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院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文(通用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1
為進一步落實好中醫治末病,根據國家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內容,制定20 年度轄區內重點人群、65歲以上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服務工作計劃:
一、完善制度,細化管理:
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制度建設,規范我院各項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技術操作規范,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組織領導,由馬正林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馮廷兵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責任人,各包村醫生以及村衛生所負責人為具體工作執行人,負責中醫藥健康服務日常工作的落實。
二、落實好中醫藥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開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重點做好轄區人群中65歲以上老年人檔案中增加中醫辨識內容,同時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內容,具體完成發下工作指標:
1. 掌握轄區內65以上老年人口現狀,根據規范要求,每年為 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養生保健指導,管理率暫定80%以上。
2. 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 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到年底完成中醫藥體質辨識占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80%的計劃,并將結果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3. 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健康干預。
4. 對轄區0---6歲兒童進行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健康干預(包括健康咨詢與指導)等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5. 對轄區人群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服務不少于一次,每年進行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隨訪,進行證候辨識,傳授簡單的中醫藥保健技術,對不同證型的高血壓、糖尿病針對性的提供中醫干預方案或給予健康指導。
6. 所有中醫藥服務,均做好資料收集與錄入告知服務人等工作,對查出的疾病進行分析與治療指導。
三、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將根據績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對包村人員以及轄區村衛生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要求及時時完成全年任務,年度進行2次考核,結果與年度經費掛鉤。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2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現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項目工作要求,依據《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有關內容,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對轄區內老年人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給予中醫保健指導。同時普及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優質的中醫健康指導服務。
二、組織領導
1、中心組織成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xxx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xxx、xxx擔任,成員有各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公共衛生科和醫療科為具體工作的執行科室,負責該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服務指導。
2、職責與任務
公共衛生科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健康教育、資料印制和實施技術服務指導等。各醫療服務團隊負責具體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老年人健康體檢等工作,對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
三、工作內容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和中醫保健健康教育指導。
1、每年對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包括血壓、體重、皮膚、淋巴結、乳腺、心臟、肺部、腹部、四肢、關節等體格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每年檢查1次隨機血糖,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腎功檢查,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干預。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癥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情況。
3、每年進行1次中醫健康指導,運用中醫體質辨識理論進行健康狀態評估,根據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中醫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指導內容應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
。2)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要點;
(3)社區老年人常見病癥的預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鳴、尿頻等。
4、每年開展針對老年人的中醫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公眾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播放中醫藥音像資料,發放中醫藥宣傳資料。
5、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將工作任務分解至各醫療服務團隊,并與績效掛鉤,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3
一、工作目標
做好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逐步為老年人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到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質量。20xx年,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100%,并以健康檔案為載體,為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
二、范圍和內容
。ㄒ唬╉椖糠秶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老人。鄉衛生院負責本轄區內65歲及以上農村常住老人健康管理工作。
。ǘ╉椖績热
1、對20xx年已登記管理的老年人開展年度體格檢查工作并及時更新檔案信息。繼續加強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在12月底前使登記管理率達到100%。
2、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癥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等情況。
3、體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腰圍、臀圍、皮膚、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
4、輔助檢查:每年檢查1次空腹血糖。增加血常規、尿常規、大便潛血、血脂、B超、眼底檢查、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等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
5、告知居民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干預。
(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議定期復查。
。3)告知居民進行下一次健康檢查的時間。
6、對所有老年居民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三、健康管理工作流程
1、按照《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結合實際情況,確定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基本健康體檢內容、項目。
2、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畫讓老年居民了解健康體檢的惠民政策,主動積極參與。
3、由鄉衛生院會同村委會或居委會,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居民進行登記造冊,并發放《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通知單》和《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表》,憑通知單、身份證(戶口本)和健康體檢表,按規定的時間到鄉衛生院或指定場所進行健康檢查(有條件的可在所在村設體檢場所)。
4、由村衛生所登記和發放相關表格,填寫基本信息欄目及相關內容等,完成體檢前期準備工作,并動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參加健康檢查。
5、接受健康體檢的老年人,由家人陪同前往體檢單位。健康檢查單位核對接受檢查人員身份后,收取通知單和健康體檢表等,按要求實施健康體檢。對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的老年人,需征得本人自愿。
6、健康體檢資料納入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內容。鄉衛生院結合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按照衛生部《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要求,建立65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檔案。
7、健康體檢結束后,由鄉衛生院書面反饋個體健康體檢結果給被檢查人,并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個體健康體檢結果應包括個體體檢項目的客觀結果、對體檢結果的綜合評價以及健康指導建議
8、 根據受檢者健康情況對重點人群、特殊人群進行跟蹤隨訪觀察治療,宣傳衛生防病治療知識,并對不良衛生行為進行干預。各項跟蹤隨訪及觀察治療記錄定期歸入個人健康檔案。
9、按照有關要求,體檢結束后,形成本轄區老年人健康管理總結上報至縣衛生局,總結內容應包括年度轄區內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健康管理宣傳、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健康體檢基本情況、體檢結果的分類、健康指導及干預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
根據開展工作的需,及時調整領導小組成員。
。ǘ﹪栏褚幏豆芾
為了保證工作質量,確保群眾真正受益,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衛生院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的.具體實施單位,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規范開展健康檢查工作。要合理設計告知程序、便捷健康檢查流程、人性化健康檢查環境,統一健康檢查方法、標準和要求,高效、高質量的開展健康健康檢查工作。
2、要將健康檢查與平時鄉衛生院門、急診、住院病人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與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有機結合起來。對健康檢查結果進行審核,出具健康健康檢查評估報告,及時反饋給被健康檢查者,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
3、對發現的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要納入相應病種的規范化管理。對可疑的慢性疾病、傳染病、腫瘤等疾病患者,轉上級醫院院或?漆t院確診,并及時隨訪掌握診斷結果;對已出現轉診癥狀的,須及時轉上級醫院。
4、及時分析評估轄區老年人群健康狀況以及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分類因素,有針對性制訂轄區老年人群疾病譜干預工作方案。
5、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和指標,合理安排進度結合本單位實際,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嚴格操作,規范服務,保證質量。
6、要加強項目的宣傳。召開好鄉醫會,層層宣傳動員,讓廣大農村居民了解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務內容,提高群眾的知曉率,鼓勵適齡群眾積極參與。
7、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方法,保證任務落實和群眾受益。同時,加強對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弄虛作假行為,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多更大的實惠。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4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財政部《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計生發〔20xx〕171號)文件的要求,根據省衛生廳和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黑衛中醫發〔20xx〕265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項目目標
(一) 總體目標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充分體現中醫藥特色優勢,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和協作機制,逐步建立完善適合我市市情的中醫藥預防保健體系,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為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6個月兒童提供免費、安全、便捷的中醫藥服務,提高老年人、兒童重點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標
按照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計生發〔20xx〕26號)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標是: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一是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二是為3歲以下的兒童家長提供中醫藥健康指導。
二、 項目實施范圍和人群
全市范圍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個月兒童。
三、項目內容及服務流程
(一)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
1、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
2、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
3、服務流程。
(1)中醫體質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逐項詢問居民近一年的體驗、感覺,查看舌苔和舌下靜脈及皮膚情況等,將信息在相應分值內劃“√”。
(2)中醫體質辨識
按照體質判定標準表計算出該居民的具體得分,將計算得分填寫在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體質辨識欄內。根據得分,判斷該居民的體質類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頗體質,并將體質辨識結果及時告知居民。
(3)中醫藥保健指導
針對老年人不同體質特點,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中醫藥保健指導。
(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3、服務流程
(1)預約兒童家長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結合兒童健康體檢和預防接種的時間,預約兒童家長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
(2)兒童中醫飲食起居指導
根據不同月齡兒童的特點,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3)傳授中醫穴位按揉方法
在兒童6、12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四、 項目組織與管理
(一) 各縣(區)衛生局具體負責本轄區項目的組織管理,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指導和績效考核,推進項目各項工作的開展。市衛生行政部門要定期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
(二) 各級中醫醫院為技術指導單位,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項目師資培訓與績效考核。
(三)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直接負責為其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并及時將有關信息錄入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分別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建檔工作的指導與管理。
五、 項目實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1、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可結合老年人健康體檢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診療時間。
2、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當具備相應的設備和條件。有條件的地區應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3、開展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工作的人員應當為接受過老年人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老年人中醫藥保健指導工作的人員應當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或接受過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專門培訓能夠提供上述服務的其他類別醫師(含鄉村醫生)。
4、服務機構要加強與村(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
5、服務機構要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
6、每次服務后要及時、完整記錄相關信息,納入老年人健康檔案。
(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1、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應當結合兒童健康體檢和預防接種的時間。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當具備相應的設備和條件。
2、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人員應當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或接受過兒童中醫藥保健知識和技能培訓能夠提供上述服務的其他類別醫師(含鄉村醫生)。
3、服務機構要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使更多的兒童家長愿意接受服務。
4、每次服務后要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兒童健康檔案。
六、項目執行時間
20xx年的執行時間截止12月31日。每年為一個周期年度,具體時間按照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文件執行。
七、項目監督評價
(一)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將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作為重點衛生工作年度目標考核項目,納入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績效考核內容。對考核不達標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達標者,取消該機構從事項目工作的資質。
(二)各級中醫醫院要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對項目進行督導考核?h(區)級每年不少于2次,市級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結果與評優和經費安排掛鉤。
(三)督導考核主要內容:項目實施計劃制定、組織管理、資金管理、人員培訓、服務數量、服務質量、信息管理、服務效果、居民滿意度等。
(四)主要評價指標。
1、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接受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65歲及以上居民數/年內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100%。
2、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完整率=抽查填寫完整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抽查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100%。
3、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年度轄區內按照月齡接受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0~36個月兒童數/年度轄區內的0~36個月兒童數×100%。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5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中醫藥認可度的不斷提升,中醫藥在健康管理中的優勢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作用,特制定本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 提高社區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到xx%以上。
2. 為xx名以上老年人和xx名以上兒童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服務規范率達到xx%以上。
3. 培養xx名以上掌握中醫藥健康管理技能的基層醫療衛生人員。
4. 推廣xx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應用率達到xx%以上。
二、工作內容
。ㄒ唬┲嗅t藥健康知識普及
1. 舉辦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
每月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等場所舉辦至少[1]次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內容涵蓋中醫養生保健、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中醫康復等方面。
邀請中醫專家或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進行講解,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居民易于理解和接受。
每次講座結束后,設置互動環節,解答居民的疑問,并發放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資料。
2. 開展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傳統醫藥日、全國中醫藥宣傳周等契機,在社區廣場、農貿市場等地開展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
組織中醫師和中醫藥健康管理師為居民提供免費的健康咨詢服務,包括中醫體質辨識、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等方面的指導。
設立中醫藥健康知識展板,展示中醫藥文化、養生保健方法、常見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等內容,吸引居民關注。
3. 發放中醫藥健康宣傳資料
編制中醫藥健康知識手冊、宣傳折頁、海報等資料,內容包括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中醫藥適宜技術介紹等。
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居委會、學校等渠道,將宣傳資料發放到居民手中,確保每戶居民至少收到[1]份宣傳資料。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候診區、診室、輸液室等場所擺放中醫藥健康宣傳資料,方便居民取閱。
。ǘ┲嗅t藥健康管理服務
1.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
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中醫體質辨識,根據辨識結果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藥健康指導。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至少[1]次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健康指導服務,內容包括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穴位按摩、中藥干預等。
建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檔案,記錄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中醫體質辨識結果、中醫藥健康指導內容等,并定期進行更新和隨訪。
2. 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
對轄區內0 - 36個月兒童的家長進行中醫藥健康指導,包括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等。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中醫藥健康指導,每次服務后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兒童健康檔案。
推廣小兒推拿等中醫藥適宜技術,用于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高兒童的免疫力。
3. 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
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管理,結合患者的病情和體質,提供中醫藥治療和康復建議。
為慢性病患者制定個性化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中醫飲食療法、運動療法、中藥調理等,并定期進行隨訪和評估。
開展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慢性病患者對中醫藥治療的認知度和依從性。
。ㄈ┲嗅t藥適宜技術推廣
1. 培訓基層醫療衛生人員
組織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邀請中醫專家進行授課,內容包括針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藥熏蒸等常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操作方法、適應癥、禁忌癥等。
定期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操作競賽和案例分享會,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鼓勵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參加上級舉辦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和進修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
2. 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平臺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室,配備必要的設備和器材,為居民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平臺,發布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操作視頻、培訓資料、臨床案例等,方便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學習和交流。
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下鄉活動,組織中醫專家和技術人員到農村地區為基層醫務人員和居民進行培訓和指導,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
3. 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開展服務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門診、病房、康復科等科室廣泛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治療手段。
將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為簽約居民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加強與上級醫院的合作,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轉診機制,對于病情復雜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患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進行治療。
(四)中醫藥健康管理團隊建設
1. 引進和培養中醫藥專業人才
通過招聘、人才引進等方式,充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中醫藥專業人才隊伍,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
鼓勵在職醫務人員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選派優秀的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中醫藥新技術、新方法,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保障。
2. 加強團隊協作與溝通
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團隊,由中醫師、中醫藥健康管理師、護士、公共衛生醫師等組成,明確各成員的職責分工,協同開展工作。
定期召開團隊會議,交流工作經驗和心得,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與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不斷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模式。
三、工作安排
(一)第一階段(第 1 - 3 個月)
1. 制定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
2. 開展社區居民中醫藥健康需求調查,了解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知識和服務的需求情況。
3. 組織舉辦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和咨詢活動,啟動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工作。
4. 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
5. 采購中醫藥健康管理所需的'設備和器材,如中醫體質辨識儀、針灸器具、艾灸盒等。
。ǘ┑诙A段(第 4 - 9 個月)
1. 按照工作計劃,全面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為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中醫藥健康指導和干預。
2. 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應用,推廣小兒推拿、艾灸等技術。
3. 定期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進行督導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
4. 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團隊建設活動,加強團隊協作與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5. 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操作競賽和案例分享會,激發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三)第三階段(第 10 - 12 個月)
1. 對全年的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分析工作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2. 開展社區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了解居民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
3. 整理和歸檔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資料,建立健全工作檔案。
4. 制定下一年度的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為持續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四、工作評估
1. 定期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自我評估,包括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服務質量、居民滿意度等方面。
2. 每季度組織一次內部考核,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團隊成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
3. 邀請上級主管部門或相關專家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進行外部評估,提出專業意見和建議,促進工作不斷完善。
4. 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五、工作預算
1. 人員培訓費用:包括邀請專家授課費用、培訓資料費用、人員進修學習費用等,預計xx元。
2. 宣傳資料制作費用:中醫藥健康知識手冊、宣傳折頁、海報等資料的制作費用,預計xx元。
3. 設備和器材采購費用:中醫體質辨識儀、針灸器具、艾灸盒、中藥熏蒸設備等的采購費用,預計xx元。
4. 活動經費:舉辦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咨詢活動、適宜技術推廣活動等的費用,預計xx元。
5. 其他費用:包括辦公費用、差旅費、通訊費等,預計xx元。
總預算:xx元
六、注意事項
1. 加強與社區居委會、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的溝通與協作,爭取各方支持,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
2. 注重保護居民的個人隱私,在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
3. 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宣傳和推廣,及時總結經驗和成效,樹立典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4. 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本地區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果。
5. 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工作規范、有序開展,保障居民的健康權益。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6
中醫藥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中醫藥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提升xx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管理中的優勢,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 提高xx市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使其達到xx%以上。
2. 為xx%以上的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服務規范率達到xx%以上。
3. 在全市范圍內推廣xx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率達到xx%以上。
4. 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的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才,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隊伍建設。
5. 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網絡和信息化平臺,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二、工作內容
(一)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與宣傳
1. 開展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
組織中醫藥專家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場所,定期舉辦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講座內容涵蓋中醫養生保健、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中醫藥康復等方面,全年舉辦講座不少于xx場。
制作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視頻,通過網絡平臺、電視臺等渠道進行播放,擴大講座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2. 舉辦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
利用“世界傳統醫藥日”“中醫藥文化節”等重要節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活動形式包括中醫藥文化展覽、中醫義診、中醫藥體驗活動等,讓居民親身感受中醫藥的魅力。
在城市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中醫藥文化宣傳欄,展示中醫藥歷史文化、養生知識、經典方劑等內容,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3. 發放中醫藥健康宣傳資料
編印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海報、折頁等資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穴位按摩等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居委會、學校等渠道,將宣傳資料發放到居民手中,確保每戶居民至少收到xx份宣傳資料。
在醫院門診大廳、候診區、病房等場所擺放中醫藥健康宣傳資料,方便患者及家屬取閱。
。ǘ┲嗅t藥健康管理服務
1.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
為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檔案,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并根據辨識結果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藥健康指導。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至少xx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包括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指導、中醫干預等內容。中醫健康指導包括飲食調養、運動保健、情志調攝、穴位按摩等方面的建議;中醫干預包括艾灸、拔罐、推拿、中藥熏洗等適宜技術的應用。
加強對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質量控制,定期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確保服務質量和效果。
2. 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
對全市0 - 36個月兒童的家長進行中醫藥健康指導,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分別為其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兒童中醫飲食調養指導、兒童中醫起居活動指導、兒童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指導等。通過指導家長為兒童進行中醫保健,提高兒童的免疫力,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推廣小兒推拿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兒童健康管理中的應用,開展小兒推拿培訓課程,培訓兒童家長和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掌握小兒推拿技術,為兒童提供更加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3. 孕產婦中醫藥健康管理
為全市孕產婦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孕期不同階段為其提供中醫飲食調養、情志調攝、運動保健等方面的指導。
產后為產婦提供中醫康復指導,包括產后惡露調理、產后乳汁不足調理、產后身痛調理等方面的建議和中醫適宜技術應用。
加強與婦產科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的合作,建立孕產婦中醫藥健康管理協作機制,共同推進孕產婦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
4. 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
對全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病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管理,在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結合中醫辨證論治,為其提供中醫藥治療方案和健康指導。
定期對慢性病患者進行隨訪,了解其病情變化和中醫藥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指導慢性病患者進行中醫康復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開展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培訓,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對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能力和水平。
。ㄈ┲嗅t藥適宜技術推廣
1. 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在市級中醫院和部分縣級中醫院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負責全市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培訓、推廣和應用指導工作。
基地定期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班,邀請省內外知名中醫專家進行授課,培訓對象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鄉村醫生等。培訓班內容涵蓋針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藥熏蒸、中醫康復等常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操作規范、適應癥、禁忌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2. 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下鄉活動
組織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團隊深入農村地區,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下鄉活動。通過現場演示、手把手教學等方式,為鄉村醫生和當地居民傳授中醫藥適宜技術,提高農村地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農村地區設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示范點,為示范點配備必要的中醫藥設備和器材,指導示范點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并對其服務效果進行跟蹤評估。通過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在農村地區的廣泛應用。
3. 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應用
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將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目錄和績效考核標準,對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的機構和人員進行考核獎勵,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的指導和監督,定期組織專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確保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安全、有效應用。
。ㄋ模┲嗅t藥健康管理人才培養
1. 加強中醫藥院校教育
鼓勵市內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加強中醫藥專業建設,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適應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需要的專業人才。
支持中醫藥院校與醫療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相關的科研項目和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 開展在職人員繼續教育
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在職人員繼續教育項目,通過舉辦培訓班、學術講座、遠程教育等方式,為從事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機會,不斷更新其知識和技能。
鼓勵在職人員參加中醫藥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
3. 引進高層次中醫藥人才
制定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的中醫藥人才來xx市工作。為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待遇,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充分發揮其在中醫藥健康管理領域的引領作用。
建立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柔性引進機制,通過聘請專家顧問、客座教授等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中醫藥專家為xx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ㄎ澹┲嗅t藥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
1. 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平臺
整合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資源,建立統一的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平臺。平臺涵蓋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藥健康服務記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等功能模塊,實現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
居民可通過平臺查詢自己的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獲取中醫藥健康知識和服務建議;醫務人員可通過平臺對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為居民提供更加精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
2. 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化應用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使用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信息化、規范化和標準化。醫務人員可通過信息系統為居民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檔案、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制定個性化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并記錄服務過程和效果。
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中醫藥健康管理手機應用程序(APP),為居民提供便捷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居民可通過APP進行在線咨詢、預約中醫藥服務、學習中醫藥健康知識等。
3. 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數據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管理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信息平臺和數據的安全保護。采取數據加密、訪問控制、備份恢復等技術措施,確保中醫藥健康管理數據的安全、可靠。
加強對醫務人員和居民的信息安全培訓,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三、工作步驟
(一)第一階段:籌備啟動階段
1. 成立xx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
2. 開展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調查,了解居民對中醫藥健康服務的需求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情況。
3. 制定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
4. 召開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啟動會議,部署工作任務,開展宣傳動員。
。ǘ┑诙A段:組織實施階段
1. 按照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全面開展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與宣傳、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才培養、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工作。
2. 加強對工作進展情況的督促檢查,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議,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 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質量評估和績效考核,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
(三)第三階段:總結評估階段
1. 對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評估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 整理工作資料,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檔案。
3. 制定下一年度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為持續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四、工作保障
。ㄒ唬┘訌娊M織領導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xx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健康委,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
。ǘ┘哟蠼涃M投入
市財政部門要加大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設立中醫藥健康管理專項經費,用于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與宣傳、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才培養、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同時,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支持,確保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ㄈ┘訌姴块T協作
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衛生健康委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業務指導;市財政局要做好經費保障工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市教育局要將中醫藥知識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素養;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和推廣,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強化監督考核
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監督考核機制,加強對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將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
五、預期效果
1. 通過實施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xx市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將顯著提高,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將得到增強。
2. 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將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中醫藥在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居民的健康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3. 中醫藥適宜技術將在全市范圍內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4. 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才隊伍將不斷壯大,人才素質將得到提高,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5. 中醫藥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將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平臺將實現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將更加高效、便捷、精準。
總之,通過本工作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xx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為建設健康xx做出積極貢獻。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中醫藥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精選11篇)03-10
中醫藥健康管理實施方案09-15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精選12篇)08-03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總結06-11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總結03-20
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總結12-22
衛生院中醫藥健康管理半年工作總結06-08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總結范文(精選7篇)07-10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總結(通用8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