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范文
一、 評估對象與評估范圍
本次委估森林資源資產為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屬下的速生林公司所持有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范圍為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二、三級子公司所申報評估的森林資源資產。
二、 評估依據
(一) 主要法律法規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2、 《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登記辦法》(國家林業局林計發[2004]89號);
3、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規定》(財政部、國家林業局[2006]);
4、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國家林業局[1996]59號)
5、 國家及廣東省林業有關法規。
(二) 產權依據
1、 《林權證》;
2、 林地租賃合同;
3、 其他相關的評估資料。
(三) 取值依據
1、 委托方提供的相關林業資源統計表;
2、 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技術標準、規范文件等方面的資料;
3、 評估人員通過市場調查及向林業生產企業咨詢所收集的有關詢價資料和參數資料;
4、 森林資源評估專家的工作成果及咨詢意見;
5、 《廣東省森林資源調查常用數表》;
6、 其他林木資產評估的相關取價資料。
三、 森林資源資產核實情況
(一) 資產核查的組織情況及說明
按照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程序的要求,本評估機構組織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森林資源資產實物核查小組,在委托方有關人員的配合下,于2013年7月31日至2013年8月25日對委托方提交的森林資源資產清單上所列示的資產進行清查核查,編制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明細表和統計表。
在進入現場核實前,成立了以林業專家、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評估項目負責人為主的核實小組,制定現場核實實施計劃。前期評估人員指導企業相關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評估機構的要求填寫申報森林資源資產清單,同時對被評估資產的產權歸屬證明文件和反映立地質量、地利等級等情況的文件資料進行收集。接著,評估人員依據申報資產進行現場勘查和了解,對申報數據核查主要采用小班樣圓抽查法。完成所有先查測量勘察核實工作后,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明細表,并由林業專家根據林木行業相關規定計算委估森林資源的木材蓄積量,評估人員根據相應的情況區分不同林齡林木資產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進行價值估算。
(二) 委估資產的分布情況及特點
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屬下的現有森林資源共計63.50萬畝,主要分布在梅州、肇慶(封開)、清遠、惠州(龍門)、陽江(陽春)、江門(臺山)、廣州 (增城)、河北(邯鄲)等地。管理架構分“廣東威華豐產林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威華速生林有限公司”兩大塊,其中廣東威華豐產林有限公司又下轄4個子公司,它們分別是:廣州市威華速生林有限公司、陽春市威華速生林有限公司、清遠市威華速生林有限公司、封開縣威華速生林有限公司。
據了解,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的森林資源資產按經營模式可分為“自建自營”和“合作聯營”兩大類,其中自建自營面積為39.44萬畝,占2.11%,合作聯營面積24.06萬畝,占37.89%。合作聯營模式的特點是投資固定、回報固定、不擔風險,但自主權受到限制;自建自營模式是指公司直接向農戶 (山主)租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若按森林起源則可分為“人工林”和“天然林”兩大類,其中自人工林面積為40.49萬畝,占63.76%,天然林面積 23.01萬畝,占36.24%。在人工林中,種植的主要是優良速生樹種桉樹和馬占相思;在天然林中,樹種以鄉土闊葉樹種為主,主要有藜蒴、紅錐、木荷、楓樹、樟樹、山杜英等,少量為針葉樹種,如杉木、馬尾松等。
廣東威華森林資源的發展秉承于威華股份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林板一體化”發展理念,廠辦到哪里樹就種到哪里,所以,威華森林資源的分布與威華股份木材加工企業的布局密切相關。同時,由于威華股份的這種發展理念創新、先進,一直得到省、市、縣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因此,威華豐產林的發展表現出如下特征:
1. 種植目的明確,設計規劃科學。威華豐產林的發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加工需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其它天然林的消耗,從而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社會發展共榮”的目標。威華豐產林項目由廣東省林勘設計院,于2002年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
2. 連片面積大、運輸半徑小,經營管理成本相對較低。通常一般企業或個體老板的租地連片面積只有幾十畝或上百畝,但威華豐產林的連片面積大都千畝以上,有的達萬畝以上,由于面積連片集中,管護相對容易。同時,威華豐產林的租地半徑大都在以威華股份中纖板廠為中心的50km半徑范圍內,經營管理成本和采運成本相對較低。
3. 立地條件好、交通便利、管護容易。威華豐產林無論是人工林還是天然林,都地處南亞熱帶,即在北緯25。~22。之間,光、熱、水、氣條件較好,非常適合林木生長,特別適于桉樹、馬占相思等速生豐產樹種生長,5年生優勢木(桉樹)的胸徑達28cm以上、樹高達20m以上、單株材積達0.5m3以上。其次,由于威華豐產林起步較早,所租賃的山地大部分在國、省道和縣道兩邊,交通條件很好,管護容易。
4. 管理機構健全,管理方法科學。由于有明確的設計規劃,且種植發展較早,威華豐產林不但建立了健全、高效的管理機構,而且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特別是在績效掛鉤考核管理方面,其方式、方法得到行業內的充分肯定和效仿。同時,威華豐產林還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林科院、中國林科院熱帶林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開展了包括測土配方施肥在內的多項科技試驗活動,為威華豐產林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綜上所述,威華木材生產基地已形成發展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標準化、產銷一體化的模式,為木材深度加工產業鏈實現了初級資源配置。為威華公司的發展壯大奠定的堅實的基礎,創建了現代林業發展的新模式。
(三) 資產核查的過程和方法
本次評估調查核實方法根據森林資源的起源、林齡不同而制定相應的森林資源核查技術方案,并對評估對象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其他情況進行查證,具體操作如下:
1. 內業準備
(1)本公司接受委托后,根據本項目的具體情況,組織了資產評估工作小組,同時,編制了包括評估人員分工、現場勘察取證及搜集、核查產權資料、實地定點選樣、檢尺、進行市場調查、采用部頒標準進行評估測算,設定預計工作進度,及需要委托方配合事宜等內容的總體評估工作計劃。制定結合外業調查進行資產清查、現場取證、拍照等必要的資料采集方法。
(2)按照資產評估的資產核查要求,指導、協助企業做好資產清查的組織工作和資料收集、核實資產、驗證資料的工作;內容包括規劃設計書、規劃設計圖,相關立項文件以及山地租賃合同(編號)、租金,林權證(編號),租賃年限、施工合同、驗收報告,木材市場銷售價格、稅費繳納標準,勞動力價格等。然后核對企業的提供的賬面值與森林實物的勾稽關系,再核對林權證、林地租賃合同。
(3)以縣域為單位進行分類統計,統計內容包括面積、地點、樹種、林齡。
(4)按“人工林”與“天然林”兩大類別進行分類統計,然后又將“人工林”分為幼齡林、中齡林(4年)、近熟林(5年)、成熟林(6~8年)和過熟林(8年以上)。
2. 外業調查
外業調查主要針對人工林、天然林的資源狀況進行實地測量勘察。天然林由于樹種較多較雜,且林齡、樹齡不一,調查測算較為繁瑣,不但工作量大,難度也大。所以天然林的蓄積狀況主要查閱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的森林資源檔案數據,并加以現場勘測調查天然林的平均特征,輔證其蓄積量,以核實后的蓄積量作為評估依據。
(1)對幼齡林進行四址范圍、面積、樹種、密度、長勢、以及種植年度進行調查核實。
(2)對成熟林、過熟林除進行四址范圍、面積、樹種、密度、長勢、以及種植年度進行調查核實外,同時進行抽樣調查。
(3)抽樣調查方法根據廣東省林業廳關于生態公益林采伐調查設計的規定(粵林[2013]43號文),設定小班面積4公頃以下不少于2個樣圓,每增加 2公頃增加1個樣圓,最多6個;以平均胸徑測算規格材、小規格材出材率;按照《廣東省森林資源調查常用數表》公式計算蓄積。
(四) 資產核查結論
1、 資產權屬核查結論
委估森林資源資產所對應的林地均為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屬下公司租賃所得,對林地不擁有所有權。截至評估基準日,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已簽訂林地租賃合同394,421.09畝(不含合作造林),但辦理林權證的面積為381,040.90畝(不含合作造林)。
2、 資產實物狀態核查結論
經現場實地核查,委托方提供的森林資源資產清單,整體合格率超過本次評估要求小班調查合格率90.0%的要求,該資產清單可以作為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依據。
森林資源的詳細內容見各速生林公司的《資產評估明細表》。
四、 評估方法
林木資產評估測算的方法主要有:市價法,包括市場法(市場價倒算法、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收益凈現值法、收獲現值法、年金資本化法);成本法 (序列需工數法、重置成本法)。本次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針對評估對象的樹種、起源和林齡齡組采用相應的評估方法:幼齡林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過成熟林采用木材市場價倒算法評估。
(一) 成熟林采用木材市場價倒算法評估
市場價倒算法又叫剩余價值法,它是將被評估林木資源資產砍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場銷售總收入,扣除木材生產經營所消耗的成本(含稅、費等)及應得的利潤后,剩余的部分作為林木資源資產評估價值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E=W-C-F
式中:E——評估值;
W——木材銷售總收入;
C——木材生產經營成本;
F——木材生產經營段利潤。
成熟林林木資產由于采用市場價倒算法評估所需的技術經濟資料較易獲得,各工序的生產成本可依據現行的生產定額標準進行測算,木材價格、利潤、稅費等標準都較易收集。立木的蓄積、胸徑和樹高在資產核查中已確定,無須進行生長預測,財務的分析也不涉及到投資收益率和折現率等問題,且該方法計算結果最貼近市場,故成熟林林木資產(林分年齡大于或等于主伐年齡)選擇采用市場價倒算法評估。
(二) 幼齡林采用重置成本法
林木資產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技術思路是:按現在的技術標準和工價、物價水平,重新營造一片與被評估資產同樣或類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費用和資金的投資收益作為林木資產的評估值。其計算公式為:
在用材林經營過程中,造林成本的投入在短期內得不到回報,隨著營林成本的不斷投入,所營造的林分在不斷生長,林分的蓄積在不斷積累增加,資產的價值也在不斷升高。在用材林的經營中,由于其對應的木材蓄積量收入遠低于造林成本投入,砍伐幼齡林不經濟,只有到成熟主伐時期才能一次性得到合理的回報,所以幼齡林的重置成本更能反映其已投入的成本和內在的價值,故幼齡林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
【最新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相關文章:
最新資產評估報告01-15
2018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書范本05-13
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書范本201501-21
電腦資產評估報告模板「最新」04-20
資產評估報告12-08
2016最新電腦資產評估報告范文06-05
如何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29
怎樣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22
怎樣快速評估資產評估報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