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生命壯歌評課稿
“巧”——“橋”入“引”出
陳老師對課文“吃”的很透,深刻理解了文章內涵。這可以從教學設計上可看出。如一開始,讓學生談談對生活中的“橋”的理說說“橋”的作用,以此自然過渡到所上新課里的橋——“生命橋”,從題目上感受這座“橋”的非同尋常,此時學生心里已有微微的震撼,也很好地勾起學生想進入課文一探究竟的欲望。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品讀、會文,學完了整篇課文之后,陳老師又回到題目“生命橋”上,通過提問“‘生命橋’為什么加引號?”這一核心問題,使學生加深對文章(課題)內涵的理解,這一問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活”——一個活“字”游“文”有余
陳老師這節課的教學環節非常靈活,教學安排從學情出發,體現了她的教學智慧。如在學習課文前的以“詞”進“文”,陳老師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這課的重要詞語,讓學生讀讀、說說、想想,在幫助學生疏通閱讀障礙的同時又利于學生結合這些重要詞語來理解課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講“懸崖”一詞時,讓學生想象、聯想與“懸崖”及其與其有關的畫面等,接著就以“一個與懸崖有關的故事”引領學生步入課文,開始學習新課。又如在學習整篇課文時,圍繞“哪個地方/句子讓你感動?為什么”這個問題,充分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并且在學生的“說”中,一步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以“獵人心里怎么想”為開放性的問題,給予學生想象空間并組織交流,巧抓想象點,讓學生發自內心的來感嘆羚羊們的這一壯舉,贊嘆這一奇跡;用畫圖法講解“怎樣跳”這個環節,并也讓學生自己畫下來,這樣可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了課文內容,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在接近課的尾聲時,陳老師播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5.12地震,98抗洪,非典,請學生觀看,以此提升“奇跡”內涵。棒!
【四年級語文生命壯歌評課稿】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評課稿06-12
《生命,生命》評課稿12-22
生命橋評課稿08-10
《生命生命》評課稿3篇(經典)10-11
語文評課稿11-09
語文評課稿01-08
《比尾巴》語文評課稿10-26
小學語文評課稿06-20
語文坐井觀天的評課稿07-30
小學語文評課稿[經典]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