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處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德育處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德育處工作計劃1
本學年,我校德育處堅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強化德育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和學校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深化精細化管理為杠桿,扎實有效地推進學校德育工作。更新德育觀念,進行德育常規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對德育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及運作機制的創新。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德育管理工作層次及水平,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
一、工作目標:
本學期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使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進一步好轉,抓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和心理健康教育,堅持抓好班級常規、突出德育工作重點、攻克德育工作難點,結合班級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的德育網絡,使德育工作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認真討論、組織好主題班會,做好教師節、國慶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建好“三支隊伍”
一是建好學校德育工作管理隊伍,完善學校德育管理網絡。德育處全體人員做到分工明確,工作到人,責任到點,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盡心盡職做好每一項工作;加強團結協作,倡導奉獻精神;講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實效;加強理論學習,維護學生權益;確立服務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
二是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班主任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理論學習,強化班主任的崗位職責,要求班主任養成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及時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科學評價和量化班主任工作,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對學生會、團支委干部的培養力度,發揮學生組織在學校、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使其成為學校管理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強化年級組管理功能
各年級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由年級級長組織各年級組老師實施各種教育活動,督促并落實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到年級組工作的自主性、創造性、相對獨立性的開展各種教育管理工作,召開班主任工作周例會、傳達學校工作要求,解決年級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加強各年級組教師凝聚力,發揚團隊精神,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同時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3、發揮整體育人作用
配合學校整體工作,充分發揮三個育人隊伍的功能,即由德育處、年級主任和班主任組成的管理育人隊伍,由教務處、教科室和任科教師組成教書育人隊伍,由總務處和行政后勤人員組成的服務育人隊伍。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從學校、班級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學生管理,積極展示班級風采、反映班級變化、學生思想動態。利用好班團課,加強主題班會的改進和開展。各班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探討,精心安排,有計劃地開展活動,德育處將安排專人檢查,防止流于形式,真正彰顯班會的德育功能。
5、認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對問題突出的學生要建立師生幫扶對子、進行專題教育、不斷激勵,家校緊密結合等方法,班主任、任科老師要重視并在實踐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找回自尊、自信,學會自律,發奮圖強。
6、積極開展主題教育
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升旗儀式、黑板報、主題班會、興趣小組等德育教育形式著重抓好愛國主義和傳統美德、文明守紀意識教育。
7、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舉辦法制、安全教育講座以及通過政治課、觀看影視資料、參觀等多種形式,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社會公德意識及安全防范意識,對違反校紀校規學生嚴肅處理,做好受處分學生及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之感受關懷、增強自信、改正缺點,樹立正確人生目標。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
8、搭建家校互動平臺
充分利用好社會教育網絡,拓展德育工作資源,積極爭取家長、社會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支持與參與,進一步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網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使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抓好家庭、社會與學校“三位一體”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定期召開形式多樣的家長會,開展家教交流。健全家校聯系制度,在家校合作委員會建設方面有所突破。利用好家長資源,提高期中家長會的有效性,做好違紀學生的家長解釋工作。家長委員會可組織家長對全體教師以及學校工作進行監督,反饋廣大家長要求,并通過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議,讓學校及時了解家長的心聲。積極帶領廣大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及家長學校的活動,促進學校與社區、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讓家訪回歸學校工作常規。積級開展以家訪為基礎的校本調研,完善家訪制度,采用有效措施使家訪納入老師工作的基本范疇。通過形式不同的家訪,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促進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架起理解的橋梁。利用不同形式,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生活常規要求,使學生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茁壯成長。
9、抓好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古詩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疇,凝結了前人對于人生、社會和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閃爍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讓兒童在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典,吸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使其受益終生。用經典武裝孩子們的頭腦,成為使他們走向成功的捷徑開展“中華經典詩文的誦讀”活動。可以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漸培養學生的仁義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奠定學生一生中具有高遠的智慧和優秀的人格與秉性的基礎,讓我們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氣質,都能生活在真正優質的教育環境里。
10、抓好養成教育
以“養成教育”的深入實施為核心,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習慣和禮儀習慣為重點,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求真、求實、求細、求效。進一步完善《班級量化管理制度》,根據制度實施以來的效果,有針對性完善《班級量化管理制度》,并在修訂時積極聽取老師的意見。加強管理力度,力求量化公平合理。做好每周規范班、每月先進班的評比工作。
繼續探索實踐,努力創新德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切實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為創建學校的德育品牌,凸現德育成效做出應有的貢獻。
德育處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德育處將繼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以德育主題活動為依托,建設學生喜愛的德育平臺,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強化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重點,引導、塑造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繼續以班級、年段為實施幸福德育的平臺,推進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開展,以感恩教育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恩師長、感恩學校、感恩社會,培養高素質、明禮儀、善感恩的人才。
二、工作目標
反思總結上一學年幸福德育開展情況,進一步推進幸福德育工作深入,積極推進德育校本課程——幸福讀本實施,加強幸福德育科研工作,形成一整套切實可行地推進幸福德育的方法與制度;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培育良好校園氛圍,引導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意識;結合教師節、拗九節、重陽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以主題活動的形式推進中華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特別是感恩教育,培養學生感恩之心;繼續推進我校體育節、藝術節、元旦迎新、社團節等大型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本學期工作重點
1、增強幸福德育研究,推動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開展
(1)在總結我校去年幸福德育實施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幸福德育科研工作。以科研項目的推進帶動我校德育工作團隊理論水平的提升。我處今年將著力推進省級兩個新的課題:福建省中小學德育研究專項課題——《以幸福德育為目標的高中班會課課程建設》、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發展基金課題——《普通高中的幸福德育的分層次研究》的研究工作,相信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將進一步提升我校德育隊伍的理論研究水平。
(2)繼續以班級、年段為平臺,大力推進幸福德育的實施。加強班級環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課堂文化、管理文化建設工作,營造愉悅和諧的人際關系,組織有向心力的班級活動,培育多元包容的班級文化、形成陽光向上的班級氣質,讓幸福班級建設成為年級、學校的基礎,從而推進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開展。
(3)有效推進年段工作,培育、塑造年段德育工作特色
立足我校德育工作年段分層次推進的特色,德育處根據學生三年成長特點,結合我校德育培養目標,統籌安排年段德育工作重點,加強年段工作研究,從高一、高二、高三年段學生特點出發,優化落實分層次德育目標,依托我校學生成長手冊,記錄學生成長歷程,推進年段管理工作,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4)編印德育校本教材,打造三中德育特色品牌
編印《幸福讀本》、《班主任工作指南》、《三中學生指南》、《高中班會課課程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細化落實到校本德育課程的德育目標之中,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豐富學校德育資源。
2、加強高三畢業班管理工作,通過強化常規管理,使學生的思想統一到年段、學校的要求上來,根據不同階段,學生表現出的不同思想狀態,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高備考效率。關注高三年段班主任、學生心理狀態,營造良好畢業班氛圍,組織適宜高三年級德育活動,密切家校聯系,促使學生、家長、班級、年段、學校形成合力,增強團隊意識,為明年高三取得更好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升德育干部素質
除了依托班主任例會,以會代訓外,還要轉換培養方式,加強班主任培訓。本學年成立三中青年教師“讀書會”,將繼續通過為班主任定購教育書籍,引導班主任利用課余時間自學相關理論知識;觀摩學習主題德育活動,不斷學習兄弟學校、本校先進班主任工作先進經驗;定期組織教育理論學習、讀書沙龍活動,使班主任能夠及時地接受到新思想,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定期聘請有經驗的班主任就常規管理、班集體建設、育人的成功案例等方面進行經驗介紹等四種方式不斷引導班主任們學習先進的管理、育人經驗,不斷提升班主任隊伍素質水平。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地開展工作,注重發揮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力爭打造一只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
4、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繼續完善德育考核制度建設,扎實推進學生行為規范教育
針對近年來學生素質情況,大力開展公民意識教育,培養公民美德,發揚社會公德,增強國家認同,引導廣大學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扎實推進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
(1)認真落實《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引導學生養成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2)完善我校的德育考核細則,依托智慧校園平臺,進一步推進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和值日學生的檢查制度,增強常規管理工作,增強德育實效,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落實《福州三中德育考核細則》,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系列教育,強化訓練,讓學生明確在校學習生活中應怎樣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與文明禮儀教育,營造校園內對學生對行為規范養成的渾厚氛圍。動員全教師,全員育人,引導學生講文明禮貌,做時代新人,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4)依托校園數字化德育考評系統,增強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本年度,我們根據去年數字校園體系使用經驗,修正,改進考核系統,并將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衛生、課間操、眼保健操等考核工作相關電子表格引入到德育考評系統,進一步完善了考核內容,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評比促管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5)充分發揮年段力量,落實學生常規管理工作。以三個段長為主要負責人,以班級為基礎,引導各班做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定期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交流,對于優秀班級在年段會上給予表彰、鼓勵,對不良現象和不良行為及時總結有效經驗,互補有無。
5、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推進感恩教育,培養學生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種人格品質,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道德修養,作為三中的學生應該具有這種人格特質或一種習慣,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夠使人體驗生活的幸福感,對環境與他人充滿敬重、關切和珍愛,還會激勵人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加美好而奮斗。本學年將做好以下工作:
(1)將感恩教育貫穿于學校的各項德育工作活動中,作為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新學年開始,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級公約中就加入尊重老師,禮貌可人,團結,對人友善,每天微笑。不抱怨,不沮喪,找到快樂,有愛心,能付出,有責任,做一個受更多人歡迎的人,不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內心簡單透明的人,多做自我批評,寬容他人等等內容。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感恩教育落到實處
本學年擬開展以下活動:開展一次征文活動,開好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次以“感恩父母”為主題內容的演講活動,舉辦“感動瞬間”書法、繪畫和攝影展,讓師生用書法、繪畫、攝影等形式來表達內心的感恩之情。開展“感恩父母,從點滴做起”活動,鼓勵學生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師生中開展寫一封家信、打一個電話、等活動,體會和感激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師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
6、進一步整合家、校、社會資源,大力推進德育工作開展
完善家、校、社會網絡,充分、有效利用社會、家長資源,拓展德育工作資源,積極爭取家長、社會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支持與參與。積極推進家長學校建設,加強家校聯系,邀請家長到校做講座;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校外實踐和公益活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與xx市的社會實踐基地資源,使社會實踐、日常校外活動和志愿者活動常態化、融入學生學習、生活,促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7、增強學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加強與xx市檢察院的聯系與合作,特別聘請林承杰檢察官為我校法制輔導員,通過邀請xx市檢察院領導、專家來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講座,外出參加相關法制、安全教育活動等形式的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社會公德意識及安全防范意識,對違反校紀校規學生既要嚴肅處理,又要做好受處分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之明確自身不足的同時感受關懷、增強自信、樹立正確人生目標、改正缺點。
8、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依托陽光小屋,認真研究我校學生心理變化特點,針對不同年級建立相關心理引導、疏導工作制度。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當前出現的異常心理和行為進行鑒別和輔導。通過個別心理咨詢、傳授有益的宣泄方法,從而幫助有心理障礙或是心理困擾的學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深受情緒困擾的學生走出心理陰影。此外,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班會課滲透、宣傳建設等手段引導、幫助學生克服不良因素給他們健康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未來自我發展的潛能。
9、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改進實踐育人。充分體現“德育在行動”,開展以誠實守信、文明禮貌、遵紀守法、勤勞好學、節約環保、團結友愛等為主題的系列行動;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學雷鋒”等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學生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組織學生參加學工學農生產體驗勞動,廣泛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等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各類社會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參觀體驗、專題調查、研學旅行、紅色旅游等活動。逐步完善中小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體制機制,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和成效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德育處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期末家長會德育處講話稿(精選5篇)12-24
第一學期德育處工作總結范文-德育工作總結12-31
小班健康工作計劃-班級工作計劃01-05
學校培訓工作計劃-培訓工作計劃01-05
前期客服工作計劃-客服工作計劃01-04
保安月度工作計劃-保安工作計劃01-04
骨干培訓工作計劃-培訓工作計劃01-04
大班學期工作計劃-學期工作計劃01-04
體育衛生工作計劃-衛生工作計劃01-04
銷售工作計劃范文-銷售工作計劃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