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與復習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整理與復習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整理與復習評課稿1
縱觀全課,主要反映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師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學環境、氛圍。
學生從不同方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都表現的十分明顯。學生在發現的結果中加深了對數的理解,同時較好的復習了乘法口訣。
二、可以看出教師教學觀念的某些轉變。
練習課的'復習性質好象不需要探究,只是反復訓練的過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實際上根據乘法口訣對一個兩位數外部與內部環境進行某些研究,同時還有一個思維順序問題。動手操作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策略,在本節課也有較好的體現。
三、課堂教學的結構追求簡明、清晰;
過程體現豐富和互動。口訣復習應用解決問題討論和交流,建立初步的數學思維,把練習寓于一定的探究性活動中,是這節課在結構和過程上最主要的特點和優點。
這節課從展開到結束,并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教學的模式,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在目前這種較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形式下,一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都必須服從于這個實際。根據所學習的內容和師生的特點進行有益的探究才是現實的選擇,歸根到底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節課體現了這個特點。
整理與復習評課稿2
聽了葉主任執教的《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一課。課堂上葉主任親切的教態、嚴謹的語言、扎實的基本功、緊湊的課堂結構,深受到了我們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我把自己聽課后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聽后整理如下:
1、明確學習任務,自主歸納整理: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把課堂還給學生;同時還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創新的意識,以及提高學生自行設計的能力與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課上應用提高:課上采用“小老師”提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綜合應用圓柱圓錐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課中實踐拓展: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需要解決有關圓柱圓錐的知識。讓學生感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需要數學,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后小結反思: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評價別人的發言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傾聽能力。
二、本節課亮點如下:
1、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感覺學生對知識的分類、整合,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這一環節,能完全放開。
2、整節課的設計讓人覺得做得細致又全面,把相關聯的重點題型都復習的比較到位,足可以看出葉主任的經驗豐富,又善于積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3、教師的語言嚴謹、規范,知識點把握十分精準。如:將圓柱的側面展開要強調沿高展開,而后又讓學生判斷“圓柱的側面展開一定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嗎?”所用語言清楚到位。而且,我們從大多數學生的語言也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訓練很有效果。
4、在本節課上教師不但讓學生自己復習鞏固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了復習課的方法策略。
5、教師對教材把握的到位,課上對學生點播到位。課中對學生的評價更到位。尤其注重解題思路的講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今后自己課堂教學
1、課堂教學落實“有效學習的課堂”。自己課堂中對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問題認識還不到位,處理不夠恰當,今后仍堅持以“以生為本”的思想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預設生成,這樣在生成面前我們就不會出現措手不及的尷尬局面。
2、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精要到位。每一個問題的設計在把握課堂重點的前提下,要充分從學生的思想入手,通過學生運用知識,獲得能力。
3、學生交流展示要把握好分寸,即時間、形式、內容。交流的方式要有度。對于難度小的問題,可以直接找后進生交流;對于有些難度的問題,可以先小組討論、展示,再由小組推薦進行交流。
4、教師引導要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求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好適時的引導,在引導的基礎上,要力求簡單,堅持“學生自己能解決的不講,小組交流討論能完成的不講,有些問題講也講不清的干脆不講”,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合理地探究有所收獲。
5、既然課堂教學我們應以學生為中心,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數學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特征來急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整理與復習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評課稿06-19
《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評課稿10-17
分類與整理的評課稿03-01
《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評課稿10-25
《圓的整理和復習》評課稿(通用10篇)07-26
復習課評課稿10-11
電學復習課評課稿04-30
二小《整理文件》評課稿06-14
數據收集整理評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