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上第5冊認識分數評課稿

時間:2024-08-19 05:13:58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第5冊認識分數評課稿

  各位評委,下午好!

  今天上午,十分榮幸觀看了張齊華老師在全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會上的一節蘇教(國標)版的《認識分數》,讓人不得不嘆服張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如行云流水般高超的教學藝術,是一堂“簡單”中蘊涵“不簡單”的好課。

  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是幾分之一,并學會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學生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

  1、結合觀察、操作、比較、聯想等活動,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幾分之一。

  2、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類比遷移能力和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在與同伴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使學生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幾分之一表示的具體含義,教學難點是正確理解平均分。

  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合理開發課程資源,營造了自主探究,實踐體驗的課堂情境,實現了數學課堂的真實有效與互動生成的“雙贏”局面。

  縱觀本課,如果讓我用四個字來概括其特色的話,就是趣、實、活、美,具體體現在

  一、趣

  1、從生活情境中導入新課,感到有趣!

  分數起源于分,是人們在處理“分物品”的長期經驗中形成的,張老師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創設了十分貼進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兩人郊游分食物,從分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和感悟:一方面,產生“平均分”的需要,強調“平均分”乃分數的本質特征,另一方面,體驗由于總量的變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個數從整數兩個或一個再到不能用整數的變化的過程,自然引出分數。學生的學習完全是從生活經驗中得來,怎能不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產生了積極的探究情感呢?

  2、教學活動以操作探究為主,學得有趣!

  張老師很好地詮釋了《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全新的理念。張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探究環節,在不知不覺中理解并掌握分數。如,教師組織學生折一張長方形紙并表示出它的1/2的,在操作中,幫助學生實現了1/2從有意義接受到自由表達的過程。而后,讓學生自由說還想表示幾分之一?學生有的說1/3,有的說1/8,1/6……,學生又動手折長方形、圓形或正方形,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再圍繞學生自己折的各種1/4進行比較,感受分數的本質意義。這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學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體悟中動態生成的,從而達到有效的數學學習的目的。

  二、實

  1、深挖教材,步步深入,體現數學的本質屬性

  數學最內在的特性是數學本身,應該反映數學的個性,體現數學的思維魅力,如果數學課堂無法讓學生得到思維的快樂,得到思維品質的優化和思維能力的提升,那么數學的本質力量也就無法得到體現。

  本課,學生對于分數的建構,經歷了以下幾個層次:

  (1)在直觀的感受的基礎上,教師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數學化結果,在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設了認知橋梁,并讓多位學生說一說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這是學生有意義地接受1/2概念的過程。

  (2)安排學生折長方形紙并表示其中的1/2,把1/2拓展到不僅是一個物體(蛋糕),還可以是圖形的范圍,實現了知識由理解向表達,由內化到外化的過渡,并由此展開求同思考(圖形一樣,折法不同,為什么都是圖形的1/2),剝離1/2的非本質屬性,凸顯了本質屬性。

  (3)類比遷移,折不同的圖形,認識其他的幾分之一,再展示學生中用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圖形的涂的1/4,展開第二次的求同比較(圖形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單位“1”是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平均分成了幾份”和“表示這樣的幾份”才是分數的最本質的內涵。

  這一探究過程是全課教學的亮點,凸顯數學教學最本真追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層層遞進,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完成幾分之一概念的建構。

  2、正確處理接受和探究的關系,關鍵之處進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新課程雖然倡導多樣的學習方式,但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能自主探究的,有些知識仍然需要自學書本,教師講解。張老師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在第一次學習1/2時,教師講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并采取多人說,互相說等方式,鞏固1/2的具體含義。學習分數的各部分名稱時,教師讓學生自學書本,并在小組里說說分子、分母各是幾。學習分數的讀寫法時,引領學生書空并介紹書寫的先后順序,這都繼承了以往好的教學傳統,同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活

  1、把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活學活用”

  學生一旦走進生活,就容易將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容易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思維研究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體驗生活的意義,享受生活的樂趣。

【三年級上第5冊認識分數評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分數》評課稿11-17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10-30

《認識分數》評課稿薦09-01

《認識分數》評課稿通用05-21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10-05

有關分數的再認識的評課稿09-01

《認識分數》評課稿20篇10-18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選17篇)07-20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選1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