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稿:讓我們學會感恩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跟講話稿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講話稿包括人們在工作場合當眾發表的口頭講話文稿,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所發表的講話文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講話稿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旗下講話稿:讓我們學會感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旗下講話稿:讓我們學會感恩1
老師們,同學們:
有這樣一位母親,女兒每年生日時,總是帶她到醫院去看望當年的產科醫生,感謝她將孩子帶領到這個世界上。女兒在各種比賽中獲獎時,父母不是先夸獎她,而是提醒女兒:無論取得什么樣的榮譽,都離不開你身邊的同學、老師。于是,女兒每每從母親手中接過新文具、新衣服、好吃的食品時,她都會懂事的以微笑和行動來感謝父母對她的關愛。長此以往,她學會了感恩,學會了讓周圍的人都來分享自己的快樂。
有幾所大學曾經開展過這樣一項特殊的活動:讓同學們算筆賬,算出大學四年需要花費多少錢?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心得以書信的方式和家長交流,許多學生由此看到了父母身上承載著的艱辛和重負,體會到父母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殷切期望。這些字里行間充滿著理解和感激的家書感動了學校、感動了老師
其實,我們都有太多感恩的理由。感謝我們的父母,由于他們的言傳身教,我們懂得了分辨是非曲直。感謝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懂得了用豐厚知識和美好德行來自我武裝。感謝我們的朋友和同學,是他們的友情和包容,讓我們明白了情誼無價
學會感恩,不要再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學會承擔自己在學校和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學會感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學會把行、謝謝和對不起時時掛在嘴邊;學會在乎、尊重和感謝他人的付出;這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因為整潔的環境屬于大家;課間與午休時不大聲喧嘩,因為安靜屬于大家如此的學會,能使我們懂得更多,關愛更多,得到更多。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長大后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更談不上愛同學、愛母校、愛國家、愛民族了。
學會感恩,它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它更是一種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體現。
因為感恩,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美麗,因為感恩,這個社會將變得更加溫馨。
愿我們都能夠學會感恩!你會發現因為感恩你獲得了快樂,因為感恩,你獲得了充實和美麗!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稿:讓我們學會感恩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學會感恩》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珍貴財富。在西方國家,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就是“感恩節”,在感恩節那天,人們都要歡聚一堂,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感謝、頌揚在過去一年里幫助過自己的人,并且盡可能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度過感恩節。
“感恩”的內涵到底是什么呢?
“感恩”是知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蘊含的處世哲學;“感恩”是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感恩是一縷春風,能將枯枝敗草裝點得生機盎然;感恩是一杯香茗,能使品嘗的人精神煥發;感恩是一劑良藥,能把緊張的人際關系調節得寬松和諧。
鳥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更應有感恩之情。
生活中值得我們感恩的人、事、物真是太多了。我們感恩祖國,給了我們和平安寧的成長空間,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感恩父母,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與慈愛養育我們,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親情的美好;我們感恩老師,嘔心瀝血地諄諄教育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了學習與成長的樂趣;我們感恩同學真誠的支持和幫助;感恩社會上的好心人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我們甚至感恩失敗、挫折與磨難,因為它們使我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把我們磨礪得更加堅強。
表達一顆“感恩之心”,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感恩父母。我們應該多用心學習,不讓他們再為我們操心;多分擔家務,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不抱怨、不頂撞父母,與父母說說知心話,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這便是對父母感恩。
感恩老師。課堂上,你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后,真誠地道一聲“老師好”,這也是感恩;放學了,一聲 “老師再見”,這依然是對老師的感恩。
感恩學校。舉止文明,愛護學校的各種設施,這便是感恩。當你彎下腰撿起地上的垃圾時,這也是感恩;當你努力拼搏,為學校爭光時,這也是對學校最好的感恩。
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禮貌的對話:謝謝,對不起,沒關系……都可以表達一顆感恩的心。學會了感恩,你就學會了灑脫,學會了感恩,你就學會了快樂。學會了感恩,你的生活陽光燦爛;學會了感恩,你的生活充滿愛與希望。
人的一生是感恩的一生,我們沐浴著別人的恩澤而來,感恩是我們一生的使命,就讓我們以感恩之心將我們的愛灑向世界吧!讓我們學會感恩,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國旗下講話稿:讓我們學會感恩3
中華民族有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早就有“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古訓,說的是受到他人的幫助后要記住,并最大程度的報答。也就是有一棵知道感恩的心。
在2004年奧運皮劃艇冠軍楊文軍將自己的一套價值不菲的新宅贈給恩師吳朝軍。楊文軍說,當初將他帶入皮劃艇運動的是宜春體校的啟蒙教練吳朝軍。沒有吳教練,也許就沒有他的今天。這也成為運動員真情回報恩師的佳話
在上海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71歲的上海老人陳子英年輕時跟老師黃金德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感情,他不僅在老師生病期間寸步不離照顧老師,而且在老師去世后,繼續兌現對老師的諾言,傾力照顧師母,前后長達20年。師母如今要回廣州定居,陳子英便離開自己的妻兒,只身陪伴師母從上海南下廣州。并決定照顧師母走完人生的最后的一段路。這種真誠的回報感動許許多多的教師,也激勵很多莘莘學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每天都要和人大交道,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如:學校的老師,馬路上的警察,醫院的醫生。即使一個人呆在家里,也享受著別人的勞動,如:吃的每粒米,住的每間房,穿的每件衣,每一樣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激,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們的心底才會產生愛,才會對于我們享受到的一切予以尊重和珍惜。沒有愛的'世界是可怕的,無視他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可恥的。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心存感激,才會心中有愛,才會真誠地去關心別,社會將更加美好、和平。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這個道理我懂,但我還沒有長大,我的老師教育我是分內的事,是他的工作,要感謝嗎?我要說,教師是萬千行業中的一種,但你有沒有注意,你的老師對待你,并沒有象對待機器零件一樣,有問題就就宣布報廢,做廢品處理,你有沒有注意,其他行業下班準時回家且高枕無憂,但你的老師放學后先給個別同學補習,回家后還要接聽你家長的電話,你有沒有聽說,社會上師傅帶徒弟,一定會自己留一招防止徒弟超過自己,你的老師在教你解題的時候,都希望你學會所有的解法,你有沒有注意到你每次到辦公室默寫單詞或句子時大都老師的休息時間或下班時間里,你有沒有注意你上課疲倦時老師耐心呼喚, 你有沒有注意你剛下課問題的時候,老師沙啞的嗓子沒有來得急喝口水潤潤。這就是教師,一個不計較個人得失甘做人梯的職業
也許會有同學說:老師關愛我嗎?我怎么沒有感覺到?那么老師的關懷在哪里?只要你細心發現,就知道老師的關懷在你不舒服時的問候里,在你情緒低落時的娓娓談心中,在你腳拗傷時把你送到醫院焦急的心情里,更在你錯誤之后的批評教育里。老師的關懷在哪里?只要你細心體會,就知道老師的關懷,在你平時貪玩時忘記作業的督促里,在你大考前拍拍你肩膀的那聲叮嚀中,更在你多次考試失利后自己感到無望后的那聲:“你能行”的無限期待中!……。你不正式沐浴這眾多的師愛,健康成長,這不值得你報答嗎?報答不一定要感天動地,贈送別墅,感恩也不一定非要你成名成家以后,報答應在生活里,感恩可在今天里,報答可以簡單的說聲:謝謝,可以是一個甜甜的笑容,感恩可以是教師節的一束鮮花,可以是除夕夜一個祝福的短信。感情是可以相互交流的,不是一兩換兩斤,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應是一分換一分,今天你給老師一個問候,老師給你一個關愛,明天你給老師一個理解,老師給你把你更多疑問揭開。
“投桃報李,知恩圖報“相信你能在學習中,體會別人的幫助,體會老師的關愛,讓我們在新草橋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從上課前一聲真誠問候開始,從課堂下老師給你講解完說聲謝謝開始!
中國是一個講究報答的禮儀之幫,早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一李,報之一桃”“誰言存草心,報答三寸輝”的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