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復式統計表》評課稿范文
今天,聽了彭老師的二年級下冊《復式統計表》這節精品課,本人覺得獲益良多,彭老師能以親切、幽默的教態吸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由淺入深,從單式統計表的比較出現的難度,引出要合起來的需要,從而自然學習復式統計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彭老師在課前的開始,由師生談話引出一年級他們入學的體重情況,想了解他們進校園時的體重變化情況,要解決老師的問題必須知道什么,引發學生想統計體重數據的`需要,從而再體驗數據收集的方法和過程;在新課的教學中,二年級的體重數據統計過程是在學生課前完成量體重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記錄數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站起來數人數,這樣師尊重學生的做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統計完一、二年級的體重數據后,反復提問比較兩張統計表的內容,制造一種認識上的矛盾沖突,讓學生自己感受來回看兩張統計表麻煩,自然而然的產生想要把兩張統計表合并在一起的想法,從而產生新知——復式統計表。進而引導學生根據統計表回答簡單的問題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在統計的價值、統計的思想、統計的意識上加深;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始終貫穿著體驗統計這一情境,選擇了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設計一道參加興趣小組調查為主線,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方法。最后簡單的小結方式,既清楚又明朗,讓學生得以更清晰地知道本節學習內容,知道收集的簡單方法。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些地方應適當作些補充:在填寫統計表時,應對表頭內容作解釋后才讓學生填寫,如16—20這些范圍,有些學生是不太清楚這個范圍,以為是指16和20的重量;在記錄單上統計各范圍人數時,不應是老師圈出數讓學生一起數,這樣學生只是負責數的份,而不是在找范圍的數;在練習統計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寫后,應要算一下合計,是不是我們這個班的總人數或漏掉了、重復了。
以上是我個人對于這節課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整節課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二年級數學下冊《復式統計表》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數學評課稿集錦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通用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合集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匯編15篇01-05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