘩。
3、進手術室見習、參觀,需經科主任及手術室護士長同意。見習和參觀者,應接受手術醫護人員的指導,不得任意走動及出入。
4、手術室的藥品、器材、敷料,應由專人負責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項急癥手術的全套器材,電氣和蒸汽設備應經常檢查,以保證手術的正常進行。手術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須經手術室護士長同意、經護理部并報業務院長批準方可辦理暫借手續。麻藥與劇毒藥有明顯標志,加鎖專人保管,按醫囑并經過仔細查對方可使用。
5、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避免交叉感染,手術前后手術室護士應詳細清點手術器械、敷料等數目,并及時處理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須進行清潔和檢查工作并歸還原處,若無條件時,應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有菌手術,節假日應專人值班,以便隨時進行各種緊急手術。
6、手術室應常規準備急診專用器械、敷料等。如用完時,可動用其他擇期手術器械、敷料等,如無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拖延接急診手術。
7、手術室應對手術病人作詳細登記,按時統計上報。
8、手術室應每周徹底清掃一次,每月做細菌培養(包括空氣、洗過的手、消毒后的物品)如有感染應協同有關科室研究感染的原因并及時糾正。
9、手術室工作人員暫離手術室外出時要更換外出衣、鞋、帽。
10、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員原則不準進入手術間,特殊情況可戴雙層口罩方可進入。
11、手術室內嚴禁吸煙,值班人員須在指定地點就餐。
12、手術者上臺后除特殊緊急情況外,一律不傳私人電話。
13、愛護一切器械儀器,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避免損壞,一旦損壞應及時報告設備科酌情處理。
14、精密儀器要設專人保管,定期保養。
15、手術采取的標本,應與病理科嚴格交接手續,有專人負責送檢。
五、霧化吸入室工作制度
1、熱情接待患者,嚴格按處方和醫囑配置藥液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防差錯事故。
3、加強病人的.巡視,密切觀察患者吸入時的反應,如發生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報告醫生。
4、物品擺放規范齊全,保持治療室干凈整齊,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室。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吸入用具一人一套,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室內空氣、地面每天消毒。
6、備齊搶救藥品器械,做到五定。
六、導診臺工作制度
1、提前10分鐘掛牌上崗,儀表規范,態度和藹,使用禮貌用語。
2、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及服務流程,熟悉各專科、專家出診的信息,解答問題耐心細致。
4。、熱情主動接待就診患者,按先后次序就診,保持診室一室一醫一患,必要時協助醫師進行預檢,遵醫囑給患者進行處理。
5、隨時觀察候診患者的病情變化,遇有高熱、劇痛、呼吸困難、出血、休克等患者應立即安排提前就診或送急診科處理,對病情較重或年老體弱者適當調整就診順序。
6、熟練掌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流程和匯報流程,處理好各種應急事件。
7、保持候診大廳、導診臺、診室環境整潔,每日2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臺、桌面。每次接觸感染病人后,及時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抹桌面,并消毒雙手。
8、負責空調、電腦等的關閉檢查工作。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2
一、崗位責任制度
1. 門診護士應在護士長領導下和醫生指導下進行工作,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操作規程。
2. 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做到微笑服務、文明用語,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3. 負責門診患者的分診、導診工作,合理安排患者就診,維持良好的就診秩序。
4. 協助醫生進行各種診療工作,如測量生命體征、協助體格檢查、準備治療物品等。
5. 負責門診環境的清潔、整齊和安靜,定期進行消毒和通風,為患者創造舒適的就診環境。
6. 做好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知識。
7.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診斷、治療方法等信息,確保醫療安全。
8. 負責門診護理文書的書寫和管理,及時、準確地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護理措施。
9. 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二、工作流程制度
1. 提前到崗,做好開診前的準備工作,如檢查儀器設備、準備治療物品、整理診桌等。
2. 熱情接待患者,詢問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進行分診和導診,將患者引導至相應的科室就診。
3. 協助醫生進行診療工作,如測量生命體征、協助體格檢查、準備治療物品等。
4. 根據醫生的醫囑,為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如注射、輸液、換藥等。
5. 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報告醫生處理。
6.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知識。
7. 負責門診環境的清潔、整齊和安靜,定期進行消毒和通風。
8. 做好門診護理文書的書寫和管理,及時、準確地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護理措施。
9. 下班前,做好收尾工作,如整理診桌、清理治療物品、關閉儀器設備等。
三、質量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門診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目標和質量標準,定期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價。
2.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確保護理質量。
3. 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診斷、治療方法等信息,確保醫療安全。
4. 加強護理文書的書寫和管理,規范護理記錄的內容和格式,確保護理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5. 做好門診環境的清潔、整齊和安靜,定期進行消毒和通風,為患者創造舒適的就診環境。
6. 加強與醫生、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見,不斷改進護理服務質量。
7. 建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時報告和處理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四、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2. 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診斷、治療方法等信息,確保醫療安全。
3. 加強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定期進行檢查和保養,確保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4. 做好藥品和物品的管理,嚴格執行藥品管理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確保藥品和物品的安全使用。
5. 加強對門診環境的管理,定期進行消毒和通風,保持門診環境的清潔、整齊和安靜。
6. 建立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五、培訓考核制度
1. 制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2. 建立護理人員考核制度,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和評價,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
3. 鼓勵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3
一、崗位責任制度
1. 門診護士應在護士長領導及醫生業務指導下進行工作。
2.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三查七對”,準確及時地完成各項護理任務。
3. 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做好導診、分診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4. 負責門診患者的注射、采血、換藥等護理操作,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5. 協助醫生進行診療工作,準備好各種診療器械和藥品,及時清理、消毒用過的器械和物品。
6. 負責門診環境的清潔、整齊和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二、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管理組織,定期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和評價。
2. 嚴格執行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護理常規,確保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
3.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4. 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整改,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5. 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三、消毒隔離制度
1.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門診各室應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保持環境清潔。
3. 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操作前后應洗手或進行手消毒。
4. 各種診療器械和物品應嚴格消毒滅菌,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5. 醫療廢物應分類收集,按規定進行處理。
四、急救藥品、器械管理制度
1. 門診應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器械,并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
2. 急救藥品和器械應定位放置,專人管理,保持良好的備用狀態。
3. 護理人員應熟悉急救藥品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4. 嚴格執行急救藥品和器械的交接班制度,確保藥品和器械的數量、質量和性能完好。
五、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 門診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飲食、休息等方面。
3. 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如口頭講解、發放宣傳資料、播放視頻等。
4. 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不斷改進健康教育工作。
六、護理人員培訓制度
1. 制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
2. 培訓內容包括護理理論、護理技術、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等方面。
3. 鼓勵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4. 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盡快適應工作崗位。
七、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2.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防止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
3. 加強對患者的安全管理,做好患者的身份識別、跌倒、墜床、壓瘡等風險評估和防范措施。
4. 定期進行護理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5. 對護理差錯和事故應及時報告、分析和處理,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水平。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4
一、崗位責任制度
1. 門診護士應熱愛護理工作,堅守崗位,履行職責,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2. 負責門診患者的導診、分診工作,根據患者病情準確分診至相應科室。
3. 做好門診患者的登記、預約、咨詢等服務工作,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
4. 協助醫生進行診療工作,如準備診療器械、藥品等,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治療操作。
5. 負責門診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保持門診區域整潔、安靜、舒適。
6. 對門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疾病預防、保健知識。
二、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門診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定期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和評價。
2. 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確保護理安全。加強對護理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護理不良事件。
3.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
4. 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三、查對制度
1. 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對,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治療、藥品、劑量等。
2. 執行醫囑時,要認真核對醫囑內容,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
3. 發放藥品時,要核對患者姓名、藥品名稱、劑量、用法等,確保準確無誤。
四、消毒隔離制度
1.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門診區域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保持環境整潔。
3. 診療器械、物品應按照規定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確保使用安全。
4. 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做好個人防護。
五、急救藥品、器械管理制度
1. 門診應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器械,并定期檢查、維護,確保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2. 急救藥品、器械應專人管理,定點放置,標簽清晰,便于取用。
3. 護理人員應熟悉急救藥品、器械的使用方法,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六、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強對門診患者的安全管理,防止患者跌倒、墜床、走失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2. 對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幫助和照顧,確保患者安全。
3. 加強對門診患者的隱私保護,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
七、護理文書管理制度
1. 門診護理文書應規范、準確、完整,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治療護理措施等。
2. 護理文書應按照規定進行書寫、保存和管理,確保病歷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 定期對護理文書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價,不斷提高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5
一、崗位職責
1. 門診護士應在護士長領導下和醫生指導下進行工作。
2. 負責器械的消毒和開診前的準備工作。
3. 協助醫生進行檢診,按醫囑給患者進行處置。
4. 經常觀察候診患者的病情變化,對較重的患者應提前診治或送急診室處理。
5. 負責診療室的整潔、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6. 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7.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嚴防差錯事故。
8. 按照分工,負責領取、保管藥品器材和其它物品。
二、工作流程
1. 開診前準備
檢查各種治療儀器、設備是否處于良好備用狀態。
準備好各種診療用品,如注射器、輸液器、敷料等。
整理診療室環境,保持整潔、舒適。
2. 接診患者
熱情接待患者,詢問病情,進行分診。
協助醫生進行檢診,測量生命體征,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
根據醫囑進行處置,如注射、輸液、換藥等。
3. 觀察患者病情
密切觀察候診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對病情較重的`患者應提前診治或送急診室處理。
4. 健康教育
在診療過程中,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如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等方面的知識。
發放健康教育資料,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
5. 消毒隔離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對診療用品進行消毒處理。
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和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 下班前工作
整理診療室,清理醫療廢物。
檢查各種儀器、設備是否關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與值班護士進行交接班,交代未完成的工作和注意事項。
三、質量控制
1. 護士長定期對門診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 建立護理質量反饋機制,收集患者和醫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3.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四、安全管理
1.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2. 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
3.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4. 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門診護理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精選]門診工作制度10-15
【經典】門診工作制度10-14
門診工作制度11-10
門診工作制度[精品]06-10
【通用】門診工作制度11-01
門診工作制度[合集]10-14
門診工作制度【熱門】06-11
門診工作制度【薦】07-10
[優選]門診工作制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