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旅游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文化旅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旅游工作計劃1
20xx年是實施文化旅游(體育)發展“xx”規劃的開局之年,是站在新起點,實現我市文化旅游(體育)事業、產業新突破、新發展的關鍵一年,對于全面開創文化旅游(體育)事業、產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工作思路
20xx年,市文化旅游局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進一步繁榮藝術創作,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強化文化、旅游、體育市場監管,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在發展目的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休閑健身、娛樂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二是在發展戰略上,必須提升潛江文化軟實力,提高全市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是在發展理念上,必須一手抓公益性事業,一手抓經營性產業;一手努力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一手壯大文化旅游產業、繁榮文化旅游市場,推動全面協調健康發展。四是在發展動力上,必須堅持改革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充分發揮全市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煥發全市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主要舉措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推進旅游經濟強省建設的決定》文件精神,立足工作實際,結合文化旅游(體育)“xx”規劃,切實做到業務建設、產業發展、體制創新、人才培養四位一體、齊頭并進。
1、切實加強業務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要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一是推進文藝精品生產。力爭推出1-2臺新創作的優秀劇(節)目,并力爭在省內、國內重要藝術活動、評比中獲得大獎。
二是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免費送文化下鄉活動,組織開展“月月紅”廣場文化活動以及節慶文化活動。在重要節日期間,開展非遺節目展演、腰鼓秧歌健康舞蹈表演、廣場文藝演出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同時,扶持、引導、鼓勵農民點歌臺、農民樂隊、農民劇團服務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三是依托文藝載體,繁榮文藝事業。以文化事業單位和社會文化團體為載體,繁榮現代氣息與鄉土風情相結合的戲劇、小說、詩歌、詩詞楹聯、音樂、舞蹈、書畫、攝影、民間文藝等文學藝術,形成百花齊放的文藝發展格局。
2、切實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步伐。文化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是普遍公認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產業。
一是加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力度。抓好曹禺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以曹禺文化產業園為依托,做大做強旅游業。加快龍灣遺址本體保護與旅游開發步伐,按計劃實施龍灣遺址放鷹臺遺址群保護實施建設項目、龍灣遺址·章華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深入發掘智者大師文化內涵,啟動智者大師及宗教文化場所建設,弘揚佛教文化,增加旅游景點。復原“兩李”(李漢俊、李書城)故居。通過重大文化項目建設,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二是積極培育文化旅游市場體系。逐步放寬市場準入門檻。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大力支持民間資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個體私營等多種形式參與興辦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產業投入機制。適應消費快速增長的新形勢,在書店、劇院等文化經營單位內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電影院線、演藝聯盟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建立融入“1+8”城市圈的圖書報刊、影視產品、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藝術品、演出劇目的營銷網絡。
三是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發展。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發展三產業文件精神,爭取在財政投入、稅收優惠、市場準入、工商和價格管理、土地使用、資產管理、收入分配、人才培養等方面,對發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予以傾斜。
3、切實推進文化體制創新。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是文化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緊緊圍繞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重塑文化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等關鍵環節,切實貫徹“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平穩有序地推進體制改革。
二是重點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單位免費服務機制、特色服務機制;推廣劇團、書店改革的經驗,按照“設置崗位、明確職責、競爭上崗、績效考核、獎懲兌現”的步驟,在“四館”推行競爭上崗,激發文化事業的活力。
4、切實加強人才培養教育。人才培養設是實現文化、旅游、體育持續發展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崗位培訓制度、技術性業務性專業人才的傳襲人制度,全面提高工作者的業務素質。
三、工作重點
1、啟動曹禺文化產業園機構設置及相關項目規劃、論證、建設工作。啟動曹禺大劇院、中國劇協曹禺劇本獎創作基地和梅花獎藝術交流中心建設論證,推動曹禺文化產業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2、完成市少兒體校教學場所、體育場所及住宿樓拆遷、還建安置工作。
3、繼續實施龍灣遺址保護與開發工作。力爭在龍灣遺址保護站建成多媒體接待廳。啟動龍灣遺址章華宮復原與推測設計規劃論證。實施龍灣遺址放鷹臺遺址群保護實施建設項目、龍灣遺址·章華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
4、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繼續組織實施“月月紅”廣場文化活動,每月組織一場以上大型廣場文化活動;繼續實施送文化下鄉活動,每年完成送文化下鄉100場。在重要節慶日開展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傳播社會主義主旋律先進文化。
5、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基礎文化、體育設施。完成138家農家書屋建設任務,實現農家書屋覆蓋所有鄉村;抓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
6、做好旅游線路推介工作,將我市納入武漢——宜昌旅游線路;加大我市旅游資源宣傳力度;指導完善旅游業帶動的旅游社、賓館、餐飲業服務配套工作。
7、做好旅游規劃編制工作。根據“xx”規劃要求對“潛江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編制完成《“引江濟漢”暨興隆水利樞紐工程旅游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
8、嚴格督促和指導高石碑鎮窯嶺村旅游名村創建工作。積極跟進龍灣鎮、積玉口鎮旅游名鎮申報工作,力爭至少一個鎮申報成功。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戶申報星級農家樂、賓館星級申報的指導工作。
9、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力爭菜花龍燈、潛江嗩吶等非遺項目列入全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爭取龍灣文化生態保護區獲批。
10、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完善各單位崗位設置工作。完成曹禺祖居博物館、市民體育中心機構設置工作。加大人才招聘、引進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11、加強市場日常監管,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斗爭,維護文化旅游體育市場秩序。
文化旅游工作計劃2
20xx年以來,全市文化旅游工作緊緊圍繞"三個亳州"建設,立足崗位責任目標,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壯大產業發展規模,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全市文化旅游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預計20xx年全市旅游總收入將達到100億元,同比增長12.6%.
一、崗位責任目標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規劃體系進一步健全。完成了主城區文化、旅游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并經市規委會研究通過;"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和"十三五"旅游規劃已完成初稿編制工作,現在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完成了三縣一區鄉村旅游規劃編制及xx區五馬鎮、十八里、十河鎮大周村、牛集鎮圈椅村等8個鎮村鄉村旅游規劃編制工作;起草了《關于促進旅游業發展和旅游投資消費的實施意見》,形成征求意見稿。
二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推進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市87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部上等級,完成了13個農民文化樂園建設任務,開展了古井鎮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建設工作。xx縣完成了圖書館、文化館和博物館的改造工作,正建設美術館。加速推進市文化館建設,做好市博物館新館、亳州大劇院建設前期工作。華佗五禽戲推廣普及項目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專家評審。
三是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認真組織實施公共場館免費開放、農村文化專項補助2項文化民生工程,均于11月份提前完成任務。全市共開展文藝演出2570場,完成率200%;電影放映15096場,送戲進敬老院完成306場。做到一村和一個敬老院一年至少兩場文藝演出,一村一月至少一場電影。
四是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扎實開展。進一步規范廣電播出秩序,實現安全播出零事故。嚴格把關內部資料出版物。開展"百花放映情系基層"公益電影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全市廣播"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全市廣播鎮通率為100%、自然村村通率為99%。開展了世界讀書日和全市讀書月活動。
五是旅游品牌創建不斷加快。扎實推進a級旅游景區、星級旅游飯店、星級農家樂創建工作。蒙城竹海灣生態旅游度假村、康美中藥城、曹操地下運兵道成功獲批3a級旅游景區。蒙城博物館、南京巷錢莊、譙望樓順利通過4a級景區驗收。利辛天昱大酒店創4星級旅游飯店、君來飯店和蒙城玖隆國際大酒店創3星級旅游飯店已經獲批;桃花島生態休閑農莊、月亮灣農莊、潤果生態園、翔羽農家莊園等10家被評定為四星級農家樂,太陽島休閑山莊、老鄉好莊園、馬場寨休閑農莊等5家被評定為三星級農家樂。xx區五馬鎮、xx縣王人鎮、xx縣雙澗鎮被評為優秀旅游鄉鎮,xx區大周村、圈椅村等8個鄉村被評為旅游示范村,推出了5條鄉村旅游線路。康美國際中藥城、印象江南生態園等6家單位被評為市級研學旅行基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推進鄉村旅游交通、旅游廁所、旅游標識標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為8個旅游鄉鎮制作旅游標識標牌26塊;改建新建旅游廁所50座。
六是產業發展規模有效壯大。截至目前,全市入庫項目228個,其中在建項目47個,亳州古城旅游區改造、華佗國際中藥城等11個項目進入省"861"項目庫。萬達全業態城市綜合體、華侖文化廣場、報業傳媒大廈、淝畔綠洲怡養莊園等一批文化旅游項目進展順利。著力打造曹操動兵道-花戲樓-大寺閘精品線路,花戲樓擴容提升項目、建安文學館已經完工,道德中宮修繕擴容項目、八角臺遺址保護項目等項目按序時進度要求快速推進。開展了第二批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評選工作。啟動亳州智慧的旅游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花戲樓、曹操地下運兵道等智慧景區建設,推進旅游飯店、旅游商品企業開展旅游電子商務,搭建公共微信、微博服務平臺,提升旅游智能化服務水平。
七是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利用元旦、春節等重點時間節點,組織開展"迎新春唱大戲"、全市廣場舞大賽、精品劇目展演、嗩吶大賽、首屆非遺技藝大展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兩節、"五一"、"七一"等期間全市共組織系列群眾文化活動650多場次,觀看人數達40余萬人。組織開展"藥都歡歌--文化惠民天天演"活動,全年采購文藝進廣場演出100場,在魏武廣場開展了不間斷的送文藝活動。積極舉辦了李哲、程偉書畫作品展、陳曉思剪紙作品展、"六一"少兒文藝調演等。成立了xx市演出協會,開展了xx市群星獎評選活動。
八是旅游營銷亮點紛呈。組織開展20xx年全市芍花養生旅游文化節和鄉村旅游節系列活動,推出一路花香和快樂采摘7條精品線路,先后舉辦了桃花節、櫻花節、梨花節、芍花節、"杏"福采摘節等采摘活動;聯合市電視臺拍攝《亳州美好鄉村之旅》系列節目,目前拍攝播出24集;在杭州等地成功舉辦旅游推介會;參與全省"1+n"旅游宣傳,在央視與安徽衛視推出亳州城市形象宣傳廣告;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等平臺開展亳州旅游宣傳;開展亳州文化旅游知識微信有獎問答活動。全年市內景點共接待來自江蘇、山東、河南等百人以上大巴團近百個兩萬多人;在京九鐵路沿線及重點客源地城市多次召開亳州旅游專題推介會及當地旅行社媒體座談會。
九是文化遺產傳承有序。開展了北關歷史街區精品線路立面改造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包括人民北路、白布大街等十條歷史街區和十一處重要節點的保護修繕設計,本月底規劃單位完成規劃初稿后,抓緊組織修改完善。持續推進花戲樓、曹氏宗族墓群、地下運兵道等重點文物規劃編制工作。十九里關帝廟、姜公館等一系列省保文物的規劃已獲省文物局批準。道德中宮、江寧會館、古地道搶險等重點文物工程扎實推進。認真做好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民俗實物征集工作。公布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完成了對省、市文保單位保護標志牌制作工作。出版了《曹操家族墓群漢字磚》;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已經市政府公布,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和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評選即將完成;完成了五禽戲宣傳片和微電影《80歲的青春》拍攝工作,完成了亳州文物、非遺專題紀錄片《亳州記憶》;開展了兩批非遺培訓班,有力提升了全市非遺從業人員素質。
十是市場監管規范有序。組織開展網吧、中小學教輔材料、印刷復制企業、"掃黃打非"等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查處城區內占道搭臺唱戲和農村非法文藝演出活動。加強安全檢查,落實屬地管理和行業監管責任,提高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0381人次,檢查經營單位8769多家次,停業整頓20家次,警告、罰款等處罰近200家,切實凈化了文旅市場環境,規范了企業經營秩序,實現了行業安全有序發展。
二、重點工作謀劃
20xx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市文化旅游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的關鍵之年,要搶抓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文化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機遇,深化改革,勇于創新,緊緊圍繞"三個亳州"建設,以強化市場宣傳、拓展客源市場為抓手,以加快項目建設和開展招商引資為重點,以行業擴量發展、產品轉型升級為目標,全力促進亳州文化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突出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1.確保完成全市旅游總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8%以上,力爭達到110億元,增長10%。
2.實施北關歷史街區精品線路改造提升工程,推進白布大街等外立面改造;完成道德中宮、曹操八角臺遺址公園、江寧會館修繕項目,確保觀音山漢墓遺址公園開工建設。
3.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市文化館項目建設,做好4個鄉鎮(街道、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農民文化樂園建設。
4.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送戲到敬老院,做到一村一年至少兩場文藝演出、一村一月一場電影、一個敬老院一年至少兩次文藝演出,在城市廣場開展不間斷的文藝活動。
5.實施鄉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動十河鎮大周村、五馬鎮桃花園、十八里芍花基地等鄉村旅游點上規模、景區化。全市完成旅游廁所30座、旅游標牌50塊、旅游停車場5個。
6.全年全市完成10家3星級以上農家樂、4個鄉村旅游示范村、3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2家3星級以上旅游飯店創建任務。推動市游客集散中心前期工作。
7.舉辦全市舞蹈、音樂、書法美術作品、精品劇目展演活動。開展xx市第二屆群星獎評選活動。
8.開展全市芍花養生文化旅游節、鄉村旅游節系列活動,開展全市藥膳大賽、旅游商品評選、導游員大賽等活動。
9.加快"三網融合"實施步伐,積極協調推進亳州廣播電視臺節目信號通過iptv、otttv和有線數字電視進一步擴大覆蓋,全年新增用戶10萬戶以上。繼續做好廣播村村通工程,確保市、縣廣播電臺自辦節目每天2小時以上。
10.做好國保單位地下運兵道保護規劃和義門清真寺、一中白樓、城里清真寺4個省保單位的規劃編制工作。謀劃xx市民俗非遺博物館項目。
11.對網吧、歌舞游藝、音像出版、旅行社等文化旅游經營單位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檢查,兩個月開展一次專項行動。
文化旅游工作計劃3
為做好20xx年文化、體育、旅游目標考核工作,促進我縣文化、體育和旅游事業深度融合、繁榮發展,提高全縣公共文化、體育和旅游事業的服務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權益,結合工作實際,現將我局2020年度文化體育旅游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由局長xx任組長,副局長xx等局班子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旅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日常事務工作。
二、公共文體旅惠民服務
1、有計劃配備全民健身器材和文化設施設備,配合做好公共文體旅活動場地規范化建設推進工作,積極為群眾、職工開展文體旅活動創造條件
2、安排相關人員對本轄區內的所有健身場地設施及器材進行安全檢查,有安全隱患的要及時維修,排除安全隱患
3、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旅相關會節、活動,全年舉辦部門特色的文體旅活動
4、認真做好各類文體旅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支持和做好xx文體旅品牌建設、規劃、項目開發、市場綜合執法和秩序整頓等相關工作,支持全國省級公共文化示范縣、xx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申報等相關工作
5、加強特色團隊建設,擁有相對穩定并經常開展活動的文體旅志愿團隊和協會組織6。做好節慶活動、節假日文體旅相關安全工作,依法開展為文體旅安全綜合檢查,做好轄區內文體旅安全工作,無涉文體旅投訴和安全事故
三、新聞宣傳確定固定文體旅宣傳員,組建文體旅志愿宣傳服務隊伍,加強對文體旅志愿宣傳服務隊伍的關心和支持,積極動員職工為《xx新聞》投稿。
四、氛圍營造因地制宜設置文體旅宣傳欄,營造本地本單位有展現文體旅氛圍的宣傳欄,營造健康文明文化、體育和旅游氛圍,促進文體旅事業深度融合、繁榮發展,支持文體旅企業開展工作,為文體旅企業提供服務,營造文體旅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我局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全面貫徹落實xx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旅游富縣”的戰略目標,強化項目推進落實,加快服務業發展,培育壯大電商物流產業,加強住宿餐飲企業管理,大力提升旅游發展環境,配合旅游局等部門積極開發旅游產品,推動旅游市場服務管理體系的全面升級,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全面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