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hrbp轉正述職報告

時間:2021-11-19 10:28:36 述職報告 我要投稿

hrbp轉正述職報告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回顧這段時間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經驗嗎?好好準備一份述職報告吧。那么寫述職報告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hrbp轉正述職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hrbp轉正述職報告

  一、hrbp轉正述職報告

  制度建設

  一、新員工入職手冊修訂:

  今年年初,完成了新員工入職手冊及須知的修訂,完善員工入職流程,制度中重點修善的“轉正考核流程、加班解釋、過失管理”有效的降低了用工風險。

  二、修正了加班申請流程:

  該制度嚴格了加班申請和審核環節,有效阻斷了員工私自加班,虛耗加班費的情況。

  企業文化建設

  配合總部“讀書年”活動,今年分公司再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每月優秀讀書心得分享:

  今年共計從一線收到400字以上讀書心得112篇,其中每月抽出三篇內容豐富的心得發到員工群內分享,并且有2篇讀書心得被總部采錄,刊登在公司內刊上。

  二、讀書角建設:

  根據總部推薦書單及員工自選書單,豐富了讀書角的圖書儲存,便于員工取閱。三、優秀閱讀人評選: 以季度為單位,共計評選出4名“書海盟主”、8名“書海大俠”及12名“書海新秀”并予以表彰獎勵。

  員工招聘

  校園招聘:

  10-27,濱海教育園,面試人數12人,錄取0人;

  11-11,職工技術學院,面試24人,錄取1人;

  11-17,商業學院,面試33人,錄取2人;

  11-23,濱城職業學院,面試26人,錄取1人;

  12-01,海港技術學員,面試16人,錄取1人;

  網絡招聘:

  全年,一線營業員使用趕集+58同城,業務經理層級使用智聯招聘,共計面試422人,錄取36人。

  人才會招聘:

  3-5,面試12人,錄取1人;

  3-19,面試8人,錄取0人;

  5-14,面試6人,錄取0人;

  6-18,面試8人,錄取1人;

  8-20,面試7人,錄取0人;

  9-16,面試16人,錄取2人;

  9-23,面試14人,錄取1人;

  10-14,面試22人,錄取1人;

  10-21,面試11人,錄取1人;

  內部推薦招聘:

  全年,面試36人,錄取8人;

  全年共計錄取56人,其中8人未能通過試用期考核,12人入職一年內離職,共計留用36人;從招聘成功率來看,內部推薦是成活率最高的,且新員工對品牌和公司的認可程度較大;招聘會的投入產出相對較低,單場費用高但收益較差。

  員工培訓

  一、產品知識手冊:

  今年年初,編撰了產品知識手冊,并且根據上市的新產品進行了隨時修正和內容補充,有效的支援了一線,解決了實踐過程中新品知識培訓緩于新品上市時間的問題。

  二、培訓項目:

  A、6月,市區域一線培訓:共計參訓學員54人,主要授課內容為“品牌知識+產品知識+實操演練+素質拓展”,反響較大,對一線業績促進、尤其是經銷商導購業績促進有較大推動作用;

  B、7月,區域TOP10重點終端述職交流會:整理、匯總了TOP10店的優秀管理模式和經驗,總結成可復制的模式進行了推廣;

  C、9月,商務禮儀培訓:參訓學員24人,外請專業禮儀師對一線進行妝面、體態、微笑等方面培訓,有效的提升了一線人員的精神風貌,提升品牌服務。

  D、小型培訓:本年度共計進行15人以下小型培訓12場,其中,市區4場,外圍市場6場,濱城市場2場,主要內容以“新品培訓、售后服務培訓”為主。

  團隊建設

  一、梯隊建設:

  完善“區域經理-督導-店長-營業員”的崗位職責劃分,新增3名督導,5名店長,目前分公司人員組成為:4名區域經理-4名督導-7名店長-52名營業員,分工明確,極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團建活動:

  1、2016年共計進行兩次團建活動,所有入職1年以上員工均有參與。

  2、8月,舉辦了分公司首次趣味運動會活動,主要為入職1年以內的新員工及部分老員工。

  2017年重點工作規劃

  一、完善月度考核機制:

  細分、量化巡店標準,將評分融入月度考核之中,以數字考核方式量化員工日常表現,為評優、晉級提供數據支持。

  二、“創新年”活動:

  緊跟總部“創新年”計劃,鼓勵一線進行工作創新,優化流程、提升服務、沖刺業績。

  三、招聘題庫:

  整理招聘題庫,匯總提煉招聘面試問題,建立“無領導小組討論”題庫,方便統一招聘標準及難度。

  二、hrbp轉正述職報告

  【事件一:搖晃的招聘】

  我所在的事業部新成立之初,全國分公司有8000+個業務人員編制,而我到事業部報到時,全國只有大概1000不到的人員,事業部總部的各職能部門也都還有約40%的人未招募到位。

  沒有業務人員,就沒有合作的商家,沒有商家,就沒有銷量,沒有銷量,就沒有業績,沒有業績,事業部就沒辦法存活。這一個鏈條該從哪里下手?答案看起來很明顯,就是招人。好,招哪些人?該怎么招?

  我們當時采取“三個優先”招聘策略:

  重點市場優先:優先招募,每天跟進分公司招聘進度,并進行滾動通報;

  最高主管優先:各分子公司最高業務主管優先招募,有了將軍,將軍就可以招募他管理的兵將;

  合作商家優先:業務主管尋找合作商家,根據合作的商家開展情況,優先招募一線業務。

  看起來覺得還不錯,可是培訓出身的我,沒有招聘流程管控的概念,出現了幾個哭笑不得的幾個事情:

  一線人員無所事事:個別分公司無業務主管,無合作商家,一線業務人員入職了,但是入職后沒事做;

  商家和與業務人員到位不一致:找到了合作商家,于是趕快招募一線業務,一線業務招募到了,但是商家不愿意合作了(量不多,但是也有約15%),一線業務沒事做;

  群龍無首:個別分公司最高業務主管遲遲招募不到位,于是整個分公司人員無法到位。

  這3個問題,可以說是溝通不暢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流程管控的問題,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做了一些調整:

  加強與總部HR中心溝通。制定每周追蹤計劃,明確數字到簡歷提供數,并根據重點地區、核心崗位的情況制定KPI考核,與分公司總監和人力資源部門的績效得分掛鉤;

  明確業務人員招募流程與標準。做一個文字版的詳細說明給到分公司,違反規則追究當事人責任,同時將已入職無合作商家的業務人員分配到其他事業部;

  加強與分公司總監的溝通。讓分公司總監更清晰的了解集團對于我們事業部的戰略布局,以及人員招募需求情況,請分公司總監協助。

  人員招募的深度分析。從招聘類型、層級、地區去分析內部推薦、招聘網站、合作商家介紹、競爭對手挖角等幾種招募渠道入職的人數整體占比與環比,并根據此結論建議分公司招聘人員選擇更優的招聘方式。

  這一定不是最優方案,但是它把我們的招聘工作拉入了正軌,即便后續依然還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出現,招聘算是先穩住了。

  【事件二:告別“雞肋訓”】

  人員入職后,就要接受新員工培訓,可是我們一個新成立的事業部,所有的內容都是全新的。

  我到崗的時候,連一個整套的新人訓課件都還沒有,更不用談講師和標準化授課,集團采用的新人訓是事業部課程+集團標準化課程的模式進行新員工培訓,我們沒有講師,沒有事業部課程,自然也沒有辦法跟著集團的整齊步伐向前走。

  相對來說,培訓的問題沒有很復雜,主要是集中在:無講師、無課程、無流程、無標準和及時性的問題,尤其是及時性,當我到事業部時,有幾位分公司員工已經入職兩個月了還沒有參加過新人訓,對他們來說,新人訓已經成了“雞肋訓”。

  當時的我的操作步驟主要是以下3個方面:

  培訓課程內容標準化。分層級設定課程內容,總部統一標準化課件,課程分“須用”、“須知”兩大類,先用自學+考試的.方式完成“須知”的學習,再采用面授+演練進行“須用”類的培訓;

  培訓內化機制常態化。中高層統一至總部培訓,在學習課程后回分公司進行復制,給基層主管及一線員工授課;

  培訓管控流程規范化。指定各分公司授課人員,固化培訓周期、流程與內容,與集團新人訓快速對接,完成標準化操作,由分公司統一進行,以上試行2月后,再進行調整。

  可是以上的3個步驟,無法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及時性”,我曾經到一家分公司督導培訓,一位一線業務人員跟我說:他入職1個半月了,只在入職時見過自己的直屬主管,后面又見過2-3次,因為直屬主管到他所服務的市場要1個半小時,只是每天通一個電話,我當時只問了他一句話:你為什么還不離職?

  新人入職后,因為人數有限,不能第一時間就舉辦集中性的培訓,那么入職后的幾天內就尤其重要,而及時性的問題只能通過OJT進行,基本要靠直屬主管去解決,入職后的基礎帶教流程才是培訓的排頭兵,也是所有培訓的基石。

  我所在的公司,在帶教上面一直具備優勢,明確完規則后,基本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事件三:績差人員改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放在績效考核中來說,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考核?己说闹笜巳绾卧O定的,如何推行的在這里不再贅述,只說一下績差人員,作為HRBP的我們,當時是如何去做的績差管控。

  其實在這之前,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把精力花在一個績差人員的身上?尤其是作為我們一個新成立的事業部,時間成本絕對不容忽視,這件事值不值得?

  《荀子.富國》中有一句話:不教而誅謂之虐。一個不教而誅的組織只是一個利益結合體,不是一個團隊,如果想要一個團隊,就需要有人才培養的機制。

  績差的人同樣也是人才,不能單純用績效一刀切,而且,如果不給予績差人員培訓,直接干掉,那新一輪的招聘又要進行,招聘的延時性,市場的多變以及對合作商的影響都會干擾業務的推展。結論是:還是要做。

  我們當時推行的方式是這樣的:

  怎么做的?通過帶教+績優案例分享的方式:

  1.帶教方式。強制要求其直屬主管帶教,帶教的流程及標準都進行了明確,帶教表單并必須由兩人簽字,列出工作改善計劃持續跟進;

  2、績優分享。篩選出績優人員,進行電話訪談,從合作商開發、人員管理、產品管理等幾個維度在全國范圍內去尋找優質案例;梳理完案例提供給需帶教的主管。

  何時做?每月績效評級結果出現后兩周內做,至少1天的時間進行帶教。

  給誰做?基層業務主管以及一線業務人員由其直屬主管進行帶教(帶教人不得為績差);中高層主管由地方最高業務主管帶教,HRBP部門重點追蹤績差主管層級人員的帶教結果。

  連續兩月出現績差的,根據情況參照集團標準進行懲處直至解除勞動合同。

  看這個方案,感覺是HR關于績差人員的常規做法,過了一個月,發現了績差帶教不及時和績差帶教不標準這兩個問題。我要給這些人記行政處分,總部的業務主管有些疑問:

  他們市場都沒時間開發了,哪還有時間去處理那些績差員工?

  有的地方不是績差,是這個地區本身就是弱勢地區,你的績效考核是全國排名,他們再怎么努力,也是績差,就只能等著連續兩月績差,等著被降職了?

  還有的地方,本身就是利好市場,他們稍微做一做就是績優了,可也不一定是他不努力,這個公平嗎?

  我聽完后,思考了下回答他說:

  公司允許出差和支援,如果他沒時間帶教,那就帶著績差員工一起去開發客戶,正好手把手教,效果更好;

  績優跟績差雖然是全國排名,但是,業績達成得分都是以目標達成率來考核的,利好市場的目標和弱勢市場的目標不可能在一條線上,如果沒有區分,那就是目標的問題;

  我們可以通過全國的數據去看一下,有多少人的目標制定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我們也不建議馬上調整目標,反復修正目標=沒有目標,建議我們手工去調整這個地區的績效考核分數搭配,讓整個績效評比更趨向合理。

  到這里,績差的帶教暫時告一段落,雖然有的分公司執行仍然不到位,但是已經有了一些可以參考的績差帶教樣板,后續調整的細節不再贅述。

  【事件四:離職分析中的反思】

  剛到事業部第二個月的時候是我最煎熬的時候,常常到了凌晨1點鐘還睡不著,早上還在迷迷糊糊睡著,突然想到工作上的一件事醒過來,然后就一邊想,一邊告訴自己:別想了,要保證睡眠,第二天才能工作。

  我之所以壓力暴增,是因為招聘問題與培訓問題的暴露,讓我意識到了:HR的選育用留4個模塊一定要提前規劃,串聯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

  作為HRBP,我是事業部最懂HR的人,我沒有把這4個串連成一條線,如果再不規劃調整改變,我會變成永遠的沖鋒隊,可沖鋒時已經晚了,因為敵人已經沖了過來,你一定會有傷亡,而這些傷亡的數據就會直接體現在離職率上。

  我們事業部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遠遠高于集團的平均水平,除了一些客觀的原因,背后的問題一直沒有浮出水面。依然會有一些問號:

  是不是離職率高就不好?

  那些人我們想留沒留。

  哪些人本身就是我們不需要的?

  哪些人是因為人為干擾原因(主管帶教方式,面試技巧)導致的離職?

  一連串的問號也告訴了我接下來的幾個動作:

  第一步:我們調取了入職時間3個月以上,且月度績效考核排名占前30%的中高層主管人員離職原因,并逐個電話訪談,記錄離職原因;

  第二步:我們調取了入職1個月內就離職的人員名單及原因,此部分人員與直屬主管帶教和面試時崗位描述偏差有較多關聯;

  第三步:我們又綜合了合作商開發、目標達成率等情況進行了比對離職分析。

  離職分析結束了,可是工作才剛剛開始,因為如果沒有針對需要調整的地方改善,我們的離職分析就白做了。

  更頭疼的是,我發現根據離職分析的結論,我們能做的少得可憐,于是我準備從人為干擾因素著手:

  1、針對中層(含)以上主管,我們HRBP每周一次電話溝通,確認他的工作狀態,確認他們疑問有哪些,這也算是一種來自總部的員工關懷,因為事業部已經逐漸成熟,還有我們電話訪談的一點影響作用,我們入職1個月內離職的人數降到了3%以內。

  2、針對基層業務人員,他們的士氣聽起來也都很不錯,通過訪談,我們也認真記錄了他們的反饋,并進行分析,優化了新人訓的課件與主管手冊的內容,并且將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用微信推送的方式,快速進行傳播。

  【個人感悟】

  作為BU的HRBP,有時候很尷尬,想要在遵循集團HR策略的基礎上,找到合適自己事業部的一條路,但是很多時候又會處于兩難的境界,因為HRBP始終是一個協助者,很難像炮兵一樣可以決定讓大炮轉換方向,他扮演者一個類似于謀士的角色,希望為自己的主公招賢納士,獻計獻策能使兵將人盡其才。

  做一個合格的HR比較容易,但做一個合格的BP很不容易,因為我總覺得BP要做的不止于此,但又受限于認知、能力、經驗,無法為所服務的業務單元創造更多的價值。 HRBP何去何從,值得我們一起探索。

【hrbp轉正述職報告】相關文章:

1.行政崗位轉正述職報告

2.科級轉正述職報告范文

3.三篇轉正述職報告

4.轉正述職報告(集合15篇)

5.新員工個人轉正述職報告

6.會計轉正述職報告15篇

7.保安轉正述職報告10篇

8.轉正的述職報告7篇

9.客服人員轉正述職報告