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眼日宣傳稿
今年6月6日是第六屆全國愛眼日。
為了推進視覺2020行動,“消滅可避免盲,人人享有看的權利”,本屆愛眼日的主題確定為:“早期干預,減少可避免的兒童盲癥”。
新世紀第一個國際兒童節,當成千上萬的孩子高高興興歡度自己節日的時候,記者在北京同仁醫院看到,六一早上,眼科急診室值班大夫應診40多分鐘就接待了3名患兒,僅急診和眼外傷患兒一天就有 20多人,至少有2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由于眼病而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起過節。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視力,已經成為迫切需要社會關注的問題。
6日上午,由衛生部醫政司、全國防盲辦和北京市衛生局主辦、北京同仁醫院承辦的“全國愛眼日專家座談會”在同仁醫院舉行。六位著名眼科專家分別從不同專業角度呼吁全社會關心兒童視力健康,讓生活在21世紀的中國兒童“人人享有看的權利”。北京市、衛生部、教育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有關領導和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中日友好醫院、友誼醫院、同仁醫院等十余家醫院的眼科專家出席了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還有首都各媒體的新聞記者。同時在同仁院內舉行了眼保健咨詢活動。
專家們認為,引起兒童致盲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新生兒維生素A缺乏、新生兒結膜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兒童眼外傷和屈光疾病等。據來自WHO的資料顯示,在估計的亞洲100萬盲童中,可能有40萬生活在中國;我國3億兒童中,約有1000萬患有弱視;數量之大,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及社會問題。
近視眼是兒童和青少年視力減退的最主要的因素。據調查,近幾年我國青少年近視眼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小學生達20-30%,中學生高達50-60%。而矯正眼鏡和社會上采用的各種治療近視眼的儀器、器具在質量上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
意外傷害也是造成兒童盲癥的重要因素。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兒童眼外傷的發病率占外傷總數的15-27%,各類外傷的致盲率高達60-70%,兒童的視力預后遠低于成人。常見的兒童眼外傷致病的原因有:仿真玩具槍、廢棄注射器、爆炸傷(以煙花、爆竹為主)、刀、剪、鉛筆等銳器物品,穿孔傷中因廢棄注射器致傷的占9.25%。
目前在我國開展的“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亦將在全國青少年中展開,力爭使城市兒童及青少年眼睛保健知識的普及率達到50%,農村達到70%,以阻止兒童視力下降的趨勢。北京市衛生部門將積極支持和推行這項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用眼衛生教育;對新生兒結膜炎、早產兒的視網膜病變和先天性白內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提倡禁放煙花爆竹;管理好易燃物品和家畜寵物;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逐步在社區建立起不斷滿足人們健康需要的醫療保健管理體制和服務體制,使初級眼保健深入社區、深入學校,深入到每一個家庭。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需要通過眼睛觀察和感知美麗的大千世界。希望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及醫務工作者共同努力,關心下一代的視力健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愛眼日宣傳稿】相關文章:
愛眼日宣傳活動簡報06-07
愛眼日義診宣傳活動簡報06-09
愛眼日活動總結06-02
愛眼日主題活動簡報06-09
學校愛眼日活動總結05-29
小學愛眼日活動總結05-29
6月6日全國愛眼日簡報06-07
6月6日愛眼日活動總結06-02
愛眼日公益活動簡報06-07
全國愛眼日倡議書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