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用到匯報的地方越來越多,匯報是將某個項目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匯報,怎么樣才能完成優秀的匯報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去年以來,生態環保工作以治污減排為中心,以工業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使我市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有力地推進了全市生態市建設。目前,我市出境點濰河古縣斷面COD30毫克/升,達到濰坊市控制要求,我市的水源地三里莊水庫和青墩水庫水質也控制在標準之內,城區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30天。
一、突出治污減排,圓滿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目標
二、嚴格執法,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去年以來,先后組織環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設、畜牧等部門4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濰河、扶淇河、涓河、鐵溝河的53個入河排放口進行了全面排查和復查,對16個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實了部門整改責任制。去年7月份,組織七部門聯合對市區飲用水源地三里莊水庫、青墩水庫、莎溝水庫、引涓干渠周邊的工業企業、養殖戶、生活污水排放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制定了《諸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將發現的問題逐一落實到鄉鎮(街辦)部門,明確了整改時限。同時全面加強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監測,對濰河的枳溝、九臺、古縣等斷面嚴密監控,對兩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進出口和古縣斷面的監測,達到每天一次,確保污水處理廠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
二是加強在線監測設施建設。按照省政府實施的“三級五大網絡”要求,在環保局建成了“環境監控中心”,對10家水污染治理設施和7家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安裝了在線監控。目前全市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全部并入“三級五大網絡”,使在線監測設備與省、市聯網,實行在線監測、遠程控制,環保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抓好綜合整治,生態市建設突破實質性進展
一是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農工辦、環保、發改、農業、林業、規劃、市政、城管、衛生、水利、財政、國土、經貿、畜牧、廣播電臺、統計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標準,統籌整治農村“臟、亂、差”。按照“三清”(清理糞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寬帶網)、“五化”(硬化、凈化、亮化、美化)的要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確定了“村集、鄉運、市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辦法。在進一步提升城市兩大水廠運營質量安全的同時,抓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掃尾和提升改造,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還林為重點,加強農村自然生態保護。加強了對全市礦產、水力、旅游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監管,遏制新的人為生態破壞。重視自然恢復,保護天然植被,加強村莊綠化、庭院綠化、通道綠化、農田防護林建設和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二是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
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創建“生態市”的決定,加強創模工作。
目前,在創模考核指標的32大項指標中,已有26項達標,向國家環保部報送創模申請的相關材料已經定稿,正在編制創建規劃。積極開展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工作。去年以來,皇華鎮已建成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昌城、辛興正在實施創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辛興、賈悅、昌城、林家村、枳溝、桃林6處鄉鎮已建成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建成9個綠色社區、5處綠色學校。
前段時間盡管在生態環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方面,還存有不少問題和不足。
一是市政府制定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實不到位,一些目標任務沒有按規定的時限完成。
二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夠,特別是一些偏僻村莊生活垃圾成堆。
三是個別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存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問題。四是對違法排污行為打擊力度還不夠大。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確保生態市建設穩步健康發展。
【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通用6篇)11-17
鎮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精選5篇)11-18
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范文(精選12篇)11-21
生態環境工作情況匯報01-24
生態環境工作情況匯報01-24
生態環保工作總結08-16
生態環保工作匯報11-19
生態環保工作總結11-21
精選生態環保工作總結11-29
生態環保工作匯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