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通用6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好的工作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衛生應急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1
20XX年,我院應急工作將按照縣衛生局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我院實際,認真總結應急工作經驗,切實加強衛生應急管理,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做好各項醫療衛生保障和應急準備,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一、加強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完善衛生應急領導組織和工作機制,按照縣衛生局應急辦公室的部署,組織召開應急工作會議,明確工作責任,暢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緊密的部門協作機制。明確衛生應急職責,健全衛生應急常態長效管理機制。總結我院衛生應急管理、特別是醫療衛生救援和醫療衛生保障等工作經驗,查找薄弱環節,不斷提高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二、強化衛生應急常態管理
健全衛生應急預案體系。逐步完善我院衛生應急預案和重大活動保障方案,開展人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主動搜索,定定期匯總相關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區域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工作模式。組織開展區域內公共衛生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三、積極組織開展衛生應急工作進基層
開展衛生應急工作進基層,夯實衛生應急工作基礎,與衛生局、防疫站等部門共同協商,制定細化實施方案,建立衛生應急志愿者隊伍,加強衛生應急培訓,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災害等事件的多部門協同演練。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開展衛生應急健康教育及科普宣傳,提高居民、學生群體的衛生應急知識水平和防護能力。組織學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風險溝通指南》,增強風險溝通意識。
四、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
調整充實衛生應急隊伍,明確衛生應急人員的崗位職責,建立通訊網絡,做好應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完成衛生應急人員重點傳染病防控等專業知識培訓,組織1-2次綜合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模擬演練和應急拉動演練,提高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和現場處置能力。
五、加強衛生應急裝備管理
參照衛生部辦公廳《衛生應急隊伍準備參考目錄(試行)》,有計劃、有重點地配備或補充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包括極端災害情況下醫療衛生救援隊伍的裝備配置,建立藥品、器械儲備目錄,完善應急物資的調用機制,為快速有效地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物資保障。積極準備做好自然災害情況下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六、加強衛生應急管理工作的考核
組織做好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和應對,規范不明原因發熱,不明原因群體性疾病的排查管理和應急處置,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醫院日常管理工作安排,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2
20xx年衛生應急工作,以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和隊伍建設為重點,強化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一、加強組織體系建設
1、成立巴彥淖爾市衛生應急指揮中心,依托120指揮中心建成衛生應急指揮平臺。
2、修訂完善各類衛生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巴彥淖爾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破壞性地震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預案,新制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鼠疫控制應急預案》、《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感染性腹瀉應急處理預案》、《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3、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和發布工作制度,依法規范報告和信息發布流程,明確責任,加強管理。
二、強化保障機制建設
1、完善市、縣兩級衛生應急組織機制,更新充實應急隊伍,健全完善衛生應急專家庫。
2、加強應急隊伍裝備和應急物資儲備動態管理,摸清底數,評估應急處置能力,爭取財政支持。
三、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按照衛生部要求,全市衛生系統組織開展衛生應急大練兵活動,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人員納入培訓演練計劃。全市組織一次綜合培訓和演練,各旗縣區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在本單位內部組織開展相應的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
四、衛生應急示范縣(區)創建按照自治區要求
烏拉特前旗開展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烏拉特前旗衛生局要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具體組織實施創建,緊緊圍繞衛生應急“一案三制”建設,全面加強旗縣區的.衛生應急管理,提升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對能力和水平。市衛生局根據創建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階段性的督導檢查。其他旗縣要積極探索衛生應急示范創建工作。
五、有效開展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工作。
加強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強化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開展事件評估預測,及時作出針對性的防控方案。同時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化學品泄漏、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的相關準備工作,科學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3
一、妥善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繼續開展霍亂、手足口病、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疫情監測,重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加強聚集性的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嚴格執行《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區衛生應急處置工作規范》,依法、科學、規范、快速、有效處置重大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認真落實《區突發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切實履行醫療機構在應對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醫療救援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療救援工作。
三、完成重大公共活動衛生應急保障任務
按照市衛生局、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認真負責地做好重大公共活動食品衛生監督保障、現場醫療急救保障和醫療服務保障。
四、做好救災防病工作準備
認真落實救災防病工作措施,做好應對洪澇、臺風、雨雪冰凍等災害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衛生應急準備,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及時啟動《區救災防病預案》,全力做好疫情監測、疫點處理、患者救治等衛生防病治病工作。
五、開展省級衛生應急綜合示范區創建工作
在去年創建的.基礎上,對照創建標準,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通過示范區的創建,帶動衛生應急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六、加強衛生應急信息化建設
進一步完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強化應急指揮信息系統使用效能,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及時提供決策依據和分析手段等多種信息,以減輕對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發揮作用。
七、開展衛生應急大練兵活動
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戰效能為主旨,繼續深入開展衛生應急大練兵活動,制定應急大練兵計劃,建立平戰結合的隊伍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以演練、培訓、競賽、應急技能進社區為主要活動形式,開展多層次、多范圍的大練兵活動。
八、強化疾控機構衛生應急職能作用
認真落實《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切實履行疾控中心承擔的全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管理、衛生學調查、檢測、處理及衛生應急宣傳等預防和控制工作職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到及時、科學、有效的處置。
九、做好衛生監督機構應急工作
認真落實《區衛生監督機構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建立責任明確、程序明晰、制度完善的衛生監督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認真做好重大公共活動衛生監督保障工作,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全面完成各項重大公共活動衛生監督保障任務。
十、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衛生應急工作任務
積極完成市衛生局、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各項應急工作任務,積極完成區衛生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4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衛生應急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根據上級衛生部門的安排部署,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20xx年衛生應急工作計劃。
一、加強衛生應急機構建設。
1、成立衛生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按照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有關規定和上級主管部門統一要求,設立衛生應急辦公室,有專人負責,以便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2、加強衛生應急網絡建設。按照上級要求單位設有專職人員負責衛生應急工作;衛生院掛牌成立衛生應急辦公室,要指導村(居)委員會、學校成立衛生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二、加強衛生應急日常管理工作。
1、健全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制訂完善鄉鎮級衛生應急相關預案、方案;制訂完善醫療衛生單位內部相關預案、方案;完成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協調指導學校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建立預案機制,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加強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通過多種形式對醫務人員進行衛生應急管理、衛生應急預案、衛生應急知識及個人防護用品穿脫等有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演練,熟悉報告、處置程序,提高衛生應急處置能力。醫院20xx年內要舉辦綜合演練,指導各村所單位做好演練及培訓工作,做好對全鎮居民的宣傳工作。
3、加強衛生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腸道門診、發熱門診、化驗室、網絡報告系統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能力。
4、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工作。進一步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核實、匯總、分析和評估。健全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
5、做好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繼續抓好人禽流感、鼠疫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和應對,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應急處置機制。強化救災防病隊伍建設,做好災前各項準備工作,及時、有序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6、加強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不斷探索完善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機制,適當儲備必需的'衛生應急物資,并及時更新,確保衛生應急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7、加強衛生應急宣傳教育工作。積極開展衛生應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發現、報告意識,提高人民群眾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衛生應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
三、加強衛生應急工作制度建設。
進一步落實與全鎮各部門的協調和聯防聯控機制。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與預警制度、應急報告制度、事件舉報制度、應急處理制度、應急工作督導制度、應急風險溝通制度、應急工作考評制度等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衛生事件報告流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程序”,完善不明原因肺炎院內會診和縣級專家組會診制度。健全相關應急技術操作規范,增強衛生應急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5
為進一步鞏固省級衛生應急工作示范縣和市級衛生應急示范鎮(街道)創建成果,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根據省、市年度衛生應急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xx年縣衛生應急工作計劃。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應急預案
各單位要提高對衛生應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衛生應急辦公室的綜合協調職能,及時謀劃好“十三五”衛生應急工作規劃。加強與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的聯系,充分發揮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能。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健全工作網絡,夯實工作基礎,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建立衛生應急預案動態更新機制,根據工作實際,及時更新、修訂、完善現有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相關預案。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監督所根據工作實際及時完善各類衛生應急技術方案,各醫療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單位實際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技術方案,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加強能力建設,強化預警報告
依托疾控科學發展示范基地、省精神衛生中心分中心和縣公共衛生重點實驗室等科學發展示范點重點項目,加強縣疾控機構實驗室、網絡報告系統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建設。加強縣級醫院急診科能力建設,加強鎮(街道)衛生院急診急救規范化建設,依托120統一指揮系統,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及工作職責,提高院前急救服務質量。對衛生應急機動隊伍定期開展突發公共衛生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霍亂等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等培訓,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應急拉練、血防查螺技能比武等活動,各醫療衛生單位要結合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培訓、拉練。積極參加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各類應急演練,不斷提高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完善院前急救、醫療機構急診突發事件衛生應急信息以及嚴重臨床異常事件監測報告制度,加強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風險評估能力建設。依托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建成并啟用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強化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核實、疑似事件調查處置;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建立信息通報與交換工作機制,加強與教育、公安、新居民、農經等部門的協作。進一步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苗頭事件報告工作,以便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加強物資儲備,做好應急處置
建立健全衛生應急裝備和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機制,完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機動隊裝備,儲備必需的衛生應急物資,專室專人專冊管理并及時更新。建立衛生應急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及時足額撥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經費。加強霍亂、登革熱等傳染病的防范和應對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應急處置機制。加大艾滋病、結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防控措施,加強H7N9禽流感防控,規范禽類交易,縣城區嚴禁活禽交易,其他市場嚴格執行“清潔消毒休市”制度。加強學校、敬老院等重點場所麻疹、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防控工作,預防聚集性疫情發生。建立完善由疾病預防、衛生監督、“120”救援、醫療救治以及各相關部門協作的'衛生應急聯防互動機制。加強救災防病隊伍建設,做好災前各項準備工作,及時、有序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
結合各類衛生宣傳日和百場健康教育課進社區等活動,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宣傳櫥窗、電子屏等各種載體,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衛生應急知識科普教育,不斷提高公眾衛生應急防范意識和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衛生應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強輿情監測和風險溝通,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科學理性看待和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 篇6
為做好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建立高效的衛生應急機制,提高我中心的衛生應急管理水平,特制定20xx年衛生應急管理工作要點如下:
一、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隊伍建設
完成應急隊伍組建,包括: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小分隊、后勤保障小組等隊伍的建設。明確分管領導,落實責任科室,職責明確,措施到位。
二、制定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衛生應急管理制度
制定《突發公式衛生事件應急總體預案》,及重點急性的傳染病、食物中毒、自然災害和不明原因群體性疾病等專項預案。健全各項衛生應急的.管理制度,包括應急值守、信息報告、人員培訓制度等。
三、開展各類衛生應急培訓工作
1.組織全體醫務人員參加1次以上應急培訓,衛生應急小分隊成員一年至少參加一次培訓。有條件時,組織衛生應急小分隊參加區應急辦組織開展的各類應急培訓班,時間按照區應急辦的通知;
2.中心應急小分隊積極參加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應急演練或自行演練1次。
四、加強衛生應急法制宣傳教育
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社會宣傳力度,對全體醫務人員開展《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規章、預案、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的培訓學習。
五、加強應急裝備和物資的儲備
中心內部設置應急儲備室,為應急小分隊添置相應的應急裝備。承擔應急工作的內、外、婦、兒科、檢驗科添置設備。后勤保障小組備好相應的醫療器械和藥品物質。
六、社會動員與健康教育
中心開展應急健康宣教工作,保障經費支出,落實相關人員實施。組織和指導轄區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積極開展衛生應急科普教育工作,在至少半數以上的社區建立應急或健康相關宣教陣地。
【衛生應急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醫院衛生應急工作計劃11-23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精選5篇)07-27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精選16篇)02-18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合集八篇09-22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通用11篇)01-18
衛生應急預案通用06-05
鄉鎮衛生院衛生應急培訓計劃11-28
衛生應急預案(精選11篇)04-27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03-20
衛生防疫應急預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