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1
一、自我分析
本人有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能夠熟練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但對于信息技術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學校具備多媒體教學環境,在此環境下我要努力學習信息技術2.0,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感受先進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研修主題
對接時代發展,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三、研修內容及考核能力點選擇:
1、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新觀念。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結合所教學科特點以及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確定選擇以下三個微能力點進行重點學習研究并參與考核:
(1)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
(2)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
(3)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學習。在每個學習階段都根據學習開啟時間按順序學習,對照整個課程的結構,簡介類的文本形式,課程類的(案例、講座)視頻形式,選擇對應的類別進行學習。每一課都遵循主題解析和延伸閱讀相結合的方法研修學習,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校本課題研究。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培訓心得運用于具體的教學之中,發揚團隊優勢,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討、互相學習提高教學實效。立足學校實際,解決當前教學難題,以研促教。
3、積極參與各項研討活動。在每節課后的討論區與老師和學員積極互動發言,對講解中不明白的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向同行和坊主請教,或者給專家留言,努力尋求專家或工作坊的幫助解決。
五、預期效果
通過研修,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從而真正理解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依據《株洲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株洲市攸縣江橋街道鴨塘鋪中心小學整校推進實施方案》和教研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組本研修方案。
二、研修主題
根據精準的學情分析,進行更科學有效的的教學設計。
三、研修目標
根據學校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整體推進的規劃,本學期深入和完善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學科特征,聚焦課堂,依托教研活動,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切實研究、解決信息技術與信息學科教學深入融合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工作安排
1、所有成員完成前沿課程的學習,20xx年11月3號前。(蔡楊帆、歐陽芹、譚子愷、單志明、徐嘯劍各自完成。)
2、完成信息技術支持的教研系列課程,20xx年11月6號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3、制定方案:提交― ―份學科信息化教學的研修活動計劃:依據學校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教研組內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設計完成本教研組的信息化教學研修計劃,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4、完成一份信息化融合示范案例:完成一份信息技術與學科應用實踐的示范指導案例(基于本學科選擇的能力點),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5、所有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坊主協助本組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20xx年11月8前完成。
6、完成相關能力點的系列課程,上傳作業,20xx年11月13號前完成。
7、基于本組能力點的選擇,發布校本研修任務。20xx年11月15號完成。(蔡楊帆負責)
8、所有老師完成校本研修任務,20xx年11月27號完成。
9、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提交本學科校本研修當中的整體研修成果。20xx年11月30號完成。(蔡楊帆負責)
五、研修任務
網絡研修:11月1日開始,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中國教師研修網的研修。
(1)技術學習: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和應用實踐,掌握相關技能工具(希沃白板、希沃授課助手)、利用教師研修網學習在線教學策略,能熟練使用1―3種信息技術相關工具開展教學活動;
(2)協同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利用貝殼網等資源空間進行在線集體備課,確定一兩個應用突破口完成教學設計。例如9月份參與湖南省在線集體備課大賽。
(3)應用實踐:每位青年教師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融合學科特征,進行信息化教學研討課。
(4)創新教學成果: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如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創客教育和跨學科融合教學研修等。
六、校本研修:根據本組發布的任務為主。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3
一、自我分析:
為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與應用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首先要腳踏實地的抓好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更加得心應手,以配合學校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的開展,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每節課都會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教學內容也是信息技術相關內容,所以對于提升自我的信息技術水平很有幫助,在背課,上課、輔導等環節都會對自己有提升。所以對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的學習充滿信心,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
二、研修主題
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教研,能更大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而現在信息技術2.0教學技術支持下,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三、研修內容及考核能力點選擇:
本次學習,我要從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三個內容進行學習提升,并且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信息技術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教學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完成自己的所選的學習內容,多向同事們學習,取長補短,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合作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是中學生逐步掌握信息技術的必經之路,培養這種能力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創造實踐操作的學習內容。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信息技術制作比賽,以賽促學,團隊開發信息技術作品,參加上級比賽等,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五、預期效果
希望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人格的魅力,學習到廣博的知識,提高自己把握、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民主、開放的管理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師要以促進學生學習、自身成長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己任,以愛為動力,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同時,希望在本次培訓中利用交流平臺,多與專家通過網上交流互動,進行充分的學習、交流,讓自己從各方面有新的提高,進一步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同時也能在自己的信息技術課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2.0學習活中的精髓開展教學。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4
一、自我分析:
本人今年48,在許家橋中學從事語文教育26年,但是很遺憾的就是本人的信息技術很差,只會簡單使用白板播放PPT和視頻,學了一些時間,但反應能力太差,對新技術領悟力不夠,雖然也進行過高級信息技術的培訓,但還是不懂的東西太多,所以對信息技術有一種恐懼感,本次信息技術提升本人也是想盡量多學點,為學校教師做一個榜樣。
二、研修主題:
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培訓團隊工作坊
三、研修內容:
1、提高自身 素質,加強理論學習。
(1)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加強自己對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利用網絡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路水平。
(3)積極與同事交流研討,力爭在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也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成績。
2、立足課堂,善于思考。在教學中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方法,思考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積極主動的學習珍惜國培的機會。每天按時學習,保證學習的時間和質量。遵循學習的要求和紀律,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完成學習作業。
2、教學中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學校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白板,投影,錄播等運用能力,提高教育質量。
3、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寫研修日志,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4、立足課堂,善于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5、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和課標,備課注重教法,更注重學法指導。課后認真反思,不斷提高,用心輔導,讓學生都能有程度的發展。
五、研修效果:
1、基本掌握希沃、問卷星和適合語文學習的PPT使用。
2、比較熟練的使用希沃白板,有效處理教學內容,基本掌握微課教學模式,基本掌握問卷星。
3、輔助校長和教導主任陳靜以及馬冬芬老師做好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并與管理團隊、培訓團隊一起做好自己與老師們的能力點考核工作。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5
一、自我分析:
《“國培計劃”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到來讓我這個曾經從事過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能再次提升。通過這段時間的聽課,使我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要使信息技術能與學科完美融合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我們作為培訓團隊,同時肩負著引領全體教師的重任。自已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技術、相應的教學軟件都還不是很熟悉。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獲得實在的幫助,提升自己的此項技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擔負起培訓全體教師的責任。
二、研修主題
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培訓團隊工作坊
三、研修內容:
1、認真學習并了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規劃以及項目開展的意義。
2、認真分析自身情況,結合實際確定能力點,尋找技術解決策略。
3、不斷提升自身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探求信息技術與學科完善融合、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恰到好處地進行輔助教學。
4、認真進行網絡聽課學習,完成各類作業。
5、認真思考4N+x中哪些對我校教師的教學起到真正的輔助作用。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8月20日前,完成個人研修計劃。
2、8月30日前,完成網絡研修課程、作業等。
3、9月上旬,挑選合我校校情的信息技術工具,對整校推進中各老師的推薦考核的能力點再進行微調。和分管校長與其他培訓團隊一起協商,做好整校推進的準備工作。
4、9月―10月,落實好整校推進工作。
5、11月,在完成好自己能力點材料的同時,整理好老師們的能力點考核材料,在校長和管理團隊的指導下,開展互評等工作,配合學校認證考核。
6、12月,協助做好成果輸出工作,征集各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優秀課例、文案、片段教學等。
五、預期效果:
1、會使用信息技術授課,學會希沃等軟件以及視頻剪輯軟件來制作個人的課件以及優質微課。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改變以往歷時長且收效微的方式,實現學生和教師都省時省力的目標,并且順利高效完成日常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愛學習,讓老師愛教學,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解決一些課堂問題,研修活動結束后,能讓教師選擇適當的課程去使用信息技術。
2、培訓結束后,能夠熟練使用Word、Excel、PPT等辦公軟件,熟練掌握希沃、問卷星、適合學科教學的手機APP等簡約低成本的信息技術教學工具。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相關文章:
2.0培訓研修個人計劃11-07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2.0模板11-10
教師培訓2.0個人研修計劃(精選6篇)10-19
信息2.0教師個人研修計劃范文10-10
信息技術2.0培訓的個人研修計劃12-12
通過2.0培訓研修個人計劃范文通用12-12
教師個人信息技術2.0培訓研修計劃范文12-08
2.0培訓研修工作計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