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

時間:2023-10-27 10:24:15 詩琳 稿件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 1

  聽了倪老師的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倪老師的親切可人和學生的活潑可愛。現在就這節課談談我的收獲。

  1、創設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找朋友游戲形式活潑,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很熟練,看的出馮老師以前的教學很扎實。

  本堂課落實三維目標的情況:借助數字卡片游戲(10的分成和組成)的復習,鞏固了學生對序數的進一步認識,熟練了10的組成。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表達、計算能力。教者通過語言的引導,激勵、調控手段的組織,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分析、抽象、表達、合作的過程中獲得由形到數、式的思維過渡(直觀形象抽象的數學符號);教者通過情境的創設、激勵手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探究新知識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學生自主觀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教師適時參與、師生互動等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自主探究出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效果較好;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倪老師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自主學習和嘗試法為輔、講練結合的優化組合。練習中注重算法多樣化和知識情趣化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和技能!

  (1)創設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環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出示一組動物圖片。學生幫助找朋友并說出數的組成,我適時板演小動物圖片,使其一一對應。對已有知識10的組成進行復習和鞏固。

  (2)在探究新知識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學生自主觀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教師適時參與、師生互動等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自主探究出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效果較好;

  第二環節: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學生先是根據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從上面的兩加兩減中體會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經歷了上面的分發過程,學生已經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適時放手讓學生分一分,你認為哪一種分法最公平?結合生活經驗學生一定能夠辨別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強調5和5只能列一加一減兩個算式。

  數學雖然是理性思維大于感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對于學生思想的滲透卻是需要結合不同的情境適時進行的,此處老師詢問:從大象和小猴子分香蕉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讓學生明白做事要盡量公平,懂得謙讓。 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為此課中安排了這樣一個兒歌,即復習鞏固了新知識,也鍛煉孩子們的手口協調能力。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

  (3)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坡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練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合作學習的新理念;

  第三環節:反饋練習,靈活多樣。

  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的認識,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練習時孫老師采取了內容豐富、靈活多樣的`練習形式。

  游戲練習、深入鞏固。出示水果卡片,并創設情境。

  小猴子一次只能買十個水果,可以有幾種買法?

  想到方案的孩子到板前去摘果子卡片,指名說一說他的方案對不對,例如:小猴子可以買4個菠蘿和6個蘋果,你認為符合猴媽媽的要求嗎?學生在審視別人方案的同時也做到了知識內省。

  練習中孩子們出現了類似7個草莓加2個梨再加1個芒果的連加方案。雖然這一部分知識是本課之后才會涉及到的,但是孩子們有這樣的組合意識,而且也符合情境中猴子媽媽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組合方案。

  (4)全課小結采取由學生自己回顧總結的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歸納知識的能力。需要改進的是: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還不到位;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但學生個體獨立思考還不夠。

  第四環節:總結全課。

  學生針對本節課說說自己學會了什么?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梳理的過程。教學中孫老師盡量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輕松自由的教學情境。雖然我們提倡慎用情境,但慎用不等于禁用,慎用更說明我們對教學情境的高要求、和知識的高契合、實際應用的高效率。再設計的主線是新課教學反饋練習深入鞏固總結全課。知識脈絡清晰,環節流暢,為孩子們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 2

  “10的加減法”這課時,剛才余老師和薛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種不同風格的課堂,現在就這兩節課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個人的感受。

  一、課始,兩位老師均以對口令的方式復習了10的組成。形式活潑,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很熟練,看得出兩位老師平時的教學很扎實。

  二、新授環節她們各自展現出各自的風格。余老師以我校“以學為主、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展開,課前讓學生自主探究,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充分利用學生的作品,通過說一說、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牢固掌握一圖四式,且理解了每條算式的意思及算法。同時,學生的思維經歷了由具體的小花到半抽象的三角形,再到直接出示抽象的組成,由圖列式、看數想圖,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并促使逆向思維的培養。整個過程體現了以生為本,在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潤物無聲中將目標落實。

  薛老師則先引導學生對點子圖的觀察、分析、抽象出加法、減法的列式和計算方法,再放手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分析、抽象、表達、合作的過程中獲得由形到數、式的思維過渡,同時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每條算式的意思及算法的`掌握。教學目標的達成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余老師的一問“兩道加法都表示總個數,可以只寫一道,那兩道減法能只寫一道嗎?”;薛老師的一題“如果寫一道加法,兩道減法,怎么寫?”,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均能自然地引導學生從一圖四式到一圖三式過渡。

  三、練習設計環節,兩位老師均精心進行了設計,體現出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余老師的最后一道,既有對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又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薛老師的10=( )+( ),及最后那道恒等式,培養了學生的有序思想和函數思想。

  淡妝濃抹總相宜,兩位老師給我們呈現了這樣兩堂精彩的同課異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最后,我對這兩堂課稍微提些自己的小看法。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評課稿:異分母分數加減法09-24

小數的加減法評課稿11-02

6的加減法評課稿11-02

小數加減法評課稿04-21

一年級數學上冊《10的加減法》評課稿(精選15篇)08-03

數學評課稿10-10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評課稿(精選10篇)05-11

分數加減法復習評課稿09-27

小數加減法評課稿優秀10-31

《異分母加減法》的評課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