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評課稿范文
《刷子李》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節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去朗讀,去實踐。在教學時,蔣旦老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課題來了解課題的意思,再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拋給學生一個問題:刷子李的絕活表現在哪兒?,引領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重點自然段。在交流、反饋中,教師引領學生找出重點句,并逐句進行理解、感悟。在講到第五自然段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上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這一句話時,教師又讓學生理解什么是悠然、從中落實詞語教學,教師教得實在,學生學得實在。
課堂上那極富感染力和渲染力的教學語言,再加上蔣旦老師那自然大方的教態,親切可親的神態表情,渲染出一個激情燃燒的課堂氛圍。小說往往講究一波三折,情節扣人心弦,緊緊吸引讀者的眼球,達到讓人覺得好看的效果。對于這樣的'文本,教者怎樣引導學生解讀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小說的情節曲折并能抓住這種好處,然后把體會實實在在地表達出來呢?蔣旦老師讓學生找一找使徒弟曹小三感到出乎意料的句子,當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墻坐下來,曹小三給他點煙時,竟然看見刷子李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如黃豆大小。后來曹小三明白原來那白點是一個破了的小洞,刷子李剛才點煙時燒的一個小洞,里面的白襯褲映襯出來,看起來就像一個小白點。這一招確實點中了小說的要害。并加上強啊牛這樣的圖式,簡潔明了,使學生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藝高超。文中有居然、竟然等詞,正是這幾個帶然的詞語,預示著小說情節的一波三折,從而使小說扣人心弦。
這節課的教學亮點:
一、能把握文本,抓住了重點詞句,師生的腦海中都有一個清晰的脈絡。
二、以生為本,以讀為魂,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在交流中領悟課文的精彩。
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時間很緊,學生自己感悟的不多,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少了一點。
二、內容的整合不夠,可將曹小三的心理變化過程及寫作手法的巧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三、練筆這一環節安排的也不錯,它總結了曹小三對師傅絕活看法的心理變化,實際上體現了師傅的高超技藝,但課堂上時間不夠,有匆匆走過場的感覺,沒有收到預設的教學效果。
【《刷子李》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